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第1节 中国医药学的历史沿革 1
第2节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3
一、整体观念 4
二、辨证论治 5
第2章 阴阳五行学说 6
第1节 阴阳学说 6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内容 6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8
第2节 五行学说 9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内容 9
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1
第3章 脏象 13
第1节 脏腑 13
一、五脏 13
二、六腑 20
三、脏腑之间的关系 22
第2节 气、血、津液 25
一、气 25
二、血 26
三、津液 27
四、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 27
第4章 经络 29
第1节 经络的概念和组成 29
第2节 经络的循行与分布 30
一、十二经脉 30
二、奇经八脉 32
第3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 33
第4节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34
一、说明病理变化 34
二、指导疾病诊断和治疗 34
第5章 病因病机 36
第1节 发病原理 36
一、邪正相争 36
二、阴阳失调 37
第2节 致病因素 38
一、六淫 38
二、七情 44
三、其他 45
第6章 诊法与辨证 48
第1节 诊法 48
一、望诊 48
二、闻诊 54
三、问诊 55
四、切诊 59
第2节 八纲辨证 63
一、表里 63
二、寒热 64
三、虚实 66
四、阴阳 67
第7章 预防与治则 69
第1节 预防 69
一、未病先防 69
二、既病防变 70
第2节 治则 71
一、治标与治本 71
二、扶正与祛邪 72
三、调整阴阳 73
四、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73
附:治法(八法) 74
第8章 中药与方剂 75
第1节 中药的基本理论 75
一、中药的炮制 75
一、中药的性能 77
三、中药的应用 80
第2节 常用中药 84
一、解表药 84
二、清热药 86
三、温里药 90
四、泻下药 91
五、利水渗湿药 93
六、芳香化湿药 94
七、祛风湿药 95
八、祛痰止咳平喘药 96
九、行气药 99
十、止血药 100
十一、活血化瘀药 101
十二、补益药 103
十三、消食药 108
十四、安神药 109
十五、平肝熄风药 110
十六、开窍药 111
十七、收涩药 112
十八、其他药 113
第3节 方剂的基本理论 115
一、方剂的组成原则、变化及常用剂型 115
二、常用方剂 118
三、常用中成药 144
第9章 辨证论治 150
第1节 心与小肠病 150
一、心气虚、心阳虚 151
二、心血虚、心阴虚 151
三、心脉痹阻 151
四、心火亢盛 152
五、痰迷心窍 152
第2节 肝与胆病 153
一、肝血虚、肝阴虚 153
二、肝气郁结 153
三、肝火上炎 154
四、肝风内动 154
五、肝胆湿热 155
第3节 脾与胃病 155
一、脾气虚 156
二、脾阳虚 156
三、湿热蕴脾 157
四、胃阴不足 157
五、胃寒证 157
六、胃火证 157
七、食滞胃脘 158
第4节 肺与大肠病 158
一、肺气虚 158
二、肺阴虚 159
三、风寒束肺 159
四、风热犯肺 159
五、痰热壅肺 160
六、痰浊阻肺 160
七、大肠湿热 160
第5节 肾与膀胱病 161
一、肾阴虚 161
二、肾阳虚 161
三、膀胱湿热 162
第6节 脏腑兼病 162
一、心脾两虚 162
二、心肾不交 163
三、肝胃不和 163
四、肝肾阴虚 163
五、脾肾阳虚 164
附:卫气营血辨证施治 164
第10章 针灸 167
第1节 腧穴与经络的关系 167
第2节 腧穴的分类 168
第3节 腧穴的主治作用 168
第4节 腧穴的体表定位 168
第5节 十四经脉常用腧穴与经外奇穴 171
一、十四经脉循行及常用腧穴 171
二、经外奇穴 188
第6节 针法 189
一、毫针刺法 189
二、三棱针刺法 193
三、皮肤针刺法 193
四、皮内针刺法 194
五、耳针疗法 195
六、电针 201
第7节 灸法 201
第8节 拔罐法 203
教学实习 204
实习1 观看望诊、舌诊、脉诊录像和舌诊模型 204
实习2 四诊和八纲辨证练习 205
实习3 中药的蜡叶与生药标本示教 206
实习4 常用腧穴体表定位 208
实习5 毫针刺法的操作 209
实习6 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耳针、电针操作 210
实习7 灸法、拔罐的基本操作 211
参考文献 212
附录1 常见病辨治与针灸治疗 213
附录2 常用方剂索引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