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绪论 1
上篇 23
第一章 手太阴肺经 23
一、中府 25
二、云门 26
三、天府 26
四、侠白 27
五、尺泽 27
六、孔最 29
七、列缺 29
八、经渠 31
九、太渊 31
十、鱼际 32
十一、少商 33
第二章 手阳明大肠经 35
一、商阳 37
二、二间 37
三、三间 38
四、合谷 39
五、阳溪 41
六、偏历 42
七、温溜 43
八、下廉 44
九、上廉 44
十、手三里 45
十一、曲池 45
十二、肘髎 46
十三、手五里 47
十四、臂臑 47
十五、肩髃 48
十六、巨骨 49
十七、天鼎 50
十八、扶突 50
十九、口禾髎 51
二十、迎香 51
第三章 足阳明胃经 53
一、承泣 55
二、四白 56
三、巨髎 57
四、地仓 57
五、大迎 58
六、颊车 58
七、下关 59
八、头维 60
九、人迎 61
十、水突 61
十一、气舍 62
十二、缺盆 62
十三、气户 63
十四、库房 63
十五、屋翳 64
十六、膺窗 64
十七、乳中 65
十八、乳根 65
十九、不容 66
二十、承满 66
二十一、梁门 67
二十二、关门 68
二十三、太乙 69
二十四、滑肉门 69
二十五、天枢 70
二十六、外陵 70
二十七、大巨 71
二十八、水道 71
二十九、归来 72
三十、气冲 73
三十一、髀关 73
三十二、伏兔 74
三十三、阴市 75
三十四、梁丘 76
三十五、犊鼻 77
三十六、足三里 77
三十七、上巨虚 79
三十八、条口 80
三十九、下巨虚 80
四十、丰隆 81
四十一、解溪 82
四十二、冲阳 83
四十三、陷谷 83
四十四、内庭 84
四十五、厉兑 85
第四章 足太阴脾经 87
一、隐白 89
二、大都 90
三、太白 90
四、公孙 91
五、商丘 91
六、三阴交 92
七、漏谷 93
八、地机 94
九、阴陵泉 95
十、血海 96
十一、箕门 97
十二、冲门 97
十三、府舍 98
十四、腹结 98
十五、大横 99
十六、腹哀 99
十七、食窦 100
十八、天溪 101
十九、胸乡 101
二十、周荣 102
二十一、大包 102
第五章 手少阴心经 104
一、极泉 106
二、青灵 106
三、少海 107
四、灵道 108
五、通里 109
六、阴郄 110
七、神门 110
八、少府 111
九、少冲 112
第六章 手太阳小肠经 114
一、少泽 116
二、前谷 117
三、后溪 117
四、腕骨 118
五、阳谷 119
六、养老 120
七、支正 121
八、小海 122
九、肩贞 122
十、臑俞 123
十一、天宗 124
十二、秉风 124
十三、曲垣 125
十四、肩外俞 125
十五、肩中俞 126
十六、天窗 127
十七、天容 127
十八、颧髎 128
十九、听宫 129
第七章 足太阳膀胱经 131
一、睛明 133
二、攒竹 134
三、眉冲 134
四、曲差 135
五、五处 135
六、承光 136
七、通天 136
八、络却 137
九、玉枕 137
十、天柱 138
十一、大杼 139
十二、风门 140
十三、肺俞 141
十四、厥阴俞 142
十五、心俞 142
十六、督俞 143
十七、膈俞 144
十八、肝俞 144
十九、胆俞 145
二十、脾俞 146
二十一、胃俞 147
二十二、三焦俞 147
二十三、肾俞 148
二十四、气海俞 149
二十五、大肠俞 149
二十六、关元俞 150
二十七、小肠俞 150
二十八、膀胱俞 151
二十九、中膂俞 152
三十、白环俞 152
三十一、上髎 153
三十二、次髎 154
三十三、中髎 154
三十四、下髎 155
三十五、会阳 156
三十六、承扶 156
三十七、殷门 157
三十八、浮郗 158
三十九、委阳 158
四十、委中 159
四十一、附分 159
四十二、魄户 160
四十三、膏肓 160
四十四、神堂 161
四十五、譩譆 162
