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免疫学概述 1
第一节 传染病的防治实践与免疫学的兴起 1
一、中国古代关于预防接种的实践 1
二、现代免疫学是生命科学的前沿 3
第二节 免疫系统与免疫学 3
一、免疫系统 3
二、免疫学 6
第三节 免疫系统的识别能力——抗原的免疫生物学特性及免疫系统对抗原的认知 7
一、抗原、免疫原和抗原表位 7
二、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对抗原的识别 8
三、抗原的类别和免疫细胞的多克隆激活剂 10
第四节 免疫系统的反应能力——活化信号的转导和抗原应答的特异性 11
一、免疫细胞的各种受体 11
二、受体分子启动的信号转导和基因的转录激活 13
三、淋巴细胞的克隆扩增和免疫应答的特异性 15
第五节 免疫系统的自我感知能力——效应功能的条件性实施及应答的反馈调节 18
一、感知网络和感知元件 18
二、感知机制和反馈调控途径 21
三、对自身抗原的感知与自身免疫病 21
第六节 免疫系统的记忆能力——记忆细胞的程序性分化及应答格局的继代传递 22
一、免疫记忆是适应性免疫的特征 22
二、记忆性B细胞介导的抗体应答 22
三、记忆性T细胞的特性、分化和维持 23
四、维持记忆细胞应答格局的表观遗传学机制 23
第一部分 免疫系统 29
第二章 免疫细胞 29
第一节 T淋巴细胞 29
一、T细胞的分化成熟和胸腺选择 30
二、T细胞抗原受体和T细胞抗原受体基因 31
第二节 B淋巴细胞 37
一、细胞的分化成熟 37
二、B细胞抗原受体 39
三、B细胞亚群 39
第三节 固有免疫应答中的免疫细胞 40
一、单核/巨噬细胞 40
二、自然杀伤细胞 41
三、树突状细胞 46
四、粒细胞和肥大细胞 47
第四节 固有类淋巴细胞 48
一、NKT细胞 48
二、γδT细胞 49
三、B1细胞 50
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及其编码基因 52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52
一、结构 52
二、异质性 54
三、功能 54
四、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特性 55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编码基因及蛋白合成 56
一、免疫球蛋白胚系基因结构 56
二、免疫球蛋白胚系基因的重排及其机制 57
三、免疫球蛋白编码基因的转录和翻译 58
四、免疫球蛋白的装配、转运和分泌 59
第三节 免疫球蛋白的多样性及其产生机制 61
一、免疫球蛋白的多样性 61
二、免疫球蛋白多样性产生的机制 61
三、免疫球蛋白的类别转换 63
四、免疫球蛋白多样性的生物学意义 64
第四节 人工抗体制备 64
一、多克隆抗体 64
二、单克隆抗体 64
三、基因工程抗体 64
四、嵌合抗体和改型抗体 65
五、抗体片段及其衍生形式 65
第四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67
第一节 小鼠H-2系统 67
一、H-2Ⅰ类基因 67
二、H-2Ⅱ类基因 67
三、H-2Ⅲ类基因 68
第二节 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68
一、经典的HLA复合体结构 68
二、HLA基因的多态性 71
第三节 HLA分子的结构、功能和分布 72
一、HLA分子的组织分布 72
二、HLA分子结构 73
三、HLA分子的功能 76
第四节 HLA基因的表达及其调控 77
一、HLA基因的结构 77
二、HLA基因表达的调控 78
三、HLA基因表达中的非DNA结合蛋白 79
第五节 HLA和临床医学 80
一、HLA分型与器官移植 80
二、HLA与疾病关联 80
第五章 细胞因子 82
第一节 细胞因子的特性与分类 82
一、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 82
二、细胞因子的分类 83
第二节 细胞因子功能 86
一、Th1型细胞因子与介导细胞免疫的细胞因子 87
二、Th2型细胞因子与介导体液免疫的细胞因子 87
