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1
第一节 吸收光谱学基础知识 1
一、电磁辐射的性质 1
二、电磁辐射的区域划分 2
三、吸收光谱学 3
第二节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基本概念 6
一、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特征 6
二、电子跃迁的类型 7
三、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的常用术语 9
四、最大吸收波长的计算 10
五、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吸收带的分类 15
六、测试条件对紫外—可见吸收谱带的影响 15
第三节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与结构之间的关系 18
一、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18
二、无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23
第四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与实验技术 26
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类型 26
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结构 28
三、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实验基本步骤 31
四、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在化合物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32
第二章 红外吸收光谱 40
第一节 红外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 41
一、分子振动能级和振动定律 41
二、振动光谱的选律 45
三、分子振动形式以及振动自由度、峰数 46
四、影响吸收谱带位置和强度的因素 49
第二节 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仪及其实验技术 54
一、FTIR光谱的基本原理 54
二、FTIR光谱仪的基本结构 57
三、样品制备技术 59
四、红外吸收光谱分析中的数据处理技术 63
第三节 有机化合物基团的特征吸收 68
一、分子结构与吸收带之间的关系 68
二、各种官能团的特征吸收 70
三、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特征吸收 79
第四节 红外吸收光谱在有机物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97
一、光谱解析的一般程序 97
二、红外吸收光谱在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98
第五节 近红外光谱技术及应用 111
一、近红外光谱与中红外光谱分析的区别 112
二、近红外光谱法 113
三、近红外光谱与化学计量学 115
四、近红外光谱法的应用 117
第六节 拉曼光谱简介 125
一、拉曼散射 125
二、拉曼光谱与红外光谱 126
三、激光拉曼光谱仪 128
四、共振拉曼与表面增强拉曼 129
五、拉曼光谱的应用 130
第三章 核磁共振波谱 131
第一节 核磁共振波谱法的基本原理 132
一、原子核的自旋 132
二、在外磁场中原子核的自旋取向及能级 133
三、在外磁场中原子核的进动 134
四、原子核跃迁与电磁辐射及产生核磁共振的条件 135
五、弛豫 136
第二节 化学位移 138
一、屏蔽效应和化学位移 138
二、化学位移的影响因素 140
三、不同结构的化学位移值范围 144
第三节 自旋偶合与自旋裂分 152
一、自旋偶合与偶合常数 152
二、自旋裂分的规律 158
三、核自旋偶合系统的分类及其影响因素 162
第四节 核磁共振波谱仪和实验技术 167
一、连续波核磁共振波谱仪 167
二、脉冲傅立叶变换核磁共振波谱仪 170
三、样品制备技术 170
四、图谱简化的实验方法 171
五、核磁共振波谱实验的基本步骤 174
六、核磁共振氢谱的解析程序及步骤 176
第五节 核磁共振碳谱简介 181
一、影响13C化学位移的主要因素 182
二、各类有机化合物的13C化学位移 184
三、碳谱去偶技术 185
四、碳谱的解析步骤 187
第四章 质谱 191
第一节 质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192
一、质谱仪的基本原理 192
二、离子类型和离子峰 194
三、阳离子的裂解类型 197
四、分子离子峰的识别 200
五、分子式的测定 203
第二节 各类有机化合物的质谱 204
一、饱和烃类 204
二、烯烃化合物 207
三、芳烃化合物 208
四、醇、醚和胺 210
五、醛和酮 213
六、羧酸、酯和酰胺 215
七、卤化物 217
第三节 质谱在有机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217
一、质谱图的解析步骤 217
二、质谱谱图解析示例 218
第四节 质谱仪和联用技术 219
一、质谱仪的基本结构 219
二、质谱仪的分类和常见类型 224
三、生物质谱 229
四、色—质联用技术 233
第五章 有机化合物综合谱图解析 235
参考文献 246
附录1 常见基团红外特征吸收参考表 249
附录2 1H化学位移值参考表 253
附录3 13C化学位移值参考表 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