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体化进程中的城市与空间 1
第一节 城市空间布局理论 1
一 城市带与都市圈 2
二 都市圈发展的理论基础 6
第二节 世界五大都市圈布局 9
一 世界五大都市圈的基本情况 9
二 世界五大都市圈的特点与启示 11
第三节 珠江三角洲、环渤海都市圈 15
一 珠江三角洲都市圈 15
二 环渤海都市圈 19
三 中国三大都市圈的比较 23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都市圈 30
一 上海“多中心”城市格局 30
二 环杭州湾都市圈 32
三 江苏三大城市圈 36
四 长江三角洲城市圈的拓展 40
第五节 长江三角洲城市空间一体化障碍 43
一 行政障碍 44
二 生态障碍 45
三 城市建设面临“个性危机” 46
四 规模效应尚未充分发挥 47
五 城市化水平内部差异明显 47
六 长江三角洲各城市间相互作用以分散作用为主 48
七 城市空间分布差异明显 48
八 人口迁移与长江三角洲城市化存在的问题 49
第六节 长江三角洲城市空间一体化构想 50
一 长江三角洲历史回顾 50
二 长江三角洲发展趋势展望 51
三 长江三角洲发展规划构想 53
第二章 一体化进程中的产业发展 62
第一节 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 62
一 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国家经济中的突出地位 62
二 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布局与发展总体情况 67
三 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能力 77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困局 83
一 区域产业成长状况 83
二 区域产业同构问题 86
三 制造业基地的建设 93
第三节 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 99
一 地区经济增长与产业水平型分工 99
二 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知识化发展 117
三 世界产业转移与打造制造业基地 118
四 产业均质化与产品结构错位发展 120
五 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与基本思路 121
第三章 一体化进程中的交通与基础设施 130
第一节 基础设施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130
一 基础设施的概念及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130
二 基础设施与长江三角洲城乡一体化的关联 135
三 交通一体化对长江三角洲经济的重要意义 136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交通基础设施基本状况与发展态势 138
一 长江三角洲运输化阶段与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现状 138
二 长江三角洲综合运输发展的主要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141
三 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其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与发展态势 148
第三节 长江三角洲交通基础设施的国内比较与一体化规划 151
一 中国三大经济区域地理与交通发展特征 152
二 社会经济发展对长江三角洲交通运输的需求 158
三 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状况基本比较 160
四 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交通基础设施比较分析 162
五 长江三角洲交通发展的内部与外部环境优势 168
六 长江三角洲交通一体化规划目标与实施重点 175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交通与信息基础设施一体化研究 188
一 长江三角洲交通信息一体化基础平台建设与效益分析 188
二 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对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支撑作用 193
三 长江三角洲区域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基础及条件分析 194
四 促进长江三角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主要内容及重点 197
第五节 长江三角洲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对策思考 200
一 长江三角洲道路快速货运一体化发展的思路 200
二 长江三角洲公路交通一体化的措施 204
三 长江三角洲综合运输网络建设构想 206
第四章 一体化进程中的生态与环境 210
第一节 世界流域一体化开发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理论与实践 210
一 水环境是流域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纽带 210
二 文化底蕴是流域社会系统协调发展的基础 211
三 物质与能量交换影响流域经济系统的发展方向 211
第二节 世界主要流域生态环境一体化的经验启示 213
一 总体规划和计划指导,强化上下层级协调 214
二 以协调组织取代行政或管理机构监督实施 217
三 依靠健全的环保法规制约企业行为 220
四 划分区域功能,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221
五 引入经济手段,完善投资融资机制 222
六 在流域开发中注重生态功能的开发 223
第三节 国内外环境与发展一体化的成功探索 223
一 北美自由贸易区环境合作 224
二 泛珠江三角洲环境与发展合作 226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生态环境特征与冲突表现 230
一 长江三角洲生态环境基本特征 230
二 长江三角洲生态环境主要危机 232
第五节 长江三角洲生态环境管理体制与机制创新 242
一 现行流域管理体制的弊端制约着环境质量的改善 242
二 管理体制创新是解决流域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 246
第六节 长江三角洲生态与环境一体化战略举措 248
一 生态环境一体化目标、原则与内容 249
二 制定生态环境优先的开发利用政策 255
三 科学划定生态功能,建设生态屏障 256
四 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生态环境建设 259
五 调整产业布局,优先谋划产业升级 261
六 科学流域开发评估和应急监管机制 263
第五章 一体化中的文化协调发展 270
第一节 长江三角洲地区政权更迭与文化变迁 270
一 长江三角洲地区文化在古代的演进 271
二 长江三角洲地区文化在近代的交汇 275
三 长江三角洲地区文化在现代的发展 277
第二节 区域发展中的文化经济一体化 277
一 文化与经济发展日益交融 277
二 文化动力与区域经济发展 282
第三节 文化发展对长江三角洲一体化的推动与制约 286
一 文化协调发展为长江三角洲一体化提供认同基础 288
二 文化协调发展为长江三角洲一体化提供精神动力 289
三 文化协调发展为长江三角洲一体化提供竞争优势 290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文化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路 295
一 打破围墙,协调共赢 295
二 制度创新,共建平台 296
三 资源共享,市场共通 297
四 和而不同,错位发展 298
第六章 一体化进程的障碍与制度建设 300
第一节 长江三角洲一体化障碍:本位与攀比 300
一 一体化进程中本位主义的障碍:政府竞争 300
二 一体化进程中攀比效应的困境:产业同构 307
三 一体化进程中的去一体化倾向:制度缺失 311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借鉴与启示 317
一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与影响 318
二 开放条件下的国际协调:层次、类别与方式 321
三 欧洲联盟:政策体制与协调机制及其成效 340
第三节 长江三角洲一体化思路:成长阶段、结构调整与战略定位 357
一 判断长江三角洲经济成长阶段 357
二 正视产业同构的客观事实 361
三 确立一体共赢的战略定位 369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制度保障:规则、政策与机制 373
一 构建灵活的政府协同体制 373
二 制定长远务实的政策体系 378
三 确立普遍遵循的市场规则 379
主要参考文献 391
后记 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