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学探索 3
中国古典戏剧学的历史分期与理论框架 3
中国戏剧观念的演变历程 12
中国古典喜剧理论初探 22
中国古代、近代悲剧理论概说 30
中国古代戏剧表演学的理论体系 43
古代戏曲理论中的“游戏说” 52
古代曲论中的“本色”论 60
古代剧论中的人物形象论 70
古代曲论中的艺术风格论 80
古代曲论中的观众心理学 92
二十世纪前期的中国戏曲研究 104
戏剧史考论 125
宋代文人与戏剧关系略论 125
金院本补考 139
宋杂剧金院本剧目新探 145
论元杂剧的分类研究 159
汤显祖与魏晋风度及文学 166
昆曲评论家潘之恒 175
杨葆光及其《牡丹亭》手批本 185
“专写钗盒情缘”——《长生殿》怎样写“情” 191
论古代戏曲民俗 200
诗词曲探胜 215
古代文人的桃源情结 215
渔父形象与古代文人心态 229
无题诗简论 246
晚唐诗境与词境 256
从词到曲——论金词的过渡性特征及道教词人的贡献 269
金元词曲演变与音乐的关系 283
词话中的艺术风格论 294
词的接受美学浅谈 306
谈谈李清照词的评价问题 320
陈子龙的词和词论 330
试论旧体词曲与新文学诗歌创作的关系 341
试论于右任诗歌的艺术渊源 355
南北融合与文学关系探讨 371
南北文化融合与词体的确立 371
南北融合与古代戏剧 380
南北融合与诸葛亮形象的演变 394
南北融合与关羽形象的演变 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