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刘正维 1
学科理论研究 3
新时期以来武汉音乐学院的民族音乐学研究——关于学科发展的回顾与研究特色的思考&蔡际洲 3
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历史与问题——兼论当代的“接轨情结”与中国现代学术的性质及任务&宋祥瑞 23
分布研究 43
民歌旋律地方色彩的形成及色彩区的划分&杨匡民 43
戏曲腔式及其板块分布论&刘正维 62
长江中游文化区民歌结构&杨匡民 77
我国民间音乐的调式型号与板块分布&刘正维 92
【剪靛花】的地理分布&康玲 蔡际洲 111
渊源研究 133
二黄腔源于鄂东北辩&刘正维 133
沮水巫音与楚音乐文化&史新民 158
天台宗声明考略——佛乐东渐研究之一&周耘 166
道乐渊源探析&周耘 177
鲁南五大调考源&刘清 蔡际洲 190
世俗音乐的道教化——关于全真道经韵音乐与世俗音乐关系的探讨&孙凡 206
本体研究 221
商核论——兼论中西乐学调关系若干问题的比较&童忠良 221
正声论&童忠良 230
乐户·乐班——《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湖北卷》编辑劄记&史新民 239
湖北民间鼓吹乐音高的偏离及其风格特征探讨&胡志平 247
古琴音乐的现代传承&傅丽娜 丁承运 262
湖北民间器乐的变体复奏发展手法&胡军 269
阐释研究 281
斤求两——江汉锣鼓乐《斤求两》文化浅析&史新民 281
古琴东瀛兴衰之文化要因阐释&周耘 286
胡琴曲中的新文人音乐——刘天华二胡曲审美特色探讨&胡志平 295
中国民族视唱练耳法刍议&傅丽娜 302
全真道仪式音乐的符号意义&孙凡 306
试论道教音乐的现代价值&胡军 316
“改土归流”与土家族民歌&孟宪辉 326
音乐传播学视野中的中国民歌&汪森 331
论皮黄腔在戏曲声腔发展史中的贡献&徐烨 341
附录一 武汉音乐学院民族音乐学方向近五年主要科研成果概览(2002.6—2007.6) 351
附录二 武汉音乐学院民族音乐学方向近五年研究生培养情况(2002.6—2007.6) 365
附录三 本书作者简介 369
后记 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