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水稻生产的干旱风险及农户的处理策略》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丁士军,陈传波,陈玉萍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10910320X
  • 页数:298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介绍水稻生产状况和干旱特征、农户水稻生产行为分析、农户水稻生产及干旱的影响、农户干旱风险处理策略等。

第一章 绪论 1

一、问题的提出 1

二、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3

(一)研究目标 3

(二)研究方法 4

1.文献回顾 4

2.实地调查研究 4

3.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5

4.比较研究方法 6

三、关键概念的界定 6

(一)南方地区的界定 6

(二)干旱的定义和类型 7

1.干旱的定义 7

2.我国干旱的主要类型 9

3.我国旱情概述 9

(三)风险 11

(四)农户 12

(五)生计 13

四、理论回顾 14

(一)风险和风险管理理论回顾 14

1.社会保护(Social Protection) 14

2.社会风险管理(Social Risk Management) 16

3.可持续生计策略(Sustainable Rural Livelihood) 18

(二)农户行为理论回顾 19

五、研究数据 21

(一)南方三省数据 21

1.选取样本和调查地点 21

2.收集数据和实地调查 22

(二)五县数据 24

(三)FAO数据 25

六、研究的局限 25

(一)定性研究 25

(二)定量研究 26

七、本书的组织架构 27

第二章 水稻生产状况和干旱特征 30

一、水稻生态系统的划分及其特征 30

(一)IRRI划分的四大水稻生态系统 31

1.灌溉水稻生态系统(Irrigated Rice Ecosystem) 31

2.“雨养”低地水稻生态系统(Rained Lowland Rice Ecosystem) 32

3.高地水稻系统(Upland Rice Ecosystem) 32

4.易涝水稻生态系统(Elood-prone Rice Ecosystem) 33

(二)我国对水稻生态系统的划分 34

二、世界稻米生产和贸易与我国水稻生产状况 36

(一)世界稻米生产和贸易 36

1.水稻生产概况 36

2.稻米贸易概况 37

(二)我国水稻生产 38

三、南方三省的水稻生产 41

(一)南方地区的水稻生产季节 41

(二)南方三省水稻播种面积、产量和单产 42

(三)南方三省水稻生产的稳定性 44

四、南方三省县的降雨量和干旱特征 48

(一)南方三省县的降雨模式 49

(二)分析方法介绍 51

1.干旱特征说明 51

2.降雨量弹性估计方法 52

3.干旱经济成本估计方法 53

(三)南方三省县的干旱特征 54

(四)南方三省县降雨量的弹性 57

(五)干旱造成的水稻产量损失估计 60

五、本章小结 61

第三章 农户水稻生产行为分析 70

一、样本农户生产行为的基本特征 70

(一)农户基本特征 70

(二)农作物种植结构 72

(三)农业产出和销售 73

(四)农户的非农活动 73

1.非农活动基本情况 73

2.不同教育水平的非农收入差异 74

3.不同性别的非农收入差异 74

4.不同非农活动地点的非农收入差异 75

5.不同职业的非农收入差异 75

二、五县农户种植行为分析 76

(一)种植模式 77

(二)农户水稻种植“双改单”的原因 78

1.双季稻改单季稻的原因 78

2.农户种植双季稻的原因 79

(三)“双改单”的理论分析框架 80

(四)模型建立和分析结果 83

三、五县稻农收入差异分析 86

(一)稻农收入差异的基本描述 86

(二)水稻收入差异成因定量分析 87

1.变量的选择和数据说明 87

2.模型的建立和分析结果 88

3.OAXACA分解分析 89

四、农户非农收入决定因素计量分析 92

(一)模型设定和变量解释 92

