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巴蜀古史考察札记三台县 3
牛头山 3
一首民谣 5
西河与护城壕 5
严锡命的家乡 6
广汉县 6
几方宋代雒县的地券 6
龙居寺 8
和尚字派 9
《张献忠圣谕碑》 9
广安县 12
大良城 12
大良城现存摩崖文字 15
明万历《禁童婚示谕碑》 17
鹅滩之所在 17
大足县 18
宝顶石刻的年代及其创建主持人 18
柳本尊与宝顶佛教宗派 22
南宋思想史的第一手素材 30
宝顶石刻中的异体字和简化字 34
南宋社会生活的部分反映 36
万县 38
天生城 38
天生城现存宋末修城摩崖文字 40
天生城《宣相杨公攻取万州之记》摩崖 42
开县 44
黄陵城 44
“秦公祠” 46
什邡县 47
清《重建金相寺记》碑 47
李冰庙 48
龙居寺 49
邛崃县 50
清《徐氏宗坊碑》 50
文君井 51
铁屎坝与宋代惠民监 51
文笔山与张献忠的传说 52
油榨沱的得名 53
天纲祠 53
清《火井碑》 54
盐井与盐井溪 55
唐宋火井县治地旧址 55
清《庾会庵墓志》 57
北宋初年火井县治地旧址 57
山顶马道 60
一通反清复明的碑石 61
“木梯老” 61
“小胡椒顶”与张献忠的传说 62
合川县 63
钓鱼城 63
钓鱼城“王坚纪功摩崖”残文 68
明《新建王张二公祠堂记》碑 71
清钓鱼山四界碑 73
两通肯定王立等人的碑石 74
一通批驳肯定王立的碑石 77
清《勘定钓鱼城义田碑记》 78
宋蒙合州之战的几个小地名 81
江北县 83
多功城 83
多功城城门门拱石宋刻题记 84
江安县 86
三江碛 86
合江县 90
神臂城 90
桃竹滩和折鱼滩之所在 94
南宋义士先坤朋家的《族谱》 94
榕山城和安乐城 97
石盘寨之所在 99
《余氏族谱》摘录 100
安岳县 102
陈抟故里探究 102
《茗山纪功之碑》 105
成都市 109
“应运”钱币 109
“应感”钱币 112
金堂县 113
宋怀安军治所今址 113
瑞光塔南宋题记 114
南宋云顶山城遗址及城门石刻 114
有关张献忠起义军的碑石 118
宜宾市 121
登高山城 121
奉节县 124
隋代墓志及后世题记 124
隋《舍利塔碑》 125
西津口之所在 126
锁江铁柱和徐宗武刻石 127
廖永忠攻瞿塘关 130
瞿塘峡分属奉节、巫山二县 131
明《吊殉难同知何承光诗碑》 132
重庆市 134
有关蒙哥汗死地的探究 134
峨眉县 137
峨眉山普贤铜像 137
郫县 142
《司马光诞生地碑》考订 142
崇庆县 150
宋蜀州江原县治故址 150
“白鹤仙”——关于赵抃的传说 151
羊马河故道 153
街子场曾设县治 154
干溪之所在 154
温江县 158
安国镇的今址 158
彭山县 159
“老城墙” 159
双江镇 160
仙女山 161
张献忠起义军江口之战 162
平盖观 164
张献忠余部在四川落业 164
犍为县 165
紫云城 165
《蒙族源流》 168
渠县 177
礼义城 177
三教寺 179
宋《练使胡将军碑》 181
富顺县 183
虎头城 183
新津县 186
五津镇与三渡水 186
穿口之所在 187
新都县 189
龙藏寺 189
反映张献忠起义军的三通碑石 189
潼南县 192
潼南大佛 192
一通碑文的校记 194
《郑氏族谱》与郑清之墓 195
唐宋崇龛县今址 199
灌县 204
《大唐开元神武皇帝书》碑 204
宋《敕赐胜因院碑》 206
宋《柳□买地券》 208
宋《成纪夫人墓铭》 208
宋《张保娘买地券》 210
宋《仲昌言地券》 210
宋《何夫人墓志》 211
杜家墩子——宋永康军青城县治遗址 212
味江——王小波的家乡 216
导江铺——导江县治遗址 218
太平场与宋代味江镇 219
“茶伕子” 220
“坐地猫儿” 220
王小波的民族族属存疑 221
王衍行宫大础石 222
清《处士郑远昌墓碑》 223
清《古普照寺源流记》碑 223
青城山上有关张献忠起义军的传说 224
味江流域有关张献忠起义军的传说 225
张献忠在灌县不杀的几姓人 225
《茅亭客话》的得名 226
二王庙道教源流及道士字派 226
二王庙的庙产和庙会 227
王小波发动起义与宗教的关系 227
古时成都平原的大寺庙 229
灌县出土的几方明代地券 229
“缄?”铜印 230
宋《赵真修路碑》 231
鸿都观 232
附:《四川古史考察札记·前言》 233
二、大足石刻研究大足石刻铭文与宋史研究 239
大足多宝塔石刻与宋人冯檝 252
冯檝的著述及其史料价值 273
冯檝的仕宦生涯和崇佛活动 287
冯檝与泸州报恩塔 303
大足石刻宋碑《三圣御制佛牙赞》考析 316
遂州希昼与“宋初九僧”希昼 ——大足石刻宋碑《书〈严逊记〉》辨析 337
三、宋代交子研究宋代交子具体诞生地探考杂识 351
四、蜀学研究 367
蜀学与蜀学研究榷议 367
近代四川书院教育与蜀学人才培养 378
蒙文通先生与宋史研究——读《蒙文通文集》 393
滋兰育人,鞠躬尽瘁——纪念缪钺先生100周年诞辰 415
五、史志评论 425
着力深化改革,纪实社会发展——《犍为县志》(1986—2000)读后感 425
构建重庆地方史新体系的力作——《重庆通史·古代史》评介 429
附录:我的科研工作回顾 437
后记 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