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和”范畴之发生 1
一 “和”之本义 1
二 “和”范畴之发展历程 2
三 “和”范畴之特质 18
第一章 先秦时期儒家和的思想 21
一 孔子:和为贵与和而不同 22
二 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5
三 荀子:和则一 45
四 《中庸》:致中和 61
五 《易传》:保合太和 69
第二章 先秦其他诸子和的思想 78
一 道家关于和的思想 78
二 墨家:离散不能相和合 93
三 《吕氏春秋》:乐之务在于和心 96
第三章 两汉时期和的思想 107
一 汉初诸儒关于和的思想 107
二 《淮南鸿烈》:阴阳和合而万物生 112
三 董仲舒:德莫大于和 118
四 扬雄:动化天下,莫尚于中和 125
五 王充:瑞物皆起和气而生 131
六 《太平经》:天地中和,化育万物 137
第四章 魏晋隋唐时期和的思想 145
一 王弼:中和备质,五材无名 145
二 阮籍、嵇康:至和无声 148
三 王通、孔颖达:《乐》以和,德全而后及 160
四 柳宗元、李翱有关“和”范畴的思想 165
第五章 宋元时期和的思想 172
一 宋初诸儒关于和的学说 172
二 司马光:中和之道,无所不容 178
三 周敦颐:中和之道,天下之达道 185
四 张载:仇必和而解 190
五 二程:圣人之言,中和之气也 198
六 朱熹:中和在我,天人无间(做而得其时谓和) 206
七 陆九渊:增宇宙之和 220
八 陈亮、叶适:中和足以养其诚 227
九 许衡:发皆中节之道即为率性之和 237
第六章 明清时期和的思想 244
一 陈献章、湛若水:中立而后和立 244
二 王守仁:中和一也,致和便是致中 253
三 刘宗周:慎独即是致中和 261
四 王夫之:和即是天德、性情之德 274
第七章 近代和的思想 285
一 呼风唤雷的近代社会——近代和思想综论 285
二 康有为:《中和说》与《大同书》 290
三 蔡元培的和的思想 298
第八章 “和”范畴的现代转型 312
一 中国传统和范畴与现代和谐中国社会之建构 312
二 “和而不同”与新视野下的文化建设 313
三 “天人合一”与可持续发展 325
四 “仇必和而解”与当今世界和平 338
主要参考书目 351
后记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