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司法考试名师配题精讲2000必读重要考点 2007年版 1》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旺生,焦洪昌,江兴国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802174201
  • 页数:543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银河司法考试培训中心独家推出的将典型试题与重要考点科学结合的一套经典司考辅导书。全部由享誉司考培训界的名师亲笔撰写而成。该书将2000多个重要的司考考点与经典习题紧密结合,在快速记忆得分考点的同时强化做题得分能力,是考点类复习图书的一大突破。

法理学 8

第一章 法的本体 8

第一节 法律职业、方法和思维 8

考点一:法律职业的含义 8

考点二:法律方法和法律思维的特点 8

第二节 法的本质 9

考点一:法的本质研究的几种方法论 9

考点二:西方学者或流派的法律正义论 10

考点三:关于法的本质的几个基本观点 10

考点四:识别法的正式性 10

考点五:马克主义法学关于法的本质的学说 11

考点六:如何理解法的本质的基本知识 12

考点七:历史法学派的观点和法的本质的有关知识 12

第三节 法的特征 13

考点一:对法的特征的理解和掌握 13

考点二:规则、规范、自然法则、社会规范、技术规范的涵义 13

考点三:法的普遍性 14

考点四:法的主要内容 14

考点五:法的强制力 15

考点六:法的特征基本理论和知识 15

第四节 法的作用 16

考点一:法的作用的基本理论 16

考点二:法的规范作用中的指引作用 17

考点三:法的确定指引和有选择指引 17

考点四:法的规范性作用中的强制作用 18

考点五:法的作用的有限性 18

第五节 法的价值 19

考点一:法的价值的含义 19

考点二:法的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 20

考点三:法的自由价值 20

考点四:法的秩序价值 21

考点五:影响法律秩序形成的因素 22

考点六:法的利益价值 22

考点七:法的正义价值 23

考点八:法的价值的位阶及其冲突问题 24

考点九:法的价值冲突的处理原则 24

第六节 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 25

考点一: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 25

考点二:法、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的含义和关系 25

考点三:不同类型法律规则的识别 26

考点四:法律规则的分类 27

考点五:授权性规则的识别 27

考点六:任意性规则的识别 28

考点七:义务性规则的识别 28

考点八:法律原则的作用 29

考点九:法律原则的基础知识 29

考点十: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的区分 30

第七节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 30

考点一: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基本知识 30

考点二: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类型及其他知识 31

考点三: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相互关系 32

考点四:法律权利的内容包括的要素 32

考点五: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一般关系 33

第八节 法的渊源和分类 33

考点一:法的渊源的分类和识别 33

考点二:法的渊源的含义和分类 34

考点三:我国法的渊源中的法律 35

考点四:只能由法律调整的事项 35

考点五:法律的调整范围 36

考点六:立法法有关规定的理解和识记 36

考点七: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 37

考点八:法律效力 38

考点九:在地方性法规同法律相抵触情况下法官应如何应对 38

考点十:特别法和一般法、新规定和旧规定的关系如何处理 39

考点十一:法典编纂的特点 40

考点十二:法律汇编和法典编纂的区别 40

考点十三:成文法和不成文法的区分 41

考点十四:制定法的识别 42

考点十五:国际法和国内法的划分 42

第九节 法律部门和法律体系 43

考点一:法律部门的基础知识 43

考点二:判断有关法律属于何种法律部门 43

考点三:法律体系概念的理解 44

考点四:公法和私法基础知识 45

考点五:法律部门、法的渊源和具体法律的区别 45

第十节 法的效力 46

考点一:法的效力基础知识和理论 46

考点二:法对人的效力的基本原则 46

考点三:法的时间效力基础知识 47

考点四:法的默示废止和法的终止生效 48

考点五:法的溯及力 48

第十一节 法律关系 49

考点一:法律关系的性质 49

考点二:法律关系的范畴(概念) 50

考点三:法律关系的种类 50

考点四:法律关系主体及其权利能力 50