(二)分析结果 94

(三)结论 96

五、五县农户教育收益率分析 97

(一)估算方法和数据来源 97

1.模型建立 97

2.数据说明 98

3.指标说明 99

(二)模型及其计量结果 99

1.初步估算结果 99

2.增加控制变量后模型估计结果 101

(三)结论 102

1.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比较低 102

2.农村教育收益率较低 102

3.教育对收入的影响大于市场经历对收入的影响 103

六、本章小结 103

第四章 农户水稻生产及干旱的影响 106

一、南方三省样本农户的基本特征 106

(一)样本农户的一般特征 106

(二)土地的质量和灌溉条件 108

(三)种植模式和水稻生产系统 111

(四)农户的固定资产情况 115

(五)正常年份收入的主要来源 116

二、村级水资源状况和管理 117

(一)样本村的水资源状况 118

(二)样本村的水资源管理 119

1.合力村:集体统一管理 119

2.伙牌村:私人承包管理 119

3.月里村:按小时付费管理 120

4.八圩村:集雨灌溉 120

三、干旱改变种植模式 121

(一)“能保证灌溉”型水田 121

(二)“不能保证灌溉”型水田 123

(三)“雨养”型水田 125

(四)旱地 126

四、干旱影响水稻总产和单产 127

(一)干旱影响样本村的作物生产 128

1.合力村 128

2.伙牌村 129

3.月里村 130

4.八圩村 131

5.荷地村 132

(二)基于地块的单产损失估计模型 133

1.模型设定 133

2.结果分析 134

五、干旱影响农户生计 135

(一)农作物产值损失估计 135

(二)干旱年份农户的生产用水成本 137

(三)影响农户生计的其他方面 139

1.对农户饮水的影响 139

2.对农户间借贷的影响 140

3.对公共资源的影响 140

六、本章小结 141

案例:干旱与水源管理 143

第五章 农户干旱风险处理策略 145

一、农户风险处理策略框架 146

(一)农户风险类别 146

(二)农户风险识别方法 149

(三)农户风险处理策略的分析框架 150

二、农户对干旱的认知 152

(一)农户对干旱的认知 152

(二)农户对干旱程度的认知 153

(三)农户对水稻生产各阶段干旱敏感度的认知 155

三、农户干旱风险“事前”处理策略 157

(一)多样化策略 157

1.空间多样化 157

2.作物种植模式和品种多样化 158

3.收入来源多样化 160

(二)适时调整策略(弹性化策略) 162

1.推迟插秧或者改种其他作物 163

2.调整育秧方式 165

3.调整生产投入 167

四、农户干旱风险“事后”处理策略 170

(一)消费平滑策略 170

(二)不同经济状况的农户消费调整的差异 172

(三)其他风险处理策略 173

五、国外农户风险处理策略借鉴 174

(一)印度农户和政府风险处理策略 174

(二)泰国东北部农户干旱风险处理策略 176

(三)肯尼亚农户风险处理策略 177

六、案例研究 179

案例一:因干旱外出打工 179

案例二:因干旱卖青苗 182

案例三:披蓑半夜耕 182

七、本章小结 183

附录A:农户的经济困难及处理策略 186

附录B:一本15个月的收支日记账 188

附录C:种养业以外的就业情况 191

第六章 部门和机构水稻干旱处理策略 194

一、政府部门和推广研究机构抗旱关系图 194

二、政府部门和推广科研机构对干旱及其程度的认知 197

(一)部门和机构对干旱的认知 197

1.对干旱的认知 197

2.对干旱认知的差异 200

(二)部门和机构对干旱程度的认知 202

1.对干旱程度的认知 202

2.干旱程度的认知差异 205

三、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水稻干旱处理策略 206

(一)抗旱策略 207

1.修建水利设施和有效管理用水 208

2.调整种植业结构 209

3.推广节水栽培,节水灌溉技术 209

4.推广旱稻和培育水稻耐旱品种 210

5.实施旱情监测,编制抗旱预案 211

6.实施灾后救助工作 211

(二)抗旱策略的差异分析 213

