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 第2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沈雪勇,王华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117086491
  • 页数:609 页
图书介绍:本套教材是以我社2000年前后出版的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外国进修生教材为基础,由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会和卫生部教材办公室共同组织规划,也是国内第一套中医留学生规划教材。本套教材共10种,为中医专业主干课程,也是中医留学生的必修课程。

绪论 1

上篇 经络腧穴 1

1 经络总论 6

1.1 经络系统概述 6

1.1.1 十二经脉 6

1.1.2 奇经八脉 8

1.1.3 十五络脉 9

1.1.4 十二经别 9

1.1.5 十二经筋 9

1.1.6 十二皮部 9

1.2 经络的根结、标本、气街和四海 10

1.2.1 根结 10

1.2.2 标本 10

1.2.3 气街 11

1.2.4 四海 11

1.3 经络的作用及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 11

1.3.1 经络的作用 12

1.3.2 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 12

2 腧穴总论 15

2.1 腧穴的分类和命名 15

2.1.1 腧穴的分类 15

2.1.2 腧穴的命名 16

2.2 腧穴的作用和主治规律 16

2.2.1 腧穴的作用 16

2.2.2 腧穴的主治规律 17

2.3 特定穴 19

2.3.1 五输穴 19

2.3.2 原穴 19

2.3.3 络穴 19

2.3.4 郄穴 19

2.3.5 背俞穴 20

2.3.6 募穴 20

2.3.7 下合穴 20

2.3.8 八会穴 20

2.3.9 八脉交会穴 20

2.3.10 交会穴 20

2.4 腧穴定位法 20

2.4.1 体表标志定位法 20

2.4.2 骨度分寸定位法 21

2.4.3 手指同身寸定位法 23

2.4.4 简便定位法 23

3 经络腧穴各论 25

3.1 手太阴肺经及其腧穴 25

3.1.1 手太阴肺经 25

3.1.2 手太阴经腧穴 26

3.2 手阳明大肠经及其腧穴 28

3.2.1 手阳明大肠经 28

3.2.2 手阳明经腧穴 29

3.3 足阳明胃经及其腧穴 33

3.3.1 足阳明胃经 33

3.3.2 足阳明经腧穴 33

3.4 足太阴脾经及其腧穴 41

3.4.1 足太阴脾经 41

3.4.2 足太阴经腧穴 42

3.5 手少阴心经及其腧穴 46

3.5.1 手少阴心经 46

3.5.2 手少阴经腧穴 47

3.6 手太阳小肠经及其腧穴 50

3.6.1 手太阳小肠经 50

3.6.2 手太阳经腧穴 51

3.7 足太阳膀胱经及其腧穴 55

3.7.1 足太阳膀胱经 55

3.7.2 足太阳经腧穴 56

3.8 足少阴肾经及其腧穴 66

3.8.1 足少阴肾经 66

3.8.2 足少阴经腧穴 68

3.9 手厥阴心包经及其腧穴 72

3.9.1 手厥阴心包经 72

3.9.2 手厥阴经腧穴 73

3.10 手少阳三焦经及其腧穴 75

3.10.1 手少阳三焦经 75

3.10.2 手少阳经腧穴 76

3.11 足少阳胆经及其腧穴 81

3.11.1 足少阳胆经 81

3.11.2 足少阳经腧穴 82

3.12 足厥阴肝经及其腧穴 90

3.12.1 足厥阴肝经 90

3.12.2 足厥阴经腧穴 91

3.13 奇经八脉及其腧穴 94

3.13.1 督脉及其腧穴 94

3.13.2 任脉及其腧穴 100

3.13.3 冲脉 105

3.13.4 带脉 105

3.13.5 阴维脉 105

3.13.6 阳维脉 105

3.13.7 阴跷脉 106

3.13.8 阳跷脉 106

3.14 经外奇穴 107

3.14.1 头颈部穴 107

3.14.2 躯干部穴 109

3.14.3 四肢部穴 111

中篇 刺法灸法 111

4 毫针刺法 118

4.1 毫针的构造、规格 118

4.1.1 毫针的构造 118

4.1.2 毫针的规格 118

4.2 毫针刺法的练习 119

4.2.1 指力练习 119

4.2.2 手法练习 119

4.2.3 自身试针 120

4.3 针刺前的准备 120

4.3.1 针前解释 120

4.3.2 针具选择 120

4.3.3 体位选择 120

4.3.4 消毒 122

4.4 针刺方法 122

4.4.1 进针法 122

4.4.2 针刺的方向、角度和深度 124

4.5 行针手法 125

4.5.1 基本手法 125

4.5.2 辅助手法 126

4.6 得气 127

4.7 毫针补泻手法 127

4.7.1 单式补泻手法 127

4.7.2 复式补泻手法 128

4.7.3 影响针刺补泻的因素 129

4.8 留针与出针 129

4.8.1 留针法 129

4.8.2 出针法 129

4.9 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 130

4.9.1 晕针 130

4.9.2 滞针 130

4.9.3 弯针 130

4.9.4 断针 131

4.9.5 血肿 131

4.10 针刺注意事项 131

5 灸法 133