考点五: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基本知识 51

考点六:法律关系主体和种类的分辨 51

考点七:行为能力和法律事实的辨认 52

考点八:法律关系的客体 53

考点九:法律事实的辨认 53

考点十:法律关系形成的条件:法律规范和法律事实 53

考点十一:法律事实与法律权利和义务 54

第十二节 法律责任 54

考点一:法律责任的构成和分类 54

考点二:法律责任的法定原则 55

考点三:法律责任的构成 55

考点四:法律责任的免除 56

第二章 法的运行 58

第一节 立法 58

考点一: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修改权 58

考点二: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机关 58

考点三:立法法确立的处理法与法之间关系的制度 59

考点四:我国立法的批准制度 59

考点五:我国地方政府规章备案制度 60

第二节 执法、司法、守法和违法 60

考点一:法的实现的评价标准 60

考点二:执法和守法的不同特点 61

考点三:守法和其他法的实施行为的辨别 61

考点四:违法行为的构成要素 61

考点五:法的适用原则的识别 62

考点六:法的适用原则的理解 63

第三节 法律监督 63

考点一:我国法律监督体系 63

考点二:法律监督的有关知识 64

第四节 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 64

考点一: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解释的权限范围 64

考点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解释的效力 65

考点三:法律解释的分类和方法 65

考点四:法律推理中的辩证推理的运用 66

考点五: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法律思维基础知识 66

第三章 法的演进 68

第一节 法的起源 68

考点一:法同原始社会规范的区别 68

考点二:法的产生的根源、标志和规律 68

第二节 法的继承和移植 69

考点:法的移植基础知识 69

第三节 法的传统和法系 70

考点一:法律意识的识别 70

考点二:有关法律制度的法系归属 71

考点三:大陆法系的法的渊源 71

考点四:英美法系的基本特征 71

考点五:两大法系的主要区别 71

第四章 法与社会 73

第一节 法与社会的一般理论 73

考点:法与社会的一般理论 73

第二节 法与经济和科技问题 74

考点一:法与经济和科技基本知识 74

考点二:科技对法的影响 74

第三节 法与国家的关系 74

考点:法与国家的关系 74

第四节 法与道德 75

考点一:自然法学派关于法与道德关系的观点 75

考点二:有关学派关于法与道德关系的观点 75

考点三:法与道德的区别和联系 76

考点四:法与道德的比较 76

第五节 法与宗教 77

考点:法与宗教的关系 77

第六节 法与人权 78

考点一:如何理解人权 78

考点二:人权的层次或人权概念的构成 78

考点三:法与人权的一般关系 79

宪法 84

第一章 宪法基本理论 84

第一节 宪法的概念 84

考点一:宪法的词源 84

考点二:宪法的特征 85

考点三:宪法的本质 87

第二节 宪法的历史发展及其分类 87

考点一:近代意义宪法的产生 87

考点二:我国的现行宪法 89

考点三:宪法的分类 91

第三节 宪法的基本原则 93

考点一:人民主权原则 93

考点二:基本人权原则 94

考点三:法治原则 95

考点四:权力制约原则 96

第四节 宪法的作用 97

考点:宪法的作用 97

第五节 宪法的渊源和结构 97

考点一:宪法的渊源 97

考点二:宪法的结构 99

第六节 宪法规范 101

考点一:宪法规范的概念 101

考点二:宪法规范的主要特点 101

第七节 宪法关系 102

考点一:宪法关系的概念 102

考点二:宪法关系的主体 102

考点三:宪法关系的内容 103

考点四:宪法关系的客体 103

第八节 宪法与宪政 104

考点一:宪政的概念和特征 104

考点二: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104

第二章 国家的基本制度(上) 106

第一节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略) 106

第二节 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 106

考点一:经济制度的概念 106

考点二: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106

考点三:非公有制经济 107

考点四: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107

考点五:国家保护社会主义公共财产 107

第三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08

考点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含义 108

考点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 108

