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与免疫》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裘遂主编
  • 出 版 社: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534552540
  • 页数:165 页
图书介绍:为适应国家卫生部对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的要求和当代护理临床对护理人才的需求,作为卫生部高职护理课程改革课题,组织国内一流护理临床专家和相关领域的权威教授编写了这套教材。本书为全国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材,内容完全符合大纲要求。

第1章 病原生物概述 1

第一节 病原生物的概念和种类 1

一、病原微生物 1

二、人体寄生虫 1

第二节 病原生物的分布及意义 2

一、病原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 2

二、病原生物和条件性病原生物在正常人体的分布 2

第三节 病原生物的共同特征 3

一、寄生性 3

二、致病性 3

三、免疫原性 3

四、传播性 3

五、变异性 3

思考与讨论 4

第2章 病原生物的主要生物学性状 5

第一节 细菌的主要生物学性状 5

一、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5

二、细菌的繁殖与代谢 10

三、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12

第二节 病毒的主要生物学性状 12

一、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12

二、病毒的结构、化学组成及其功能 13

三、病毒的增殖 14

四、外界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15

第三节 真菌的主要生物学性状 16

一、真菌的形态和结构 16

二、真菌的繁殖和培养 17

三、外界因素对真菌的影响 17

第四节 其他病原微生物的主要生物学性状 17

第五节 人体寄生虫的主要生物学性状 18

一、人体寄生虫的一般形态与结构 18

二、人体寄生虫的生命活动规律和外界因素的影响 19

思考与讨论 23

第3章 病原生物的感染、致病和免疫 24

第一节 感染概述 24

一、感染的概念与来源 24

二、感染的传播途径与感染方式 25

三、感染的类型 26

第二节 病原生物的致病作用 27

一、病原菌的致病作用 28

二、病毒的致病作用 30

三、真菌的致病作用 31

四、其他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 32

五、人体寄生虫的致病作用 33

第三节 抗病原生物感染免疫概述 34

思考与讨论 34

第4章 病原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35

第一节 遗传和变异概述 35

第二节 遗传性变异的发生机制 36

一、遗传性变异的物质基础 36

二、细菌变异的机制 36

第三节 病原生物的遗传变异在医学中的应用 37

思考与讨论 37

第5章 消毒灭菌 38

第一节 相关医学术语 38

第二节 消毒灭菌方法 38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38

二、化学消毒灭菌法 40

思考与讨论 42

第6章 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原则 43

第一节 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 43

一、病原生物感染标本的采集和送检 43

二、病原生物感染标本的检测步骤 44

第二节 病原生物感染的防治原则 45

一、病原生物感染的预防原则 45

二、病原生物感染的治疗原则 45

思考与讨论 45

第7章 免疫概述 46

第一节 免疫的概念 46

第二节 免疫的功能 46

第三节 免疫的类型 47

思考与讨论 47

第8章 抗原 48

第一节 抗原的概念和性能 48

第二节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48

一、异物性 48

二、抗原分子的理化性状 49

三、抗原被免疫系统识别的难易程度 49

第三节 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 49

一、抗原的特异性 49

二、共同抗原和交叉反应 50

第四节 抗原的分类 51

一、根据产生抗体是否需要Th细胞参与分类 51

二、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 51

思考与讨论 53

第9章 免疫系统 54

第一节 免疫器官 54

一、中枢免疫器官 54

二、外周免疫器官 54

第二节 免疫细胞 55

一、淋巴细胞 55

二、单核吞噬细胞 57

三、抗原提呈细胞 57

第三节 免疫分子 58

一、分泌型免疫分子 58

二、胞膜型免疫分子 59

思考与讨论 59

第10章 抗体与免疫球蛋白 60

第一节 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概念 60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与生物学特性 60

