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现实背景与理论依据 1
二、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14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20
四、基本概念界定 28
五、基本结构、主要观点、试图突破的难点 44
第一章 制度与人的相互关系 49
第一节 制度研究的人学视角 49
一、制度是人的存在方式 49
二、制度研究的人学维度 52
三、从人学视角研究制度的理论意义 55
第二节 制度起源的主体基础 57
一、制度是主体对利益关系评价的结果 57
二、制度是蒙昧人不断地战胜自身兽性的产物 60
三、制度是人类规范和完善自身行为的需要 62
第三节 马克思对制度与人关系的理论阐释 64
一、制度是个人交往的产物 64
二、制度是人的发展的手段 66
三、共产主义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68
第二章 制度公正的基本理论 71
第一节 制度公正的基本内涵及依据 71
一、制度公正问题的提出 71
二、制度公正的基本内涵 76
三、制度公正提出的依据 80
第二节 制度公正的基本内容 85
一、政治公正 85
二、经济公正 88
三、法律公正 91
第三节 制度公正的基本特征 92
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92
二、法治与德治的统一 94
三、道德与幸福的统一 96
四、秩序与自由的统一 101
五、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102
第三章 制度公正的基本功能 105
第一节 人的缺陷及其制度矫治 105
一、西方思想家对人的缺陷的论述 105
二、中国思想家和学者对人的缺陷的论述 110
三、人的缺陷与社会制度矫治 112
四、人的缺陷是制度公正的逻辑起点 115
五、制度公正是克服人的缺陷的有效途径 118
第二节 制度公正的私利公益功能 122
一、西方思想家关于“私人恶德即公共利益”的思想 122
二、制度设计的价值取向是“尚公重私” 125
三、制度公正的基本原则是尊重个人利益 132
四、制度公正是实现私利公益目标的有效手段 136
第三节 制度公正的抑恶扬善功能 141
一、抑恶扬善是人类社会的理想目标 141
二、制度对人的教育和塑造作用 144
三、制度优于人性 147
四、制度决定人的善恶取向 152
五、制度公正的基本功能是抑恶扬善 156
第四章 制度公正的基本原则 162
第一节 制度设计的首要原则 162
一、公正是制度的首要美德 162
二、制度设计的价值取向 164
三、制度设计的公正原则 167
第二节 制度公正的基本原则 170
一、需要原则 171
二、利益原则 175
三、平等原则 177
四、民主原则 183
五、自由原则 184
第三节 坚持制度公正基本原则应注意的问题 189
一、要注意各种价值之间的均衡 189
二、要注意各种价值的排序 192
三、要注意各种价值之间的内在联系 194
第五章 制度公正的实现条件 198
第一节 制度公正的客观条件 199
一、生产力发展要求 199
二、生产关系发展的要求 200
三、现实中人的发展要求 202
第二节 制度公正的理论条件 204
一、人性假设理论在制度设计中的作用 204
二、人性假设是制度设计的理论前提 210
三、科学的人性假设是制度公正的理论条件 212
四、怎样进行科学的人性假设 215
第三节 制度公正的主观条件 218
一、制度公正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 219
二、人的缺陷直接影响制度公正 222
三、人的道德水平决定制度公正的实现程度 223
第六章 制度公正与人的发展(上) 226
第一节 制度公正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关系 227
一、社会制度与人的发展的相互作用 227
二、制度公正与人的发展的伴生过程 231
三、制度公正与人的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 236
第二节 制度公正的内在动力 239
一、人的发展是制度变迁的终极动力 239
二、人的发展是制度公正的内在动因 243
三、制度公正的直接动力:制度与人之间的矛盾 245
第三节 制度公正的理想目标 250
一、制度公正的终极目标 250
二、制度公正的具体目标 253
第七章 制度公正与人的发展(下) 260
第一节 制度公正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261
一、制度公正是人的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261
二、制度公正是实现人的发展的现实途径 263
三、社会主义公正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267
第二节 制度不公对人的发展的消极影响 268
一、人的异化的存在及其原因 268
二、封建制度导致人的异化 270
三、资本主义制度与人的异化 276
第三节 当代中国制度公正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 284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途径 284
二、当代中国人的发展现状 291
三、加强制度公正建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95
结语 303
主要参考文献 309
后记 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