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文精神之发展 1
第二章 孔子的人文主义 14
第三章 理想主义的儒家:孟子 65
第四章 道德与社会的鸿猷:《大学》 96
第五章 精神的向度:《中庸》 105
第六章 自然主义的儒家:荀子 121
第七章 老子的自然之道 137
第八章 庄子的神秘之道 163
第九章 墨子的兼爱、天及社会福祉之学说 195
第十章 形上学观念的争辩:名家 213
第十一章 阴阳家 226
第十二章 法家 232
第十三章 《易经》哲学 241
第十四章 阴阳家化的儒学:董仲舒 248
第十五章 道家化的儒学:扬雄 262
第十六章 王充的自然主义 266
第十七章 淮南子的道家思想 276
第十八章 《列子》与《杨朱篇》中的消极性道家思想 280
第十九章 新道家 285
第二十章 佛教早期七宗 309
第二十一章 僧肇之物论 315
第二十二章 三论宗吉藏之空论 324
第二十三章 唯识宗玄奘之唯心论 333
第二十四章 天台宗的圆融哲学 350
第二十五章 华严宗之法藏:一即一切的哲学 358
第二十六章 禅宗之顿门 371
第二十七章 儒学之复兴:韩愈与李翱 390
第二十八章 新儒家形上学与周敦颐的伦理学 397
第二十九章 邵雍象数之学与客观趋势 416
第三十章 张载“气”的哲学 427
第三十一章 程颢:唯心论的趋势 443
第三十二章 程颐的唯理论趋势 464
第三十三章 陆象山之心即理 485
第三十四章 集大成的朱熹 498
第三十五章 王阳明具有活力的唯心论 547
第三十六章 王夫之的唯物主义 572
第三十七章 颜元之实用性的儒学 580
第三十八章 戴震“理之哲学”——秩序 585
第三十九章 康有为之大同哲学 595
第四十章 谭嗣同之仁学 605
第四十一章 张东荪之知识论 610
第四十二章 新理学:冯友兰 618
第四十三章 新唯心派的新儒学——熊十力 629
参考书目 637
附录——中国哲学史简表 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