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体系与黄土高原基本聚居模式》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若祁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112094526
  • 页数:338 页
图书介绍:本书探讨了建立绿色建筑体系的目标、策略和方法,建立了绿色建筑体系的框架与模式,提出了黄土高原小流域绿色住区模式,为黄土高原人居环境提供了合理、科学的途径,以传统窑居村落和建筑进行调研分析和物理环境测试,对传统窑居建筑经验进行了科学总结,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设计出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和具有良好居住环境的新型窑居环境。

上篇 绿色建筑体系 3

1 关于建构绿色建筑体系的思考 3

1.1 实施绿色建筑的策略 3

1.2 建立绿色建筑体系的方法 3

1.3 几点体会 4

1.3.1 融贯综合与细分化 4

1.3.2 人文社会科学是建筑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 5

1.3.3 绿色建筑体系重在环境特性与经济性的平衡 5

2 绿色建筑体系框架 6

2.1 绿色建筑体系的目标 6

2.2 绿色建筑体系的理论框架 6

2.3 绿色建筑体系的组成与结构 7

2.3.1 人文社会科学——需求 8

2.3.2 技术科学——营造 9

2.3.3 空间形态学——形态与功能 9

2.3.4 经济学——效益 10

2.3.5 生态学——环境 10

2.4 自然生态系统、生产系统、建筑生活系统三大系统之间的关系 11

2.4.1 自然生态系统 12

2.4.2 生产系统、建筑生活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 12

2.5 绿色建筑设计的目标与原则 16

2.5.1 绿色建筑设计的目标 16

2.5.2 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 17

3 黄土高原绿色住区——小流域人居环境 20

3.1 黄土高原人居环境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0

3.1.1 黄土高原地理与城镇概况 20

3.1.2 黄土高原人居环境发展的问题 20

3.2 黄土高原绿色住区模式 21

3.2.1 “行政区划”模式与“自然地貌类型”模式 21

3.2.2 小流域绿色住区模式 22

3.3 黄土高原小流域人居环境的分区与类型化 25

3.3.1 黄土高原小流域人居环境的分区 25

3.3.2 黄土高原人居环境的小流域类型 27

3.3.3 小流域类型与黄土高原人居环境分区 33

3.4 黄土高原山丘型小流域单元农村聚落群的案例 34

3.4.1 黄土高原山丘型小流域环境要素分布特征 34

3.4.2 山丘小流域传统农村聚落群与主要环境要素的关系 36

3.4.3 自然地理环境对现代聚落发展的影响 38

4 地区建筑学方法论的思考 40

4.1 课题研究的核心科学基础与方法论 40

4.1.1 生态学原理与其智慧的启示环境生态学与生态工程学 40

4.1.2 系统方法论 41

4.1.3 系统工程的重要方法——模型化 41

4.1.4 原型提取 42

4.2 多维视野中的绿色窑居住区 42

4.2.1 绿色住区的基本概念 42

4.2.2 绿色窑居住区研究的技术路线框架 43

4.3 地区建筑学方法论的思考 43

4.3.1 地区建筑原型的现代启示 44

4.3.2 地区建筑的生成生长机制与基本原理 45

4.3.3 地区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架构 46

4.4 绿色窑居住区的表征与机理 48

4.4.1 绿色窑居住区的系统分析 48

4.4.2 绿色窑居住区系统的调控机制 51

4.4.3 绿色窑居住区系统生成与生长的“地域基因” 54

5 绿色建筑技术体系的研究方法 62

5.1 建筑与自然环境 62

5.2 “绿色建筑”的提出 63

5.3 绿色、绿色建筑、技术支撑体系 63

5.4 绿色建筑研究中的误区 64

5.4.1 误区一——绿化多等同于“绿色” 65

5.4.2 误区二——对绿色设计原则认识的深度不足 65

5.4.3 误区三——忽视微气候对建筑的影响 65

5.4.4 误区四——缺乏对建筑全寿命周期的考虑 66

5.5 绿色建筑技术体系研究的基本内容 66

5.5.1 可再生自然能源直接转化为建筑与生活用能技术 67

5.5.2 建筑节能技术——低能耗建筑构造、设备与材料 68

5.5.3 物理环境控制技术——健康的住区室内外物理环境 69

5.6 绿色建筑技术体系研究的前沿课题 69

5.6.1 可再生自然能源的直接和间接利用技术及其优化研究 69

5.6.2 建筑节能等“绿色技术”的优化研究 70

5.6.3 绿色复合材料研究 70

5.6.4 自然空调技术及室内空气质量研究 71

5.7 绿色建筑技术体系的研究方法 71

6 绿色建筑的文化观念 73

6.1 绿色建筑与生态文明 73

6.1.1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当代环境危机反思的结果,是人类为避免自我毁灭而作出的唯一明智的选择 73