三、Th3型细胞因子与介导免疫抑制的细胞因子 87
四、Th17型细胞因子和介导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 89
第三节 细胞因子受体 89
一、细胞因子受体的结构 89
二、细胞因子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91
第四节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 92
一、趋化因子的结构、分类和功能 92
二、趋化因子受体 95
第六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99
第一节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的结构 99
一、整合性膜蛋白的分型 99
二、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的基本结构 99
第二节 白细胞分化抗原及其功能 101
一、主要的CD分子 101
二、CD分子的免疫功能 105
第三节 细胞黏附分子的种类、结构和功能 106
一、黏附分子的种类和结构 106
二、黏附分子表达的调节 110
三、黏附分子的功能 111
四、可溶型黏附分子 113
第二部分 免疫应答 117
第七章 固有免疫 117
第一节 固有免疫对抗原的识别 117
一、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 117
二、体液中的模式识别分子 118
三、模式识别受体 119
四、Toll样受体及其信号转导 121
五、NOD样受体对细菌和病毒的识别 123
六、RIG-1样受体对病毒成分的识别 125
第二节 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的效应分子与细胞 126
一、抗菌蛋白和抗菌肽 126
二、补体 127
三、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 129
四、胞内杀菌物质 129
五、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的细胞 130
第三节 固有免疫的效应机制 130
一、防御屏障 130
二、炎症反应 132
第八章 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137
第一节 抗原提呈细胞 137
一、专职APC 137
二、非专职APC 138
第二节 参与抗原提呈的分子及T-APC相互作用 138
一、T-APC相互作用中的免疫分子 138
二、T-APC相互作用中的免疫突触 142
第三节 蛋白质抗原加工提呈的两条主要途径 145
一、内体-溶酶体途径 145
二、胞质溶胶途径 147
三、抗原加工提呈的非典型途径 150
第四节 MHC分子、抗原肽和TCR间的相互作用 151
一、抗原肽与MHC分子相互作用及其分子基础 151
二、TCR-pMHC相互作用的理论意义及应用意义 153
第五节 CD1分子对脂类抗原的提呈 155
第九章 T细胞激活 157
第一节 T细胞抗原识别信号的转导 157
一、参与T细胞激活信号转导的一些主要成分 157
二、信号的跨膜传递和转导通路的启动 158
三、抗原激活信号胞内转导的主要途径 159
四、T细胞信号转导抑制剂 161
第二节 T细胞激活的其他信号 162
一、协同刺激信号的转导 162
二、转录因子的活化和基因的表达 163
三、细胞因子IL-2受体启动的信号转导在T细胞激活中的作用 164
第三节 T细胞功能性亚群的分化 165
一、CD4 T细胞亚群 166
二、CD8细胞毒性T细胞 168
第四节 记忆性T细胞 169
一、记忆性T细胞的产生是一个由抗原启动的程序化过程 169
二、记忆性T细胞的异质性及其亚群 169
三、记忆性T细胞长期维持的机制 170
第五节 超抗原对T细胞的激活 170
一、超抗原作用的特点及其对T细胞的激活 171
二、超抗原诱发的免疫病理学效应 171
第十章 B细胞激活 173
第一节 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173
一、初始B细胞的特性及其激活途径 173
