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元素概论 1
1.1 元素的存在 1
1.1.1 元素的发现和分类 1
1.1.2 元素在地壳、海洋和大气中的分布 2
1.1.3 元素的存在 4
1.2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系 5
1.2.1 元素周期表概貌 5
1.2.2 元素周期表中的分区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 5
1.3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 6
1.3.1 有效核电荷 6
1.3.2 原子半径 6
1.3.3 电离能 8
1.3.4 电子亲和能 8
1.3.5 电负性 8
1.3.6 氧化数(氧化值) 9
1.3.7 惰性电子对效应 10
1.4 非金属元素的通性 10
1.4.1 非金属元素单质的性质 11
1.4.2 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 11
1.4.3 非金属含氧酸及其盐 13
1.5 金属通性 16
1.5.1 金属的通论和分类 16
1.5.2 金属的结构和性质 17
1.5.3 金属的冶炼 18
1.5.4 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18
1.6 生命中的金属元素 19
1.6.1 生命元素的分类 19
1.6.2 生命元素的功能 21
习题 34
第2章 元素单质的一般性质 35
2.1 周期系中元素单质的存在状况 35
2.2 单质的物理性质 36
2.2.1 固体单质的密度 36
2.2.2 原子的摩尔体积 37
2.2.3 单质的熔点和沸点 37
2.2.4 单质的化学性质 39
2.2.5 元素单质的制备方法 39
习题 43
第3章 无机化合物的一般性质和制备 44
3.1 元素的氧化态表现 44
3.2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和元素的金属性 44
3.3 离子半径和氧化物水合物的酸碱性 46
3.4 含氧酸盐 47
3.4.1 碳酸盐 47
3.4.2 硝酸盐 48
3.4.3 硫酸盐 49
3.4.4 卤化物 49
3.5 无机化合物的制备 50
3.5.1 热力学在无机化合物制备中的应用 50
3.5.2 无机化合物的低温制备 53
3.5.3 无机物的真空制备 55
3.5.4 化学气相沉积法 56
3.5.5 水热合成 57
3.5.6 有关过渡元素简单无机化合物合成的一般方法 59
习题 63
第4章 稀有气体元素化学 64
4.1 稀有气体的发现史 64
4.2 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65
4.2.1 稀有气体的性质 65
4.2.2 稀有气体的用途 66
4.3 稀有气体的存在与分离 66
4.3.1 稀有气体的起源和分布 66
4.3.2 分离方法 67
4.4 稀有气体化合物 68
4.4.1 氙的化合物 68
4.4.2 其他稀有气体化合物 71
4.4.3 稀有气体包笼化合物 72
4.5 稀有气体化合物的结构和成键 72
4.5.1 价电子对互斥理论 72
4.5.2 价键理论 73
4.5.3 分子轨道理论 73
4.6 稀有气体化合物的应用 74
习题 78
第5章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 79
5.1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的通性 79
5.2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重要化合物 81
5.2.1 氢化物 81
5.2.2 氧化物 82
5.2.3 氢氧化物 83
5.2.4 盐类 84
5.3 锂、铍的特性及对角线规律 87
5.3.1 锂、铍的某些特殊性 87
5.3.2 锂和镁的相似性 87
5.3.3 铍和铝的相似性 88
5.4 硬水及其软化 88
5.4.1 硬水 88
5.4.2 硬水的软化 89
5.5 常见s区金属的鉴定反应 89
5.5.1 常见s区金属元素的鉴定反应 89
5.5.2 焰色反应 90
5.6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用途 90
习题 92
第6章 硼、碳、氮族元素及其性质 94
6.1 硼族元素 94
6.1.1 通性 94
6.1.2 硼的单质和化合物 95
6.1.3 铝的单质和化合物 100
6.1.4 镓、铟、铊 103
6.2 碳族元素 104
6.2.1 通性 104
6.2.2 碳 104
6.2.3 碳的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 107
