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传与超越 现代视野中的孔子思想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尹砥廷著
  • 出 版 社: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22603297X
  • 页数:384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一部站在现代化发展的基线上,适用新的方法,转换审读视角,从宏观上、总体上对孔子思想重新进行系统研究的学术专著。

第一章 审思古老的个案 1

第一节 特殊的遗传基因 1

一、战功卓著的强悍武夫 1

1.偪阳之战与防邑突围 1

2.健壮的体魄与刚毅的气质 2

二、纤细娴雅的妙龄少女 2

1.差异的结合与变异的优势 2

2.情爱结出的硕果 3

三、远缘血统的最佳契合 5

1.我国古代的“同姓不婚”制 5

2.远缘遗传基因的组合 5

第二节 孤儿寡母的心灵图像 6

一、贤母的训教引导 7

1.殷切期盼中的降生 7

2.训子的环境选择 7

3.慈母的心路祈向 7

二、圈定仁人的初始符号 8

1.困苦生活磨砺出来的思想火花 8

2.“鄙事”中培育出来的多才多艺 9

3.自学成才的抗争之路 9

三、传统效应与血统认同 10

1.传统文化熏陶下的好古心态 10

2.跻身上层的原始动因 10

第三节 基因复制的模式 11

一、远祖遗风 11

1.祖德祖训的警示 11

2.懿德的再现与光大 12

二、龙种心态 12

1.治理母丧的决断 12

2.季氏飨士的碰壁 13

3.新旧保革的心路历程 14

三、武士风采 14

1.武夫气质血脉的叠印 14

2.夹谷之会的折冲樽俎 15

第四节 时代社会的造就 16

一、时代设定的新起跑线 16

1.西周与春秋社会性质的再讨论 16

2.西周封建制的综合考察 17

二、新旧重负与艰难的选择 23

1.封建领主经济的坍塌 23

2.新兴政治势力的登台 23

3.政治体制的变革 24

4.心理的重压与两难的选择 25

三、历史的因袭与不断的开拓 25

1.春秋政治体制对西周的因袭与发展 25

2.尊王崇周的社会心态 26

3.重民、敬德新思想的萌生 27

4.“仁”、“礼”概念的接受和概念内涵的更新 28

5.从“重人”到新的人才观 29

6.从“重德”到新的人生价值观 30

第二章 孔子的差等结构思想 31

第一节 差等结构思想的形成 31

一、差等是事物构成的客观存在 31

1.感悟体知与引彼连类 31

2.具象的抽象认知思维 32

3.弥漫宇宙的差等区分 33

二、孔子差等结构思想的形成 33

1.大自然给予的启示 34

2.对智力与才能差等的认识 35

3.对个性与志向差等的思考 36

第二节 差等结构是社会步入文明之后的基本组织形态 38

一、历史传说中的差等意识与欲求 38

1.差等欲求的无意识反映 38

2.我国古代神话中的差等影像 39

二、古文献记载的我国远古社会差等存在的蛛丝马迹 40

1.混沌蒙昧之中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 41

2.部落联盟的军事首长 41

第三节 差等结构是文明社会的显著标志 42

一、中国古代的氏族情结 42

1.特殊的地理环境 42

2.“孝悌”的强化作用 43

3.田制和税制的氏族框架 43

4.伦理观念上的祖先崇拜 44

二、社会差等结构的金字塔模块 45

1.王室血缘远近与贵贱差等次第 45

2.夏商周三代与继周的百世 45

3.嫡长制的建立与宗法等级制的巩固 46

三、孔子对社会差等结构的深层认识 47

1.等级名分错位的社会现实 47

2.“正名”就是整纲纪以明差等 47

3.正“名”其实质是正“实” 47

4.修《春秋》实为后王立法 49

第四节 孔子的差等结构思想网络 50

一、仁爱的差等区分 50

1.“爱人”与“泛爱众”的民本内涵 50

2.“爱”的起点与“爱”的重点 51

3.“爱”的施主与“爱”的受众 51

二、礼的差等规定性 52

1.从尊命、尊神到尊礼 52

2.不能逾越的差等规定 52

3.注定的“命”和对命的抗争 53

4.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双向的要求 54

三、“和而不同”的差等对待 54

1.矛盾的对立与对立面的和谐 54

2.中正之道与审时度势 55

四、人性相近的差等认识 55

1.承认遗传与强调习染 55

2.注重环境、择友与教育 56

五、“有教无类”仍有类 56

1.“束脩”限制了“类”的多数 56

2.性别排除了“类”的一半 56

3.教而后的新分“类” 57

第三章 人本主义的哲学思想 58

第一节 继承发展与超越 58

一、人在社会生活中地位的不断提高 59

1.对君以民为基的认识 59

2.对民的地位的认定 60

3.从怀疑到否定天的意志 60

4.人民威力的充分展示 61

二、孔子人本主义哲学的文化渊源 63

1.氏族社会的原始人道主义为孔子提供了借鉴之资 63

2.孔子对礼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66

