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1
第一章 回眸:1916~1938年 5
第二章 空军在欧洲的运用:1942~1945年——盟军本应该在欧洲赢得战争吗? 36
第三章 美国和苏联:1945~1989年——波兰问题是关键 73
第四章 斯大林之死:1953年——时机不再 115
第五章 开放领空:1955年——失败未必无益 163
第六章 艾森豪威尔和肯尼迪的对外援助:1953~1963年——胜利凯旋 224
第七章 大韩民国——我与奇迹沾上边 309
第八章 艾森豪威尔、肯尼迪和约翰逊的反通胀努力:1957~1972年——创新应该制度化 318
第九章 中国:1949年及其后——民主建设有待加强 339
第十章 越南和东南亚——该不该切断胡志明小道 363
第十一章 城市问题:1991年及其后——预防还是治疗 390
第十二章 人口:现代日本的第四大挑战——21世纪的中心议题 407
第十三章 长期与短期——贯穿本书的主线 423
第十四章 最后两个反思——20世纪和21世纪:个人和历史 432
人名中英对照表 437
译后记 449
图9.1 中国经济增长的起伏,1953~1993年 347
图9.2 中国的不利因素 348
图10.1 东盟和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NICs)在世界制成品总出口中的百分比,1960~1979年 383
表2.1 1943年德国单引擎战斗机的月产量(架) 49
表2.2 德国成品油总产量和总进口以及飞机燃料1944年1月~1945年3月(千公吨) 64
表3.1 苏联的工业增长率和年均增长率 106
表3.2 1961~1986年工业产出年均增长率 107
表7.1 1935~1964年韩国入学人数的增长(千人) 312
表7.2 1980~1997年韩国所处的经济增 316
表8.1 1957~1965年美国的一些经济指标 335
表9.1 中国和印度人口变化的部分事实 354
表9.2 毛泽东选集的引文 359
表10.1 亚洲的增长业绩比较(人均GDP和实际GDP增长) 380
表10.2 亚洲国家的制造业增长率(以不变价格表示) 381
表10.3 亚洲的教育水平指数:1960年,20世纪70年代中期和1981年 382
表10.4 亚洲与健康有关的指标:1960年和1977年 382
表11.1 黑人和其他人口与白人在失业率上的恶性循环问题,1948~2000年12月 396
表11.2 以种族分类的德克萨斯州的人口构成,1990~2030年 398
表11.3 按种族和血统划分的美国人口,2000年和2020年 405
表12.1 以收入水平衡量的总人口生育率:1965年,1987年,1997年,2000年 410
表12.2 几个转型国家的总人口生育率,1972年,1992年,2000年 412
表12.3 各收入水平经济体的死亡率(不包括中国的印度),1970年和1992年(每千人) 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