1.干旱处理措施的地区差异 213

2.干旱处理措施的部门差异 214

(三)水稻干旱最终解决途径的预期 214

1.通过生物技术和育种技术来改进水稻耐旱性 215

2.改善灌溉设施和加强对水的管理 216

3.推广水稻节水技术 217

四、政府抗旱的运转机制 217

(一)抗旱负责制 218

(二)抗旱资金来源 220

1.中央和省级财政的常规抗旱经费 221

2.地方自筹的机动抗旱经费 222

3.群众自筹经费 223

4.其他相关经费 223

(三)抗旱资金的使用 223

1.灾前预备及准备工作所需的资金 223

2.灾中后救灾工作及补贴 224

3.水利设施的修建和维护费用 225

五、本章小结 225

第七章 水稻抗旱技术和品种采用分析 228

一、水稻抗旱技术 229

(一)现有的水稻抗旱技术 229

1.改善灌溉设施和制定节水制度 229

2.水稻旱作技术 229

3.水稻节水栽培技术 230

4.旱稻代替水稻 230

5.培育具有耐旱性的水稻品种 230

(二)农户采用的抗旱技术 231

1.修建水利设施和使用灌溉机械 231

2.采用旱育秧 232

3.采用水稻生产新技术 232

4.采用相对耐旱的品种 233

二、对水稻品种性状的认识及品种供需状况 233

(一)我国水稻种子系统 233

1.水稻种子系统的组成 233

2.种子传输过程 234

3.偏远地区水稻品种供给不足 235

(二)从品种性状上看水稻品种供给 236

1.研究机构的育种方向和育种意愿 236

2.农技站引进水稻品种的标准 237

(三)农户对水稻品种性状的需求 237

三、农户水稻品种采用 239

(一)水稻品种采用情况 239

1.农户知道的品种数和采用的品种数 239

2.样本地区主要采用的水稻品种 240

(二)农户对水稻品种的认知特点 241

1.农户对水稻品种名称的识别 241

2.农户对品种性状的认知特点 241

(三)农户采用水稻新品种的原因 241

四、本章小结 242

第八章 本书研究主要发现、结论和建议 245

一、本书的主要发现 245

(一)南方三省水稻生产和干旱特征 245

1.水稻生态系统的划分 245

2.世界水稻生产和贸易 246

3.我国的水稻生产特征 246

4.南方三省的水稻生产及其稳定性 247

5.南方三省县的降雨模式和干旱特征 247

6.水稻播种面积、总产量和单产的降雨量弹性系数 248

7.干旱所造成的水稻总产量的损失 248

(二)江汉平原五县农户水稻生产行为 249

1.江汉平原农户的基本特征 249

2.农户种植模式的转变 249

3.稻农收入差异 249

4.非农收入分析 250

5.农户教育收益率分析 250

(三)南方三省农户水稻生产和干旱的影响 250

1.南方三省样本农户的基本特征 250

2.湖北和广西的水资源管理 252

3.干旱改变种植模式 252

4.作物播种面积、总产量及单产损失 253

5.干旱导致的作物产值损失 253

6.农户干旱年份水稻的灌溉成本 253

7.干旱影响农户的其他方面 254

(四)南方三省农户干旱风险的处理策略 254

1.农户风险处理策略分析框架 254

2.基于农户认知的干旱 255

3.农户的干旱处理策略种类 256

4.农户的作物多样化调整 256

5.多样化收入来源策略 256

6.推迟插秧或者改种其他作物 257

7.调整育秧方式 257

8.干旱年份调整水稻生产投入 257

9.干旱年份消费模式的调整 258

10.国外农户风险处理策略借鉴 258

(五)南方三省政府和机构水稻抗旱处理策略 258

1.政府和相关机构对干旱及其程度的认知 258

2.政府和相关机构的水稻干旱处理策略 259

3.南方三省政府的抗旱机制 260

4.抗旱资金来源和使用 260

(六)南方三省水稻抗旱技术和品种采用分析 260

1.主要的水稻抗旱技术 260

2.农户采用的主要抗旱技术 261

3.水稻品种性状供需分析 261

4.我国水稻种子系统 261

5.农户采用水稻品种情况 262

二、本书的研究结论和建议 263

(一)从宏观数据分析的结论与建议 263

(二)从农户数据分析的结论与建议 264

(三)从社区与政府方面分析的结论和建议 266

(四)对发展水稻及农业生产技术的结论和建议 268

附录 270

