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山前陆盆地-冲断带的形成演化》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树根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地质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116050442
  • 页数:252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盆—山耦合研究思想为指导,通过详细地表调查,并结合钻井、地震资料,对中新生代大巴山前陆盆地—冲断带的构造变形特征、沉积充填特征、沉降和隆升历史进行剖析,并探讨了其形成演化机制,以及它与油气资源的关系。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大陆动力学和“盆-山耦合”的提出 1

一、大陆动力学的提出及其科学问题 1

二、造山带和沉积盆地研究回顾 2

三、“盆-山耦合”的提出及其内涵 5

第二节 前陆盆地的概念和研究进展 6

一、前陆盆地研究的历史回顾 6

二、前陆盆地相关的基本概念 7

三、前陆盆地的分类和命名 12

四、前陆盆地研究中存在问题和挑战 15

第三节 冲断带的概念和研究进展 16

一、冲断带相关的基本概念 16

二、冲断构造研究进展 18

第四节 前陆盆地和冲断带的油气勘探 19

第五节 秦岭-四川地区的地质研究简史和油气勘探概况 20

第二章 大巴山及川东北地区区域地质概况 22

第一节 区域构造背景 22

一、大巴山区基本地质组成 23

二、秦岭造山带 24

三、上扬子地台西缘和龙门山冲断带 28

四、松潘-甘孜褶皱带 30

五、川东高陡构造带和上扬子地台东南缘 31

第二节 区域重磁场特征 32

一、重力场特征 32

二、磁场特征 34

第三节 区域地层和沉积相概述 35

一、前震旦纪基底 35

二、震旦纪—白垩纪沉积盖层 35

三、区域岩相古地理概述 43

第三章 大巴山冲断带的构造特征和变形机制 51

第一节 构造变形分区及特征 51

一、南大巴山主要断裂特征 51

二、大巴山区构造变形分区 57

三、北大巴山(南秦岭)逆冲推覆构造带变形特征 58

四、南大巴山前陆褶皱-冲断带构造变形特征和分带 63

五、川东北低缓褶皱区的构造特征 67

六、南大巴山-米仓山结合带构造特征及构造联合复合关系 75

第二节 基本变形样式 78

一、褶皱的几何形态 78

二、断层相关褶皱 83

三、逆(冲)断层系统 86

第三节 构造期次及构造应力场 90

一、利用节理构造和ESR测年技术反演构造期次及构造应力场 91

二、岩石声发射Kaiser效应和历史构造应力研究 101

三、关于构造应力场方向的变化 114

第四节 平衡地质剖面及缩短量 114

一、平衡剖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14

二、南大巴山前缘平衡地质剖面 116

三、南大巴山地壳缩短量和北大巴…推覆移距 119

第五节 变形机制和构造模式探讨 122

一、构造变形的物质基础——岩石力学性质 122

二、滑脱层 132

三、大巴山多层次滑脱构造 136

四、大巴山冲断带变形机制和构造模式探讨 140

第四章 大巴山前陆盆地的充填特征 143

第一节 大巴山前陆盆地的沉积体系 143

一、沉积环境和相标志 144

二、主要沉积体系 146

第二节 大巴山前陆盆地的充填序列 151

一、亚构造层序SBTS1 152

二、亚构造层序SBTS2 153

三、亚构造层序SBTS3 157

四、亚构造层序SBTS4 159

五、亚构造层序SBTS5 159

第三节 沉积补偿状态及物源补给方式探讨 160

第五章 大巴山前陆盆地的沉降-隆升史 165

第一节 磷灰石裂变径迹反演热史和沉降-隆升史 165

一、磷灰石裂变径迹反演热史方法介绍 165

二、界牌1井热史反演 169

三、帽儿1井和南大巴山地表样品的热史反演 179

第二节 地层回剥法反演沉降-隆升史 187

一、回剥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187

二、适用性论证 188

三、单井沉降与隆升史 190

四、大巴山前陆盆地的沉降-隆升史 195

第六章 大巴山前陆盆地-冲断带的形成演化 202

第一节 成盆前的沉积-构造背景和构造反转 202

第二节 大巴山前陆盆地的形成演化 205

一、初始沉降期(T3) 205

二、过渡沉降期(J1-J2早期) 208

三、强烈沉降期(J2中晚期) 209

四、稳定沉降期(J3) 209

五、盆地萎缩期(K1) 210

六、递进挤压变形和隆升期(K2—Q) 210

七、中新生代构造演化过程 211

第三节 大巴山前陆盆地的形成演化机制探讨 211

一、大巴山前陆盆地的界定 212

二、秦岭和金沙江带对扬子西北缘前陆盆地形成演化的相对重要性 214

三、大巴山前陆盆地-冲断带形成演化与秦岭陆内俯冲 216

四、大巴山前陆盆地演化与华北-华南地块间的相对持续旋转 218

结论 221

参考文献 224

图版说明及图版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