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鱼兼取吾辈事(代序)&陈洪 1
绪论 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
第二节 晚清、文学、转型 3
第三节 本问题的学术史回顾与现状评述 11
第四节 旨趣与方法 21
上编 现象描述与历史溯源 27
第一章 民族:从天下到国家的缓慢自觉——洋务时代的民族主义与文学 27
第一节 民族主义概述 27
一、民族主义的历史与潮流 27
二、民族主义的概念 29
三、中国民族主义的发生与发展 33
第二节 甲午前的官僚民族主义 35
一、从中央之国到万国之一 35
二、从黄种优越到黄白同优 37
三、从中华优越到西学东源 38
四、官僚民族主义的内外诉求 40
五、官僚民族主义的中国特征 42
第三节 甲午前文学论略 45
一、俗文学与雅文学 46
二、民族主义的解释 48
三、错位的文学史认识 51
第二章 甲午:民族主义的爆发与文学转型——一次失败引发的精神突变 55
第一节 甲午后的民族主义激情 55
一、清流派与洋务派的斗争 56
二、甲午战争带来的巨变 59
第二节 变法、革命与国粹:三种民族主义的展开 64
一、戊戌变法与民族主义的激化 64
二、尊王不攘“夷”的君宪民族主义 68
三、尊洋攘“夷”的共和民族主义 71
四、尊夏攘“夷”的文化民族主义 75
第三节 转型期文学的发展阶段 80
第四节 转型期文学的情绪特征 84
第三章 陆沉:民族危机意识的文学表达——一个词语所蕴涵的心理忧惧 89
第一节 “陆沉”:亡国灭种之恐惧 90
一、危机之渲染 90
二、“陆沉”种种 93
第二节 “陆沉”含义之历史衍变 95
一、上古洪水神话 95
二、引申意义 97
第三节 “陆沉”:坠入孽海之恐惧 99
第四节 “陆沉”:传统崩溃之恐惧 101
第五节 “陆沉”:皇权专制之恐惧 104
第六节 “陆沉”:传媒制造之恐惧 109
第四章 醒狮:国家光明未来的文学想象——一个传说形成的来龙去脉 113
第一节 克服恐惧的心理过程 113
一、从恐惧到乐观 113
二、未来希望 115
第二节 “醒狮”豪情种种 118
一、开始被言说的狮子 118
二、现在被讴歌的狮子 121
第三节 “睡狮”、“醒狮”说的发生 123
一、拿破仑、曾纪泽与孙中山的“睡醒”论 123
二、梁启超之“醒狮”论 126
三、《刍言报》与“醒狮”论的最后形成 130
第四节 晚清“醒狮”的象征意义 132
一、狮子在中国文化中的演变过程 132
二、晚清狮子的象征意义 135
第五节 少年中国的未来设想 141
第五章 黄帝:源于仇恨与自尊的历史建构——一个神话塑造的民族始祖 146
第一节 激愤——种族歧视观点支配下的满洲史叙事 147
一、从“夷”到“满”的愤怒转移 148
二、对满族的全面攻击 151
三、种族歧视的暴力语汇 154
第二节 黄帝崇拜与民族史建构 156
一、黄帝历史建构的基本内容 157
二、汉族之品质特征 160
三、黄帝纪年问题 165
第三节 铁血主义的实践与表达 168
一、鬼神泣壮烈——自杀与杀人 168
二、铁血铸诗文——以秋瑾为例 173
三、慷慨赴燕市——理由与逻辑 177
第四节 极端态度的根本原因 180
下编 理论反思与价值判断 191
第六章 新民:由政治而道德的文学功能论——以梁启超为中心 191
第一节 梁启超“新民”思想的基本逻辑 191
第二节 梁氏小说理论的内在矛盾与现代性含义 195
第三节 梁启超新民文学思想与传统 203
第四节 梁启超文学思想的当代意义 213
第七章 西译:文学源泉与文化价值论——从思想到语言的理论自觉 222
第一节 新小说的来源问题 222
第二节 理论主张与翻译实践之歧途 225
第三节 翻译小说的民族主义镜像功能 228
第四节 新文学的精神与艺术源泉 232
第五节 从文学译介到文化比较 240
第六节 翻译理论与文化立场 245
第八章 白话:变娱乐为宣传的文学活动论——“文言”“白话”辨 254
第一节 “文”“白”之争的历史回顾 255
第二节 文言与白话:两个文化符号系统 262
一、基本概念的理解与界定 262
二、传统社会的语言、文字系统及其基本关系 264
三、大众艺术所用语言的特殊性 267
第三节 三种白话之差异 270
一、艺术的白话 271
二、文本的白话 273
三、口语的白话 274
第四节 从文学角度看白话文运动的价值迷误 277
一、我手写我口:历史的评判 277
二、意象与拼音:语言的误解 281
三、说话非文章:文学的结论 286
第九章 历史:化实录为虚构的文学本根论——叙事艺术的中国特征 288
第一节 历史叙事的民族主义使命 288
一、历史叙事的作用 288
二、历史叙事的类型 290
第二节 晚清公羊学对文学叙事的影响 293
一、晚清公羊学的世界观与历史观 294
二、史书崇拜与文学叙事 299
三、小说的历史根性 302
第三节 小说叙事的历史本根论 308
一、中西本体论问题的基本差异 308
二、中国小说叙事的终极目的 309
三、叙事的具体意向 313
四、叙事的时间向度与结构 316
第四节 历史本根论实证分析 317
第十章 索隐:从艺术考政治的批评方法论——契合于象征的文学交融 322
第一节 民族主义高潮期的索隐比附风尚 322
第二节 金圣叹、张竹坡、常州词派与索隐批评 325
一、金圣叹的先见之明 325
二、张竹坡的寓意说 326
三、常州词派的基本理论 327
第三节 公羊学与索隐批评 329
一、强烈的政治关怀 330
二、搜寻微言大义的批评目的 331
三、以今义附会古书只言片语 331
第四节 索隐批评的方法 332
一、猜字 333
二、本事考证 334
三、比附——义理索隐 335
第五节 索隐批评的评价问题 336
一、索隐批评的合理性 336
二、索隐批评的谬误 337
三、历史评价 339
第六节 索隐与象征:中西文学的方法论契合 342
一、象征的普遍性 343
二、中国叙事文学的象征方法 344
参考文献 348
后记 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