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梁繁荣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801565673
  • 页数:459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之一,供七年制学生使用。

绪论 1

一、针灸学的学科属性 1

(一)针灸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

(二)针灸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1

(三)针灸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 1

二、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2

(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2

(二)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4

(三)针灸学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6

三、针灸学术的国际交流 6

四、针灸学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 7

上篇 经络腧穴 9

第一章 经络总论 9

第一节 经络与经络学说的概念 9

第二节 经络学说的形成 9

一、针灸等刺激的感应传导现象的观察 10

二、气功的“行气”与经络的发现 10

三、腧穴主治功效的总结 10

四、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 10

五、解剖生理知识的启发 10

第三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11

一、十二经脉 12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 12

(二)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 12

(三)十二经脉表里属络关系 12

(四)十二经脉循行与交接规律 13

(五)十二经脉气血流注规律 13

(六)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 14

二、奇经八脉 14

(一)奇经八脉的命名与分布概况 14

(二)奇经八脉的作用与临床意义 15

三、十五络脉 16

(一)十五络脉分布概况 16

(二)十五络脉的作用与临床意义 16

四、十二经别 16

(一)十二经别分布概况 17

(二)十二经别的作用与临床意义 17

五、十二经筋 17

(一)十二经筋分布概况 17

(二)十二经筋的作用与临床意义 18

六、十二皮部 18

(一)十二皮部分布概况 18

(二)十二皮部的作用与临床意义 18

第四节 经气 18

一、营气 19

二、卫气 19

三、宗气与元气 20

第五节 经络的标本、根结和气街、四海 20

一、标本 20

二、根结 21

三、气街 21

四、四海 22

第六节 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22

一、经络的作用 22

(一)联系脏腑,沟通内外 22

(二)运行气血,协调阴阳 23

(三)抗御病邪,反映证候 23

(四)传导感应,调整虚实 23

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23

(一)诊断 24

(二)治疗 24

第二章 腧穴总论 26

第一节 腧穴的起源和发展 26

一、腧穴的起源 26

二、腧穴的发展 27

第二节 腧穴的分类和命各 27

一、腧穴的分类 27

二、腧穴的命名 28

第三节 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 29

一、腧穴的主治特点 29

二、腧穴的主治规律 29

(一)分经主治规律 29

(二)分部主治规律 31

第四节 特定穴 35

一、五输穴 35

二、原穴、络穴 35

三、背俞穴、募穴 36

四、八会穴 36

五、郄穴 36

六、下合穴 36

七、八脉交会穴 36

八、交会穴 36

第五节 腧穴的定位方法 37

一、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37

二、骨度分寸定位法 37

三、手指同身寸定位法 40

四、简便取穴法 40

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 41

第一节 十二经脉 41

一、手太阴肺经 41

(一)经脉循行 41

