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第一节 选题的由来与意义 2
第二节 主要研究方法:符号学分析 4
第三节 总体框架与主要内容 9
第四节 创新之处与学术贡献 11
第一章 商标法的符号学基础 15
第一节 符号学概述 15
一、符号学的早期思想 16
二、现代符号学的渊源 18
三、现代符号学理论 21
第二节 符号的结构 24
一、二元符号模型 24
二、三元符号模型 34
三、对两种符号结构的简单比较 40
第三节 符号化理论 41
一、意指与价值 42
二、符号价值 47
三、意义理论 49
结语 57
第二章 商标结构的符号学分析 58
第一节 我国学界对商标结构的认识 58
一、符号组合论 59
二、结构信息论 60
三、符号论 62
第二节 传统的商标三元结构 64
一、商标三要素及相互关系 64
二、“商标”一词的两种含义 68
三、中介问题 69
四、有关商标保护范围的空间模型 70
第三节 晚近的商标二元结构 73
一、符号价值的货币化:所指与对象的融合 74
二、使用价值的品牌化:能指与对象的融合 76
三、漂浮的能指和超符号 82
第四节 商标、商誉与营业 83
一、概述 84
二、商誉的概念及其与商标、营业的关系 87
三、商标转让原则及其变迁 93
结语 98
第三章 商标显著性的符号学分析 101
第一节 显著性的含义及其符号学解释 102
一、显著性的语义辨析 102
二、显著性的法义探寻 105
三、显著性的学理界定 107
四、显著性的符号学解释 109
第二节 显著性的心理学分析 111
一、商标与消费者心理 111
二、心理学基础:认知系统与认知心理学 114
三、显著性的心理学解释 119
第三节 显著性传统理论概述 121
一、显著性的法律性质 122
二、显著性与独创性、创造性之比较 123
三、实际显著性与潜在显著性 125
四、显著性的认定 127
第四节 商标“五分法”与固有显著性的符号学解释 130
一、商标“五分法”简析 130
二、固有显著性的真正含义 140
第五节 获得显著性及其符号学解释 142
一、概述 142
二、“第二含义”的含义 145
三、显著性的退化与丧失 148
四、显著性的失而复得 150
第六节 显著性生成的符号学原理及对传统理论的评析 152
一、商标显著性生成的符号学原理 152
二、具备固有显著性的商标可以直接注册的原因:基于制度实施成本的解释 156
三、显著性传统理论评析 159
第七节 显著性的重构:出处显著性与区分显著性 162
一、出处显著性与区分显著性的符号学基础 163
二、出处显著性的衰落 166
三、区分显著性的崛起 169
四、作为漂浮能指的商标 170
第八节 显著性与商标保护强度 171
一、标识力、商标强度与显著性 171
二、商标名声与显著性 173
三、独特性与显著性 174
四、显著性与商标保护强度 176
结语 182
第四章 商标混淆的符号学分析 185
第一节 概述 186
一、“混淆之虞”与“混淆可能性” 186
二、混淆之虞的作用与性质 189
三、混淆之虞的认定标准 193
四、实际混淆与混淆之虞 204
五、被告意图与混淆之虞 205
第二节 商标混淆类型探析 208
一、混淆概念的演变 208
二、正向混淆与反向混淆 212
三、售前混淆与售后混淆 213
四、联想性混淆与潜意识混淆 217
第三节 商标混淆的心理学分析 218
一、人们理解或误解外来刺激的方式 218
二、预期与背景的作用 221
三、认知网络与混淆 223
四、各种混淆的心理学解释 225
第四节 近似商标的判断 228
一、何谓商标近似 229
二、商标的音、形、义 230
三、通体观察与比较主要部分 233
四、隔离观察 238
第五节 类似商品的认定 240
一、美国商标法中的关联商品 240
二、德国商标法中的类似商品 246
三、我国台湾地区类似商品认定的理论与实践 250
四、小结 256
第六节 混淆之虞认定过程中的前后循环与交互影响 257
一、参考因素:既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 258
二、“类似商品”与“近似商标”的相互关系 263
三、应结合混淆之虞来解释相似概念:“Cannon”商标案评析 268
结语 274
第五章 商标淡化的符号学分析 276
第一节 商标淡化溯源 277
一、美国商标淡化的理论与实践 278
二、德国商标淡化的理论与实践 284
三、欧盟反商标淡化法 287
第二节 商标淡化的符号学解释 288
一、谢希特的淡化理论 289
二、“独特性”的含义 291
三、反淡化保护的对象 293
四、丑化与淡化 296
五、淡化与中介问题 299
第三节 淡化理论的反对意见 301
一、淡化理论建立在过时的观念基础上 301
二、美国法院无须借助反淡化法就可以有效保护驰名商标 303
三、反淡化保护的社会成本大于其收益 306
四、公众对驰名商标的形成作出了贡献 308
第四节 品牌延伸与商标泛化——淡化符号学本质的进一步解读 310
一、品牌延伸与商标泛化 310
二、独特性、泛化与淡化 313
三、淡化的本质 315
第五节 商标淡化的心理学分析 318
一、概述 318
二、扇面效应与淡化 320
三、弱化与丑化 322
四、淡化与泛化 323
五、否认表示与淡化 324
第六节 莫斯里案:商标淡化的证明 326
一、主要案情与争点 327
二、案件的审理过程 328
三、莫斯里案的意义与影响 331
四、淡化的证明标准:淡化之虞 334
五、淡化证明的具体要求 338
结语 342
结论 345
一、商标结构的符号学分析 345
二、商标显著性的符号学分析 347
三、商标混淆的符号学分析 348
四、商标淡化的符号学分析 350
五、商标法中的消费者 351
主要参考文献 354
索引 369
后记 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