第三章 国家的基本制度(下) 110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10

考点一:政体概述 110

考点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 111

考点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形式 111

考点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适宜性 112

第二节 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113

考点一: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 113

考点二: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113

考点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 114

考点四:秘密投票原则 114

第三节 选举的物质保障和法律保障 115

考点一:选举的物质保障 115

考点二:选举的法律保障 115

第四节 我国选举的民主程序 115

考点一:选举的组织 116

考点二:划分选区和选民登记 116

考点三:代表候选人的提出 116

考点四:投票选举 116

考点五:对代表的罢免和补选 116

第五节 我国是单一制的社会主义国家 117

考点一:国家结构形式的概述 117

考点二:我国是单一制的社会主义国家 118

第六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19

考点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念 119

考点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119

考点三: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 120

第七节 特别行政区制度 121

考点一:特别行政区的概念和特点 121

考点二:“一国两制”是设立特别行政区的基本指导方针 122

考点三: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 122

考点四: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 123

考点五: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制度 124

第四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126

第一节 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概述 126

考点一:公民和国籍 126

考点二: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概念 127

考点三:公民权与人权 128

考点四:我国现行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规定的特点 128

第二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129

考点一:平等权 129

考点二: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方面的权利和自由 130

考点三:宗教信仰自由 132

考点四:人身自由 133

考点五: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利 135

第三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136

考点一: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 136

考点二: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平等性 136

考点三: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现代性 136

考点四: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136

第五章 国家机构 138

第一节 国家机构概述 138

考点一:国家机构的概念和分类 138

考点二: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138

第二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140

考点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40

考点二:全国人大常委会 143

考点三:全国人大各委员会 145

考点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46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147

