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中医儿科学术源流 1
引言 1
第一篇 中医儿科学的起源 3
第一章 远古时代的医学起源与传说 3
第一节 原始人类生活方式与医药卫生的演进 3
一、火的使用对改善人类生活的意义 3
二、居住条件改善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4
三、婚姻制度的进步 4
第二节 小儿疾病与小儿养育 5
一、口腔疾病 6
二、孕产和小儿疾患 6
三、儿童的养育 6
第三节 生产工具与医疗器具 7
一、石器和砭石 7
二、骨器及其在医疗上的应用 7
三、原始社会的拔牙术 7
第四节 砭针外治法的出现 8
一、针灸疗法的起源 8
二、导引按摩和外治法的起源 9
第五节 内服药的发现和使用 9
一、植物药的发现和使用 10
二、动物药的发现和使用 11
第六节 医学的起源和巫医的兴起 11
一、医学源于动物本能论 11
二、医学源于实践论 12
三、医学源于圣人的创造论 12
四、医学源于巫医论 13
第七节 传说中的医学人物 14
一、伏羲氏 14
二、神农氏 14
三、黄帝 15
四、僦贷季 15
五、岐伯 15
六、俞跗 16
七、伯高 16
八、少俞 16
九、鬼臾区 16
十、雷公 16
十一、桐君 17
十二、少师 17
十三、巫彭 17
十四、巫妨 17
十五、巫咸 17
十六、苗父 18
主要参考文献 18
第二章 夏商西周时代对小儿医学的认识 19
第一节 巫医的盛衰与医学的昌兴 19
一、巫医及其职业 19
二、卜巫所涉及的诊疗知识 19
三、白巫术中的医药活动 20
四、巫医的历史作用 20
五、巫医的衰败与医学的昌兴 21
第二节 对小儿疾病的认识及治疗 21
一、对人体及小儿疾病的最早文字记载 21
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23
第三节 对优生优育的最早认识 25
一、关于优生 25
二、关于优育 27
第四节 商周时代医学分科与医事制度 27
一、职业医生的出现与医学分科 27
二、医政机构设置 28
第五节 卫生保健 29
一、个人卫生 29
二、饮食卫生 29
三、环境卫生 30
四、疾病预防 31
第六节 药物疗法的积累 31
一、天然药物知识的积累 31
二、酒的出现及其药用 32
三、汤液的创制及方剂学的萌芽 32
主要参考文献 33
第二篇 中医儿科学的奠基 35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医儿科学 35
第一节 中医基础理论的建立及对儿科学的影响 36
一、哲学向医学的渗透 36
二、医学基础理论体系的奠定 38
三、《黄帝内经》对后世儿科学术的影响 47
第二节 儿科学基础理论初倪 48
一、相关理论的引入和对儿科学的影响 48
二、年龄分期及对小儿生长发育的认识 50
三、对小儿生理特点的认识 51
四、对小儿病理特点的认识 51
五、小儿望诊与切诊 52
第三节 小儿疾病的记载 53
一、对初生儿疾病的认识 54
二、关于小儿时行疾病 55
三、小儿常见病的论述 57
第四节 儿童养护 59
第五节 有史记载的第一个小儿医——扁鹊 60
第六节 医事制度 61
主要参考文献 62
第四章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的中医儿科学 63
第一节 概况 63
一、中医辨证论治临床体系建立 64
二、医疗制度和教育方面 66
三、最早的婴儿先天畸形的记载 68
四、儿科病因及疾病预防的发展 68
第二节 中医儿科学术成就 69
一、变蒸学说的提出 69
二、《伤寒杂病论》对儿科诊疗学的影响 70
三、《脉经》对儿科诊疗学的指导作用 70
四、儿科疾病的诊治 71
五、小儿外治法的记载 72
六、关于小儿时行疾病的论述 72
七、关于小儿常见病的诊断治疗 76
八、重视妇幼保育 76
九、医学分科中的小儿医学 77
第三节 医家医著 78
一、徐之才与《小儿方》 78
二、已佚儿科医籍 78
主要参考文献 79
第三篇 中医儿科学的形成 81
第五章 隋唐时期的中医儿科学 81
第一节 概况 81
一、中医儿科专业的初步形成 81
二、中医儿科学专著专论的出现 82
三、中医儿科诊疗技术不断丰富 83
第二节 中医儿科学术成就 83
一、对小儿生长规律及生理特点的认识 83
二、小儿疾病病源学、证候学的建立 84
三、对小儿诊法认识的提高 92
四、小儿护养保健学的巨大成就 92
五、小儿疾病提倡防治结合 97
六、变蒸学说的进一步阐释与争鸣 99
七、中医儿科治疗学的发展 100
第三节 医家医著 101
一、《颅囟经》 101
二、巢元方与《诸病源候论》 102
三、孙思邈与《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103
四、王焘与《外台秘要》 105
五、已佚儿科医籍 106
主要参考文献 106
第六章 两宋时期的中医儿科学 107
第一节 概况 107
一、中医儿科医学体系的建立 107
二、疮疹的治疗成就与学术争鸣 108
三、中医儿科医家医著的涌现 108
四、儿科医学教育与中医儿科专业的兴起 109
五、保护儿童的相关措施 109
第二节 中医儿科学术成就与争鸣 110
一、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的认识 110
二、小儿五脏辨证论治纲领的确立 111
三、小儿诊断学的发展 112
四、对小儿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113
五、小儿疾病的分类与临床体系的建立 114
六、儿科病证诊疗成就 115
七、儿科寒温学派学术争鸣的起源 120
八、胎养、胎教和变蒸学说的学术争鸣 123
九、中医儿科治疗学的成就 124
十、钱乙的脏腑辨证论治纲领与脾胃学术思想对中医学的影响 126
第三节 医家医著 130
一、钱乙与《小儿药证直诀》 130
二、董汲与《小儿斑疹备急方论》 131
三、刘昉与《幼幼新书》 132
四、佚名与《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133
五、陈文中与《小儿病源方论》、《小儿痘疹方论》 134
六、杨士瀛与《仁斋小儿方论》 135
七、闻人规与《痘疹论》 136
八、阎孝忠《阎氏小儿方论》 136
九、王怀隐等与《太平圣惠方》 136
十、赵佶与《圣济总录》 137
十一、陈言与《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138