四十六、膈关 162
四十七、魂门 163
四十八、阳纲 163
四十九、意舍 164
五十、胃仓 164
五十一、肓门 165
五十二、志室 166
五十三、胞肓 166
五十四、秩边 167
五十五、合阳 167
五十六、承筋 168
五十七、承山 168
五十八、飞扬 169
五十九、跗阳 170
六十、昆仑 171
六十一、仆参 172
六十二、申脉 173
六十三、金门 173
六十四、京骨 174
六十五、束骨 174
六十六、足通谷 175
六十七、至阴 175
第八章 足少阴肾经 178
一、涌泉 180
二、然谷 181
三、太溪 182
四、大钟 182
五、水泉 183
六、照海 184
七、复溜 185
八、交信 186
九、筑宾 186
十、阴谷 187
十一、横骨 188
十二、大赫 188
十三、气穴 189
十四、四满 190
十五、中注 190
十六、肓俞 191
十七、商曲 191
十八、石关 192
十九、阴都 192
二十、腹通谷 193
二十一、幽门 193
二十二、步廊 194
二十三、神封 194
二十四、灵墟 195
二十五、神藏 195
二十六、彧中 196
二十七、俞府 196
第九章 手厥阴心包经 198
一、天池 200
二、天泉 200
三、曲泽 201
四、郄门 202
五、间使 203
六、内关 203
七、大陵 204
八、劳宫 205
九、中冲 206
第十章 手少阳三焦经 208
一、关冲 210
二、液门 210
三、中渚 211
四、阳池 212
五、外关 212
六、支沟 214
七、会宗 214
八、三阳络 215
九、四渎 215
十、天井 216
十一、清冷渊 217
十二、消泺 217
十三、臑会 218
十四、肩髎 218
十五、天髎 219
十六、天牖 220
十七、翳风 220
十八、瘈脉 221
十九、颅息 222
二十、角孙 222
二十一、耳门 223
二十二、耳和髎 224
二十三、丝竹空 224
第十一章 足少阳胆经 226
一、瞳子髎 227
二、听会 229
三、上关 230
四、颔厌 230
五、悬颅 231
六、悬厘 231
七、曲鬓 232
八、率谷 233
九、天冲 233
十、浮白 234
十一、头窍阴 234
十二、完骨 235
十三、本神 235
十四、阳白 236
十五、头临泣 237
十六、目窗 237
十七、正营 238
十八、承灵 238
十九、脑空 239
二十、风池 239
二十一、肩井 241
二十二、渊腋 242
二十三、辄筋 243
二十四、日月 243
二十五、京门 244
二十六、带脉 244
二十七、五枢 245
二十八、维道 246
二十九、居髎 247
三十、环跳 248
三十一、风市 249
三十二、中渎 250
三十三、膝阳关 251
三十四、阳陵泉 252
三十五、阳交 253
三十六、外丘 254
三十七、光明 254
三十八、阳辅 255
三十九、悬钟 256
四十、丘墟 256
四十一、足临泣 257
四十二、地五会 258
四十三、侠溪 259
四十四、足窍阴 259
第十二章 足厥阴肝经 262
一、大敦 264
二、行间 265
三、太冲 265
四、中封 266
五、蠡沟 267
六、中都 267
七、膝关 268
八、曲泉 268
九、阴包 270
十、足五里 270
十一、阴廉 271
十二、急脉 271
十三、章门 272
十四、期门 272
第十三章 任脉 275
一、会阴 275
二、曲骨 277
三、中极 277
四、关元 279
五、石门 280
六、气海 280
七、阴交 281
八、神阙 282
九、水分 282
十、下脘 283
十一、建里 283
十二、中脘 284
十三、上脘 285
十四、巨阙 285
十五、鸠尾 286
十六、中庭 287
十七、膻中 287
十八、玉堂 288
十九、紫宫 289
二十、华盖 290
二十一、璇玑 290
二十二、天突 291
二十三、廉泉 292
二十四、承浆 293
第十四章 督脉 295
一、长强 297
二、腰俞 298
