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一 研究背景和目的 1
二 立论基础和理论假设 3
(一)法律与法律社会学 3
(二)法律作为一种制度 6
(三)过程研究视角 8
(四)利益博弈与立法过程 10
(五)研究范围、理论假设和结构 11
三 研究方法 14
第一章 立法的生发过程 17
一 立法生发机制概述 17
(一)我国立法的推动模式 18
(二)主要因素 19
二 立法生发过程:以草原法的立法为例 22
(一)草原法的制定 22
(二)草原法的修订 27
三 对立法生发机制的思考 33
(一)利益和价值的主导作用 33
(二)国家主导立法的强影响力 33
(三)行政主管部门是立法的重要外在推动力量 34
第二章 法案的形成 36
一 谁来起草法案 36
(一)部门的社会角色 38
(二)部门是最大的社会信息源 38
(三)现实的法制建设背景 39
二 起草者在立法中的角色 41
(一)起草者的应然角色 41
(二)角色差距及原因分析 43
三 法案形成中的利益博弈 47
(一)制度规则与社会安排 47
(二)利益博弈的特点及影响 52
第三章 从法案到法 60
一 提案:国家主导与现实瓶颈 60
二 立法审议:社会期待与面临的问题 65
(一)立法审议的社会期待 66
(二)立法审议面对的问题 68
三 表决制度的价值目标与实践 84
第四章 立法的社会评价 87
一 社会感知的视角 87
(一)宏观立法质量 87
(二)微观立法质量 93
二 法律实施的视角 96
三 对立法社会评价的思考 99
(一)对传统观念的反思 99
(二)关于现状的讨论 101
(三)小结 103
第五章 立法社会过程的思考 105
一 对立法过程的理性认识 105
(一)多元利益及其博弈构成立法的基本出发点 106
(二)嵌入性是立法活动的前提和条件 109
(三)意识形态与路径依赖导引立法走向折中道路 110
二 对改善立法的思考 112
(一)更新立法观念 113
(二)加强立法程序制度建设 113
(三)积极培育公民参与立法意识 114
附录一 草原法和相关立法文件 115
附录二 关于立法程序的法律规定 164
附录三 立法的社会过程问卷调查 181
参考文献 186
后记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