附录一:南方水稻干旱项目机构访谈提纲 270

调查提纲1:农科院系统 270

调查提纲2:抗旱指挥部 271

调查提纲3:农业厅(局)种植处(科) 272

调查提纲4:农技推广系统 272

附录二:农户调查问卷 273

附录三:村委会焦点小组访谈提纲 283

参考文献 285

后记 295

表1-1 根据季节和降雨量的不同对干旱进行分类 8

图1-1 中国旱灾成灾面积(1949—2004) 10

表1-2 风险的主要来源 16

表1-3 社会风险管理策略和安排 17

图1-2 生计策略 18

表1-4 研究所用数据一览表 23

表1-5 样本村的正常年份和干旱年份 25

表2-1 中国水稻种植区划系统 34

表2-2 中国稻米品质区划 35

图2-1 世界稻谷产量和稻米出口量(1961—2004) 38

表2-3 我国水稻播种面积和单产水平(2001—2003) 38

表2-4 中国水稻种植面积、单产和总产量年均增长率(1950—2002)(%) 39

图2-2 1950—2004年我国水稻播种面积、产量和单产情况 40

表2-5 各种植系统的水稻种植面积比例和单产情况 40

表2-6 中国南方水稻生长期 41

表2-7 季节干旱对水稻播种面积和单产的影响 42

表2-8 南方三省水稻播种面积、单产的平均水平(2001—2003) 43

表2-9 1950—2002年南方水稻的种植面积、总产量和单产年增长率(%) 44

图2-3 南方三省水稻播种面积10年移动平均变异系数(1970—2001) 45

图2-4 1970—2001年南方三省水稻单产10年移动平均变异系数 46

表2-10 中国南方县级水稻播种面积、总产量和单产的变异系数(%)(1982—2001) 47

表2-11 不同季节多年平均降雨量(1982—2001) 49

图2-5 1982—2001年南方三省各月份多年平均降雨量 50

图2-6 1982—2001年广西各县长期平均年降雨量 50

图2-7 1982—2002年湖北各县长期平均年降雨量 51

图2-8 1982—2001年浙江各县长期平均年降雨量 51

表2-12 南方三省季节干旱发生的概率(1982—2001) 55

表2-13 中国南方三省月干旱发生的概率(1982—2001) 55

表2-14 中国南方三省干旱空间共变的年份(1982—2001) 56

表2-15 我国南方三省干旱发生共变的概率(1982—2001) 57

表2-16 南方各县降雨量对播种面积、产量和单产的弹性系数估计(1982—2001) 59

表2-17 南方三省干旱对水稻产量影响的最小二乘估计(1982—2001) 61

附表1 中国南方省县级季节干旱发生的概率(1982—2001) 64

附表2 中国南方三省县月干旱发生的概率(1982—2001) 65

附表3 南方各县4~5月份降雨量对水稻播种面积的估计结果(1982—2001) 66

附表4 南方各县6~10月份降雨量对水稻产量的估计结果(1982—2001) 67

附表5 南方各县6~10月份降雨量对水稻单产的估计结果(1982—2001) 68

附表6 南方三省各县干旱对水稻总产量影响的最小二乘估计(1982—2001) 69

表3-1 江汉平原五县调查农户基本情况(2001年) 71

表3-2 江汉平原五县调查户各种农作物的种植面积(2001)(单位:亩) 72

表3-3 江汉平原五县几种主要农作物的户均产出和销售率(2001) 73

表3-4 江汉平原五县调查户户均非农从事人口(2001) 74

表3-5 教育水平和农村劳动力的非农收入差异 74

表3-6 性别和农村劳动力的非农收入差异 75

表3-7 非农地点和农村劳动力的非农收入差异 75

表3-8 不同职业和农村劳动力的非农收入差异 76

表3-9 江汉平原五县调查户双季稻改单季稻的情况(2001)(单位:户) 77

表3-10 农户“双改单”的原因分布 78

表3-11 农户种双季稻的原因分布 80

图3-1 劳动力市场存在下的农户时间分配 82

表3-12 江汉平原稻农“双改单”行为的Probit模型估计 85

表3-13 不同等级农户变量户均值计算结果表 88

表3-14 不同等级农户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 89

表3-15 不同等级农户之间水稻产值影响因素分解结果表 90