二、B细胞的抗原识别结构 173
三、B细胞抗原识别信号的转导 174
四、Bruton酪氨酸激酶与X性联无丙球血症 177
第二节 T、B细胞相互作用与B细胞的增殖分化 177
一、B细胞的抗原提呈作用 178
二、T、B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178
三、B细胞增殖分化有关的细胞因子 179
第三节 B细胞的增殖分化与生发中心的形成 179
一、B细胞在淋巴结中的定居与激活 179
二、体细胞高频突变与抗体的亲和力成熟 182
三、抗体的类别转换 184
四、浆细胞、记忆性B细胞与抗体的二次应答 185
第四节 T细胞非依赖抗原对B细胞的活化 188
一、TI抗原的分类与主要特性 188
二、B细胞对TI抗原的应答 188
第十一章 免疫应答的效应机制 190
第一节 抗体的效应功能 190
一、IgG和IgM介导的效应 190
二、分泌型IgA的局部抗感染作用 190
三、IgE介导的效应机制 190
第二节 T细胞介导的效应功能 192
一、CTL对靶细胞的杀伤 192
二、迟发型超敏反应中Th1介导的效应机制 195
第三节 Fas相关的死亡信号转导与凋亡 196
一、Fas分子启动的死亡信号转导 196
二、Caspase的效应机制 199
第四节 NK细胞、巨噬细胞和细胞因子的效应功能 200
一、NK细胞的效应机制 200
二、细胞因子和巨噬细胞的效应作用 201
第十二章 免疫调节 203
第一节 固有免疫应答的调节 203
一、TLR信号转导的反馈调节 203
二、通过抑制信号途径调控细胞因子的激活 204
三、补体效应的调节 206
四、免疫-内分泌神经系统的相互作用和调节 207
第二节 抑制性受体介导的免疫调节 208
一、免疫细胞激活信号转导的抑制性分子和受体 208
二、各种免疫细胞的抑制性受体及其反馈调节 209
第三节 调节性T细胞 211
一、自然调节T细胞 212
二、适应性调节T细胞 213
三、其他调节性T细胞 215
第四节 抗独特型淋巴细胞克隆对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调节 215
一、抗独特型抗体和独特型网络 215
二、以抗体独特型为核心的两种主要调控格局 217
第五节 效应细胞分化及效应功能的负向调节 217
一、激活诱导的细胞死亡对特异性抗原应答的反馈调节 217
二、受体饥饿引起的细胞凋亡 218
第六节 最适免疫应答格局的群体调节 220
一、病原体对个体抗病能力的选择 220
二、免疫分子编码基因的多态性与选择压力 220
三、群体水平的免疫调节增强种群的应变能力 220
第七节 免疫干预和疾病防治 221
一、对正常免疫应答途径的人为修饰 221
二、对免疫调节途径的人为干预 222
三、免疫干预在疾病防治中的意义 224
第三部分 免疫病理 229
第十三章 超敏反应 229
第一节 Ⅰ型超敏反应 229
一、机制 229
二、变应原 231
三、Th2细胞的活化 231
四、B细胞活化及IgE转换 231
五、IgE与高亲和力IgE受体 232
第二节 变态反应中肥大细胞的作用 232
一、肥大细胞发育 232
二、肥大细胞活化的信号途径 233
三、肥大细胞产生的介质 234
第三节 调节性T细胞在过敏性疾病中的作用 235
一、两类调节性T细胞 235
二、调节性T细胞与过敏性疾病 236
第四节 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236
一、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特征 236
二、全身性过敏反应 237
三、哮喘 238
四、速发型超敏反应与遗传 238
第五节 Ⅱ型和Ⅲ型超敏反应 239
一、Ⅱ型超敏反应 239
二、Ⅲ型超敏反应 240
第五节 Ⅳ型超敏反应 241
一、T细胞介导的超敏反应 241
二、机制 242
三、Ⅳ型超敏反应疾病举例 243
第十四章 抗感染免疫 244
第一节 抗感染免疫概述 244
一、病原体的分类 244
二、抗感染免疫的类型和结局 244
第二节 固有性抗感染免疫 245
一、固有性抗感染免疫的主要组成 245
二、固有性抗感染免疫的分子识别 246
三、固有性抗感染免疫的意义 246
第三节 适应性抗感染免疫 247
一、适应性抗感染免疫的诱生 247
二、抗感染体液免疫及其效应机制 247