(二)主要病候 41

(三)主治概要 41

(四)本经腧穴(11穴) 42

1.中府 42

2.云门 43

3.天府 43

4.侠白 43

5.尺泽 43

6.孔最 43

7.列缺 44

8.经渠 44

9.太渊 44

10.鱼际 45

11.少商 45

(五)本经小结 45

二、手阳明大肠经 46

(一)经脉循行 46

(二)主要病候 46

(三)主治概要 46

(四)本经腧穴(20穴) 46

1.商阳 46

2.二间 46

3.三间 47

4.合谷 47

5.阳溪 47

6.偏历 47

7.温溜 48

8.下廉 48

9.上廉 48

10.手三里 48

11.曲池 49

12.肘髎 49

13.手五里 49

14.臂臑 49

15.肩髃 50

16.巨骨 50

17.天鼎 50

18.扶突 50

19.口禾髎 51

20.迎香 51

(五)本经小结 52

三、足阳明胃经 52

(一)经脉循行 52

(二)主要病候 53

(三)主治概要 53

(四)本经腧穴(45穴) 54

1.承泣 54

2.四白 54

3.巨髎 54

4.地仓 54

5.大迎 55

6.颊车 55

7.下关 55

8.头维 55

9.人迎 56

10.水突 56

11.气舍 56

12.缺盆 56

13.气户 57

14.库房 57

15.屋翳 57

16.膺窗 57

17.乳中 58

18.乳根 58

19.不容 58

20.承满 58

21.梁门 58

22.关门 59

23.太乙 59

24.滑肉门 59

25.天枢 59

26.外陵 59

27.大巨 60

28.水道 60

29.归来 60

30.气冲 60

31.髀关 61

32.伏兔 61

33.阴市 61

34.梁丘 61

35.犊鼻 62

36.足三里 62

37.上巨虚 62

38.条口 62

39.下巨虚 63

40.丰隆 63

41.解溪 63

42.冲阳 63

43.陷谷 64

44.内庭 64

45.厉兑 64

(五)本经小结 64

四、足太阴脾经 66

(一)经脉循行 66

(二)主要病候 66

(三)主治概要 66

(四)本经腧穴(21穴) 66

1.隐白 66

2.大都 66

3.太白 67

4.公孙 67

5.商丘 67

6.三阴交 67

7.漏谷 68

8.地机 68

9.阴陵泉 68

10.血海 68

11.箕门 69

12.冲门 69

13.府舍 69

14.腹结 69

15.大横 70

16.腹哀 70

17.食窦 70

18.天溪 70

19.胸乡 71

20.周荣 71

21.大包 71

(五)本经小结 71

五、手少阴心经 72

(一)经脉循行 72

(二)主要病候 73

(三)主治概要 73

(四)本经腧穴(9穴) 73

1.极泉 73

2.青灵 73

3.少海 74

4.灵道 74

5.通里 74

6.阴郄 74

7.神门 75

8.少府 75

9.少冲 75

(五)本经小结 75

六、手太阳小肠经 76

(一)经脉循行 76

(二)主要病候 77

(三)主治概要 77

(四)本经腧穴(19穴) 77

1.少泽 77

2.前谷 77

3.后溪 78

4.腕骨 78

5.阳谷 78

6.养老 78

7.支正 79

8.小海 79

9.肩贞 79

10.臑俞 79

11.天宗 79

12.秉风 80

13.曲垣 80

14.肩外俞 80

15.肩中俞 80

16.天窗 81

17.天容 81

18.颧髎 81

19.听宫 81

(五)本经小结 82

七、足太阳膀胱经 82

(一)经脉循行 82

(二)主要病候 83

(三)主治概要 83

(四)本经腧穴(67穴) 83

1.睛明 83

2.攒竹 83

3.眉冲 84

4.曲差 84

5.五处 84

6.承光 84

7.通天 85

8.络却 85

9.玉枕 85

10.天柱 85

11.大杼 85

12.风门 86

13.肺俞 86

14.厥阴俞 86

15.心俞 86

16.督俞 87

17.膈俞 87

18.肝俞 87

19.胆俞 87

20.脾俞 88

21.胃俞 88

22.三焦俞 88

23.肾俞 88

24.气海俞 89

25.大肠俞 89

26.关元俞 89

27.小肠俞 89

28.膀胱俞 90

29.中膂俞 90

30.白环俞 90

31.上髎 90

32.次髎 90

33.中髎 91

34.下髎 91

35.会阳 91

36.承扶 91

37.殷门 92

38.浮郄 92

39.委阳 92

40.委中 92

41.附分 92

42.魄户 93

43.膏肓 93

44.神堂 93

45.譩譆 93

46.膈关 94

47.魂门 94

48.阳纲 94

49.意舍 94

50.胃仓 95

51.肓门 95

52.志室 95

53.胞肓 95

54.秩边 95

55.合阳 96

56.承筋 96

57.承山 96