三、孔子对礼乐文化的超越 75

1.礼乐作用的高扬 75

2.新型官僚制度的构想 78

3.新的文化理想和价值取向 82

第二节 仁是对人的本质规定 86

一、自然人、社会人与“成人” 87

1.自然人不是本质意义上的人 88

2.社会人要修己成为本质意义上的人 88

3.“成人”才算达到标准的“人” 90

二、道德之本与万善之源 92

1.仁是一种道德理念 92

2.仁的本质是人道主义 109

3.求仁的修己之道 116

第三节“义”的调节与制约机制 120

一、义在孔子思想中的地位 121

1.仁和义相提并论 121

2.仁和义的区分 121

3.仁为核心的原因 122

二、义是仁德外现的决断机制 123

1.义是仁转化为道德实践的中介 123

2.义是行仁的驱动力 123

3.义对仁的调节 124

三、义对利的制约 125

1.对义利一体观的修正 125

2.义利不兼容与义的非功利性 126

3.义重于利的价值取向 126

第四章 以德治国的政治思想 129

第一节 德治思想的产生 129

一、德思想文化概念的历史演化 129

1.畏天命的敬德思想 129

2.敬德保民的提出 130

3.德概念内涵的扩充 134

4.孔子对德的超越 136

二、现实的土壤 138

1.德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138

2.崇德的社会思潮 140

3.暴政无德者的下场 143

三、困厄中的启示录 144

1.“少也贱”的启示 145

2.“凤鸟”、“河图”的期盼 145

3.广泛吸纳的升华 145

4.碰壁后的反思 146

第二节 德治思想的内涵 147

一、仁民是主旋律 147

1.“为政,爱人为大” 147

2.为政就得“惠民” 148

3.“修文德以来之” 149

二、修己是基础 150

1.“政者,正也” 150

2.上行则下效 151

3.“先之劳之” 151

三、用贤是关键 152

1.打破世袭贵族垄断公职的局面 152

2.“举直错诸枉,则民服” 153

3.“其人存,则其政举” 155

第三节 以德治国的实施 156

一、谋求国家的大一统 156

1.大一统思想产生的文化背景 157

2.实现大一统的方法 159

3.新基础上的新统一 160

4.“民说则归之如流水” 162

二、以德治国的理想 165

1.“宪章文武”的奋斗 165

2.“祖述尧舜”的憧憬 167

三、“无为而治” 169

1.君上无为而臣下有为 169

2.君道无为的基本原则 169

3.“无为”治国思想的影响 172

第四节 德化下的教化 173

一、“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173

1.德以服民的治术 174

2.礼以别等的治道 176

3.“有耻且格”的效应 177

二.“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177

1.宽猛相济,政是以和 178

2.主张“刑罚中” 179

三、教民知礼守法 179

1.教民以人伦 180

2.教民以军事 180

3.教民以法律科条 181

第五章 孔子的经济思想 183

第一节 政治经济思想 183

一、“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184

1.高以下为基,君依民而存 184

2.“废山泽之禁” 186

3.“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186

二、“君子谋道不谋食” 187

1.士阶层的现实职责 187

2.社会分工的历史必然性 188

3.造就新型官僚后备队伍的需要 189

三、“均无贫”的分配思想 190

1.满足人民的最低生活需求 190

2.“均”这一分配原则的提出 190

3.“均”的内涵与实质 191

四、重义讲信的流通观 192

1.倾向于商品的自由流通 192

2.“义然后取”的经营原则 193

3.信是商品顺利流通的前提和保证 194

第二节 人口经济思想 194

一、经济行为的产生与发展的原动力 195

1.人对经济需求的必然性 195

2.人对经济心理欲求的普遍性 195

3.自然欲求力与礼义道德力的互生共长 196

二、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96

1.着眼于人口的自然增殖 196

2.着力于人口的招徕 197

3.不误农时与保护劳动力 198

三、经济发展中的各种辩证关系 199

1.富、庶、教三位一体 199

2.富民的途径与策略 200

3.提高人口的整体素质 201

4.生产劳作中的协作集体观 202

第三节 消费经济思想 204

一、差等结构的消费观 204

1.“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宏观调控 204

2.“节财”、“自制”与使民自富 205

3.按等级名分进行差等消费 206

4.礼仪消费中的差等对待 206