三、腰阳关 299
四、命门 299
五、悬枢 300
六、脊中 301
七、中枢 301
八、筋缩 302
九、至阳 302
十、灵台 303
十一、神道 304
十二、身柱 304
十三、陶道 305
十四、大椎 306
十五、哑门 307
十六、风府 308
十七、脑户 309
十八、强间 309
十九、后顶 310
二十、百会 310
二十一、前顶 312
二十二、囟会 312
二十三、上星 313
二十四、神庭 314
二十五、素髎 314
二十六、水沟 315
二十七、兑端 316
二十八、龈交 316
第十五章 奇穴 318
第一节 头颈部奇穴 318
一、四神聪 318
二、印堂 319
三、鱼腰 320
四、太阳 321
五、耳尖 321
六、球后 322
七、金津、玉液 323
八、百劳 323
九、安眠 324
十、翳明 324
第二节 胸腹躯干部奇穴 325
一、子宫 325
二、提托 325
三、定喘 326
四、夹脊 327
五、腰眼 327
六、腰奇 328
第三节 上肢部奇穴 328
一、肘尖 328
二、二白 329
三、腰痛点 330
四、外劳宫(落枕) 330
五、八邪 331
六、四缝 331
七、十宣 332
第四节 下肢部奇穴 333
一、百虫窝 333
二、鹤顶 334
三、膝眼 334
四、胆囊穴 335
五、阑尾穴 335
六、八风 336
七、独阴 337
第十六章 耳穴 338
第十七章 头针 354
一、头针的刺激部位和作用 354
二、头针刺激区域的选择 360
三、头针操作 360
四、注意事项 362
下篇 针灸技术 365
一、毫针基本操作 367
二、针刺操作与得气 376
三、针刺补泻 381
四、留针法和出针法 384
五、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385
六、针刺禁忌 389
灸法 390
一、艾炷灸法 390
二、艾条灸法 393
三、温针灸 396
四、温盒灸法 397
五、施灸顺序 397
六、灸法补泻 398
七、施灸禁忌 398
常见疾病针灸治疗 399
一、内、外科 399
感冒 399
痄腮 401
咳嗽 402
暴喑 404
喘 404
痰饮 410
疟疾 413
痢疾 416
泄泻 418
霍乱 422
干霍乱 424
呕吐 425
呃逆 428
反胃 429
胃痛 432
腹痛 434
肠痈 436
便秘 436
黄疸 438
腹胀 441
积聚 443
水肿 445
中风 446
类中风 448
口噤 450
癫、狂、痫 451
脏燥 452
失眠 453
怔忡 455
健忘 456
肝风 457
头痛 457
眩晕 460
胁痛 461
痹症 463
胸痹 465
痿证 466
消渴 469
瘿气 470
自汗 470
盗汗 471
黄汗 472
便血 472
衄血 474
癃闭 475
疝气 477
遗尿 479
赤白浊 480
淋证 481
遗精 483
阳痿 485
赤白游风 486
湿疹 487
风疹 487
?癗 488
口疮 489
口糜 489
鹅口疮 491
牙痛 491
咽喉肿痛 492
耳鸣 494
耳聋 495
聤耳 495
聋哑 496
暴发火眼 497
雀目 497
目翳 498
暴盲 498
色盲 499
近视 499
斜视 500
青光眼 500
鼻渊 501
鼻衄 502
乳痈 503
鹅掌风 503
鹤膝风 504
脚气 505
脱肛 505
二、妇科 507
月经不调 507
痛经 508
闭经 509
崩漏 510
带下 513
癥瘕 514
阴挺 516
阴痒 516
妊娠恶阻 517
子痫 518
滞产 518
胎衣不下 519
产后痉挛 519
产后少腹痛 520
乳少 521
不孕 521
三、儿科 523
急惊风 523
慢惊风 524
慢脾风 525
小儿痿痹 526
咳嗽 526
伤食 529
癖疾 529
疳积 530
呕吐 532
附录 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