十二、朱端章与《卫生家宝方》 138
十三、许叔微与《普济本事方》 139
十四、苏轼、沈括与《苏沈良方》 139
十五、其他医家医著 140
主要参考文献 140
第四篇 中医儿科学的发展 141
第七章 金元时期的中医儿科学 141
第一节 概况 141
一、金元时期儿科医事制度的建立和医学教育的发展 142
二、医学流派的争鸣对儿科学的影响 143
第二节 中医儿科学术成就与争鸣 145
一、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的创新认识 146
二、对小儿病因病机的深入探讨 146
三、儿科诊断以望切诊并重为主流 148
四、关于儿科用药的阐发 149
五、小儿胎养及出生后护养学说的发展 151
六、痘、麻专科的分离与学术争鸣 152
七、对小儿常见病的认识和治疗 153
八、新生儿疾病 157
九、植毛牙刷的发明与口腔卫生 159
十、小儿针灸学的发展 159
第三节 医家医著 159
一、曾世荣与《活幼心书》、《活幼口议》 159
二、危亦林与《世医得效方》 160
三、滑寿与《麻证全书》 161
四、杜思敬与《田氏保婴集》 161
五、黄石峰与《秘传痘疹玉髓》 162
六、朱丹溪与《幼科全书》 162
主要参考文献 162
第八章 明清时期的中医儿科学 164
第一节 概况 164
一、医事制度的发展和完备 165
二、中医理论认识得到长足的发展 166
三、小儿诊断学的发展和创新 166
四、温病学说形成及对儿科学的影响 167
五、小儿推拿术的广泛应用 167
六、小儿外治法的普及应用 167
七、麻痘专科蔚为大观 168
八、中外医药交流更加频繁 168
第二节 中医儿科学术成就与争鸣 169
一、小儿体质学说的学术争鸣 169
二、小儿诊法的学术争鸣 172
三、儿科八纲及脏腑辨证体系的补充与完善 173
四、麻痘认识的争鸣与专科形成 177
五、惊风的学术争鸣 183
六、疳证的学术争鸣 186
七、温病学说与儿科的渊源及影响 187
八、小儿脾胃学说的发展 191
九、小儿外治法的兴起 194
十、小儿针灸推拿学成为独立的学科 195
十一、小儿护养学说的发展 197
十二、小儿预防医学的发展 198
十三、小儿疾病的认识和治疗 202
第三节 医家医著 222
一、朱橚与《普济方·婴孩》 222
二、寇平与《全幼心鉴》 223
三、鲁伯嗣与《婴童百问》 223
四、王銮与《幼科类萃》 224
五、翁仲仁与《痘疹金镜录》 225
六、魏直与《博爱心鉴》 225
七、江瓘父子与《名医类案·小儿证》 225
八、徐春甫与《古今医统大全·幼幼汇集》 226
九、万全与《育婴家秘》、《广嗣纪要》、《幼科发挥》、《片玉心书》、《痘疹心法》、《片玉痘疹》、《痘疹碎金赋》 226
十、薛铠、薛己与《保婴撮要》 229
十一、郭子章与《博集稀痘方论》 230
十二、四明陈氏与《小儿按摩经》 231
十三、龚廷贤与《万病回春》、《寿世保元》、《小儿推拿秘旨》 231
十四、周于藩与《小儿推拿秘诀》、张振鋆与《厘正按摩要术》 232
十五、管橓与《保赤全书》 233
十六、孟继孔与《幼幼集》 234
十七、朱惠民与《痘疹传心录》 234
十八、高我冈与《痘疹真传奇书》 235
十九、朱巽与《痘科键》 235
二十、翟良与《痘科类编释意》 235
二十一、王肯堂与《幼科证治准绳》 235
二十二、聂尚恒与《活幼心法》、《痘疹心不》 236
二十三、朱一麟与《摘星楼治痘全书》 237
二十四、王大纶与《婴童类萃》 237
二十五、张景岳与《景岳全书·小儿则》 238
二十六、秦昌遇与《幼科折衷》 239
二十七、徐谦与《仁端录》 239
二十八、周震与《幼科医学指南》 240
二十九、郭志邃与《痧胀玉衡》 240
三十、熊应雄与《小儿推拿广意》 240
三十一、陈梦雷与《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241
三十二、骆如龙与《幼科推拿秘书》 241
三十三、冯兆张与《冯氏锦囊秘录·痘疹全集》 242
三十四、宋麟祥与《痘疹正宗》 242
三十五、夏禹铸与《幼科铁镜》 242
三十六、程云鹏与《慈幼新书》 243
三十七、朱纯嘏与《痘疹定论》 243
三十八、叶大椿与《痘学真传》 244
三十九、杨开泰与《郁谢麻科合璧》 244
四十、张琰与《种痘新书》 244
四十一、吴谦与《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痘疹心法要诀》 244
四十二、谢玉琼与《麻科活人全书》 245
四十三、叶天士与《临证指南医案·幼科要略》 246
四十四、陈复正与《幼幼集成》 246
四十五、魏之琇与《续名医类案》 247
四十六、沈金鳌与《幼科释谜》 248
四十七、周士祢与《婴儿论》 249
四十八、许豫和与《许氏幼科七种》 249
四十九、庄一夔与《福幼编》 249
五十、吴鞠通与《温病条辨·解儿难》 250
五十一、吴宁澜与《保婴易知录》 251
五十二、余含棻与《保赤存真》 251
五十三、周松龄与《小儿推拿辑要》 251
五十四、许佐廷与《活幼珠玑》 252
五十五、芝屿樵客与《儿科醒》 252
五十六、张振鋆与《鬻婴提要说》 252
五十七、程康圃与《儿科秘要》 252
主要参考文献 253
第九章 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中医儿科学 255
第一节 概况 255
一、“废止中医”与振兴中医 255
二、传染病的预防与检疫 256
三、新法接生与优生优育 257
四、中医儿科教育与科研 257
五、儿科领域的“中西医汇通”与“中西医结合” 259
第二节 中医儿科学术成就与争鸣 260
一、中医儿科主要学术流派及争鸣 260
二、中医儿科基础理论研究与探讨 266
三、儿科重大疾病的中医治疗成就 271
四、小儿外治法的研究与应用 284
第三节 医家医著 287
一、何廉臣与《新纂儿科诊断学》 287
二、杨鹤龄与《儿科经验述要》 288
三、顾鸣盛与《中西合纂幼科大全》 288
四、恽铁樵与《保赤新书》 288
五、徐小圃与《儿科名家徐小圃学术经验集》、《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集——徐小圃经验集》 289
六、赵心波与《赵心波儿科临床经验选编》 290
七、王伯岳与《中医儿科学》、《中医临床家王伯岳》等 290
八、江育仁与《中医儿科学》、《现代中医儿科学》、《实用中医儿科学》等 291
九、董廷瑶与《幼科刍言》、《幼科撷要》 292
十、黎炳南与《黎炳南儿科经验集》 293
十一、刘弼臣与《刘弼臣临床经验辑要》、《中医临床家刘弼臣》、《幼科金鉴刘氏临证发挥》、《中医儿科经典选释》等 293
