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要素流动:全球化经济的本质特征 3
第1章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与全球化经济的运行机制 3
1.1 世界经济学的发展与理论建设的现实需要 4
1.2 全球化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7
1.3 要素流动时代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战略 20
第2章 要素的国际流动与开放型发展战略——经济全球化的核心与走向 24
2.1 经济全球化机遇和挑战的本质 24
2.2 发展中国家发展战略选择的核心 29
2.3 新世纪经济全球化特点与矛盾的性质 34
第3章 全球化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生产要素国际流动内嵌下的国际贸易理论演变 41
3.1 全球化经济学形成的历史背景 41
3.2 全球化经济学的初步探索 43
3.3 全球化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44
3.4 全球化经济学学理基础探索的启示 49
第4章 要素流动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 51
4.1 当前世界经济的运行特征 51
4.2 传统经济增长理论中的要素观 54
4.3 要素流动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微观效应 56
4.4 要素流动对世界经济增长的中观效应 58
4.5 要素流动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宏观效应 60
第5章 全球化经济学的逻辑起点、理论主题与实践意义 63
5.1 全球化经济形成的核心机制与全球化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63
5.2 世界经济规律的历史性变化与全球化经济学的理论主题 65
5.3 中国和新兴经济体崛起的道路与全球化经济学的实践意义 70
5.4 世界经济学科体系的演变与全球化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73
第二篇 要素引进:适应全球化时代发展道路的启动模式 79
第6章 全球化经济的要素流动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方向 79
6.1 全球化经济的要素流动及其带来的影响 79
6.2 经典贸易理论的局限性和全球化经济带来的挑战 83
6.3 “新”贸易理论与要素流动 85
6.4 用全球化经济理论整合国际贸易理论 87
第7章 要素跨国流动与比较优势变形:实证与理论拓展 90
7.1 理论回顾和评述 90
7.2 外资流入对RCA指数变化影响的实证分析 91
7.3 比较优势理论在要素层面的展开 95
7.4 比较优势理论对中国的启示 98
第8章 中国开放型发展道路的特性——质疑“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战略” 100
8.1 “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战略”的理论错误 100
8.2 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道路的特征 105
8.3 从“要素集聚”到“要素培育”——中国开放型发展道路的理论内涵 111
第9章 双轮驱动: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历史经验 116
9.1 要素流动: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 116
9.2 要素引进:发展中国家应对全球化的战略核心 119
9.3 双轮驱动:中国抓住全球化机遇的整体战略 122
9.4 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新阶段双轮驱动的主题 127
第10章 要素收益与要素稀缺性——基于外资企业会计利润表的实证研究 131
10.1 要素收益问题的提出 131
10.2 生产要素流入下要素稀缺性与要素收益的理论分析 132
10.3 外资企业出口和内销对不同稀缺度要素收益影响的实证分析 135
10.4 实证检验 137
第三篇 要素集聚:发展导向型体制的开放战略特征 147
第11章 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与中国要素集聚型发展道路 147
11.1 在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推进改革 147
11.2 改革建立了有利于快速发展的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体制 148
11.3 体制动力与市场活力汇合成巨大的对外引力,构建了各国共赢的发展格局 149
11.4 在相互依存的世界中参与全球治理承担大国责任 150
11.5 从大国走向强国需要推进开放战略 151
第12章 要素集聚与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154
12.1 要素集聚:全球化经济的基础特征 154
12.2 中国要素集聚能力的形成及对世界的贡献 156
12.3 要素集聚与中国的国家核心能力 161
12.4 要素向中国集聚与世界经济失衡的性质 165
第13章 改革动力的构建与发展结构的优化 168
13.1 开放战略的推进与改革动力的构建 168
13.2 外部竞争的引入与发展结构的优化 172
13.3 新开放环境下的改革主题与发展内涵 176
第14章 中国在世界发展竞争中的比较优势 182