表3-16 模型中使用变量的解释及可能的影响方向 93

表3-17 劳动力非农收入影响因素的估计结果(因变量:非农收入) 94

表3-18 湖北五县农户教育等投入要素和收入产出状况 99

表3-19 农户生产函数模型参数估算结果 100

表4-1 样本农户的一般特征 107

表4-2 样本地区人口统计学特征 107

表4-3 按水田旱地分类的户均规模和面积 109

表4-4 按灌溉条件和土壤质量统计的户均规模和面积 110

表4-5 我国南方样本地区作物生产时间表(从播种到收获) 112

表4-6 正常年份样本村作物种植模式 112

表4-7 农户水平上的正常年份农作物面积、产量和单产 113

表4-8 南方三省农户单位面积水稻边际产值 114

表4-9 户均固定资产现值(2001)(元) 115

表4-10 样本村农户收入来源 117

表4-11 南方三省样本农户收入的四分位数 117

表4-12 能保证灌溉地块上农作物播种面积调整情况(公顷,%) 122

表4-13 不能保证灌溉地块上农作物播种面积调整情况(公顷,%) 123

表4-14 “雨养”地块农作物播种面积调整情况(公顷,%) 125

表4-15 合力、伙牌旱地播种面积调整情况(公顷,%) 126

表4-16 合力村农作物正常年份和干旱年份播种面积、单产和总产 128

表4-17 伙牌村农作物正常年份和干旱年份播种面积、单产和总产 129

表4-18 月里村农作物正常年份和干旱年份播种面积、单产和总产 130

表4-19 八圩村农作物正常年份和干旱年份播种面积、单产和总产 131

表4-20 荷地村农作物正常年份和干旱年份播种面积、单产和总产 132

表4-21 分村的单产损失估计(吨/公顷) 135

表4-22 不同灌溉条件的地块上农作物正常年份和干旱年份的产值 136

表4-23 合力村与伙牌村2001年亩均用水成本(元、亩、元/亩) 138

表5-1 农户风险类别的分析框架 149

图5-1 概念框架图 151

表5-2 农户对干旱认知的频率统计 153

表5-3 干旱年份水稻产量损失评估户次和频率统计 154

表5-4 水稻各生长阶段干旱发生频率统计 156

表5-5 样本地区户均地块数量和平均面积 158

图5-2 合力村与伙牌村作物多样化指数与降雨量 159

表5-6 销售收入结构 161

表5-7 农户的非农收入活动人数与平均收入(元) 162

表5-8 农户是否推迟插秧和改种其他作物 163

表5-9 农户采取的不同育秧方式 166

表5-10 农户在干旱年份对生产投入的调整 168

表5-11 农户采用的除草方式 169

表5-12 干旱年份农户消费的调整 171

表5-13 不同财富等级农户在干旱年份消费的变化 172

表A-1 近三年户均一次性大额开支额(元) 187

表A-2 近三年农户出现经济困难的频次 187

表A-3 农户事后风险处理策略选择频次 188

表B-1 广西某农户15个月的收入支出明细 189

图B-1 广西某农户15个月开支情况 192

表C-1 各村种养业以外收入创造活动情况 193

表6-1 机构访谈的具体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 195

图6-1 政府抗旱相关部门和水稻技术研究机构关系图 197

表6-2 南方三省县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对干旱的认知差异 201

表6-3 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对干旱程度的认知 206

表6-4 南方三省政府部门和机构的处理措施 213

图6-2 政府抗旱运转机制 219

表6-5 抗旱资金的来源构成 221

表6-6 襄樊市2002年各县(区)抗旱资金来源(万元) 222

表6-7 襄樊市2002年抗旱物资供应表 224

表7-1 农户的机械拥有情况 232

表7-2 农户水稻技术采用情况 232

图7-1 我国南方水稻种子传输系统 235

表7-3 水稻育种专家的育种方向和育种意愿 236

表7-4 农技站引进种子的标准 237

表7-5 农户水稻品种采用情况 240

表7-6 南方三省农户采用水稻新品种的原因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