十二、王静安与《王静安临证精要》 294
十三、衷诚伟与高等中医药院校函授教材《中医儿科学》 295
十四、王烈与《婴童哮论》等 295
十五、张奇文与《儿科医籍辑要丛书》 295
十六、朱锦善与《儿科临证50讲》、《儿科心鉴》等 296
第四节 中医儿科学术发展现状的反思与前瞻 297
一、关于中西医结合 297
二、关于中医辨证论治 300
三、关于科研与教育 301
四、继承、发扬、创新 303
主要参考文献 305
第二卷 中医儿科理论学说 311
第一章 禀赋学说的学术争鸣 311
第一节 经典的论述 311
一、禀赋强弱的影响因素 311
二、禀赋强弱的表现 311
三、三种体质禀赋 312
四、五种二十五类形体禀赋 312
五、五种性情禀赋 313
六、禀赋强弱与夭寿 313
七、禀赋强弱与疾病 313
八、禀赋强弱与治疗 314
第二节 父母与小儿禀赋 314
一、父母是小儿禀赋的决定因素 314
二、父母本命五行与小儿禀赋 314
三、聚精之道 315
第三节 受孕时机与小儿禀赋 315
一、非时之育的危害 315
二、优生受孕的时机 315
三、优生受孕的禁忌 317
第四节 受孕方法与小儿禀赋 317
一、育物宜厚天地之气 317
二、膏梁厚味、安逸颐养、妄念钻营对胎儿的危害 318
三、寡欲、远酒、宁性对子息之重要性 318
第五节 养胎的方法 319
第六节 禀赋强弱的表现 319
一、正常儿胎龄 319
二、早产儿的表现 319
三、辨小儿的寿夭 320
第七节 小儿五脏禀赋虚弱的证、治、方、药 320
一、胎孕盛衰决定小儿五脏禀赋强弱 320
二、小儿五脏禀赋虚弱的症状 320
三、小儿五脏禀赋虚弱的治法方药 321
第八节 小儿气虚质、内热质二种体质的禀赋根源 321
主要参考文献 322
第二章 胎教学说的源流与学术争鸣 323
第一节 胎教学说的提出 323
第二节 关于胎教学说历代不同的学术观点 324
一、调摄精神 324
二、培养情操 324
三、饮食调理 325
四、调节寒温 326
五、节制房事 326
六、劳逸结合 326
七、慎用药物 327
第三节 对胎教学说的今日评价 328
一、国内的胎教 328
二、国外的胎教 328
主要参考文献 328
第三章 小儿变蒸学说的源流与学术争鸣 330
第一节 “变蒸”说的提出 330
第二节 关于“变蒸”的含义 330
第三节 关于变蒸的时日与“变生”脏腑 331
第四节 关于变蒸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334
第五节 关于“变蒸”说的现代认识 336
主要参考文献 337
第四章 小儿体质学说的源流与学术争鸣 338
第一节 生理体质学说 338
一、纯阳学说 338
二、稚阴稚阳学说 340
三、少阳学说 342
四、阳有余阴不足学说 343
五、五脏有余不足学说 344
第二节 形态体质说 345
一、膏脂形体说 345
二、五行形体说 345
三、阴阳性格说 346
主要参考文献 347
第五章 小儿生长发育与养护学说的源流与学术争鸣 348
第一节 年龄分期的学术争鸣 348
第二节 小儿生长发育 348
一、胎儿发育 348
二、出生后生长发育 349
三、变蒸学说 351
第三节 养护学说 351
一、胎儿期养护 352
二、新生儿期养护 352
三、婴儿期养护 355
四、幼儿期养护 357
五、幼童期养护 358
六、儿童期养护 358
主要参考文献 359
第六章 小儿病因病理学说的源流与学术争鸣 361
第一节 病因学说 361
一、先天因素 361
二、外感因素 363
三、饮食因素 366
四、意外因素 367
五、情志因素 367
第二节 病理学说 368
一、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368
二、易趋康复 369
主要参考文献 370
第七章 小儿诊法学说的源流与学术争鸣 371
第一节 颅囟诊法 371
第二节 面诊 372
第三节 苗窍 374
第四节 斑疹 377
第五节 指纹 377
一、意义 377
二、定位 378
三、形态 379
四、颜色 379
第六节 脉诊 380
第七节 闻诊 381
第八节 问诊 382
主要参考文献 382
第八章 儿科常用内治法的源流与学术争鸣 384
第一节 汗法 384
第二节 和法 385
第三节 下法 386
第四节 消法 387
第五节 吐法 388
第六节 清法 389
一、清肝 389
二、清心 390
三、清肺 391
四、清脾胃 391
第七节 温法 392
第八节 补法 393
一、补脾胃 393
二、补心 394
三、补肝 394
四、补肾 395
五、补肺 395
主要参考文献 396
第九章 儿科常用外治法的源流与学术争鸣 397
第一节 药浴疗法 398
第二节 敷贴疗法 399
第三节 热熨疗法 399
第四节 药液外治法 400
第五节 药袋疗法 400
第六节 药末外治法 401
第七节 灌肠疗法 401
第八节 针刺(刺四缝)法 402
第九节 药灸疗法 402
第十节 刮痧疗法 403
第十一节 灯火疗法 403
主要参考文献 404
第十章 小儿推拿学说的源流与学术争鸣 405
第一节 小儿推拿的源流 405
一、起源萌芽阶段(远古~金元) 405
二、形成发展阶段(明清) 406
三、迅速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后) 408
第二节 小儿推拿的学说争鸣 408
一、关于小儿推拿手法的认识 408
二、关于小儿推拿特定穴位的认识 410
第三节 近代小儿推拿流派 410
一、推拿三字经派 411
二、孙重三推拿派 411
三、张汉臣推拿派 411
四、小儿捏脊派 412
五、海派儿科推拿 412
六、刘开运推拿派 412
主要参考文献 413
第十一章 小儿脾胃学说的源流与学术争鸣 415
第一节 经典的论述 415
一、小儿脾胃学说的理论基础 415
二、小儿脾胃学说的临床基础 416
第二节 唐以前的小儿脾胃观 416
一、疳痢证治 416
二、脾胃证候及病因病机论述 417
三、孙思邈论小儿脾胃 418
第三节 宋代钱乙的贡献 420
一、脾胃虚衰,诸邪遂生 420
二、脾主困论 421
三、规范小儿脾胃病证的诊断、辨证、预后标准 422
四、立脾胃治法规范 423
五、化裁古方,创制新方 425
六、用药特点 427
七、治疗小儿脾胃病个案的真实记录 428
第四节 金代李东垣的阐发 429
一、元气靠胃气滋养,强调胃气 430
二、脾胃是气机升降枢纽,强调升阳 430
三、饮食劳倦伤脾胃,首论饮食 431
四、升阳散火、升阳除湿、升阳补气 432
第五节 明代万全的发挥 433