6.1.2 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理念、新的文化形态 74

6.1.3 生态文明是一种全球性运动——环境保护运动 74

6.1.4 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74

6.1.5 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生产、绿色消费 75

6.2 绿色建筑体系与新的自然观和价值观 76

6.2.1 天人和谐应是绿色建筑体系的基本哲学理念 76

6.2.2 绿色建筑体系与生态价值观 78

6.3 绿色建筑体系与新的环境伦理观 79

6.3.1 绿色建筑与环境伦理的关系 79

6.3.2 绿色建筑体系的伦理原则 80

6.4 绿色建筑与法律 82

6.4.1 绿色建筑思想在我国现行法律规范中的反映 82

6.4.2 绿色建筑立法的思考 85

7 绿色建筑经济 87

7.1 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 87

7.1.1 居住环境恶化的经济原因 88

7.1.2 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s) 88

7.1.3 政府干预和政府失灵 90

7.2 绿色建筑体系的效益费用分析 91

7.2.1 静态成本效益分析 91

7.2.2 动态成本效益分析 93

7.3 绿色建筑体系效益与费用的度量方法 95

7.3.1 生产率变动法 95

7.3.2 疾病成本法 96

7.3.3 机会成本法 97

7.3.4 预防性支出法 97

7.3.5 置换成本法 98

7.3.6 重新选址成本法 98

7.3.7 市场替代法 98

7.3.8 市场假想法 98

7.4 实施绿色建筑体系的经济机制 99

7.4.1 实施绿色建筑体系的经济手段 99

7.4.2 绿色建筑体系中经济手段的激励效用 100

7.4.3 绿色建筑体系中各种经济手段的选择标准 100

7.5 价值工程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101

7.5.1 价值工程原理 101

7.5.2 价值工程原理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102

7.6 黄土高原典型地区绿色建筑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模型 103

7.6.1 生命周期 103

7.6.2 生命周期成本 104

7.6.3 黄土高原绿色建筑生命周期成本构成分析 105

7.6.4 寻求最低的生命周期成本 106

8 绿色建筑体系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 108

8.1 绿色建筑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108

8.1.1 绿色建筑体系与可持续发展 108

8.1.2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国内外研究进展 108

8.2 绿色建筑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研究 110

8.2.1 绿色建筑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110

8.2.2 评价指标的量化方法 113

8.3 绿色建筑体系评价方法的理论研究 114

8.3.1 目前评价可持续发展的数学模型的研究状况 114

8.3.2 数学模型的原理 114

8.3.3 权重的确定 115

8.3.4 绿色建筑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分级标准的确定 117

8.3.5 绿色建筑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度的综合计算方法 117

8.4 实例研究——延安市枣园村可持续发展状况评价及对策研究 118

9 绿色住区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119

9.1 绿色住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119

9.1.1 绿色住区综合评价的基本概念 119

9.1.2 用AHP方法建立绿色住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19

9.2 绿色住区经济性评价 121

9.2.1 绿色住区经济性评价基本概念 121

9.2.2 C1:全寿命费用 122

9.2.3 C2:环境保护投入产出 122

9.3 生态环境保护与促进的评价 124

9.3.1 建筑生态环境及其评价的基本概念 124

9.3.2 C3:能源使用 124

9.3.3 C4:土地开发利用 127

9.3.4 C5:资源使用 129

9.3.5 C6:防止污染 132

9.4 建筑空间环境质量的评价 134

9.4.1 建筑空间环境评价的基本概念 134

9.4.2 C7:室外环境 135

9.4.3 C8:室内环境 137

9.5 地域性的评价 140

9.5.1 地域性评价的基本概念 140

9.5.2 C9:继承历史 140

9.5.3 C10:融入地域 142

9.5.4 C11:活化地域 143

9.6 绿色住区综合评价软件包的研制与应用 144

9.6.1 绿色住区综合评价软件包的内容 144

9.6.2 软件使用举例 145

下篇 专题研究 149

10 专题研究一——黄土高原人居(住区)环境研究 149

10.1 黄土高原概貌 149

10.1.1 黄土高原地理位置和地理范围 149

10.1.2 黄土高原自然条件 150