58.飞扬 96

59.跗阳 97

60.昆仑 97

61.仆参 97

62.申脉 97

63.金门 97

64.京骨 98

65.束骨 98

66.足通谷 98

67.至阴 98

(五)本经小结 99

八、足少阴肾经 100

(一)经脉循行 100

(二)主要病候 100

(三)主治概要 101

(四)本经腧穴(27穴) 101

1.涌泉 101

2.然谷 101

3.太溪 102

4.大钟 102

5.水泉 102

6.照海 102

7.复溜 103

8.交信 103

9.筑宾 103

10.阴谷 103

11.横骨 104

12.大赫 104

13.气穴 104

14.四满 104

15.中注 104

16.肓俞 105

17.商曲 105

18.石关 105

19.阴都 105

20.腹通谷 105

21.幽门 106

22.步廊 106

23.神封 106

24.灵墟 106

25.神藏 106

26.彧中 107

27.俞府 107

(五)本经小结 107

九、手厥阴心包经 108

(一)经脉循行 108

(二)主要病候 108

(三)主治概要 109

(四)本经腧穴(9穴) 109

1.天池 109

2.天泉 109

3.曲泽 109

4.郄门 110

5.间使 110

6.内关 110

7.大陵 111

8.劳宫 111

9.中冲 111

(五)本经小结 112

十、手少阳三焦经 112

(一)经脉循行 112

(二)主要病候 113

(三)主治概要 113

(四)本经腧穴(23穴) 113

1.关冲 113

2.液门 113

3.中渚 113

4.阳池 114

5.外关 114

6.支沟 114

7.会宗 115

8.三阳络 115

9.四渎 115

10.天井 115

11.清冷渊 116

12.消泺 116

13.臑会 116

14.肩髎 116

15.天髎 116

16.天牖 117

17.翳风 117

18.瘈脉 117

19.颅息 118

20.角孙 118

21.耳门 118

22.耳和髎 118

23.丝竹空 119

(五)本经小结 119

十一、足少阳胆经 120

(一)经脉循行 120

(二)主要病候 121

(三)主治概要 121

(四)本经腧穴(44穴) 121

1.瞳子髎 121

2.听会 121

3.上关 121

4.颔厌 122

5.悬颅 122

6.悬厘 122

7.曲鬓 122

8.率谷 122

9.天冲 122

10.浮白 123

11.头窍阴 123

12.完骨 123

13.本神 123

14.阳白 124

15.头临泣 124

16.目窗 124

17.正营 124

18.承灵 125

19.脑空 125

20.风池 125

21.肩井 125

22.渊腋 125

23.辄筋 126

24.日月 126

25.京门 126

26.带脉 127

27.五枢 127

28.维道 127

29.居髎 127

30.环跳 128

31.风市 128

32.中渎 128

33.膝阳关 128

34.阳陵泉 129

35.阳交 129

36.外丘 129

37.光明 129

38.阳辅 130

39.悬钟 130

40.丘墟 130

41.足临泣 130

42.地五会 131

43.侠溪 131

44.足窍阴 131

(五)本经小结 131

十二、足厥阴肝经 133

(一)经脉循行 133

(二)主要病候 133

(三)主治概要 133

(四)本经腧穴(14穴) 133

1.大敦 133

2.行间 134

3.太冲 134

4.中封 134

5.蠡沟 134

6.中都 135

7.膝关 135

8.曲泉 135

9.阴包 135

10.足五里 136

11.阴廉 136

12.急脉 136

13.章门 136

14.期门 137

(五)本经小结 137

第二节 奇经八脉 138

一、督脉 138

(一)经脉循行 138

(二)主要病候 138

(三)主治概要 138

(四)本经腧穴(28穴) 138

1.长强 138

2.腰俞 139

3.腰阳关 139

4.命门 140

5.悬枢 140

6.脊中 140

7.中枢 140

8.筋缩 141

9.至阳 141

10.灵台 141

11.神道 141

12.身柱 141

13.陶道 142

14.大椎 142

15.哑门 142

16.风府 142

17.脑户 143

18.强间 143

19.后顶 143

20.百会 143

21.前顶 143

22.囟会 144

23.上星 144

24.神庭 144

25.素髎 144

26.水沟 144

27.兑端 145

28.龈交 145

(五)本经小结 146

二、任脉 146

(一)经脉循行 146

(二)主要病候 146

(三)主治概要 147

(四)本经腧穴(24穴) 147

1.会阴 147

2.曲骨 147

3.中极 147