一、小儿脾常不足的意义 433
二、对“脾主困”的发挥 434
三、对脾胃疾病的认识和治疗 435
四、调理脾胃重视养护调摄 436
第六节 脾胃为后天之本 436
一、李中梓首论“脾为后天之本” 436
二、温补以固本 436
三、益气以扶本 437
第七节 温病学家的创新 438
一、创卫气营血、三焦辨证,脾胃是其中重要阶段 438
二、验舌齿以窥脾胃 438
三、气分与中焦之治则 439
四、倡甘润养胃之法 440
第八节 现代发展 440
一、调理和脾 440
二、香燥运脾 441
三、扶脾助运 442
主要参考文献 444
第十二章 疳证学说的源流与学术争鸣 446
第一节 疳证学说的起源 446
第二节 隋唐时期的疳证学说 446
第三节 两宋金元时期的疳证学说 449
第四节 明清时期的疳证学说 453
第五节 近现代的疳证学说 457
主要参考文献 460
第十三章 惊风学说的源流与学术争鸣 462
第一节 惊风病名的争鸣 462
第二节 惊风的病因与证治分类 464
第三节 惊风的治法与方药 466
主要参考文献 472
第十四章 寒温学派的源流与学术争鸣 473
第一节 麻痘疾病治疗中的寒温学术争鸣 473
一、痘疹的治法争鸣 474
二、麻疹的治法争鸣 477
第二节 寒温学派的争鸣扩展到儿科治疗的其他领域 479
一、宋代的寒凉与温补 479
二、金元明清的寒温争鸣 479
三、近代的寒温学派争鸣 480
第三节 寒温学派的争鸣推动小儿体质(生理病理)学说的发展 481
一、小儿“纯阳”说 481
二、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说 483
三、关于“稚阴稚阳”说 483
四、关于“少阳”说 485
主要参考文献 486
第三卷 中医儿科各家学说与医疗经验 489
第一章 秦越人 489
第一节 概述 489
第二节 生平、治学和古今评鉴 489
一、生平考略 489
二、师承治学 491
三、古今评鉴 494
第三节 主要著述 495
第四节 学术思想 496
一、创建经络脏象基础理论 496
二、强调四诊合参,尤重脉学 498
三、创立辨证施治与综合治疗 498
第五节 轶闻趣事 499
第六节 序年纪事 499
主要参考文献 500
第二章 巢元方 501
第一节 概述 501
第二节 生平、治学与古今评鉴 501
一、生平考略 501
二、师承治学 501
三、古今评鉴 502
第三节 主要著述 503
《诸病源候论》 503
第四节 学术思想 507
一、论病源,继往开来 508
二、析病证,穷研枢要 511
三、顾正气,重未病先防 513
四、开睡眠医学和痰病学说先河 514
五、儿科学成就 514
第五节 临证经验 521
一、初生儿病证 521
二、小儿常见病证 521
三、传染病 526
四、小儿外科病证 527
五、小儿急性病 528
六、五官科病证 528
第六节 轶闻趣事 529
一、合药食,尽显功效 529
二、针时弊,救病为重 529
第七节 序年纪事 530
主要参考文献 530
第三章 孙思邈 531
第一节 概述 531
第二节 生平、治学与古今评鉴 532
一、生平考略 532
二、师承治学 535
三、古今评鉴 538
第三节 主要著述 539
一、《备急千金要方》 539
二、《千金翼方》 541
第四节 学术思想 543
一、重视小儿,阐微躬行 543
二、探赜生理,认同变蒸 547
三、伤寒证治,偏擅寒凉 550
第五节 临证经验 550
一、惊痫 550
二、咳喘 555
三、小儿痢 556
四、癖结胀满 556
第六节 方药创见 558
一、龙胆汤 558
二、大黄汤 559
三、白羊鲜汤 559
四、增损续命汤 559
五、石膏汤 560
六、丹参赤膏方 560
七、龙角丸 560
八、升麻汤 561
九、竹叶汤 561
十、调中汤 562
十一、莽草汤浴方 563
十二、八味生姜煎 563
十三、四物款冬丸 564
十四、牛黄鳖甲丸 564
十五、藿香汤方 564
十六、连翘丸 564
十七、榻汤方 565
十八、紫丸 565
十九、黑散 566
二十、对《伤寒论》古方发挥 566
二十一、善用大黄 568
第七节 轶闻趣事 570
一、开棺救妇 570
二、阿是穴 570
三、杏林春满 570
四、虎守杏林 571
五、葱管导尿 571
六、救蛇遇仙 571
第八节 序年纪事 571
主要参考文献 572
第四章 钱乙 574
第一节 概述 574
第二节 生平、治学与古今评鉴 575
一、生平考略 575
二、师承治学 576
三、古今评鉴 580
第三节 主要著述 581
《小儿药证直诀》 581
第四节 学术思想 584
一、明析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584
二、创立小儿四诊诊法 586
三、创立儿科五脏辨证纲领 587
四、强调五脏相胜治法 590
五、儿科临证首重脾胃 590
六、重视小儿补肾滋阴 593
第五节 临证经验 593
一、惊风 593
二、疮疹 595
三、疳证 595
四、癖积腹胀 596
五、伤风 596
六、咳嗽 597
七、吐泻 597
八、汗证 598
第六节 方药创见 598
一、地黄丸 598
二、异功散 599
三、白术散 600
四、泻白散 600
五、阿胶散 601
六、泻青丸 601
七、泻黄散 601
八、益黄散 602
九、导赤散 602
十、麻黄汤发挥 603
十一、大黄丸和三黄丸发挥 603
十二、豆蔻香连丸发挥 603
十三、败毒散发挥 604
十四、用药特点 604
第七节 轶闻趣事 606
一、千里寻父 606
二、谦虚有德 606
三、不畏权贵,坚持原则 607
四、鼓励新秀 607
五、妙用郁李酒 607
第八节 序年纪事 607
主要参考文献 608
第五章 刘昉 609
第一节 概述 609
第二节 生平治学与古今评鉴 609
一、生平考略 609
二、师承治学 610
三、古今评鉴 611
第三节 主要著述 611
一、《刘氏家传方》 611
二、《幼幼新书》 611
第四节 学术思想 613
一、构建儿科学术体系 613
二、荟萃儿科学术精华 614
三、开创儿科文献整理先河 615
四、倡导小儿胎教的思想 616
五、强调预防脐风的方法 617
第五节 临证经验 617
一、疹痘 617
二、癫痫 617
三、脑瘫 618
四、咳嗽 618
第六节 用药特点 618
第七节 轶闻趣事 619
第八节 序年纪事 619
主要参考文献 620
第六章 陈文中 621
第一节 概述 621
第二节 生平、治学与古今评鉴 622
一、生平考略 622
二、师承治学 623
三、古今评鉴 625
第三节 主要著述 626
一、《小儿痘疹方论》 626
