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无机化学的发展简介 1
一、无机化学的第一阶段——无机化学的萌芽阶段(15世纪后半叶~17世纪) 1
二、无机化学的第二阶段——无机化学形成独立分支阶段(17世纪~19世纪初期) 2
三、无机化学的第三阶段——无机化学的复兴阶段(19世纪末至今) 2
第二节 无机化学与药学 3
一、生命必需元素 3
二、无机化学和药物的关系 4
第三节 无机化学的学习方法 5
一、讲究方法,学会主动学习 5
二、重视实验 6
三、坚持不懈地与遗忘作斗争 6
第二章 溶液 7
第一节 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及换算 7
一、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7
二、溶液浓度的换算 10
三、溶液的配制与稀释 11
第二节 稀溶液的依数性 12
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12
二、溶液的沸点升高 14
三、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15
四、溶液的渗透压 18
第三节 电解质溶液 22
一、电离度 22
二、强电解质溶液 22
第四节 胶体溶液 25
一、溶胶的性质 26
二、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 30
三、高分子化合物溶液 31
本章小结 34
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 35
第一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 35
一、基本概念 35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 37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39
一、等容反应热和等压反应热 39
二、反应进度概念 41
三、热化学方程式 43
四、反应热的计算 44
第三节 吉布斯能和化学反应的方向 48
一、自发过程及其特征 48
二、熵和熵变 49
三、吉布斯能 52
本章小结 57
第四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59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59
一、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59
二、基元反应与反应速率理论 60
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64
第二节 化学平衡 71
一、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 71
二、化学平衡常数 73
第三节 化学平衡的移动 77
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78
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79
三、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81
本章小结 83
第五章 酸碱平衡 85
第一节 酸碱质子理论简介 85
一、酸碱质子理论的基本概念 86
二、酸碱的相对强弱 88
第二节 水的质子自递平衡和pH值 91
一、水的质子自递平衡 91
二、pH值 91
第三节 弱酸弱碱电离平衡及电离平衡的移动 92
一、一元弱酸、弱碱溶液pH的近似计算 92
二、多元弱酸、弱碱溶液pH的近似计算 95
三、两性物质溶液的pH值近似计算 97
四、酸碱电离平衡的移动 100
第四节 缓冲溶液 103
一、缓冲溶液的概念和组成 104
二、缓冲作用原理 105
三、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106
四、缓冲溶液的选择与配制 108
五、缓冲溶液在医药上的意义 110
本章小结 112
第六章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116
第一节 溶度积原理 116
一、溶度积常数 116
二、溶度积与溶解度 118
三、溶度积原理 120
第二节 难溶电解质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121
一、沉淀的生成 121
二、分步沉淀 123
三、沉淀的溶解 125
四、沉淀的转化 126
五、溶度积原理的应用 128
本章小结 129
第七章 氧化还原与电极电势 132
第一节 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 132
一、氧化数 132
二、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 133
三、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135
第二节 电极电势 137
一、原电池 137
二、电极电势 139
三、能斯特(Nernst)方程式 145
第三节 电极电势的应用 148
一、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 148
二、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 150
三、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限度 153
本章小结 154
第八章 原子结构 158
第一节 原子的组成 158
一、原子的组成 158
二、同位素 159
第二节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160
一、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殊性 160
二、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162
第三节 多电子原子结构 166
一、原子轨道的能级 166
二、核外电子的排布原则 169
第四节 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173
一、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173
二、元素的主要性质的周期性 177
本章小结 183
第九章 分子结构 187
第一节 化学键 187
一、离子键 187
二、共价键 190
三、金属键 202
第二节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203
一、分子的极性 203
二、分子间作用力 203
三、氢键 205
本章小结 208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210
第一节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210
一、配合物及其组成 210
二、配合物的分类 214
三、配合物的几何异构现象 216
第二节 配位平衡 216
一、配位平衡常数 216
二、配位平衡的移动 217
第三节 配合物在医药学中的应用 220
本章小结 221
第十一章 重要的非金属 223
第一节 卤素 223
一、卤素通性 223
二、卤素单质 224
三、卤化氢、氢卤酸和卤化物 227
四、氯的含氧酸及其盐 229
五、拟卤素 231
六、卤离子的鉴定 232
七、常用的含卤素药物 233
第二节 氧族元素 233
一、氧族元素的通性 233
二、氧及其重要化合物 234
三、硫及其重要化合物 237
四、离子鉴定 242
五、常用的含氧族元素药物 243
第三节 氮族元素 244
一、氮族元素的通性 244
二、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245
三、磷及其重要化合物 249
四、砷、锑、铋的重要化合物 250
五、离子鉴定 252
六、常用的含氮族元素药物 252
第四节 碳族和硼族元素 253
一、概述 253
二、活性炭的吸附作用 254
三、碳的氧化物、碳酸及其盐 255
四、硅的含氧化合物 255
五、硼酸和硼砂 256
六、铝、锡、铅的重要化合物 256
七、常用的含碳族和硼族元素药物 257
本章小结 258
第十二章 重要的金属元素 261
第一节 碱金属 261
一、碱金属概述 261
二、碱金属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262
三、重要的碱金属盐类 263
四、离子鉴定 264
第二节 碱土金属 264
一、碱土金属通性 264
二、碱土金属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266
三、碱土金属的盐类 266
四、离子鉴定 267
五、常用的含碱土金属元素药物 267
第三节 过渡金属 268
一、过渡金属的通性 268
二、重要的过渡元素及其化合物 270
三、常用的含过渡元素药物 275
本章小结 275
无机化学实验基本知识 278
一、无机化学实验的目的与规则 278
二、无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简介 280
三、无机化学实验技能及基本操作 288
四、实验报告的书写及格式 300
实验一 仪器的认领、洗涤和基本操作 304
实验二 溶液的配制与稀释 306
实验三 溶胶和高分子化合物溶液 307
实验四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309
实验五 酸碱电离平衡 313
实验六 醋酸银溶度积测定 318
实验七 氧化还原反应 320
实验八 配位化合物 322
实验九 卤族元素和氧族元素 325
实验十 氮族元素 碳族元素和硼族元素 327
实验十一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330
实验十二 重要过渡元素及其化合物 332
附录一 常见酸碱的浓度 337
附录二 常用试剂的配制 337
附录三 常用酸碱指示剂 339
附录四 常用试纸 340
附录五 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 341
附录六 常见化合物的颜色 342
附录七 常见离子的鉴定 344
附录八 中毒的防护与急救 345
附表一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 348
附表二 常用物理常数和单位换算 350
附表三 常见弱酸(Ka)、弱碱(Kb)的电离平衡常数 351
附表四 常见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Ksp(298 K) 352
附表五 标准电极电势(298 K,101.325 kPa) 353
附表六 常见配离子的稳定常数Ks 358
英汉专业名词对照 360
参考文献 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