一、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60

二、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特性 62

第三节 五类免疫球蛋白的主要特性和作用 63

第四节 人工制备的抗体 64

思考与讨论 64

第11章 免疫应答 65

第一节 概述 65

一、免疫应答的概念、类型及特点 65

二、免疫应答的发生场所 66

三、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66

第二节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66

一、体液免疫应答的概念 66

二、体液免疫应答的过程 67

三、体液免疫应答的规律及其应用 68

四、体液免疫应答的效应 69

第三节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69

一、细胞免疫应答的概念 69

二、细胞免疫应答的过程 69

三、细胞免疫应答的效应及效应机制 70

第四节 免疫耐受 70

第五节 免疫调节 71

思考与讨论 71

第12章 抗感染免疫 72

第一节 固有免疫的抗感染作用 72

一、屏障结构的抗感染作用 72

二、免疫细胞的抗感染作用 73

三、体液因子的抗感染作用 74

第二节 适应性免疫的抗感染作用 75

第三节 各类抗感染免疫和特点 76

思考与讨论 77

第13章 超敏反应 78

第一节 概述 78

第二节 超敏反应分型 78

一、Ⅰ型超敏反应 78

二、Ⅱ型超敏反应 80

三、Ⅲ型超敏反应 81

四、Ⅳ型超敏反应 82

思考与讨论 83

第14章 免疫防治和免疫检测 84

第一节 免疫防治 84

一、免疫预防 84

二、免疫治疗 85

第二节 免疫检测 86

一、体液免疫检测法 86

二、细胞免疫检测法 89

思考与讨论 89

第15章 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 90

第一节 自身免疫病 90

一、自身免疫病概述 90

二、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和免疫异常 91

第二节 免疫缺陷病 91

一、免疫缺陷病概述 91

二、常见免疫缺陷病的发病机制和免疫异常 92

思考与讨论 92

第16章 肿瘤免疫和移植免疫 93

第一节 肿瘤免疫 93

一、肿瘤抗原 93

二、肿瘤免疫机制 93

三、肿瘤的免疫治疗原则 94

第二节 移植免疫 94

一、移植抗原 94

二、移植排斥反应的类型和发生机制 95

三、移植排斥反应的防治措施 95

思考与讨论 96

第17章 呼吸道感染病原生物 97

第一节 概述 97

第二节 重要呼吸道感染病原生物 97

一、脑膜炎奈瑟菌 97

二、结核分枝杆菌 98

三、流行性感冒病毒 99

第三节 其他呼吸道感染病原生物 100

思考与讨论 102

第18章 消化道感染病原生物 103

第一节 概述 103

第二节 重要消化道感染病原生物 103

一、伤寒、副伤寒沙门菌 103

二、志贺菌 105

三、霍乱弧菌 106

四、甲型肝炎病毒 107

五、似蚓蛔线虫 108

六、蠕形住肠线虫 109

七、链状带绦虫 110

八、溶组织内阿米巴 112

第三节 其他消化道感染病原生物 113

思考与讨论 116

第19章 创伤感染病原生物 117

第一节 概述 117

第二节 重要创伤感染病原生物 117

一、葡萄球菌 117

二、链球菌 118

三、破伤风梭菌 120

四、产气荚膜梭菌 121

第三节 其他创伤感染病原生物 121

思考与讨论 122

第20章 经血液感染病原生物 123

第一节 概述 123

第二节 重要经血液感染病原生物 123

一、乙型肝炎病毒 123

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126

第三节 其他经血液感染病原生物 128

思考与讨论 128

第21章 动物源性病原生物 129

第一节 概述 129

第二节 重要动物源性病原生物 129

一、钩端螺旋体 129

二、狂犬病病毒 130

三、汉坦病毒 130

四、炭疽芽胞杆菌 131

第三节 其他动物源性病原生物 131

思考与讨论 132

第22章 经皮肤或接触感染病原生物 133

第一节 概述 133

第二节 重要的经皮肤或接触感染病原生物 133

一、钩虫 133

二、日本血吸虫 134

第三节 其他经皮肤或接触感染病原生物 136

思考与讨论 136

第23章 节肢动物媒介感染病原生物 137

第一节 概述 137

第二节 重要的节肢动物媒介感染病原生物 137

一、疟原虫 137

二、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139

三、恙虫病立克次体 139

四、伯氏疏螺旋体 139

第三节 其他节肢动物媒介感染病原生物 140

思考与讨论 141

第24章 条件性感染病原生物 142

第一节 概述 142

第二节 重要条件性感染病原生物 142

一、白假丝酵母菌 142

二、新生隐球菌 143

三、刚地弓形虫 143

第三节 其他条件性感染病原生物 143

思考与讨论 144

第25章 性行为感染病原生物 145

第一节 概述 145

第二节 重要性行为感染病原生物 145

一、淋病奈瑟菌 145

二、梅毒螺旋体 146

三、阴道毛滴虫 146

第三节 其他性行为感染病原生物 146

思考与讨论 147

实验指导 148

实验一 病原生物的种类和形态结构 148

实验二 细菌的培养、分布和消毒灭菌 151

实验三 病原生物的检测和防治 154

附录 157

《病原生物与免疫》课程标准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