4.关元 148

5.石门 148

6.气海 148

7.阴交 149

8.神阙 149

9.水分 149

10.下脘 149

11.建里 149

12.中脘 150

13.上脘 150

14.巨阙 150

15.鸠尾 150

16.中庭 151

17.膻中 151

18.玉堂 151

19.紫宫 151

20.华盖 151

21.璇玑 152

22.天突 152

23.廉泉 152

24.承浆 152

(五)本经小结 153

三、冲脉 153

(一)经脉循行 153

(二)主要病候 153

(三)交会腧穴 153

四、带脉 154

(一)经脉循行 154

(二)主要病候 154

(三)交会腧穴 154

五、阴维脉 154

(一)经脉循行 154

(二)主要病候 154

(三)交会腧穴 154

六、阳维脉 154

(一)经脉循行 154

(二)主要病候 154

(三)交会腧穴 155

七、阴蹻脉 155

(一)经脉循行 155

(二)主要病候 155

(三)交会腧穴 155

八、阳蹻脉 155

(一)经脉循行 155

(二)主要病候 155

(三)交会腧穴 155

第三节 十五络脉 156

一、手太阴络脉——列缺 156

二、手阳明络脉——偏历 157

三、足阳明络脉——丰隆 157

四、足太阴络脉——公孙 157

五、手少阴络脉——通里 157

六、手太阳络脉——支正 157

七、足太阳络脉——飞扬 158

八、足少阴络脉——大钟 158

九、手厥阴络脉——内关 158

十、手少阳络脉——外关 158

十一、足少阳络脉——光明 158

十二、足厥阴络脉——蠡沟 158

十三、督脉之络脉——长强 159

十四、任脉之络脉——尾翳 159

十五、脾之大络——大包 159

第四节 经外奇穴 159

一、头颈部穴 159

1.四神聪 159

2.当阳 160

3.印堂 160

4.鱼腰 160

5.上明 161

6.太阳 161

7.耳尖 161

8.球后 161

9.上迎香 161

10.夹承浆 162

11.内迎香 162

12.聚泉 162

13.海泉 163

14.金津、玉液 163

15.牵正 163

16.翳明 163

17.安眠 163

18.颈百劳 164

二、胸腹部穴 164

1.子宫 164

2.三角灸 164

三、背部穴 164

1.定喘 164

2.夹脊 165

3.胃脘下俞 165

4.痞根 165

5.下极俞 166

6.腰眼 166

7.十七椎 166

8.腰奇 166

四、上肢部穴 166

1.肩前 166

2.肘尖 167

3.二白 167

4.中泉 167

5.中魁 167

6.大骨空 167

7.小骨空 168

8.腰痛点 168

9.外劳宫 168

10.八邪 169

11.四缝 169

12.十宣 169

五、下肢部穴 170

1.环中 170

2.髋骨 170

3.鹤顶 170

4.百虫窝 170

5.膝眼 171

6.胆囊 171

7.阑尾 171

8.内踝尖 171

9.外踝尖 171

10.八风 172

11.独阴 172

12.气端 172

中篇 刺灸方法 175

第四章 刺灸法总论 175

第一节 刺灸的起源与发展 175

一、针具的起源与发展 175

[附]九针 176

二、刺法的起源与发展 177

三、灸法的起源与发展 178

第二节 刺灸法操作的量学要素 179

一、刺法的量学要素 180

(一)刺激的强度 180

(二)刺激的时间 180

二、灸法的量学要素 181

第三节 刺灸法的宜忌 181

一、施术部位的宜忌 181

二、患者体质的宜忌 182

三、病情性质的宜忌 182

(一)危重证候 182

(二)暂时现象 183

(三)疾病性质 183

四、刺灸时间的宜忌 183

第五章 刺灸法各论 184

第一节 毫针法 184

一、毫针的构造、规格、检查和保藏 184

(一)毫针的构造 184

(二)毫针的规格 185

(三)毫针的检查 185

(四)毫针的保藏 185

二、针刺法的练习 185

(一)指力练习 186

(二)手法练习 186

(三)实体练习 186

三、针刺前的准备 187

(一)针具选择 187

(二)体位选择 187

(三)消毒 188

四、进针法 189

(一)单手进针法 189

(二)双手进针法 189

(三)针管进针法 191

五、针刺的方向、角度和深度 191

(一)针刺的方向 191

(二)针刺的角度 191

(三)针刺的深度 192

六、行针 192

(一)基本手法 193

(二)辅助手法 193

七、得气 195

(一)得气的表现 195

(二)得气的意义 195

(三)促进得气的方法 196

(四)得气强弱的选择 196

八、针刺补泻 196

(一)单式补泻手法 197

(二)复式补泻手法 197

(三)影响针刺补泻效应的因素 200

九、留针与出针 202

(一)留针法 202

(二)出针法 202