二、《小儿病源方论》 627
第四节 学术思想 629
一、重视小儿体质及养护 629
二、精于四诊,尤重面诊和指诊 630
三、重视脾胃及元阳,善用温补 631
第五节 临证经验 633
一、惊风 633
二、痘疹 635
第六节 方药创见 637
一、陈氏木香散 637
二、十二味异功散 637
三、肉豆蔻丸 639
四、陈氏人参麦门冬散 640
五、补脾益真汤 641
六、其他创方 641
七、古方发挥 642
八、用药心得 642
第七节 轶闻趣事 643
一、医术高超,品德高尚 643
二、坚持原则,不随流俗 644
第八节 序年纪事 644
主要参考文献 644
第七章 杨士瀛 646
第一节 概述 646
第二节 生平、治学与古今评鉴 646
一、生平考略 646
二、师承治学 647
三、古今评鉴 647
第三节 主要著述 648
一、《仁斋小儿方论》 648
二、《仁斋伤寒类书》 648
三、《医脉真经》 649
四、《仁斋直指方论》 649
第四节 学术思想 649
一、脉证为气血消息 650
二、伤寒统万病 650
三、气血为人身之根本 651
四、人以胃气为本 651
五、医贵直指 651
六、疮疹之治创“调解”之法 652
第五节 临证经验 652
一、初生儿不乳 652
二、痉痉 653
三、喘咳 653
四、滞颐 654
五、疮疹 654
第六节 方药创见 654
一、玉壶丸 654
二、惺惺散 655
三、摄生饮 655
四、下虫丸 655
五、五加皮散 656
六、集圣丸 656
主要参考文献 657
第八章 曾世荣 658
第一节 概述 658
第二节 生平、治学与古今评鉴 658
一、生平考略 658
二、师承治学 659
三、古今评鉴 660
第三节 主要著述 661
一、《活幼心书》 661
二、《活幼口议》 662
第四节 学术思想 663
一、重视优生优育 663
二、望诊要精观形气 664
三、精研脉证,提出三部五脉说,归纳小儿指纹十三种脉形 664
四、重视小儿疾病的保健和预防 665
五、提出五软病名,阐发脑与神的关系 665
六、论治惊风详述“四证八候” 666
七、明析癫痫证治 667
八、处方用药善于通权达变 668
第五节 临证经验 669
一、惊风 669
二、疳证 670
三、走马牙疳 670
四、胎寒 670
五、胎热 671
六、脐风撮口 671
第六节 方药创见 672
一、琥珀抱龙丸 672
二、调元散 673
三、中和汤 673
四、镇惊丸 674
五、紫草茸饮 675
六、五苓散发挥 675
七、用药心得 676
第七节 轶闻趣事 676
一、医术高超,品德高尚 676
二、鱼水之情 677
第八节 序年纪事 677
主要参考文献 678
第九章 鲁伯嗣 679
第一节 概述 679
第二节 生平、治学与古今评鉴 679
一、生平考略 679
二、师承治学 679
三、古今评鉴 681
第三节 主要著述 682
《婴童百问》 682
第四节 学术思想 684
一、不囿前人,详论变蒸理论 684
二、弘扬五脏辨证思想 686
三、首创瘀血致痫理论 686
四、注重胃气,力主顾护脾胃 687
五、法遵仲景,善用经方 689
第五节 临证经验 690
一、癫痫 690
二、心悸 691
三、五软 692
四、五迟 692
五、五硬 692
六、盘肠气痛 693
七、疳证 693
八、积滞 694
九、哮喘 695
十、新生儿肺炎 695
十一、麻疹、水痘 695
十二、赤游丹毒 696
十三、积聚 697
十四、囟填 697
十五、阴肿疝气 697
十六、滞颐 698
十七、疟疾 698
十八、尿白 698
十九、木舌 699
二十、痞结 699
第六节 方药创见 699
一、吴茱萸散 699
二、推气丸 700
三、琥珀散 700
四、钩藤散 701
五、大连翘饮子 701
六、温胆汤 702
七、用麻黄心得 702
八、药物炮制心得 703
第七节 轶闻趣事 703
一、验方治破伤风 703
二、治小儿痘疔 704
主要参考文献 704
第十章 薛己父子 706
第一节 概述 706
第二节 生平、治学与古今评鉴 706
一、生平考略 706
二、师承治学 707
三、古今评鉴 709
第三节 主要著述 710
一、《保婴粹要》 710
二、《痘疹撮要》 710
三、《保婴撮要》 710
第四节 学术思想 712
一、应用烧灼断脐法预防脐风 712
二、重视初生儿除毒 712
三、小儿指纹诊法的研究 713
四、倡“病从乳授、药从乳传”说 713
五、开创了小儿外科之先河 714
六、继承发扬小儿疹痘证治经验 715
七、五脏证治为纲,临证温补脾肾并重 715
第五节 临证经验 716
一、发热 716
二、泄泻 717
三、疰夏 718
四、热毒瘰疬 718
五、流注 719
六、痔疮 719
七、跌仆外伤 720
八、舌断唇伤 720
第六节 方药创见 720
一、牛黄解毒丸 720
二、健脾胜湿饮 721
三、补中益气汤发挥 721
四、地黄丸发挥 721
五、泻青丸发挥 722
六、加味归脾汤发挥 722
七、桃仁汤发挥 723
第七节 轶闻趣事 723
一、父子业儒不第以医而仕 723
二、书可传术,何必师之 723
三、用黄连治愈母亲胃病 724
四、疡医亡于医,诟之何太甚 724
第八节 序年纪事 724
主要参考文献 726
第十一章 万全 728
第一节 概述 728
第二节 生平、治学与古今评鉴 729
一、生平考略 729
二、师承治学 730
三、古今评鉴 731
第三节 主要著述 731
一、《幼科发挥》 731
二、《痘疹心法》 734
三、《广嗣纪要》 735
四、《万氏家藏育婴秘诀》 735
五、《片玉心书》与《片玉痘疹》 735
六、《万氏家传养生四要》 736
七、《万密斋医学全书》 737
第四节 学术思想 739
一、倡“三有余、四不足”,完善小儿生理病理 739
二、谨守病机,发展五脏证治学说 740
三、治疗注重脾胃,用药精炼轻灵 742
四、诊察儿病四诊合参,尤详望诊 743
五、预防为先,注重胎养蓐养鞠养 743
六、施治灵活,力戒胶柱鼓瑟 745
七、细心观察,重视情志因素 747
第五节 临证经验 748
一、胎黄 749
二、麻疹 749
三、痢疾 750
四、感冒 751
五、咳嗽 751
六、喘证 753
七、惊风 753
八、癫痫 754
九、汗证 755
十、积滞 755
十一、泄泻 756
十二、疳证 757
十三、水肿 757
第六节 方药创见 758
一、抱龙丸 758
二、凉惊丸 759
三、胃苓丸 759
四、养脾丸 759
五、胡麻丸 760
六、神芎丸 760
七、玉液丸 760
八、茱萸内消丸 760
九、香连丸 760
十、雄黄解毒丸 760
十一、至圣保命丹 761
十二、一粒丹 761