10.1.3 黄土高原不同区域的地貌特点 152

10.1.4 黄土高原在我国的重要地位 153

10.2 黄土高原人居社会经济环境 154

10.2.1 黄土高原自然资源及产业发展状况 154

10.2.2 黄土高原人口状况 157

10.2.3 现阶段黄土高原典型地区居民生活方式特点调查与分析 157

10.2.4 现阶段黄土高原典型地区居住方式的特点分析 161

10.2.5 结语 163

10.3 黄土高原人居文化环境 165

10.3.1 黄土高原文化的历史嬗变 165

10.3.2 黄土高原文化的特点 167

10.3.3 黄土高原文化背景对居住方式的影响 168

10.4 黄土高原人居生态环境 171

10.4.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历史与现状 171

10.4.2 黄土高原植被的历史与现状 173

10.4.3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174

10.5 黄土高原城市化的现状和城镇体系的主要特征 176

10.5.1 黄土高原城市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176

10.5.2 黄土高原城镇体系现状特征 177

10.5.3 黄土高原城镇体系发展展望 180

11 专题研究二——黄土高原绿色窑居住区机理与适宜性模式研究 184

11.1 黄土高原窑居住区的困境与机遇 184

11.1.1 传统窑居发展的困境与挑战 184

11.1.2 窑居住区的再生与发展机遇 185

11.1.3 从“原生”走向可持续发展 186

11.2 窑居住区的“原始模型” 187

11.2.1 厚重被覆型结构与稳定的室内热环境 187

11.2.2 节约土地与庭院经济 188

11.2.3 最大限度地获取日照 188

11.2.4 封闭规整的空间布局 188

11.2.5 运用地方材料的营建技术 189

11.2.6 能源的多级利用 189

11.2.7 窑居住区的视觉形态 189

11.3 绿色窑居住区系统可持续发展适宜性途径 192

11.3.1 绿色窑居住区系统的空间布局与用地结构 192

11.3.2 绿色窑居住区系统的资源与能源消费结构 195

11.3.3 动态适应的新型窑居单体建筑 196

11.3.4 被动式窑居建筑环境调节控制 198

11.3.5 绿色窑居建筑形态的构造设计学 200

11.4 绿色窑居住区系统的分层多元形态模型 203

11.4.1 黄土高原区典型地形地貌的土地使用模式 204

11.4.2 绿色窑居住区基本生活单元形态模式 205

11.4.3 绿色窑居单体建筑形态模型 207

12 专题研究三——黄土高原窑居住区室内外物理环境与绿色建筑技术研究 209

12.1 黄土高原窑居住区物理环境 209

12.1.1 窑居建筑的基本特征 209

12.1.2 黄土高原气候条件——以延安为例 210

12.1.3 陕北黄土高原窑居建筑室内外环境现状 210

12.2 传统窑居建筑的再生和发展 214

12.2.1 传统窑居建筑的定位 214

12.2.2 关于传统窑居建筑的研究 215

12.2.3 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窑居建筑的发展 215

12.2.4 太阳能与太阳能建筑 216

12.3 阳光间式窑居太阳房动态热过程研究 217

12.3.1 针对阳光间式窑居太阳房特点开展的研究工作 217

12.3.2 采用上述模拟分析软件对正在实施的新型窑居方案进行计算的结果 217

12.4 零辅助能耗窑居太阳房热工设计理论和方法 218

12.4.1 零辅助能耗窑居太阳房 218

12.4.2 阳光间与室内平均温度计算 218

12.4.3 窑居建筑冬季室内热环境标准 218

12.4.4 零辅助能耗窑居太阳房热工设计 219

12.5 新型阳光间式窑居建筑设计 220

12.5.1 新型窑居建筑物理环境设计基本原则 220

12.5.2 新型窑居太阳房初步设计方案 220

12.5.3 新型窑居太阳房热环境评价研究 227

12.6 庭院式窑洞民居冬季热环境分析研究 227

12.7 新型窑居建筑现场测试评价研究 228

13 专题研究四——延安枣园绿色住区示范点建设报告 231

13.1 枣园绿色住区示范点建设实施目标 231

13.1.1 实施总目标 231

13.1.2 实施目标细则 232

13.2 枣园绿色住区示范点建设实施内容与指标 232

13.2.1 项目实施内容 232

13.2.2 规划设计指标 232

13.2.3 窑居建筑改造与建设 233

13.3 枣园绿色住区示范点建设实施预期效果 233

13.3.1 和谐的绿色窑居住区 233

13.3.2 高品质的生态建筑——新型绿色窑居 233

13.3.3 节约能源和土地资源 234

13.3.4 废弃物的管理与减少污染物排放 234

13.4 枣园绿色住区示范点建设实施方法 234

13.4.1 整体的观念 234

13.4.2 多学科人员参与合作研究 234

13.4.3 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235

13.4.4 居住者参与 235

13.4.5 动态思想 235

13.4.6 组织机构 235

13.5 枣园绿色住区示范点建设技术路线与经费情况 236

13.5.1 技术路线 236

13.5.2 经费筹集及使用 236

13.6 示范点背景概况及现状分析 238

13.6.1 基本情况 238

13.6.2 枣园村概况及现状 240

13.7 规划设计构思 240

13.7.1 总体结构布局 240

13.7.2 土地利用规划 240

13.7.3 道路交通系统 241

13.7.4 居住生活系统 241

13.7.5 绿化系统 241

13.7.6 空间景观 241

13.8 示范点建设实施项目与过程 242

13.8.1 建设前期工作 242

13.8.2 新型窑居住宅建设和旧窑改造 242