十、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 202

(一)晕针 202

(二)滞针 203

(三)弯针 203

(四)断针 204

(五)血肿 204

(六)创伤性气胸 204

(七)刺伤内脏 205

(八)刺伤脑脊髓 205

(九)刺伤神经干 205

十一、针刺的注意事项 206

第二节 《内经》刺法 206

一、浅刺法 206

二、深刺法 207

三、多针刺法 208

四、放血刺法 208

五、选穴类刺法 209

第三节 灸法 210

一、灸法的材料 210

(一)艾及艾制品 210

(二)其他灸材 212

二、灸法的作用 213

(一)温经散寒 213

(二)扶阳固脱 213

(三)消瘀散结 213

(四)防病保健 213

三、灸法的种类及其运用 214

(一)艾灸 214

(二)其他灸法 218

四、灸感及灸法补泻 219

(一)灸感 219

(二)灸法补泻 219

五、施灸的注意事项 220

(一)施灸的先后顺序 220

(二)施灸的禁忌 220

(三)灸后的处理 220

第四节 拔罐法 220

一、拔罐法的起源和发展 220

二、罐的种类 221

(一)陶罐 221

(二)竹罐 221

(三)玻璃罐 222

(四)抽气罐 222

三、吸罐的方法 222

(一)火罐法 222

(二)水罐法 223

(三)抽气法 223

四、拔罐法的应用 224

(一)留罐法 224

(二)闪罐法 224

(三)推罐法 224

(四)针罐法 224

(五)刺络拔罐法 225

(六)药罐法 225

五、拔罐的作用和适应范围 225

(一)拔罐的作用 225

(二)适应范围 227

六、起罐的方法 227

七、拔罐的注意事项 227

第五节 三棱针法、皮肤针法、皮内针法、电针法、穴位注射法、腧穴激光照射法 227

一、三棱针法 227

(一)操作方法 228

(二)适应范围 229

(三)注意事项 230

二、皮肤针法 230

(一)操作方法 231

(二)适应范围 231

(三)注意事项 232

三、皮内针法 232

(一)操作方法 233

(二)适应范围 233

(三)注意事项 233

[附]皮下留针法 233

四、电针法 233

(一)电针刺激参数的选择 234

(二)操作方法 235

(三)适应范围 235

(四)注意事项 235

五、穴位注射法 236

(一)操作方法 236

(二)常用药物 237

(三)适应范围 237

(四)注意事项 237

六、腧穴激光照射法 238

(一)激光器具 238

(二)操作方法 239

(三)适应范围 239

(四)注意事项 239

第六节 头针 239

一、标准头穴线的定位和主治 240

二、适应范围 242

三、操作方法 242

四、注意事项 243

[附]焦氏头针 243

一、常用头针的标准定位线 244

二、常用头针刺激区的定位及主治 244

第七节 耳针 246

一、耳与经络脏腑的联系 247

二、耳廓表面解剖 247

三、耳穴的分布特点 248

四、耳穴部位和主治 248

(一)耳轮穴位 248

(二)耳舟穴位 251

(三)对耳轮穴位 251

(四)三角窝穴位 253

(五)耳屏穴位 253

(六)对耳屏穴位 254

(七)耳甲穴位 255

(八)耳垂穴位 257

(九)耳背穴位 258

(十)耳根穴位 259

五、临床应用 259

(一)适应范围 259

(二)选穴原则 260

(三)耳穴探查 260

(四)操作方法 261

(五)注意事项 262

下篇 临床治疗 263

第六章 治疗总论 263

第一节 针灸治疗作用 263

一、疏通经络 263

二、调和阴阳 263

三、扶正祛邪 264

第二节 针灸治疗原则 264

一、补虚泻实 264

二、清热温寒 265

三、标本缓急 266

四、三因制宜 267

第三节 针灸临床诊治特点 267

一、辨证与辨经结合 268

二、调神与调气并重 268

第四节 针灸处方 269

一、选穴原则 269

(一)近部选穴 269

(二)远部选穴 269

(三)辨证选穴 269

(四)对症选穴 269

二、配穴方法 270

(一)按部配穴 270

(二)按经配穴 270

三、刺灸方法的选择 271

(一)针灸疗法的选择 271

(二)操作方法的选择 271

(三)治疗时机的选择 271

第五节 特定穴的内容和应用 272

一、五输穴的内容和应用 272

二、原穴、络穴的内容和应用 274

三、背俞穴、募穴的内容和应用 274

四、八脉交会穴的内容和应用 275

五、八会穴的内容和应用 275

六、郄穴的内容和应用 276

七、下合穴的内容和应用 276

八、交会穴的内容和应用 277

第七章 治疗各论 281

第一节 头面躯体痿痹 281

头痛 281

[附]偏头痛 283

面痛 283

面瘫 285

颈痹 286

[附]落枕 287

肩痹 288

肘劳 289

扭伤 290

腰痛 292

[附]腰椎间盘突出症 293

[附]坐骨神经痛 294

