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政治思想史解题 1
第一节 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1
第二节 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术定位 6
一、学理特点 6
二、学术地位 7
三、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2
第二章 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缘起与沿革 15
第一节 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科建立 15
第二节 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科发展 16
一、20世纪初至40年代 16
二、1949年至今 20
第三章 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状况 25
第一节 中国内地研究状况 25
一、通史研究 25
二、断代史研究 27
三、思潮及人物研究 34
第二节 港台地区及海外的研究状况 50
一、港台地区研究状况 50
二、海外研究状况 52
第四章 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方法 54
第一节 传统史学研究法 54
第二节 政治学研究方法及其他 57
一、政治学研究法 57
二、其他方法与不足 58
第五章 20世纪的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研究 60
第一节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通论 60
第二节 先秦政治思想 63
一、商周政治思想研究 63
二、春秋时期政治思想研究 68
三、诸子政治思想概论 69
四、儒家政治思想研究 71
五、道家政治思想研究 90
六、墨家政治思想研究 97
七、法家政治思想研究 101
八、其他学派政治思想研究 106
九、先秦诸子政治思想总论 108
第三节 秦汉政治思想 110
一、秦代政治思想史研究 110
二、汉代政治思想史研究 113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政治思想 126
一、汉魏时期的名法思想 126
二、魏晋南北朝政治思想的多元发展 130
第五节 隋唐政治思想研究综述 146
一、隋唐诸帝政治思想 147
二、隋唐儒家政治思想研究 152
三、道教政治思想的研究状况 159
四、佛教政治思想研究 161
第六节 宋元政治思想研究 162
一、宋代政治思想研究 163
二、元代政治思想研究 173
第七节 明清政治思想 175
一、明清政治思想总论 175
二、明清时期著名政治家的政治思想 179
三、明朝中晚期著名政治思想家 183
四、明清之际著名政治思想家 188
五、清代初中期著名政治思想家 194
第六章 20世纪的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研究 197
第一节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通论 197
第二节 鸦片战争时期的政治思想 200
第三节 太平天国的政治思想 208
一、1949年以前的研究状况 209
二、20世纪50年代研究状况 210
三、“文革”期间研究状况 212
四、20世纪80年代以后研究状况 214
第四节 洋务派的政治思想 220
一、洋务派政治思想的总体研究 220
二、曾国藩的政治思想 224
三、李鸿章的政治思想 228
四、张之洞的政治思想 229
第五节 戊戌变法的政治思想 232
一、戊戌变法政治思想总论 232
二、早期维新派的政治思想 235
三、康有为政治思想 244
四、梁启超政治思想 254
五、谭嗣同政治思想 265
六、严复政治思想 270
第六节 辛亥革命的政治思想 278
一、辛亥革命政治思想总论 278
二、孙中山的政治思想 280
三、章炳麟的政治思想 290
第七章 20世纪的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研究 298
第一节 中国现代政治思想通论 298
一、中国现代政治思想的时间范围 301
二、中国现代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302
三、中国现代政治思想的主题 303
四、评价中国现代政治思想的标准 308
五、中国现代政治思想的类型 310
六、中国现代政治思想的特点 312
七、中国现代政治思想的分期 316
八、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研究中的人物评价问题 318
第二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政治思想 321
一、东西方文化论战 321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326
三、无政府主义及各种空想社会主义思潮 327
四、陈独秀政治思想 330
五、李大钊政治思想 335
六、胡适政治思想 336
七、鲁迅政治思想 340
八、蔡元培政治思想 342
九、毛泽东政治思想 343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政治思想 345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345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物的政治思想 350
第四节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政治思想 380
一、孙中山晚年政治思想 380
二、中国国民党左派政治思想 388
第五节 中国国民党统治集团政治思想 396
一、中国国民党右派政治思想 396
二、中国国民党统治集团其他人物政治思想 405
第六节 中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治思潮 413
一、人权派政治思想 413
二、乡村建设派政治思想 417
三、中国各民主党派政治思想 421
四、“中间路线”政治思想 426
第八章 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价值 429
第一节 历史价值 429
第二节 文化价值 432
第三节 道德价值 436
第四节 民族心理及政治思维 438
结语:21世纪中国政治思想史发展前瞻 442
一、研究方法的更新 442
二、研究领域的开拓 444
后记 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