13.8.3 公建、基础设施新建与改造 242

13.8.4 新技术推广应用 243

14 专题研究五——延安市枣园村可持续发展状况评价及对策研究 254

14.1 延安市枣园村概况 254

14.1.1 自然环境 254

14.1.2 社会环境 255

14.1.3 延安市枣园村简况 255

14.2 延安市枣园村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255

14.2.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256

14.2.2 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258

14.2.3 声学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261

14.2.4 说明 262

14.3 延安市枣园村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确定 262

14.4 环保标准及社会发展目标的选用 263

14.4.1 环保标准 263

14.4.2 社会发展目标值的选择 264

14.5 延安市枣园村可持续发展分级标准的确定 265

14.5.1 环境子系统分级标准的确定 265

14.5.2 人口子系统可持续发展分级标准的确定 269

14.5.3 建筑与管理子系统可持续发展分级标准的确定 269

14.5.4 经济子系统可持续发展分级标准的确定 270

14.5.5 社会子系统可持续发展分级标准的确定 270

14.5.6 延安市枣园村可持续发展分级标准的确定 271

14.6 延安市枣园村可持续发展程度的确定 271

14.6.1 用于确定可持续发展程度的现状资料 271

14.6.2 计算各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度 272

14.6.3 延安市枣园村可持续发展度的确定 275

14.7 延安市枣园村可持续发展对策浅析 275

14.7.1 经济子系统可持续发展对策 276

14.7.2 社会子系统可持续发展对策 276

15 专题研究六——黄土高原住区节水技术和污水资源化的研究 278

15.1 黄土高原节水技术和污水回用 278

15.1.1 黄土高原水资源状况分析 278

15.1.2 黄土高原农业节水及其合理利用 278

15.1.3 黄土高原污水资源化的对策 279

15.1.4 污水回用在黄土高原农业灌溉上的应用 279

15.1.5 污灌的节水效益 279

15.2 黄土高原生活节水和污水资源化的研究 280

15.2.1 延安市区生活节水研究 280

15.2.2 雨水利用技术 282

15.2.3 延安市住宅小区中水回用技术 283

15.3 对枣园村绿色住区节水技术和污水资源化的研究 288

15.3.1 住区内生活节水和污水回用的研究 288

15.3.2 建设住区节水型农业 289

15.3.3 有关城郊节水型农业建设的研究 291

16 专题研究七——黄土高原住区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案例研究 293

16.1 黄土高原固体废物资源化研究 293

16.1.1 乡镇企业废物资源化研究 293

16.1.2 建设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农业 295

16.1.3 固体废物资源技术在黄土高原地区的推广 296

16.2 延安市城市固体废物资源化研究 297

16.2.1 延安市城市固体废物资源化现状 297

16.2.2 延安市城市垃圾资源化研究 297

16.2.3 延安市城市粪便资源化研究 302

16.3 枣园村绿色住区固体废物资源化研究 305

16.3.1 枣园村基本情况简介及固体废物资源化目标和思路 305

16.3.2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研究 306

16.3.3 农家垃圾资源化研究 311

16.4 结论 312

17 专题研究八——盘河小流域聚落的历史演进和发展研究 314

17.1 盘河小流域农村聚落概况 314

17.1.1 盘河小流域自然地理环境和界域的界定 314

17.1.2 盘河小流域农村聚落概况 314

17.2 盘河小流域聚落的历史演进 315

17.2.1 聚落选址演进的资源环境的空间分析 315

17.2.2 盘河小流域聚落的村落选址类型演变分析 316

17.2.3 盘河小流域聚落的区域发展阶段分析 318

17.3 盘河小流域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农村聚落实态 319

17.3.1 盘河小流域农村聚落分布、规模与地形地貌 319

17.3.2 盘河小流域的农村聚落形态 322

17.3.3 盘河小流域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对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的影响 328

17.4 盘河小流域的农村聚落发展与生态环境 330

17.4.1 当代聚落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的恶化 330

17.4.2 盘河小流域聚落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分析 331

17.4.3 盘河小流域生态环境的区段差别 333

17.4.4 盘河小流域聚落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展望 334

17.5 黄土高原山地小流域自然地理环境对现代聚落发展的影响 336

17.6 结语 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