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和致谢 1
撰稿人 4
第一部分 介绍 3
第一章 比较政治的研究传统和理论介绍 3
比较政治的共同遗产 3
比较政治中的竞争性传统 5
促进比较政治的理论发展:本书的文章综述 8
文章 10
前面的路 14
第二部分 比较政治中的研究传统 25
第二章 一个模型、一种方法和一幅图画:比较和历史分析中的理性选择 25
理性选择模型:既非新古典经济学,亦非公共选择 27
理性选择的传统方法 34
分析性叙事 36
一幅关于经验理性选择未来的图画:未充分探索的领域 40
结论 44
第三章 比较政治分析中的文化和身份 57
介绍 57
文化和政治的文化分析 60
对政治的文化分析的批评 78
诠释在政治的文化分析中的核心作用 84
结论 90
第四章 比较政治中的结构与格局 109
宏观研究的全盛期及其余波:对摩尔和斯考克波尔的评论 117
复兴宏观分析:历史和理论,结构和格局 124
作为联结点的制度 132
第三部分 比较政治中的理论发展 153
第五章 选举行为与比较政治 153
导言 153
研究选举行为的方法 155
投票率 159
观念和文化的影响 169
大众理论和研究 174
第六章 社会运动和革命:走向一个整合的视角 189
问题和机会 190
从60年代到90年代 192
政治机会 199
动员结构 203
形构过程 205
整合结构、动员和文化:定义过程方法 208
运动、周期和革命 212
结论 214
第七章 利益、制度和观念在工业化国家比较政治经济学中的作用 231
以利益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学方法 233
制度导向的政治经济学方法 238
观念导向的政治经济学方法 242
三种方法的比较 245
这个领域整合的潜力与限制 247
当代的挑战 255
第八章 国家研究 276
现代国家的修辞与现实 277
国家是怎样建构的 281
有限的国家:国家与社会的互动 292
结论 302
第四部分 社会理论与比较政治中的解释:结论 315
第九章 社会理论与比较政治学 315
前言 315
三个代表人物 318
三个研究流派 321
社会嵌入的单位行动 339
马克斯·韦伯、现代性与今天的比较 345
政治学 345
结论 251
第十章 重定解释标准,促进比较政治的理论发展 363
比较政治中解释的标准形式:涵盖性法则和因果性解释 364
扩充比较政治中科学理解的性质 368
扩展关于现实性质的假定 371
比较政治中的复杂模式和研究流派 377
比较政治中的解释和理论 379
比较政治中的解释和流派 395
术语译名对照 408
作者译名索引 413
译后记 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