十三、斩鬼丹 761
十四、古方发挥 761
十五、用药心得 762
第七节 序年纪事 762
主要参考文献 765
第十二章 张介宾 767
第一节 概述 767
第二节 生平、治学与古今评鉴 768
一、生平考略 768
二、师承治学 769
三、古今评鉴 771
第三节 主要著述 772
一、《类经》 772
二、《类经图翼》 773
三、《类经附翼》 774
四、《景岳全书》 775
五、《质疑录》 777
第四节 学术思想 778
一、其病易治,随拨随应 778
二、重脉却不偏重于脉,四诊合参 779
三、主张八纲辨证,提纲挈领 781
四、纠药饵之误,倡培补之法 782
第五节 临证经验 784
一、呕吐 784
二、泄泻 785
三、惊风 787
四、发热 788
五、咳嗽 789
第六节 方药创见 790
一、金水六君煎 790
二、巩堤丸 791
三、二术煎 791
四、玉女煎 791
五、胃关煎 792
六、正柴胡饮 793
七、化肝煎 793
八、暖肝煎 793
九、大补元煎 794
十、六安煎 794
第七节 轶闻趣事 795
一、妙法逐铁钉 795
二、威仪寒凉镇惊狂 795
三、以诈治诈病 796
第八节 序年纪事 796
主要参考文献 797
第十三章 王大纶 798
第一节 概述 798
第二节 生平、治学与古今评鉴 798
一、生平考略 798
二、师承治学 798
第三节 主要著述 799
《婴童类萃》 799
第四节 学术思想 799
一、年龄分期承《内经》 799
二、发展五脏辨证 800
三、重视望诊 802
四、辨证用药先明四时 804
五、注重从脾胃论治小儿病 804
六、重视小儿灸法 804
七、小儿疾病的预防思想 805
第五节 临证经验 805
一、变蒸 805
二、惊风 806
三、咳嗽 807
四、痢疾 808
五、积热 808
六、五疳 809
七、解颅、囟填、囟陷 809
八、中火酒毒 810
第六节 方药创见 810
一、利惊丸 810
二、利惊丹 811
三、五疳饮 811
四、当归防风饮 811
五、加味四君子汤 811
六、四苓解毒汤 811
七、平胃散发挥 812
八、用药特点:主张有毒之药不可浪用与当下即下 812
九、善用药物外治 813
主要参考文献 814
第十四章 秦昌遇 815
第一节 概述 815
第二节 生平、治学与古今评鉴 815
一、生平考略 815
二、师承治学 815
三、古今评鉴 816
第三节 主要著述 817
一、《幼科折衷》 817
二、《幼科金针》 817
三、《幼科医验》 818
四、《痘疹折衷》 818
五、《症因脉治》 818
六、《病机提要》 819
七、《方剂类选》 819
八、《医验大成》 819
第四节 学术思想 820
一、症因脉治,以症为首 820
二、重视病因,各分治法 820
三、先别经络,按经用药 820
四、处方用药,常变互用 821
五、寒温补泻,折衷其间 821
六、婴儿初生,清热解毒 821
第五节 临证经验 822
一、惊风 822
二、发热 823
三、疳积 824
四、泄泻 825
五、痢疾 826
六、汗证 827
七、变蒸 827
第六节 方药创见 828
一、八宝丹 828
二、沃雪滚痰丸 828
三、加味清咽利膈汤 829
四、五苓散发挥 829
五、导赤散发挥 830
六、小柴胡汤发挥 831
七、理中汤发挥 832
八、泻黄散发挥 833
九、用药心得 834
第七节 轶闻趣事 835
一、预知死生 835
二、激怒治痘 835
三、唱戏治病 835
四、奇法治痘 836
主要参考文献 836
第十五章 冯兆张 837
第一节 概述 837
第二节 生平、治学与古今评鉴 837
一、生平考略 837
二、师承治学 838
三、古今评鉴 839
第三节 主要著述 840
《冯氏锦囊秘录》 840
第四节 学术思想 841
一、主张大小合参 841
二、强调命门的重要性 841
三、重视元阴元阳,崇尚温补 842
四、水火立命,尊生救本 843
第五节 临证经验 843
一、发热 843
二、痫证 844
三、疳证 845
四、咳嗽 846
五、喘证 847
六、哮证 847
七、麻疹 848
第六节 方药创见 849
一、全真一气汤 849
二、养心育脾和肝清肺滋肾补荣益卫膏滋丸方 850
三、保婴至宝锭子药 851
四、六味地黄丸发挥 851
五、八味地黄丸发挥 852
六、升麻葛根汤发挥 853
七、参苓白术散发挥 853
八、藿香正气散发挥 853
九、附子理中汤发挥 854
十、用药心得 854
第七节 序年纪事 856
主要参考文献 857
第十六章 夏鼐 858
第一节 概述 858
第二节 生平、治学与古今评鉴 858
一、生平考略 858
二、师承治学 859
三、古今评鉴 860
第三节 主要著述 860
《幼科铁镜》 860
第四节 学术思想 861
一、四诊尤重形色苗窍 861
二、详述五脏辨证 862
三、重视脾胃元气 863
四、精于小儿推拿,创灯火疗法 863
第五节 临证经验 865
一、惊风 865
二、发热 866
三、咳嗽 867
第六节 方药创见 868
一、天保采薇汤 868
二、古方发挥 869
三、用药心得 869
第七节 轶闻趣事 870
一、反对迷信权威 870
二、热心帮助同道 870
第八节 序年纪事 870
主要参考文献 871
第十七章 谈金章 872
第一节 概述 872
第二节 生平、治学与古今评鉴 872
一、生平考略 872
二、师承治学 872
三、古今评鉴 874
第三节 主要著述 875
《诚书》 875
第四节 学术思想 876
一、穷研运气学说 876
二、强调先天禀赋 877
三、注重小儿护养 877
四、精于儿科辨证诊断 878
第五节 临证经验 881
一、胎病 881
二、口病 882
三、唇病 882
四、吐泻 883
五、积滞 883
六、伤食 884
七、痰证 884
八、咳嗽 885
第六节 方药创见 887
一、全蝎散 887
二、太乙保生丹 887
三、化滞汤 887
四、二陈汤 888
五、牛黄解毒散 888
六、人参败毒散发挥 888
七、补中益气汤发挥 889
八、平胃散发挥 889
九、六味地黄丸发挥 889
十、用药特点 889
主要参考文献 890
第十八章 熊应雄 891
第一节 概述 891
第二节 生平、治学与古今评鉴 891
一、生平考略 891
二、师承治学 891
三、古今评鉴 893
第三节 主要著述 893
《小儿推拿广意》 893
第四节 学术思想 894
一、极力倡导小儿推拿 894
二、推拿重视辨证论治 894
三、新增小儿推拿特定穴位及推拿方法 895
四、扩大了小儿推拿适应证范围 896
第五节 临证经验 897
一、惊风 897
二、腹痛 897
三、呕吐 898