考点一:国家主席的性质和地位 147

考点二:国家主席的产生与任期 148

考点三:国家主席的职权 148

考点四:国家主席职位的补缺 148

第四节 国务院 149

考点一:国务院的性质和地位 149

考点二:国务院的组成与任期 149

考点三:国务院的领导体制 150

考点四:国务院的职权 150

考点五:国务院所属全部、各委员会 151

考点六:审计署 151

第五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 151

考点一: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性质与地位 151

考点二: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组成与任期、责任形式 152

第六节 地方国家机构 152

考点一:行政区域划分、变更与争议处理 152

考点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54

考点三:县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 156

考点四:地方各级人大代表 157

考点五: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158

考点六: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 159

第七节 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 161

考点一:人民法院 161

考点二:人民检察院 164

第六章 宪法实施 169

第一节 宪法实施概述(略) 169

第二节 宪法的解释 169

考点一:宪法解释的机关 169

考点二:宪法解释的原则和方法 170

第三节 宪法的修改 171

考点一:宪法的修改方式 171

考点二:宪法修改的程序 172

第四节 宪法的实施保障 173

考点一:宪法实施保障的内容 173

考点二:宪法实施保障的体制 173

考点三:宪法实施保障的基本方式 174

考点四:我国的宪法实施保障机制 174

法制史 176

第一章 中国法制史 176

第一节 西周至秦汉、魏晋时期的法制 176

考点一:法制思想 176

考点二:先秦法制(出礼入刑) 177

考点三:先秦法制(契约) 177

考点四:先秦法制(婚姻基本制度) 178

考点五:先秦法制(铸刑鼎) 179

考点六:先秦法制(法经) 179

考点七:先秦法制(商鞅变法) 180

考点八:秦汉律(罪名与刑罚) 181

考点九:秦汉律(法律儒家化) 182

考点十:魏晋南北朝法典的发展(八议) 185

考点十一:魏晋南北朝法典的发展(官当) 185

考点十二:魏晋南北朝法典的发展(准五服制罪) 186

考点十三:西周司法制度(司寇) 187

考点十四:西周司法制度(狱讼) 187

考点十五:西周司法制度(五听) 187

考点十六:西周司法制度(五过) 188

考点十七:秦汉司法制度(廷尉) 188

考点十八:秦汉司法制度(公室告和非公室告) 188

第二节 唐宋至明清的法制 189

考点一:隋代立法 189

考点二:中华法系 189

考点三:唐律(名例律) 190

考点四:唐律(十恶) 190

考点五:唐律(六杀) 191

考点六:唐律(六赃) 191

考点七:唐律(保辜) 192

考点八:唐律(封建制五刑) 192

考点九:唐律(官吏犯罪) 193

考点十:唐律(自首) 193

考点十一:唐律(类推) 193

考点十二:唐律(涉外) 194

考点十三:唐律(婚姻) 195

考点十四:隋唐司法制度(中央司法机关) 199

考点十五:唐审判制度 196

考点十六:唐代御史台机构 196

考点十七:宋代立法 197

考点十八:宋代刑罚变化 197

考点十九:宋代加强皇权在司法制度上的变化 198

考点二十:宋代司法制度(提点刑狱司) 198

考点二十一:宋代司法制度(翻异别勘) 199

考点二十二:宋代民事法律(继承制度) 199

考点二十三:宋代民事法律(综合) 200

考点二十四:元代统治者的治国方法 200

考点二十五:元代司法制度特色 201

考点二十六:中国古代法制篇章结构的变化 202

考点二十七:朱元璋的治国思想 202

考点二十八:唐至明统治者法律思想的变化 203

考点二十九:明律(奸党罪) 203

考点三十:明代的刑罚 203

考点三十一:明代司法制度(廷杖) 204

考点三十二:明代司法制度(厂卫) 204

考点三十三:明代司法制度(中央司法机关) 204

考点三十四:清代立法 205

考点三十五:清代司法制度(九卿卫审) 205

考点三十六:清代司法制度(秋审制度) 206