痹证 295

痿证 296

[附]小儿麻痹后遗症 298

第二节 内科病证 298

中风 298

[附]假性延髓麻痹 301

眩晕 301

[附]高血压 303

胁痛 303

痫证 304

癫狂 306

不寐 307

郁证 309

痴呆 310

惊悸、怔忡 311

胸痹 313

感冒 314

咳嗽 316

哮喘 317

呕吐 319

胃痛 321

腹痛 322

泄泻 324

痢疾 325

便秘 327

癃闭 328

[附]前列腺增生症、慢性前列腺炎 330

阳痿 331

[附]男子性功能障碍 332

消渴 333

第三节 妇儿科病证 335

月经不调 335

痛经 337

经闭 338

崩漏 340

带下病 341

绝经前后诸证 343

胎位不正 344

滞产 345

乳少 346

不孕 347

遗尿 348

小儿惊风 350

小儿食积 351

[附]疳积 352

小儿多动症 353

小儿脑性瘫痪 354

第四节 皮外科病证 355

风疹 355

疔疮 356

痄腮 357

乳痈 358

乳癖 359

肠痈 360

痔疮 361

腱鞘囊肿 362

丹毒 363

蛇丹 364

扁平疣 365

神经性皮炎 366

痤疮 368

斑秃 369

第五节 五官科病证 370

目赤肿痛 370

麦粒肿 371

近视 372

耳聋、耳鸣 373

鼻渊 373

牙痛 374

咽喉肿痛 375

口疮 376

第六节 急症 377

晕厥 377

虚脱 378

高热 379

抽搐 380

内脏绞痛 381

(一)心绞痛 381

(二)胆绞痛 382

(三)肾绞痛 383

第七节 其他 385

慢性疲劳综合征 385

戒断综合征 386

(一)戒烟综合征 386

(二)戒毒综合征 387

肥胖症 387

衰老 388

附篇 参考资料 391

第八章 针灸现代研究概况 391

第一节 经络现代研究概况 391

一、循经感传现象与规律的研究 391

二、经络检测方法的研究 393

三、循经感传形成机理的研究 394

四、关于经络实质的几种主要观点和假说 395

第二节 腧穴的现代研究概况 396

一、腧穴解剖与组织学形态结构的研究 396

二、腧穴生物物理特性的研究 397

三、腧穴功能特异性的研究 397

四、经穴与脏腑相关及腧穴在临床诊断上的研究 398

第三节 刺灸方法的现代研究概况 398

一、针刺手法的研究 398

二、灸法的研究 402

三、耳针与头针的研究 403

第四节 针灸治疗作用的现代研究概况 404

一、镇痛作用 405

二、对机体各系统功能的调整作用 406

三、增强防御免疫作用 407

第九章 针灸歌赋选录 409

第一节 经络腧穴歌赋 409

一、手足十二经所属歌 409

二、十二经气血多少歌 409

三、十二经营行次序逆顺歌 409

四、奇经八脉歌 409

五、十五络脉歌 410

六、八会穴歌 410

七、八脉交会八穴歌 411

八、井荥输(原)经合歌 411

九、十二背俞穴歌 411

十、募穴歌 411

十一、郄穴歌 411

第二节 刺法灸法歌赋 412

一、针法歌 412

二、行针指要歌 412

三、补泻雪心歌 412

四、金针赋 413

第三节 针灸治疗歌赋 414

一、四总穴歌 414

二、十二经子母穴补泻歌 415

三、孙思邈十三鬼穴歌 415

四、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 415

五、标幽赋 416

六、胜玉歌 417

七、席弘赋 418

八、百症赋 419

九、肘后歌 420

十、通玄指要赋 421

第十章 古代人体部位名称释义 422

第十一章 子午流注针法 427

第一节 子午流注的含义 427

第二节 子午流注针法的基本组成 428

一、五输穴配合阴阳五行脏腑 428

二、天干地支配合阴阳五行脏腑 429

第三节 年、月、日、时干支推算法 431

一、年干支推算方法 431

二、月干支推算方法 432

三、日干支推算方法 432

四、时干支推算方法 434

第四节 子午流注针法的临床运用 434

一、纳支法 435

二、纳干法 436

[附]徐凤的《子午流注逐日按经定穴歌》 438

第十二章 灵龟八法 442

第一节 灵龟八法的组成 442

一、八脉交会穴 442

二、八卦九宫 442

三、八脉交会穴与八卦、九宫 443

四、八法干支代数 443

第二节 灵龟八法的临床运用 444

一、开穴法 444

二、定时取穴、配穴的治疗 444

三、按时取穴、配合病穴 444

四、子午流注法、灵龟八法的联合应用 446

[附]飞腾八法 446

第十三章 针灸临床研究规范 447

一、《针灸临床研究规范》中术语解释 447

二、针灸临床研究的基本要求与方法 448

第十四章 针灸临床病历书写格式 457

一、门诊病历书写格式 457

二、住院病历书写格式 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