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刑法中的身份概述 1
第一节 刑法中身份的概念 3
一、刑法中身份概念之讼争 3
二、刑法中身份概念之管见 10
第二节 刑法中身份的特征 19
一、身份的法律特征 21
二、身份的实质特征 25
三、身份的人身特征 27
四、身份的事实特征 29
第三节 刑法中身份的类型 31
一、定罪身份和量刑身份 33
二、自然身份和法定身份 38
三、积极身份和消极身份 43
四、主体身份和对象身份 46
五、定式身份和不定式身份 48
六、明示身份和隐藏身份 49
七、人的身份和物的身份 50
第四节 刑法中身份的作用 51
一、定罪作用 52
二、量刑作用 54
三、评价作用 56
四、规制作用 57
第五节 身份犯之身份的内涵 58
一、身份犯之身份的含义 58
二、身份犯之身份的特征 61
第二章 身份犯的立法与本质 67
第一节 身份犯的立法沿革 67
一、中国古代刑法中身份犯的立法考察 67
二、外国刑法中身份犯立法概览 71
第二节 身份犯的阶级本质 73
一、中国古代刑法中身份犯的阶级本质论析 73
二、西方古代刑法中身份犯的阶级本质探议 76
第三节 身份犯的规范本质 77
一、特别义务侵害论 77
二、法益侵害限定论 82
三、现象形态论 84
四、结论——三重法益论 86
第三章 身份犯的概念和特征 90
第一节 身份犯的概念 90
一、身份犯概念之歧义 91
二、身份犯概念之厘定 95
第二节 身份犯的特征 96
一、身份犯之法定性 97
二、身份犯的关联性 104
第四章 身份犯的类型 106
第一节 身份犯的学理类型 106
一、纯正身份犯、不纯正身份犯和准纯正身份犯 107
二、自然身份犯和法定身份犯 120
三、定式身份犯和不定式身份犯 122
四、排他性身份犯和非排他性身份犯 125
五、亲手性身份犯和非亲手性身份犯 130
第二节 身份犯的法律类型 134
一、中国军人犯罪 135
二、特定职务者犯罪 137
三、特定职业者犯罪 156
四、特定地位者犯罪 159
五、特定人身关系者犯罪 160
六、境外组织机构和个人的犯罪 161
第五章 身份犯与停止形态 164
第一节 身份犯与犯罪未遂 165
一、共同实行的混合身份共犯与犯罪未遂 165
二、有身份者为教唆者的混合身份共犯之犯罪未遂 166
三、有身份者为帮助者的混合身份共犯之犯罪未遂 170
第二节 身份犯与犯罪中止 174
一、共同实行的混合身份共犯与犯罪中止 174
二、有身份者为教唆者的混合身份共犯之犯罪中止 175
三、有身份者为帮助者的混合身份共犯之犯罪中止 176
第六章 身份犯与共同犯罪 178
第一节 混合身份共犯的概念与立法 178
一、混合身份共犯的概念 179
二、混合身份共犯的立法 182
第二节 混合身份共犯的刑事责任 189
一、共犯从属性学说与混合身份共犯的刑事责任 190
二、共犯独立性学说与混合身份共犯的刑事责任 193
第三节 我国刑法理论中的混合身份共犯刑事责任的解决 195
一、目前国内各种学说之评判 197
二、混合身份共犯的辨识及其刑事责任 210
第七章 身份犯与单位犯罪 226
第一节 单位的身份性 227
一、单位符合刑法中身份之论证 227
二、我国刑法中的单位犯罪 230
第二节 单位犯罪构成要件之身份性 233
一、单位犯罪的主体身份 233
二、单位犯罪的主体身份中需要探讨的几个问题 235
三、单位犯罪行为之于身份关联性 240
第三节 单位犯罪的处罚之身份性 245
一、单位犯罪刑事责任承担的方式与身份之评价 245
二、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刑事责任解决的方式与身份之评价 247
第八章 身份犯其他疑难问题探讨 249
第一节 身份犯与其他犯罪形态 249
一、身份犯与不作为犯 249
二、身份犯与竞合犯 257
三、身份犯与自手犯 264
第二节 身份犯与自首、时效制度 272
一、身份犯与自首制度 272
二、身份犯与时效制度 280
第三节 身份共犯与单位犯罪 285
一、单位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 286
二、单位犯罪与共同犯罪的界限 288
结论 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