二、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 208

1.“消费物质渴求”的现实存在性 208

2.“物质消费需要”的社会合理性 209

3.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 209

4.不为物累的精神升华 210

三、劳务交换与劳务消费 211

1.社会发展促进劳务交换与劳务消费 211

2.劳务交换与劳务消费第一人 212

3.劳务交换与情感浸染 213

第四节 孔子经济思想哺育出的儒商 215

一、儒商的具体内涵 215

1.高文化品位 215

2.智勇合一的性格 216

3.坚忍不拔的毅力 216

4.强烈的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17

二、儒商的道德自律:“义” 217

1.义在现实层面上的内外约束 217

2.以义为怀的胸襟和巧于分利的气度 218

3.重义带来获利的长期效应 219

三、儒商的经营原则:“信” 219

1.讲“权变”而绝不玩“权术” 219

2.营造亲和的内部环境 220

3.温良恭谨的经营态度 221

4.货真价实的商规店约 221

5.售后负责的真诚承诺 221

四、儒商的终极关切:“仁” 222

1.“修己”是成就事业的基础 222

2.“信己”是力量的源泉 222

3.“人弃我取,人取我予”的策略 223

4.严于“克己”,勤于事功的品格 223

5.敬业乐群的职业精神 223

6.济世救民的商业理想 224

第六章 孔子的管理思想 226

第一节 孔子管理思想的文化剖析 227

一、历史文化渊源 227

1.原始农业与血缘家族管理 227

2.贫富分化与差等结构管理 228

3.孕育管理精神的文化土壤 229

二、文化特质 230

1.生生不已,自强不息的管理精神 230

2.贵和持中的管理原则 232

3.以人为核心的管理模式 232

4.管理活动的“内倾”心理定势 233

5.管理运作的“圆融”形态 234

三、CIS与孔子管理文化精神 236

1.CIS及其源流 236

2.仁义是企业理念(MI)的基础 238

3.智勇是企业CIS成功实施的关键 240

4.诚信是企业CIS成功实施的保证 240

第二节 人道感化的心治主义 242

一、重视人的主体价值 242

二、发挥人的能动作用 243

三、心治在于感化,感化在于尊重 244

四、信息反馈的“内省”原则 245

第三节 管理主体素质的提高 246

一、提高素质的原则、方法和途径 246

二、提高素质的主要矛盾面 247

三、严于律己与宽以待人 249

四、管理主体的高素质 250

五、管理人才的优化组合 250

第四节 坚持稳妥求实的管理方法 251

一、现实精神与理性态度 252

二、尊重传统与改革创新 252

三、中庸之为至德 253

四、乐教感化,松紧相济 255

第五节 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 255

一、家族管理组织形式的道德本位 256

二、家族管理组织形式的变通与变异 257

三、家族管理组织形式的道德规范 261

第七章 孔子的教育思想 263

第一节 “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 263

一、素质教育的全民性 263

1.素质教育的内涵 264

2.素质教育的方式 264

二、私学收徒的广泛性 266

1.入学手续简单 267

2.招收无条件限制 267

三、学校管理的开放性 268

1.管理的民主因素 268

2.入学时间的随意性 269

第二节 新型官僚的养成所 269

一、“学而优则仕”的培养目标 270

1.训练“不器”之材 270

2.要求“谋道不谋食” 271

3.“文质彬彬”的楷模 272

二、德智体美的教育内容 274

1.立志、知人与论世 274

2.“六艺”的齐头并进 276

3.“四教”的有机整合 277

4.“四科”的专门进修 283

三、丰硕的教育成果 285

1.杏坛春秋 285

2.桃李满天下 287

3.薪火传人 295

第三节 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298

一、“教学相长”的原则 299

二、因材施教的原则 300

三、尊师爱生的原则 302

四、学生主体性原则 303

五、学思、知行统一的教学方法 304

六、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305

七、情感教学法 308

第八章 孔子的文艺美学思想 311

第一节 孔子美学思想渊源 311

一、审美意识与功用目的 311

1.我国原始社会审美的功用性 311

2.《周易》比附象征的真实基础 313

3.《诗经》的社会功用性 314

二、从生理快感到理性美感 316

1.“味”与“美”的联系 316

2.美感与快感的分离 316

3.味、色、声为“五”则美的内蕴 316

三、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 317

1.外美内恶的客观存在 318