四、泄泻 898
五、咳嗽 898
六、杂症 898
七、癫痫 899
八、小儿坏证十五候 899
主要参考文献 899
第十九章 谢玉琼 900
第一节 概述 900
第二节 生平、治学与古今评鉴 900
一、生平考略 900
二、师承治学 901
三、古今评鉴 901
第三节 主要著述 901
《麻科活人全书》 901
第四节 学术思想 903
一、明析麻疹病因为感受麻毒时邪 903
二、详述麻疹类证,见解精辟 903
三、麻疹以透为贵,分期而治 904
四、详析种种麻疹发热及治疗 905
五、重视麻疹调护,避风寒慎饮食 906
第五节 临证经验 907
一、麻疹 907
二、肺炎喘嗽 909
第六节 方药创见 910
一、蝉菊饮 910
二、葛根疏邪汤 910
三、当归红花饮 910
四、宣毒发表汤发挥 910
五、麻疹用药注重护阴去燥 911
第七节 序年纪事 911
主要参考文献 911
第二十章 陈复正 913
第一节 概述 913
第二节 生平、治学与古今评鉴 914
一、生平考略 914
二、师承治学 915
三、古今评鉴 917
第三节 主要著述 918
《幼幼集成》 918
第四节 学术思想 920
一、护本培元,倡小儿元气之论 921
二、注重脾胃,善于护扶后天之本 924
三、辟惊风之名,创立“三搐”之说 925
四、精于四诊,确立脉纹辨证纲领 926
五、变蒸一说,敢于质疑 928
六、重视急症,预制方药内外合治 929
七、擅长外治,广采民间验方 933
第五节 临证经验 937
一、发热 937
二、咳嗽 938
三、哮喘 939
四、泄泻 940
五、食积 941
六、疳证 941
七、痫证 943
八、疟疾 944
九、其他杂证 944
十、小儿服药避免呕吐法 945
第六节 方药创见 945
一、集成三合保胎丸 945
二、集成沆瀣丹 946
三、集成三仙丹 946
四、集成金粟丹 947
五、集成定痫丸 947
六、集成止泻散 948
七、集成至圣丹 948
八、集成肥儿丸 948
九、集成白玉丹 949
十、六味地黄丸(汤)发挥 949
十一、人参败毒散发挥 949
十二、洁古枳实丸发挥 950
十三、七味白术散发挥 950
十四、用药心得 951
第七节 序年纪事 951
主要参考文献 951
第二十一章 叶桂 952
第一节 概述 952
第二节 生平、治学与古今评鉴 953
一、生平考略 953
二、师承治学 954
三、古今评鉴 956
第三节 主要著述 957
一、《临证指南医案》 957
二、《温热论》 958
三、《幼科要略》 959
四、其他著作 960
第四节 学术思想 960
一、阐明温邪发病规律,创立温病辨证论治体系 960
二、重视先天后天,倡导甘润养胃之法 963
三、发展“中风”学说,倡导阳化内风之论 963
四、发挥奇经辨证,填补奇经辨治空白 964
五、创久病入络之说 964
六、儿科学术思想 965
第五节 临证经验 967
一、麻疹 967
二、天花 968
三、惊风 969
四、疳证 969
五、春温风温 969
六、暑热 970
七、痢疾 970
八、秋燥 970
九、吐泻 971
第六节 方药创见 971
一、沙参麦冬汤 971
二、加味参苓白术散 972
三、桑杏汤 972
四、青蒿鳖甲汤 972
五、桂枝汤发挥 973
六、半夏泻心汤发挥 973
七、栀子豉汤发挥 973
八、炙甘草汤发挥 974
九、白虎汤发挥 974
十、麻杏石甘汤发挥 974
十一、大半夏汤发挥 975
十二、黄芩汤发挥 975
十三、麦门冬汤发挥 975
十四、真武汤发挥 975
十五、肾气丸发挥 976
十六、甘麦大枣汤发挥 976
十七、乌梅丸发挥 976
十八、旋复花汤发挥 977
十九、旋复代赭汤发挥 977
二十、用药心得 977
第七节 轶闻趣事 979
一、改名拜师 979
二、天医星 979
三、妙法医懒病 980
四、粢饭团治“怪病” 981
五、南瓜蒂安胎 981
第八节 序年纪事 981
主要参考文献 982
第二十二章 沈金鳌 983
第一节 概述 983
第二节 生平、治学与古今评鉴 983
一、生平考略 983
二、师承治学 984
三、古今评鉴 989
第三节 主要著述 989
一、《幼科释谜》 989
二、《沈氏尊生书》 990
第四节 学术思想 993
一、重四诊,强调观色察形 993
二、论治疗,中和当病为归 994
三、治泄泻,灵活调理脾胃 994
四、重胎养,生后用药宜慎 996
第五节 临床经验 996
一、初生诸病 996
二、惊风 997
三、痫证 997
四、疳积 998
五、泄泻 999
六、咳嗽哮喘 1000
第六节 方药创见 1002
一、全蝎散发挥 1002
二、用药特点 1002
第七节 轶闻趣事 1002
第八节 序年纪事 1003
主要参考文献 1003
第二十三章 吴瑭 1004
第一节 概述 1004
第二节 生平、治学与古今评鉴 1005
一、生平考略 1005
二、师承治学 1007
三、古今评鉴 1010
第三节 主要著述 1011
一、《温病条辨》 1011
二、《医医病书》 1012
三、《吴鞠通医案》 1013
第四节 学术思想 1013
一、阐述小儿生理病理,提出用药特点 1013
二、以四纲九证辨析痉病 1014
三、疏补通调治疳疾,论述精当 1015
四、治痘疹,师承前贤经验,不执一家之偏 1016
第五节 临证经验 1016
一、痉病 1016
二、痘证 1019
三、疳疾 1021
四、咳嗽 1022
第六节 方药创见 1023
一、银翘散 1024
二、桑菊饮 1025
三、清营汤 1026
四、三仁汤 1026
五、二甲复脉汤、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 1027
第七节 轶闻趣事 1028
一、鲜生地绞汁救老妇 1028
二、论理疏导愈顽疾 1028
三、移情易性疗胀病 1029
四、心正口直不畏权豪 1030
第八节 序年纪事 1030
主要参考文献 1031
第二十四章 程康圃 1032
第一节 概述 1032
第二节 生平、治学与古今评鉴 1032
一、生平考略 1032
二、师承治学 1033
三、古今评鉴 1035
第三节 主要著述 1035
《儿科秘要》 1035
第四节 学术思想 1036
一、重四诊,精于“二法”、“二要” 1037
二、详辨析,拓展五脏分证 1038
三、论病症,提出“儿科八证” 1038
四、删繁芜,力倡“治法六字” 1040
五、从根本,论治尤重脾胃 1043
六、明病变,注重病势转归 1043
第五节 临证经验 1045
一、急惊风、慢惊风 1045
二、慢脾风 1046
三、脾虚证 1046
四、疳证 1046
五、燥火证 1047
六、咳嗽证 1048
七、痢疾、疟疾、暑证 1048
