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1
导论 1
第1章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起点 12
1.1 生产资料公有制 12
1.2 劳动力个人所有制 17
1.3 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结合 24
1.4 社会分工与社会主义企业组织 30
第2章 社会主义产品的分配原则 37
2.1 社会总产品的分配 37
2.2 个人消费资料的分配原则 41
2.3 社会主义的公平观 47
2.4 从按劳动分配到按劳动力分配 50
第3章 个人消费资料成为商品 55
3.1 个人消费资料的价值规定 55
3.2 体现在个人消费资料中的劳动的二重性 60
3.3 价值分配、价值形式与商品交换 64
3.4 社会主义分配方式与商品生产 67
3.5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起点 72
第4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探索 79
4.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 79
4.2 中国理论界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探索 83
4.3 从兼容论到内生论 88
第5章 劳动力成为商品 91
5.1 劳动力再生产的费用 91
5.2 劳动力转化为商品 94
5.3 劳动力商品与按劳分配 101
第6章 生产资料的价值及其矛盾 106
6.1 生产资料的价值 106
6.2 关于生产资料价值问题的一点理论史考察 110
6.3 传统经济体制的弊端 115
第7章 生产资料的商品形式与公有资本 121
7.1 生产资料成为商品与资本的主体性 121
7.2 国有企业转化为资本 126
7.3 效率、公平与公有资本 133
7.4 社会主义公有资本的起源 138
第8章 社会主义剩余价值 146
8.1 剩余劳动与剩余价值 146
8.2 社会主义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150
8.3 社会主义的工资 154
8.4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157
第9章 社会主义再生产 163
9.1 社会主义简单再生产 163
9.2 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 166
9.3 社会主义计划生产 173
9.4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与社会主义的命运 180
9.5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流通 185
第10章 社会主义公有制中的其他经济成分 192
10.1 单人业主制 192
10.2 私人资本 195
10.3 集体所有制 202
10.4 股份公司制度 205
结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效率与公平 208
参考文献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