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课堂教学方式改革 1
第一节 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的意义 1
一、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的特点 1
二、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的主要任务 2
三、课堂教学方式研究的目的 4
第二节 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的理念 5
一、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的基础理念 5
二、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的创新理念 10
三、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的评价理念 14
第三节 课堂教学的基本定位 18
一、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18
二、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21
三、教学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 23
四、教学既要关注学科更要关注人 25
五、教学方式改革的学生观 27
第四节 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的重要载体 30
一、学案的创新与发展 30
二、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的重要载体 32
三、学案策划与设计的理性探索 40
四、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的“四个指向” 44
第五节 课堂教学学案的格式化设计案例一、倔强的小红军 50
二、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51
三、尝试勇敢 53
四、Unit 8:When is your birthday? 55
五、送你一束转基因花 58
六、4.5最基本的图形1.点和线 61
七、十、我有一个梦想 64
八、3.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66
第六节 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的价值取向 74
第二章 课堂学习方式改革 74
第一节 教师教学角色的转变 74
一、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74
二、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76
三、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77
四、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是社区型教师 78
第二节 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78
一、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教师要尊重、赞赏学生 78
二、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教师要帮助、引导学生 79
三、在对待自我上,强调教师要进行反思 80
四、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教师要学会合作 80
第三节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81
一、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意义 81
二、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 85
三、现代学习方式的预习观 90
第四节 学习方式转变的载体 93
一、学案格式化设计的价值取向 93
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载体 96
三、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 103
第五节 现代学习方式的建构 106
一、自主学习 106
二、合作学习 107
三、探究学习 108
第六节 教师的工作方式与技能 110
一、教师的合作 110
二、教师的专业性评价 112
三、教师在课堂中引领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技术 113
第三章 课堂教学管理改革 116
第一节 课堂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 116
一、建立课堂教学管理新机制 116
二、建立以校为本的教育科学研究新机制 118
三、建立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 118
四、建立科学民主的教学管理机制 119
五、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评价机制 120
第二节 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重建 120
一、重建师生和谐关系 120
二、创建师生情感关系 122
三、建立课堂中的平等对话关系 123
第三节 课堂教学工作中的管理与评价 128
一、新教学方式带来的变化 128
二、课堂教学工作的管理与评价 131
第四节 新教学方式与作业批改改革 136
一、批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136
二、创新批改作业的几种方式 137
第五节 教学管理中的几个热点、难点问题第六节 课堂教学管理与尊重教育一、尊重教育的内容 143
二、尊重教育的途径 145
三、尊重教育的效应 148
四、尊重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148
第四章 校本教育科研改革 151
第一节 校本教育科研活动的意义 151
一、有利于学校定位自我主体,形成特色 151
二、有利于学校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学习型组织 152
三、有利于学校搭建展示平台,实现学校整体提升 152
第二节 校本科研制度的建设 153
一、以校为本科研制度的基本理念 153
二、以校为本教育科学研究制度的内涵 155
第三节 开展校本教育科研活动的思路与方法一、改变培训方式,实施课题引领 159
二、改变评价指标,实施政策引领 160
三、改变指导方式,实施技术引领 161
第四节 校本教育科研管理机制的创新 166
一、科研型教师的特点 166
二、科研型教师培养的管理机制 167
第五节 校本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式 170
一、教学反思的研究方式 170
二、教育案例的研究方法 176
第六节 校本教科研成果的主要表达形式——教育案例一、从名字里找来的学问——写作中语文交际综合性的教学案例 189
二、开掘乡村课程资源——《三颗枸杞豆》教学案例评析 195
三、师生互动生成新知识——走出“汤姆叔叔的小屋” 200
四、你说我说《西游记》——一堂对话课和它所倡导的语文教育 205
五、让课堂成为学生思维的运动场——课题:“分数的意义” 217
六、素质教育重在转变教师角色——对《轴对称图形》案例反思 222
主要参考文献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