《中国共产党执政探索》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尹书博著
  • 出 版 社: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215061442
  • 页数:372 页
图书介绍:本书阐述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局部执政和在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执政中,为开创适合中国特点的执政道路所进行的艰辛探索。

导论 执政能力建设是共产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 1

一、当代中国必须由共产党执政 1

(一)中国共产党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历程 2

(二)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要求 4

(三)中国共产党是通过人民选举依法执政的 4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5

二、执政能力建设是共产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 9

(一)“执政能力建设”思想的提出和完善 9

(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的内涵 13

(三)执政能力建设是共产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 17

上编 执政实践和探索 27

第一章 局部执政实践 27

一、中国共产党的局部执政 27

(一)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是工农民主专政的新型政权 28

(二)“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是局部执政的成功尝试 29

(三)华北人民政府是新中国政权体制的基础 35

二、从局部执政走向全国执政的原因分析 42

(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奠定党局部执政的牢固基础 42

(二)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45

(三)善于在不同历史时期提出符合民意的口号和方针政策 46

(四)清新廉洁的党风是赢得民心的关键 48

第二章 全国执政探索 51

一、毛泽东的探索与贡献 51

(一)领导中国革命的能力是党全国执政的历史依据 51

(二)虚心学习,不断提高执政本领 52

(三)执政党要坚决防止和反对腐败 53

(四)保持和提高党员质量是执政党建设的紧迫任务 58

(五)提出繁荣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基本方针 59

(六)反对各种分裂活动,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62

(七)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初步展示 62

二、探索的误区 70

(一)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仍然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72

(二)在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上有超越阶段的空想成分 76

(三)“破”字当头,违背了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客观规律 78

三、失误与挫折的原因分析 79

(一)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清醒的认识 79

(二)用教条化的马克思主义图解中国现实,损害了党的执政资源和执政基础 83

(三)对“以党治国”带来的危害没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 85

(四)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消极因素的影响 86

(五)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是造成决策失误的体制原因 89

第三章 回归执政本位 91

一、拨乱反正,恢复和巩固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资源 92

(一)执政合法性问题的缘起 92

(二)终结“文化大革命”,使党和国家的各项制度恢复常态 93

(三)平反冤假错案,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资源 98

二、走自己的路,推动中国政治的发展 104

(一)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的新开拓 104

(二)中国式社会主义民主的新创造 107

(三)促进政治与经济协调发展、利益互增 110

(四)政治民主与政治稳定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目标取向 112

三、邓小平对增强执政党意识的贡献 116

(一)全党要重视并善于重新学习,不断提高执政本领 117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的必然要求 124

(三)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不断提高依法执政能力 129

(四)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改进执政方式的突破口 136

(五)把扩大民主参与作为改进执政方式的根本取向 142

第四章 执政党建设稳步发展 144

一、聚精会神抓好党的建设 144

(一)邓小平的“政治交代” 144

(二)党的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146

二、中国共产党向现代执政党的理论转型 152

(一)党的历史方位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52

(二)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164

(三)实施依法治国方略 174

(四)把社会主义建立在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 192

第五章 执政能力建设全面展开 206

一、决定全局的一项重大战略课题 206

(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应对新挑战的战略决策 207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 211

二、科学发展观对党的执政能力的新要求 218

(一)全面准确理解科学发展观 219

(二)科学发展观升华了执政的价值追求和政治理念 225

(三)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的内涵更加丰富和全面 229

(四)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了对基本国情的认识 237

(五)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党的执政方式的与时俱进 245

下编 历史经验和启迪 257

第六章 理论创新是引领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 257

一、理论创新具有根本意义 258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 258

(二)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治党治国的根本保证 258

(三)理论创新为先进文化建设解开思想束缚、排除障碍 259

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扩大党的意识形态的包容性 260

(一)马克思主义是具有包容性的理论 260

(二)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262

三、大力提升全社会对党的文化认同 265

(一)什么是文化认同 266

(二)为什么要提升全社会对共产党的文化认同 267

(三)如何从文化意义上提升全社会对共产党的认同 270

第七章 保持先进性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依据 279

一、保持和发展先进性是党实现三大历史性伟业的法宝 279

(一)党为中华民族建立的三大历史功勋 279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冲锋在前,不怕牺牲 280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性集中体现在艰苦奋斗,勇于奉献 282

(四)改革开放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具体体现在解放思想,敢闯敢试 284

(五)在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先进性是党的生命所在,力量所系 285

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要有切实可行的措施 290

(一)加强先进性建设必须居安思危,不断加以推进 290

(二)加强先进性建设必须探索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新机制、新方法 291

(三)加强先进性建设必须建立长效机制 292

第八章 全面快速发展是党执政的坚实基础 296

一、怎样理解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98

(一)该命题的显著特点是把发展同执政兴国联系起来 298

(二)该命题凸现了发展在党治国理政中的位置 299

二、为什么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99

(一)对历史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 299

(二)面对基本国情和国际形势的必然选择 302

(三)全面快速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304

(四)科学发展才能把执政为民的要求落到实处 305

三、如何抓好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307

(一)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实现较快发展 307

(二)改革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312

(三)艰苦奋斗是建国兴邦的传家之宝 316

(四)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发展的正确选择 317

(五)科学发展观是指导中国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 318

第九章 执政为民是党最根本的理念 320

一、掌握执政规律,践行执政宗旨 320

(一)执政规律是执政党应该自觉把握的重要法则 320

(二)执政为民是对党的执政规律的本质把握 321

二、目前党群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323

(一)党群干群之间的思想隔阂有所加深 323

(二)领导和群众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的焦点和主线 324

(三)党组织在有些群众中的向心力有所下降 325

(四)不同社会群体对党的感情差异较大 326

(五)党组织对部分新阶层群众的影响力不大、凝聚力不足 327

三、提高执政为民本领,切实维护群众根本利益 327

(一)切实注重社会公平 328

(二)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 330

(三)保持清醒头脑,快速发展自己 331

(四)端正态度,接受监督 335

第十章 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是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目标 338

一、科学执政是党执政成功的前提条件 339

(一)理顺党政关系 339

(二)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 341

(三)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343

二、民主执政是党执政的本质要求 345

(一)民主执政的意义和内涵 345

(二)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348

(三)用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350

三、依法执政是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353

(一)依法执政是历史和现实的必然选择 353

(二)依法执政的基本要求 356

主要参考文献 364

后记 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