三、抗感染细胞免疫应答及其效应机制 248
四、抗感染黏膜免疫应答及其机制 248
五、抗感染免疫的记忆反应 249
第四节 胞内病原体的感染免疫 249
一、抗胞内病毒感染免疫 249
二、抗胞内细菌感染免疫 253
第五节 胞外病原体的感染免疫 255
一、抗胞外细菌感染免疫 255
二、抗真菌感染免疫 256
三、抗寄生虫感染免疫 256
第六节 病原体逃逸抗感染免疫的机制 257
一、病原体因素 257
二、宿主因素 260
三、病原体逃逸抗感染免疫的后果 260
第十五章 自身免疫与自身免疫病 262
第一节 自身免疫与自身免疫病 262
一、自身免疫 262
二、自身免疫病 262
第二节 自身抗体、自身反应性T细胞与自身免疫病 264
一、自身抗体与自身免疫病 264
二、自身反应性T细胞与自身免疫病 265
第三节 发生自身免疫病的相关因素 266
一、免疫学因素 266
二、内分泌因素和环境因素 269
三、遗传因素 269
第五节 自身免疫应答造成病理损伤的机制及常见自身免疫病 271
一、自身免疫应答造成病理损伤的机制 271
二、常见自身免疫病举例 272
第六节 自身免疫病的治疗原则 275
一、糖皮质激素 275
二、免疫抑制剂 275
三、免疫净化 276
四、免疫及生物制剂 276
第十六章 肿瘤免疫 279
第一节 肿瘤抗原 279
一、肿瘤特异性抗原 279
二、肿瘤相关抗原 281
第二节 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 282
一、体液免疫效应机制 283
二、细胞免疫效应机制 284
第三节 肿瘤的免疫监视及免疫逃逸 285
一、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 285
二、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285
第四节 肿瘤的免疫治疗 289
一、肿瘤的主动免疫治疗 289
二、肿瘤的被动免疫治疗 291
三、肿瘤的基因治疗 293
第十七章 移植免疫 295
第一节 同种异体器官移植排斥的机制 295
一、引起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的抗原 295
二、T细胞识别同种抗原的机制 296
三、移植排斥反应的效应机制 298
第二节 移植排斥反应的类型 300
一、宿主抗移植物反应 300
二、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301
三、排斥反应的特殊情况 302
第三节 移植排斥反应的防治原理 302
一、供者的选择 302
二、移植物和受者的预处理 303
三、抑制受者的免疫应答 303
四、移植后的免疫监测 304
第四节 移植相关的免疫学问题 304
一、诱导同种移植耐受(或延长移植物存活)的主要策略及其基本原理 304
二、异种移植的实验研究 308
三、母胎耐受 309
第十八章 免疫治疗 311
第一节 免疫治疗的分类 311
一、免疫增强疗法 311
二、免疫抑制疗法 311
三、特异性免疫疗法 311
四、非特异性免疫疗法 312
五、主动免疫疗法 312
六、被动免疫疗法 312
第二节 抗原为基础的免疫治疗 312
一、诱导和增强免疫应答 312
二、诱导免疫耐受 314
第三节 以抗体为基础的免疫治疗 315
一、免疫血清 315
二、单克隆抗体 315
三、抗体靶向药物治疗 316
四、基因工程抗体 317
第四节 以细胞为基础的免疫治疗 317
一、干细胞替代治疗 317
二、肿瘤疫苗治疗 318
三、免疫效应细胞治疗 319
四、针对活化T细胞的免疫治疗 320
五、树突状细胞免疫治疗 321
第五节 以细胞因子及其拮抗剂为基础的免疫治疗 322
一、细胞因子补充和添加疗法 323
二、细胞因子阻断和拮抗疗法 323
三、细胞因子基因疗法 323
第六节 趋化因子介导的生物治疗 324
一、使用单一趋化因子的疗法 324
二、细胞因子与趋化因子结合治疗 325
第七节 免疫调节剂 325
一、免疫增强剂 325
二、免疫抑制剂 326
附表1 白细胞介素(IL)的种类和主要生物学活性 328
附表2 人CD分子及其主要特征 330
索引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