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家养状态下的变异 1
一 变异的原因 1
二 习性、变异与遗传 3
三 家养变种的性状及其起源 6
四 家鸽的品种及其差异和起源 7
五 古代所依据的选择原理及其效果 9
六 无意识的选择 11
七 人工选择的有利条件 13
第二章 自然状态下的变异 15
一 变异性 15
二 个体差异 16
三 可疑的物种 17
四 分布广、扩散大及常见的物种变异最多 20
五 大属内的物种比小属内的物种变异更频繁 21
六 大属内的物种之间的关系 22
第三章 生存斗争 25
一 广义的生存斗争 25
二 生物按几何级数增加的趋势 26
三 抑制生物数量增加的因素 27
四 生存斗争中动植物之间的复杂关系 29
五 同种的个体间和变种间生存斗争最为激烈 32
第四章 自然选择 36
一 性选择 36
二 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作用的实例 37
三 论个体的杂交 39
四 通过自然选择产生新类型的有利条件 41
五 自然选择所引起的灭绝 44
六 性状分歧 45
七 生物体制进化可达到的程度 47
八 性状的趋同 48
九 同一纲中一切生物的亲缘关系 50
第五章 变异的法则 52
一 环境改变的影响 52
二 器官的用进废退与自然选择 53
三 适应性变异 55
四 相关变异 56
五 生长的补偿和节约 57
六 重复的、退化的、低等的构造易于变异 58
七 发育异常的构造极易变异 59
八 种级特征比属级特征更易变异 60
九 第二性征易生变异 61
十 不同的物种呈现相似的变异 63
第六章 学说的难点 65
一 过渡变种的不存在或稀有 65
二 具有特殊习性和构造之生物的起源和过渡 66
三 极完美而复杂的器官 69
四 过渡的方式 70
五 自然选择学说的特殊难点 72
六 自然选择对次要器官的影响 74
七 功利说有多少真实性:美是怎样获得的 76
第七章 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各种异议一 一般异议 77
二 严重异议:无用处的性状不受自然选择影响 79
三 米瓦特先生收集的异议 80
四 长颈鹿 81
五 拟态 83
六 攀援植物 85
第八章 本能 90
一 家养动物习性或本能的遗传变化 90
二 特殊本能 92
三 难点:中性的和不育的昆虫 94
第九章 杂种性质 99
一 不育性的程度 99
二 支配杂交不育性和杂种不育性的规律 100
三 杂交不育性和杂种不育性的起源和原因 102
四 交互的二型性和三型性 104
五 并非所有变种杂交及其混种后代都是可育的 106
六 除能育性之外,杂种与混种的比较 108
第十章 论地质记录的不完整 112
一 从沉积速率和侵蚀程度来推测时间的进程 112
二 古生物化石标本的贫乏 114
三 任何一个地质层中众多中间变种的缺乏 116
四 全群近似物种的突然出现 119
五 近似物种群在已知最古老化石层中的突然出现 120
第十一章 生物在地质上的演替 124
一 灭绝 124
二 全世界生物演化几乎同步发生 125
三 灭绝物种与现存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 127
四 古代生物的进化状况与现代生物的比较 129
五 第三纪末期同一地域同一类型生物的演替 131
第十二章 生物的地理分布 134
一 物种单一起源中心论 134
二 物种传播的方式 135
三 冰期时的传播 137
四 南北冰期的交替 140
第十三章 生物的地理分布(续)一 淡水生物 143
二 海岛上的生物 145
三 海岛上没有两栖类和陆栖哺乳类 146
四 海岛生物与邻近大陆生物的关系 148
第十四章 生物间的亲缘关系 151
一 分类 151
二 同功的类似性 155
三 连接生物亲缘关系的性质 156
四 形态学 158
五 发育及胚胎学 160
六 退化的、萎缩的和停止发育的器官 164
第十五章 综述和结语 167
一 综述反对自然选择学说的论点 167
二 综述支持自然选择学说的事实及论点 171
三 结语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