第三节 清末、民国时期的法制 206

考点一:清末“预备立宪”(宪政) 206

考点二:清末“预备立案”(本质) 207

考点三:清末“预备立宪(《钦定宪法大纲》) 208

考点四:清末“预备立宪”(《十九信条》) 208

考点五:清末“预备立宪”(资政院) 209

考点六:清末修律(宗旨及实质) 209

考点七:清末修律(《大清现行刑律》) 210

考点八:清末修律(刑法典的性质) 211

考点九:清末修律(《大清民律草案》) 211

考点十:清末司法体制(改革) 212

考点十一:清末司法体制(领事裁判权) 213

考点十二:中国近代宪法和宪法性文件 215

考点十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15

考点十四:“袁记约法” 216

考点十五:“贿选宪法” 217

考点十六:《中华民国宪法》 217

考点十七:民国立宪运动 218

第二章 外国法制史 219

第一节 罗马法 219

考点一:罗马法的产生 219

考点二:《十二表法》 219

考点三:罗马法的发展 220

考点四:罗马法的渊源 223

考点五:罗马法的分类 223

考点六:罗马法中的私法(人法) 225

考点七:罗马法中的私法(物法) 226

考点八:罗马法中的私法(诉讼法) 227

考点九:罗马法的历史地位(复兴过程) 228

考点十:罗马法的历史地位(意义) 229

第二节 英美关系 230

考点一:历史沿革(英国法) 230

考点二:历史沿革(美国法) 231

考点三:英国法的渊源(普通法) 234

考点四:英国法的渊源(衡平法) 234

考点五:宪法(英国) 235

考点六:宪法(美国) 236

考点七:司法制度(英国) 237

考点八:英美法系 239

第三节 大陆法系 240

考点一:历史沿革(法国) 240

考点二:历史沿革(德国) 240

考点三:历史沿革(日本) 241

考点四:宪法(法国) 241

考点五:宪法(日本) 245

考点六:民法(法国) 246

考点七:民法(德国) 247

考点八:行政法(法国) 248

考点九:司法制度(法国) 249

考点十:司法制度(德国) 250

考点十一:司法制度(日本) 250

考点十二:大陆法系的形成 251

考点十三:大陆法系的特点 252

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 254

第一章 概述 254

考点一:我国司法的特征 254

考点二:我国的司法机关 254

考点三:法律职业道德的概念 254

第二章 审判制度、法官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 256

考点一:人民法院的设置和职权 256

考点二:法官的概念 256

考点三:法官任职条件 257

考点四:法官任职回避制度 257

考点五:审判回避制度 257

考点六:法官中立 258

考点七:禁止单方接触 258

考点八:审慎处理法官与法官、法官与当事人或律师之间的关系 259

考点九:正确处理与媒体的关系 259

第三章 检察制度、检察官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 260

考点一:人民检察院的职权 260

考点二:检察官的任免 260

考点三:检察院的特性 261

考点四:检察长的任免 261

考点五:禁止兼职的规定 261

第四章 律师制度、律师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 262

考点一:律师资格的取得 262

考点二:律师协会 262

考点三:禁止律师跨所执法 263

考点四:律师对辅助人员的法律责任 263

考点五:律师的保密义务 264

考点六:辩护律师的责任 264

考点七:委托人拒绝辩护或代理 265

考点八:利益冲突 265

考点九:保管委托人财产 265

考点十:律师广告规范 266

考点十一:律师同行之间的尊重与合作 266

考点十二:律师执业不正当竞争行为 267

考点十三:律师的调查取证权 267

第五章 公证制度、公证员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 269

考点一:公证机关的业务范围 269

考点二:担任公证员的条件 269

考点三:公证员法律责任 270

国际经济法 272

第一章 导论 272

考点一:国际经济法的调整范围 273

考点二: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公法的区别 273

考点三:国际经济法的渊源 274

第二章 国际货物买卖 276

考点一:调整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法律 277