2.对感官享乐为美的否定 318

3.对声色之美的限定 319

四、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和” 320

1.“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320

2.“和声入于耳而藏于心” 322

3.“耳目心之枢机” 322

第二节 孔子文艺美学思想体系 323

一、兴:文艺本质论 324

1.文艺的现实性与主观性 324

2.文艺的直觉感悟与理性体验 324

3.文艺的个别性与综合性 325

二、观:文艺创作与鉴赏论 326

1.文艺创作始于观察生活 326

2.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327

3.文艺作品的社会内容 328

三、群:文艺能论 328

1.陶冶仁爱情性 329

2.协调群体关系 329

3.融洽社会生活 330

四、怨:文艺批评论 330

1.消心中之块垒 330

2.对不良政治的谴责 331

3.对违仁的怨恨 331

第三节 孔子文艺美学的基本特质 333

一、鲜明的社会政治功利性 333

1.“兴于诗”、“成于乐”与道德修养 333

2.编诗与正乐的政治目的性 334

3.赋诗专对的社会功利性 335

二、强烈的主体抒情性 336

1.乐“示情”的情感交流 337

2.“游于艺”的情感体味 338

3.“诗言志”的情感抒发 338

4.“思无邪”的情感约束 339

三、观物取象的形象性 339

1.“立象以尽意” 339

2.具象的抽象 340

3.抽象的具象 341

四、文质统一的价值取向 342

1.质的内容规定 342

2.文质的辩证关系 343

3.“辞达而已矣” 343

第四节 “尽善”“尽美”的艺术理想 345

一、美、善概念的演化 345

1.美与善的互通 345

2.美与善的区分 346

二、“善者美之实” 346

1.美的崇高与永恒 347

2.以善为内容的审美追求 347

三、善与美的统一 348

1.尽善尽美的本质内涵 348

2.理想境界的追求 349

第五节 “中和”的美学批评原则 349

一、创作主体的评判原则 349

1.“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350

2.“反情以和其志” 351

二、审美主体的价值标准 351

1.把握情感适中的“度” 352

2.让志意归之于“正” 353

三、自然美的最高境界 354

1.审美主体于对象的选择性 354

2.自然物态与审美心理的异质同构 355

第九章 孔子的养生观 357

第一节 练心: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 357

一、勤奋学习葆青春 357

1.知识在心有胆有识 357

2.智力青春与生理寿命的双赢 358

3.聚精会神乃养生大法 358

二、不断奋进心不老 358

1.“发愤忘食”的生活旨趣 358

2.“乐以忘忧”的生活态度 359

3.“不知老之将至”的生活准则 360

三、“朝闻夕死”见精神 360

1.“守死善道”的信念 360

2.“杀身成仁”的决心 361

3.“博施济众”的情感升华 361

第二节 养性:忠恕之道的处世原则 362

一、“仁者寿”的养生哲学体系 362

1.寿的深刻内蕴 362

2.“仁寿”的践履之路 363

3.安于义理与厚重不迁 363

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364

1.轻富贵能带来轻松 364

2.甘清贫使精神愉快 365

3.不攀比会心情平稳 365

三、和乐融洽的人际关系 365

1.处理问题的方法 366

2.对待事情的态度 366

3.看待别人的原则 366

第三节 颐情:培养通泰自适的情操 367

一、丰富多彩的生活 367

1.抓住主旋律一直不放松 367

2.参加体育锻炼强志健身 368

3.参加文艺活动陶冶情操 368

二、善于结交朋友 369

1.结交朋友的原则 369

2.“以友辅仁”的目的 370

3.朋友团聚的欢乐 370

三、恬淡自适的情怀 371

1.“无适也,无莫也” 371

2.慈爱、朴质、平和、宁静 371

3.“静”的内涵与实质 372

第四节 健身:良好的生活习惯 373

一、讲究生活的卫生 373

1.饮食的卫生与食物的配搭 373

2.衣着的习惯与服饰的美化 374

3.环境的选择与居家的规矩 375

二、注意身体的保养 375

1.以“正”拒“邪”的预防原则 375

2.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 376

3.避免意外事件对生命的戕害 376

三、具有自制自控的能力 377

1.“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377

2.对饮酒的自我节制 378

3.对不同生理段的心理调控 378

主要参考文献 381

后记 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