5.1 灸法的作用 133

5.1.1 温经散寒 133

5.1.2 扶阳固脱 133

5.1.3 消瘀散结 133

5.1.4 防病保健 133

5.2 灸法的种类 133

5.2.1 艾灸 134

5.2.2 其他灸法 136

5.3 施灸的注意事项 137

5.3.1 施灸的先后顺序 137

5.3.2 施灸的补泻方法 137

5.3.3 施灸的禁忌 137

5.3.4 灸后的处理 137

6 其他 138

6.1 拔罐法 138

6.1.1 罐的种类 138

6.1.2 罐的吸附方法 138

6.1.3 拔罐方法 139

6.1.4 拔罐的作用和适应范围 140

6.1.5 起罐方法和注意事项 140

6.2 三棱针法 皮肤针法 皮内针法 电针法 141

6.2.1 三棱针法 141

6.2.2 皮肤针法 142

6.2.3 皮内针法 143

6.2.4 电针法 143

6.3 头针 144

6.3.1 标准头穴线的定位和主治 144

6.3.2 头针的适应证 147

6.3.3 头针的操作方法 147

6.3.4 头针的注意事项 148

6.4 耳针 148

6.4.1 耳与经络脏腑的关系 148

6.4.2 耳廓表面解剖 148

6.4.3 耳穴的分布 149

6.4.4 耳穴的部位和主治 150

6.4.5 耳穴的临床应用 159

下篇 治疗 161

7 治疗总论 161

7.1 针灸治疗作用 161

7.1.1 调和阴阳 161

7.1.2 疏通经络 161

7.1.3 扶正祛邪 161

7.2 针灸治疗原则 162

7.2.1 补虚泻实 162

7.2.2 清热温寒 162

7.2.3 标本缓急 163

7.2.4 三因制宜 164

7.3 针灸处方 164

7.3.1 选穴原则 164

7.3.2 配穴方法 165

7.4 特定穴的应用 166

7.4.1 五输穴的临床应用 166

7.4.2 俞募穴的临床应用 167

7.4.3 原络穴的临床应用 168

7.4.4 八脉交会穴的临床应用 168

7.4.5 八会穴的临床应用 169

7.4.6 郄穴的临床应用 169

7.4.7 下合穴的临床应用 169

7.4.8 交会穴的临床应用 170

8 治疗各论 171

8.1 内科病证 171

8.1.1 中风 171

附:假性延髓麻痹 172

8.1.2 眩晕 173

附:高血压 174

8.1.3 头痛 175

附:偏头痛 176

8.1.4 面瘫 177

8.1.5 面痛 178

8.1.6 感冒 179

8.1.7 咳嗽 180

8.1.8 哮喘 181

8.1.9 心悸 183

8.1.10 不寐 184

8.1.11 胸痹 185

8.1.12 癫狂 185

8.1.13 痫病 187

8.1.14 消渴 188

8.1.15 胁痛 189

8.1.16 胃痛 190

8.1.17 腹痛 191

8.1.18 呕吐 192

8.1.19 腹泻 193

8.1.20 便秘 194

8.1.21 腰痛 195

8.1.22 痹证 196

8.1.23 痿证 197

8.1.24 癃闭 198

附1:前列腺增生症 199

附2:慢性前列腺炎 199

8.1.25 阳痿 200

附:性功能障碍 201

8.2 妇科、儿科病证 201

8.2.1 月经不调 201

8.2.2 痛经 203

8.2.3 经闭 205

8.2.4 崩漏 206

8.2.5 带下病 207

8.2.6 胎位不正 208

8.2.7 滞产 208

8.2.8 乳少 209

8.2.9 不孕 210

8.2.10 遗尿 211

8.2.11 小儿惊风 212

8.2.12 小儿厌食 213

8.2.13 小儿多动症 214

8.2.14 小儿脑性瘫痪 215

8.3 皮科、外科、伤科病证 216

8.3.1 风疹 216

8.3.2 疔疮 217

8.3.3 痄腮 218

8.3.4 乳痈 219

8.3.5 乳癖 220

8.3.6 肠痈 221

8.3.7 痔疮 221

8.3.8 扭伤 222

8.3.9 肘劳 223

8.3.10 漏肩风 224

8.3.11 颈椎病 225

附:落枕 226

8.3.12 腱鞘囊肿 226

8.3.13 丹毒 227

8.3.14 蛇丹 228

8.3.15 扁平疣 229

8.3.16 神经性皮炎 230

8.3.17 痤疮 231

8.3.18 斑秃 232

8.4 五官科病证 232

8.4.1 目赤肿痛 232

8.4.2 麦粒肿 233

8.4.3 近视 234

8.4.4 视神经萎缩 235

8.4.5 耳鸣、耳聋 236

8.4.6 鼻渊 237

8.4.7 牙痛 237

8.4.8 咽喉肿痛 238

8.4.9 口疮 239

8.5 急症 240

8.5.1 晕厥 240

8.5.2 虚脱 241

8.5.3 高热 242

8.5.4 抽搐 242

8.5.5 心绞痛 243

8.5.6 急性胆囊炎、胆石症 244

8.5.7 胆道蛔虫症 245

8.5.8 肾绞痛 246

8.6 其他 247

8.6.1 术后胃肠功能紊乱 247

8.6.2 术后切口疼痛 248

8.6.3 放化疗反应 248

8.6.4 慢性疲劳综合征 249

8.6.5 抑郁症 250

8.6.6 痴呆 251

8.6.7 围绝经期综合征 252

8.6.8 男性不育症 253

8.6.9 戒烟综合征 253

8.6.10 戒毒综合征 254

8.6.11 肥胖症 255

8.6.12 衰老 256

附:针灸美容 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