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垂髫之年 1
第一节 开明的大家庭 2
长房长孙 2
淘气的小桂初 7
第二节 书声朗朗 9
私塾里的刘老先生 9
“崇孔会” 11
第三节 意外之事 13
鬼魂?巧合? 13
记过一次·离开老家 15
第二章 风华正茂好少年 19
第一节 父亲的身教 21
人正·身正 21
“老鼠”搬家 23
第二节 求学岁月 25
在私立畿辅中学 25
北京师大附中的甲等生 26
博物课老师李泰汾 28
学与玩 29
“进宫” 30
第三章 留学日本 33
第一节 “合一社” 35
第二节 留学生的日常生活 37
第三节 大闹公使馆 40
第四节 为省长萨镇冰办一件事 43
第五节 亲历关东大地震 45
第四章 由恩师领进天文界 49
第一节 游子归乡 50
难忘的假期 50
前辈高鲁 51
第二节 回国第一年 54
年轻的技术员 54
找兼职 56
一次重要的南下旅行 58
第三节 大学院·观象台筹委会·鼓楼测候所 60
第四节 天文研究所成立 62
第一批专业研究员 62
与哈雷彗星七十六年的情缘 64
第五章 “黄金十年” 67
第一节 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天文台——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68
缘起 68
创建之路 70
第二节 结婚成家 75
第三节 祸从口出·被解聘 78
第四节 北上谋生 80
身兼数职 80
周围的天文爱好者 83
第五节 平静的生活 85
老友徐逸樵 85
好客的主人 88
高产的年代 89
第六章 抗战八年·艰苦岁月 91
第一节 一路南撤 92
南京 92
南岳 94
桂林——昆明 95
第二节 在昆明再建一座天文台 97
第三节 从天而降的灾难 100
第四节 千里姻缘 103
同学作媒 103
完婚 104
第五节 维持生活·维持《宇宙》 108
第七章 天文学家的科学活动 111
第一节 1936年赴日本观测日全食 112
第二节 战火下的中国境内第一次日全食观测 117
第三节 一次无法进行的观测 124
第八章 重返紫金山 125
第一节 “东归”之路 126
复员回宁 126
久违了,紫金山天文台 128
回门 129
同游上海 130
第二节 人性人情总相通 132
两位教授的友情 132
痛失恩师 135
第三节 特殊的经历 139
宋美龄与马歇尔野餐 139
修复和守卫 141
第九章 政通人和的年代 145
第一节 新气象·新印象 146
第一次见到中央大官 147
“你真傻!”·“自家人” 149
第二节 几件“大事” 155
加入民盟 155
参加土改 157
调上海徐家汇观象台任职 159
第十章 后半生的情结——北京天文馆 165
第一节 没有围墙的天文学校 166
接受任务 166
命名之争 169
选址·拨地·基建 171
第二节 赴苏联参观考察 180
第三节 与几位国家领导人的一面之交 185
毛主席·周总理 185
国家主席刘少奇 186
内表兄沈钧儒 187
第四节 北京古观象台 191
第十一章 中央代表团团员 197
第一节 “政治任务” 198
出乎意料的安排 198
集训 199
进藏之路——青藏公路 201
第二节 在拉萨 206
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大会 206
宴会·演出 209
布达拉宫 213
第三节 参观访问 215
一件小事 217
回京·康藏公路 218
第十二章 风云变幻·十年动乱 223
第一节 接连不断的运动 224
“帽子”的戴与摘 224
毛主席笑说:“你上知天文。” 228
第二节 十年内乱·苦恼和忧虑 229
第十三章 一辈子,三件事 233
第一节 勤于写作 著译丰硕 234
第二节 中国编算天文年历第一人 234
第三节 巨著《中国天文学史》的成功 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