考点二: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主要条款 278

考点三:品质规格条款 278

考点四:商检条款 279

考点五:《2000年通则》的主要内容 279

考点六:E组(内陆交货合同) 280

考点七:F组(主要运费未付)(装运合同) 281

考点八:C组(主要运费已付)(装运合同) 282

考点九:D组(到货合同) 283

考点十:《销售公约》的适用 284

考点十一:不适用《销售公约》的合同——种类上的排除 285

考点十二:不适用《销售公约》的合同——性质上的排除 286

考点十三:《销售公约》未涉及的法律问题 286

考点十四:《销售公约》适用的任意性 287

考点十五:中国加入《销售公约》时的保留 287

考点十六:要约 288

考点十七:承诺 288

考点十八:逾期承诺的效力 289

考点十九:反要约与实质性修改 290

考点二十:承诺生效的时间 291

考点二十一:卖方的交货义务 291

考点二十二:卖方的质量担保义务 292

考点二十三:卖方的权利担保义务 292

考点二十四:卖方的交单义务 293

考点二十五:买方的付款义务 294

考点二十六:买方收取货物的义务 295

考点二十七:风险的转移 296

考点二十八:卖方违约适用于买方的补救办法 297

考点二十九:买方违约适用于卖方的补救办法 297

考点三十:预期违约的补救 298

考点三十一:损害赔偿 299

考点三十二:免责 299

考点三十三:宣告合同无效 300

考点三十四:保全货物 300

第三章 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 302

考点一:班轮运输的当事人 303

考点二:提单的法律特征 303

考点三:已装船提单 304

考点四:记名提单、不记名提单、指示提单 305

考点五:清洁提单与不清洁提单 305

考点六:提单运输中的保函 306

考点七:倒签提单与预借提单 307

考点八:承运人的适航义务 309

考点九:承运人的管货义务 310

考点十:承运人的责任期间 311

考点十一:承运人的免责 311

考点十二:海牙规则 312

考点十三:维斯比规则 312

考点十四:汉堡规则 313

考点十五:航次租船合同 314

考点十六:定期租船合同 314

考点十七:光船租赁 314

考点十八:国际航空货物运输 315

考点十九:国际货物多式联运 315

考点二十:保险人的除外责任 316

考点二十一:保险期间 316

考点二十二:委付与代位求偿 317

考点二十三:共同海损与单独海损 318

考点二十四:平安险 318

考点二十五:水渍险 319

考点二十六:一切险 319

第四章 国际贸易支付 321

考点一:汇票 322

考点二:票据行为 323

考点三:有关票据的国际立法 323

考点四:汇付 324

考点五:托收的法律特征 324

考点六:托收当事人之间的关系 325

考点七:付款交单(D/P) 326

考点八:承兑交单(D/A) 327

考点九:托收方式中银行的义务与免责 327

考点十:可撤销与不可撤销信用证 328

考点十一:保兑与不保兑信用证 329

考点十二:信用证当事人之间的关系 329

考点十三:银行的责任和免责 330

考点十四:信用证欺诈与例外原则 331

考点十五:信用证中的“软条款” 332

考点十六:信用证的法律特征 333

考点十七:国际保理 334

第五章 我国的对外贸易管理制度 336

考点一:我国的关税制度 336

考点二:对外贸易法 337

考点三:贸易经营权 338

考点四:货物与技术的进出口管理制度 338

考点五:国际服务贸易 340

考点六:对外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340

考点七:贸易法中的竞争规则 341

考点八:外汇管理制度 342

考点九:进出境检验检疫制度 342

考点十:倾销与损害的确定 343

考点十一:反倾销调查 344

考点十二:反倾销措施 346

考点十三:反倾销措施的期限与复审 347

考点十四:补贴的概念 347

考点十五:补贴的专向性 348

考点十六:反补贴措施 348

考点十七:采取保障措施的条件 349

考点十八:保障措施的实施 349

考点十九:反倾销、反补贴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 350

第六章 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 352

考点一:世界贸易组织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以下简称《关贸总协定》)之间的关系 353