14.1 国际分工与竞争中的比较优势原理 182
14.2 中国在国际竞争中比较优势的构建 183
14.3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比较优势 185
第15章 政策引致性扭曲的评估与消除 188
15.1 扭曲理论与开放效益的评估方法 188
15.2 中国开放经济中的扭曲 191
15.3 消除扭曲与开放型经济的体制建设 198
第16章 从政策性开放到体制性开放 205
16.1 政策引致性扭曲、体制性扭曲与改革开放的意义 205
16.2 对外开放政策下扭曲的消除与形成 207
16.3 消除政策引致性扭曲与建设开放型经济体制 213
第17章 要素集聚与对外开放新阶段的主题 218
17.1 把握经济全球化本质特征的开放战略 218
17.2 新阶段对外开放战略的内外环境 220
17.3 对外开放战略的新主题 224
第18章 全球经济制度深化下中国改革的突破 230
18.1 要素流动是制度深化的根源 230
18.2 全球经济制度深化的特征与要求 231
18.3 中国经济改革的困扰与突破 235
第四篇 要素培育:适应全球化竞争发展战略升级的主题 243
第19章 要素价格扭曲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来自中国制造业的实证分析 243
19.1 要素价格扭曲的原因 243
19.2 要素价格扭曲的测度 246
19.3 要素扭曲对出口的影响 253
19.4 要素扭曲对中国的政策启示 257
第20章 从廉价劳动力优势到稀缺要素优势——论“新开放观”的理论基础 259
20.1 发挥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战略的局限性 259
20.2 国际经济理论的国家属性和发展阶段属性 261
20.3 “新开放观”:稀缺要素决定论 266
第21章 论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统筹 273
21.1 现行对外开放战略的粗放型特征 273
21.2 影响对外开放的国内发展战略与体制原因 276
21.3 发展战略与开放战略的统筹 280
21.4 体制改革与扩大开放的统筹 282
21.5 开放政策的前段性及现阶段特征 284
第22章 生产要素从引进、释放到培育的战略升级 287
22.1 对外开放:引进稀缺要素的发展模式 287
22.2 国内改革:释放闲置要素的发展道路 292
22.3 扩大内需:培育高级要素的发展战略 297
第23章 劳动力成本上升削弱了中国的引资优势吗——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303
23.1 劳动力成本上升与中国引资优势的相关文献述评 303
23.2 中国与周边主要发展中国家引资要素竞争力比较 305
23.3 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中国引资优势的经验分析 308
23.4 引资要素竞争力分析对中国的启示 315
第24章 要素禀赋结构升级是否有利于贸易收益的提升?——基于中国的行业面板数据 318
24.1 贸易收益的内涵及衡量 318
24.2 要素禀赋结构升级对贸易收益的影响机理分析 320
24.3 要素禀赋结构升级与贸易收益的实证检验 323
24.4 提升我国贸易收益的政策建议 329
第25章 中国出口大国转型的要素禀赋分析 330
25.1 基于要素禀赋的出口动因 330
25.2 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332
25.3 中国出口增长面临的禀赋压力 336
25.4 中国出口的突破方向 340
第五篇 要素规划:向全球发展战略拓展的对外投资 345
第26章 知识经济的生产要素及其国际分布 345
26.1 知识经济的要素结构 345
26.2 当代世界经济中的要素分布 349
26.3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弱势地位 353
26.4 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全球要素规划 354
第27章 要素流动与全球经济失衡的历史影响 358
27.1 全球经济失衡的时代背景:经济全球化 358
27.2 全球经济失衡下世界经济格局的主要特征 360
27.3 全球经济失衡调节的无效性和不利性 361
27.4 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 362
27.5 全球化世界经济均衡理论的研究方向 363
第28章 要素流动的结构与全球经济再平衡 364
28.1 要素流动的结构与经济全球化的生产布局 364
28.2 全球化经济的生产布局及其贸易效应 369
28.3 全球发展协调与后全球化时代的主题 372
28.4 中国参与全球再平衡与发展战略的调整 376
第29章 中国对外经济关系发展的新主题与总战略 379
29.1 发展目标与经济特征构成了和平发展的客观需要与现实保障 379
29.2 发展观的不断提升优化,推动着世界各国和平发展、和谐发展、包容发展 383
29.3 接受现行规则,参与全球治理为世界和平发展做出贡献 386
第30章 “合作共赢”战略与中国的对外投资 391
30.1 倡导合作共赢理念,为中国和平崛起开辟道路 391
30.2 践行合作共赢战略,开辟中国经济发展新空间 396
30.3 引领国际格局发展走向——合作共赢旗帜的战略创新及其历史意义 402
第31章 中国道路的国际内涵 408
3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发展体制的国家特征 408
31.2 参与全球化、建设开放型经济:发展进程的国际联系 412
31.3 坚持和平发展,推动合作共赢:中国崛起方式的世界影响 415
参考文献 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