第六节 方药发挥 1049
一、治小儿惊风总剂 1049
二、治小儿慢脾风总剂 1050
三、治小儿脾虚总剂 1050
四、治小儿疳证总剂 1051
五、治小儿燥火总剂 1051
六、暑风虚证方 1052
七、用药心得 1052
第七节 轶闻趣事 1055
第八节 序年纪事 1055
主要参考文献 1055
第二十五章 徐小圃 1057
第一节 概述 1057
第二节 生平、治学与古今评鉴 1057
一、生平 1057
二、师承治学 1058
三、古今评鉴 1058
第三节 主要著述 1059
第四节 学术思想 1059
一、血少气弱,阳气为本 1060
二、四诊合参,辨证识病 1060
三、温阳扶正,挽起沉疴 1061
第五节 临证经验 1063
一、疳证 1063
二、水肿 1063
三、咳嗽 1064
四、暑热证 1064
五、不寐 1065
六、湿温 1066
七、感冒 1067
八、小儿泄泻 1067
九、哮喘 1067
十、汗证 1068
第六节 方药创见 1068
一、清上温下方 1068
二、六味小青龙汤 1069
三、崇土化浊汤 1069
四、加减黄连阿胶汤 1069
五、培元益气散 1070
六、姜桂黄土汤 1070
七、息肝宁络汤 1071
八、徐氏新订肠痈汤 1071
九、麻疹熏洗方 1071
十、金不换口疳散 1072
十一、连附龙磁汤 1072
十二、用药特点 1073
第七节 轶闻趣事 1075
一、从寒凉派到温阳派 1075
二、诊病全神贯注,一丝不苟 1076
三、急公好义,富于爱国精神 1076
四、热心中医事业 1076
五、收藏家、鉴赏家 1077
第八节 序年纪事 1077
主要参考文献 1077
第二十六章 王伯岳 1078
第一节 概述 1078
第二节 生平、治学与评鉴 1079
一、生平考略 1079
二、师承治学 1080
三、评鉴 1084
第三节 主要著述 1085
一、《中医儿科学》 1085
二、《中医儿科临床浅解》 1085
三、《中医临床家王伯岳》 1086
第四节 学术思想 1087
一、小儿生理,主张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1087
二、儿科辨证,强调以八纲为基 1088
三、临证论治,重视四时气候变化 1089
四、注重小儿脾胃,以理脾助运为大法 1090
五、用药审慎,善于变化 1091
六、提倡预防保健,强调“三分医药,七分调理” 1092
第五节 临证经验 1093
一、小儿外感发热 1093
二、长期发热 1094
三、咳嗽 1095
四、哮喘 1097
五、肺炎 1098
六、呕吐 1100
七、腹泻 1100
八、虫证 1102
九、小儿癫痫 1103
十、急、慢性肾炎,肾病 1104
第六节 方药创见 1107
一、千金龙胆汤加减方 1107
二、银菊解毒汤 1108
三、芳香清凉饮 1108
四、青茶散 1108
五、清肺养脾汤 1108
六、寒痹外用方 1109
七、生脉散发挥 1109
八、二陈汤发挥 1109
九、温胆汤发挥 1111
十、用药特点 1112
第七节 轶闻趣事 1113
第八节 序年纪事 1114
主要参考文献 1116
第二十七章 董廷瑶 1117
第一节 概述 1117
第二节 生平、治学与评鉴 1117
一、生平考略 1117
二、师承治学 1118
三、评鉴 1121
第三节 主要著作 1122
一、《幼科刍言》 1122
二、《董廷瑶(幼科撷要)》 1123
第四节 学术思想 1124
一、临证辨治,九点为要 1124
二、诊察儿病,望诊为首 1126
三、小儿用药,六字要诀 1129
四、外感热病,择途逐盗 1130
五、调治儿病,注重脾胃 1130
六、临诊辨治,推崇仲景方 1131
七、温病学说,深究运用 1133
八、钱氏验方,当化裁活用 1134
九、《幼幼集成》,学术经验发挥 1135
第五节 临证经验 1136
一、麻疹 1136
二、猩红热 1138
三、流行性乙型脑炎 1139
四、痢疾 1139
五、小儿高热 1140
六、咳嗽 1143
七、肺炎 1145
八、哮喘 1147
九、小儿口腔病 1148
十、厌食证 1149
十一、疳积 1150
十二、泄泻 1151
十三、胎黄 1153
十四、独特手法治婴儿吐乳证 1154
十五、急性肾炎 1154
十六、过敏性紫癜 1156
十七、癫痫 1157
十八、弱智 1158
第六节 方药创见 1159
一、熊麝散 1159
二、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发挥 1160
三、涤痰汤发挥 1161
四、二陈汤类方发挥 1161
五、保赤散发挥 1164
六、两种金箔镇心丸对小儿痫疾的不同应用 1165
七、生脉散发挥 1165
八、止嗽散发挥 1166
九、用药心得 1167
第七节 轶闻趣事 1170
第八节 序年纪事 1170
主要参考文献 1171
第二十八章 江育仁 1172
第一节 概述 1172
第二节 生平、治学与评鉴 1172
一、生平 1172
二、师承治学 1173
三、评鉴 1174
第三节 主要著述 1175
一、《中医儿科学讲义》 1175
二、《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儿科学》(五版教材) 1175
三、《实用中医儿科学》 1176
四、《现代中医儿科学》(上海市“十五”重点图书) 1176
五、《江育仁学术经验选集》 1176
六、《江育仁儿科经验集》 1177
第四节 学术思想 1177
一、倡导麻疹肺炎辨证分类的新方案 1177
二、创立疳证的证治分类 1177
三、运用热痰风理论指导暑温的辨证论治 1178
四、复感儿不在邪多而在正虚 1179
五、脾健不在补贵在运 1180
六、回阳救逆抢救危重症 1181
七、上病下取救治急重症 1182
第五节 临证经验 1183
一、新生儿黄疸 1183
二、麻疹 1184
三、百日咳 1187
四、细菌性痢疾 1188
五、流行性乙型脑炎 1189
六、感冒 1190
七、咳嗽 1190
八、哮喘 1192
九、肺炎喘嗽 1194
十、泄泻 1195
十一、疳证 1196
十二、厌食 1197
第六节 方药创见 1198
一、加味异功片 1198
二、和脾片 1199
三、肥儿片 1199
四、Ⅰ号止泻散 1199
五、Ⅱ号止泻散 1199
六、消乳散 1200
七、化痰散 1200
八、定喘散 1200
九、镇咳散 1200
十、定痫散 1200
十一、用药心得 1201
第七节 轶闻趣事 1202
第八节 序年纪事 1203
主要参考文献 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