考点二: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框架 354

考点三:世界贸易组织规则间的关系 354

考点四:世界贸易组织决策程序 355

考点五:国际贸易的评审机制 355

考点六:最惠国待遇制度 355

考点七:国民待遇制度 356

考点八:关税措施 357

考点九:非关税措施 358

考点十: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 359

考点十一:服务贸易 360

考点十二:争端解决机构解决的争端类型 361

考点十三:磋商 362

考点十四:专家组 363

考点十五:上诉机构 364

考点十六:争端解决机构 364

考点十七:裁定和建议的实施 365

考点十八:中国在WTO中的权利与义务 367

考点十九:倾销与补贴中的非市场经济问题 367

考点二十:特定产品的过渡性保障措施 368

考点二十一:针对中国纺织品的特保措施 369

第七章 国际经济法领域的其他法律制度 371

考点一:《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以下简称《巴黎公约》) 371

考点二:《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以下简称《伯尔尼公约》) 372

考点三:《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 373

考点四:《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保护的知识产权 373

考点五:《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中的执法措施 374

考点六:许可证协议 375

考点七:许可证协议与限制性商业条款 375

考点八:海外投资保证制度 376

考点九:《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 377

考点十:《解决国家与他国国民间投资争议公约》(1965年《华盛顿公约》) 378

考点十一:国际中心(ICSID)的管辖权 378

考点十二:国家税收管辖权 379

考点十三:国际双重征税及其解决 380

考点十四:国际逃税和避税 381

国际私法 383

第一章 国际私法概述 383

考点一: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 384

考点二:国际私法的调整方法 384

考点三:国际私法的范围 385

考点四:国际私法的规范 385

考点五:国际私法的国内法渊源 386

考点六:国际私法的渊源——国际条约 386

考点七:国际私法的渊源——国际惯例 387

第二章 国际私法的主体 388

考点一:自然人国籍冲突及其解决 389

考点二:中国关于国籍冲突的解决 390

考点三:自然人住所冲突 391

考点四:中国对住所的确定 391

考点五:法人国籍的确定 392

考点六:法人住所的确定 393

考点七:法人营业地的确定 393

考点八:外国法人的认可 394

考点九:国家及其豁免 394

考点十:国民待遇 395

考点十一:最惠国待遇 396

第三章 法律冲突、冲突规范和准据法 398

考点一:法律冲突 399

考点二:冲突规范的概念与特征 400

考点三:冲突规范的结构 401

考点四:冲突规范的类型 401

考点五:连结点 402

考点六:系属公式 403

考点七:准据法 405

考点八:区际冲突的解决 405

第四章 适用冲突规范的制度 406

考点一:识别的概念 407

考点二:识别的依据 408

考点三:直接反致、转致、间接反致 409

考点四:反致产生的条件 410

考点五:中国关于反致的规定 411

考点六:中国关于外国法内容的查明 411

考点七:中国的公共秩序保留制度 412

考点八:法律规避 413

第五章 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法律适用 414

考点一: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 416

考点二:法人行为能力 416

考点三:时效的法律适用 417

考点四:物之所在地法的适用范围及其例外 418

考点五:中国关于不动产物权的法律适用 418

考点六:船舶物权的法律适用 419

考点七:民用航空器物权的法律适用 419

考点八:合同的法律适用——意思自治 420

考点九:合同的法律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 420

考点十:合同自体法 421

考点十一:中国关于合同的法律适用 422

考点十二:中国关于侵权的法律适用 423

考点十三:海事侵权的法律适用 424

考点十四:航空侵权的法律适用 425

考点十五:票据关系的法律适用 425

考点十六:共同海损的法律适用 426

考点十七:结婚的法律适用 426

考点十八:离婚的管辖权 427

考点十九:离婚的法律适用 429

考点二十:收养的法律适用 429

考点二十一:扶养的法律适用 430

考点二十二:监护的法律适用 431

考点二十三:法定继承的法律适用 431

考点二十四:无人继承财产归属的法律适用 432

第六章 国际民商事争议的解决 434

考点一:国际民商事争议的解决方式 435

考点二:协商和调解 436

考点三: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和特征 437

考点四:仲裁机构 437

考点五:仲裁协议的类型 438

