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社会科学新境界 1
第一章 社会科学认识论——超越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的对立 23
第一节 布迪厄的社会学认识论 24
第二节 “惯习”概念 30
第二章 社会学方法论——试论布迪厄对涂尔干社会学方法规则的继承与超越 39
第一节 涂尔干的方法规则 41
第二节 布迪厄的社会学方法论 43
第三节 超越“理论”与“方法论”的对立——反思社会学方法 48
第四节 布迪厄与涂尔干 55
第三章 文化资本理论——“文化资本”概念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61
第一节 文化资本的三种形态 63
第二节 文化资本的再生产 69
第三节 文化资本的“隐蔽”功能Ⅰ 73
第四章 文化资本理论再考察——超越社会决定论 81
第一节 针对“文化资本”概念的几种主要批评 83
第二节 文化资本与行动者的主体性作用 85
第三节 文化资本的隐蔽功能Ⅱ——行动者扩大再生产的一种有效手段 92
第五章 文化再生产理论——一个揭示教育不平等的社会学分析框架 103
第一节 文化的再生产 104
第二节 作为一种“选择”与“自我选择”的教育 109
第三节 文化再生产与学校实践 115
第四节 文凭的获得 118
第六章 社会空间理论——文化视域中的阶级与阶层 129
第一节 阶级结构与地位、状况与时间:一种关系主义的思考 130
第二节 社会空间的结构——布迪厄文化阶级理论 136
第三节 阶级结构与象征关系——文化品味与生活方式 147
第七章 象征差异理论——一种有关文化的政治经济学 159
第一节 差异与惯习 160
第二节 文化正统性 167
第三节 趣味的社会功能 173
第四节 象征关系与权力 178
第八章 文化资本与人力资本——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的经济学意义 185
第一节 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 185
第二节 人力资本与文化资本 189
第三节 作为一个经济学概念的文化资本 198
主要参考文献 207
后记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