6.2.4 硅 111
6.2.5 硅的重要化合物 112
6.2.6 锗、锡、铅 114
6.3 氮族元素 119
6.3.1 氮族元素的通性 119
6.3.2 氮 121
6.3.3 磷的单质和化合物 127
6.3.4 砷、锑、铋 131
习题 133
第7章 氧族、卤族元素性质 137
7.1 氧族元素 137
7.1.1 氧族元素的通性 137
7.1.2 氧及其化合物 137
7.1.3 硫、硒、碲及其化合物 145
7.1.4 硫的氮化物 155
7.1.5 S2-,SO?,S2O?的分离和鉴定 156
7.2 卤族元素 156
7.2.1 卤族元素的通性 156
7.2.2 卤素的单质及其性质 158
7.2.3 卤素的制备 161
7.2.4 卤化氢和氢卤酸 163
7.2.5 卤化物和卤素的互化物 165
7.2.6 卤族元素的含氧化合物 167
7.2.7 氟、氯、碘的生物功能 170
7.2.8 卤离子的分离和鉴定 170
习题 171
第8章 过渡元素 174
8.1 过渡元素的通性 174
8.1.1 原子半径 174
8.1.2 过渡元素的电离能 174
8.1.3 过渡元素的氧化态表现 175
8.1.4 金属活泼性 176
8.1.5 形成配位化合物的倾向 177
8.1.6 过渡元素在各氧化态化合物中的离子半径 178
8.1.7 过渡元素化合物的一般性质 179
8.2 过渡元素选述 180
8.2.1 钛 180
8.2.2 钒 182
8.2.3 铬、钼、钨 184
8.2.4 锰 189
8.3 铁系元素 193
8.3.1 铁、镍、钴的性质和用途 193
8.3.2 铁的化合物 195
8.3.3 钴的化合物 197
8.3.4 镍的化合物 198
8.3.5 铁(Ⅱ)、锰(Ⅱ)、镁(Ⅱ)化合物性质比较 199
8.3.6 铁(Ⅲ)、铬(Ⅲ)、铝(Ⅲ)化合物性质比较及离子分离 200
8.4 铂系元素 200
8.4.1 钯和铂的重要化合物 201
8.4.2 铂系元素的用途 202
8.5 铜族元素和锌族元素 202
8.5.1 铜族元素的通性 202
8.5.2 铜、银、金 203
8.5.3 锌、镉、汞 212
8.5.4 镉和汞污染的防治 216
8.5.5 关于Cu,Ag,Au和Zn,Cd,Hg的活泼性问题 218
8.6 过渡元素配合物的一般制备方法 219
8.6.1 简单的加成反应 220
8.6.2 取代反应 221
8.6.3 氧化还原反应 222
8.6.4 固态配合物的热分解 223
习题 223
第9章 镧系元素 227
9.1 镧系元素的性质 227
9.1.1 镧系元素的通性 227
9.2 镧系元素的重要化合物 231
9.2.1 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231
9.2.2 镧系元素的盐类 231
9.2.3 镧系元素的配合物 232
9.3 稀土元素的分离 232
9.4 镧系元素的制备方法 234
9.5 镧系元素的用途 235
习题 237
第10章 金属有机化合物简介 238
10.1 概述 238
10.1.1 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发展史 238
10.1.2 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类型和命名 239
10.2 主族金属有机化合物 242
10.2.1 碱金属的有机化合物 242
10.2.2 碱土金属有机化合物 244
10.2.3 第三主族金属有机化合物 245
10.2.4 碲ⅣA及ⅤA族金属有机化合物 246
10.3 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 247
10.3.1 过渡金属—碳σ键化合物 247
10.3.2 过渡金属羰基化合物 249
10.3.3 过渡金属—碳π键化合物 255
10.3.4 夹心型配合物 258
10.4 过渡金属卡宾与卡拜配合物 261
习题 264
第11章 无机化学中的一些应用新领域 265
11.1 无机聚合物 265
11.1.1 概述 265
11.1.2 新型无机聚合物 266
11.2 金属配位聚合物 268
11.3 无机功能材料 269
11.3.1 磁性材料 270
11.3.2 新型合金 271
11.3.3 电学材料 274
11.3.4 无机光学材料 277
11.3.5 无机膜 277
11.3.6 微孔与介孔材料 278
11.4 纳米固体 279
11.5 新型陶瓷材料 281
11.5.1 透明陶瓷 281
11.5.2 生物陶瓷 281
11.5.3 纳米陶瓷 282
11.6 生物无机化学 282
11.7 矿物药 286
11.7.1 矿物药的发展概况 287
11.7.2 矿物药作用的化学基础 287
11.7.3 纳米矿物药 288
习题 290
参考文献 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