考点六:仲裁协议的内容 438

考点七:仲裁协议的法律效力 439

考点八:仲裁协议有效性的认定 439

考点九:仲裁条款的独立性原则 440

考点十:仲裁协议的法律适用 441

考点十一:仲裁程序 441

考点十二:1958年《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以下简称《纽约公约》) 442

考点十三:中国涉外仲裁裁决在中国的执行 442

考点十四:外国仲裁裁决在我国的承认与执行 443

考点十五:仲裁裁决的撤销 444

考点十六:中国法院关于仲裁的内部报告制度 444

考点十七:外国人的民事诉讼地位 445

考点十八:诉讼代理 445

考点十九:诉讼竞合 446

考点二十:普通地域管辖 446

考点二十一:特别地域管辖 447

考点二十二:协议管辖 447

考点二十三:专属管辖 448

考点二十四:集中管辖 449

考点二十五:司法协助 449

考点二十六:域外送达 450

考点二十七:域外取证 452

考点二十八: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 452

考点二十九:中国关于离婚判决的承认与执行 454

第七章 区际法律问题 455

考点一:区际私法的特点 456

考点二:内地与香港法院相互委托送达民商事司法文书的安排 457

考点三:内地与澳门之间的送达与取证 458

考点四:内地与香港地区相互执行仲裁裁决的安排 459

考点五:关于法院认可台湾地区有关法院民事判决的规定 460

考点六:内地与澳门特别行政区关于相互认可和执行民商事判决的安排 461

国际公法 463

第一章 导论 463

考点一:国际法的特点 464

考点二:国际法的法律性 464

考点三:国际法的渊源 464

考点四: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465

考点五:国际法在中国的适用 466

考点六:国家主权平等原则 466

考点七:不干涉内政原则 467

考点八:不使用威胁或武力原则 468

考点九:民族平等和自决原则 468

第二章 国际法主体 469

考点一:国际法主体的范围 470

考点二:国家的基本要素和类型 470

考点三:国家的基本权利 471

考点四:国家的属地管辖权 472

考点五:国家的属人管辖权 472

考点六:国家的保护性管辖权 473

考点七:国家的普遍性管辖权 473

考点八:国家主权豁免 474

考点九:国际法上的承认 475

考点十:国际法上条约的继承 476

考点十一:国家财产的继承 477

考点十二:国家债务的继承 477

考点十三:联合国大会与安理会 478

考点十四:安理会的表决机构 478

考点十五:联合国大会与联合国专门机构 479

第三章 国际法律责任 480

考点一:国家不当行为的要件 480

考点二:可归因于国家的行为 481

考点三:排除不当性的情况 482

考点四:国际责任的形式 482

考点五:国际刑事责任 483

考点六:国际赔偿责任 484

第四章 国际法上的空间划分 486

考点一:领土主权及其限制 487

考点二:领土的取得方式 488

考点三:边境制度 489

考点四:河流制度 491

考点五:南极地区的法律地位 491

考点六:港口制度 492

考点七:领海及其无害通过制度 493

考点八:毗连区 494

考点九:专属经济区 495

考点十:大陆架 496

考点十一:群岛水域和国际海峡 496

考点十二:公海制度 497

考点十三:紧追权 497

考点十四:临检权 498

考点十五:国际海底区域 499

考点十六:国际民航安全制度 499

考点十七:外空活动的基本原则 500

考点十八:外空活动的营救制度 501

考点十九:外空活动的责任制度 502

考点二十:控制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 502

第五章 国际法上的个人 504

考点一:国籍的取得与丧失 505

考点二:中国的国籍制度 506

考点三:外国人的入境、居留和出境 506

考点四:中国关于外国人的入境出境制度 507

考点五:外国人的待遇 507

考点六:外交保护 508

考点七:引渡 508

考点八:中国的引渡制度 509

考点九:庇护 510

第六章 外交关系法与领事关系法 512

考点一:外交机关 513

考点二:外交人员的义务 513

考点三:使馆的特权与豁免 514

考点四:外交人员的特权与豁免 514

考点五:领事关系 516

考点六:领馆的特权与豁免 516

考点七:领事的特权与豁免 517

第七章 条约法 519

考点一:条约的定义和特征 520

考点二:条约成立的实质要件 521

考点三:缔约能力与缔约权 522

考点四:条约的缔结 522

考点五:条约的保留 523

考点六:条约的冲突 524

考点七:条约对第三国的效力 524

考点八:条约的解释和修订 525

考点九:条约的终止和暂时施行 525

第八章 国际争端的和平解决 526

考点一:国际争端的类型 526

考点二:反报与报复 527

考点三:政治方法 528

考点四:谈判与协商、斡旋与调停、调查与和解 528

考点五:仲裁 529

考点六:国际法院 530

考点七:国际法院的管辖权 530

考点八:国际法院判决的执行 531

考点九:国际海洋法法庭 532

第九章 战争与武装冲突法 533

考点一:战争与武装冲突法 534

考点二:战争状态与战时中立 534

考点三:对作战手段和方法的限制 534

考点四:对战时平民和战争受难者的保护(1949年的四个《日内瓦公约》) 535

考点五:战争犯罪 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