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 1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1
第二节 国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简介 7
第三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 14
第四节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沿革 22
第二章 区域发展的失衡与协调 28
第一节 中国区域发展的历史演变 28
第二节 当前中国区域发展失衡的现状、原因与问题 35
第三节 区域发展必须由失衡走向协调 42
第四节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46
第三章 中部崛起发展战略 51
第一节 中部地区经济的基本特征 51
第二节 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提出 59
第三节 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理论依据 66
第四节 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现实意义 70
第五节 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政策取向 75
第四章 从比较中看安徽崛起的迫切性 81
第一节 找准安徽在中部崛起中所处的位置 81
第二节 安徽与东部经济发展比较 86
第三节 安徽与西部经济发展比较 90
第四节 安徽与中部其他省份比较 96
第五节 结论:落后是挑战,崛起有机遇 101
第五章 安徽经济奋力崛起的条件分析 105
第一节 安徽经济崛起的理论依据 105
第二节 安徽经济崛起的现实基础 110
第三节 安徽经济发展特征分析 118
第四节 安徽崛起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21
第六章 奋力崛起与东向发展 126
第一节 东向战略提出的背景 126
第二节 东向战略的本质和意义 130
第三节 创造东向战略的实施条件 133
第四节 实施东向战略的原则和举措 137
第五节 东向发展重在落实 144
第七章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对安徽崛起的影响与对策 149
第一节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是一个必然趋势 149
第二节 在融入长三角中发展壮大 154
第八章 奋力崛起的路径选择 162
第一节 大力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162
第二节 加快技术进步和企业创新步伐 167
第三节 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 171
第四节 加快城市集群和产业集群的培育 175
第九章 奋力崛起的产业发展 181
第一节 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 181
第二节 开拓服务业新的增长领域 189
第三节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196
第四节 实现县域经济的新突破 205
第五节 实现劳务经济的新跨越 211
第十章 奋力崛起与民营经济发展 219
第一节 安徽省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219
第二节 民营经济的发展机遇与发展路径 225
第三节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和全民创业 229
第十一章 奋力崛起的基础工程 234
第一节 防洪保安工程 234
第二节 通达工程 239
第三节 信息工程 245
第四节 生态工程 252
第五节 信用工程 257
第六节 人才工程 262
第十二章 奋力崛起的制度保障 267
第一节 观念转变与制度保障建设 267
第二节 大力推动效能建设 271
第三节 大力发展中介组织 275
第四节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280
第十三章 各地谋求奋力崛起之策 286
第一节 皖南旅游率先融入长三角 286
第二节 合肥坚持工业立市谋求大发展 291
第三节 沿江产业带与东部全面对接 297
第十四章 省内区域经济跨越式崛起实例 304
第一节 肥西县 304
第二节 天长市(秦栏镇) 314
第三节 桐城市 320
第四节 宁国市 325
第五节 广德县 335
第六节 无为县 340
第七节 霍山县 343
第十五章 中部省份经济腾飞的举措及启迪 348
第一节 湖南省:东西并进,全面发展 348
第二节 湖北省:构筑武汉城市圈,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发展 352
第三节 河南省:整合资源,全力打造中原城市群 355
第四节 山西省:整合煤炭资源,推进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 362
第五节 江西省:全面对接,深度融入“长珠闽” 366
第六节 对中部省区发展问题的总体评价 371
第十六章 一些国家和地区区域经济跳跃式发展成功范例与教训 384
第一节 亚洲“四小龙”现象回顾 384
第二节 废墟中崛起的联邦德国经济 394
第三节 突飞猛进的印度软件业 399
第四节 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 405
第五节 巴西经济发展的成功与教训 413
后记 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