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 性本善 1
墨悲丝染 诗赞羔羊 2
子不学 断机杼 4
孟子改过自新 5
荀季和 有义方 7
痛改前非窦燕山 7
子不学 非所宜 9
改联立志的苏东坡 9
人不学 不知义 12
郑虔柿叶练字 12
孝于亲 所当执 14
黄香温席 14
弟于长 宜先知 17
孔融让梨 17
知某数 识某文 19
开国功臣张良 19
三才者 天地人 22
为政持重美名扬 23
此四时 运不穷 25
采菊东篱下 26
曰水火 木金土 28
五行的相生相克 28
曰仁义 礼智信 30
“情同朱张”的来历 30
此六谷 人所食 32
救命的锅巴 32
爱恶欲 七情具 35
铁面无私的包青天 35
此五味 口所含 39
王祥卧冰求鲤鱼 39
此五音 耳听取 42
高山流水 42
丝与竹 乃八音 44
伯牙学琴的故事 44
此四声 宜调叶 47
善于联对的林则徐 47
九族者 序宗亲 50
九族之序 50
五伦者 始夫妇 53
五伦十义 53
有伯叔 有舅甥 55
闵子骞劝父感后母 56
凡训蒙 须讲究 58
中都古城“四尚书” 59
惟书学 人共遵 61
汉字的简化 62
但略说 能知原 64
南宋思想家朱熹 65
《论语》者 二十篇 67
孔子与《论语》 67
《孟子》者 七篇止 70
孟子与他的“仁政”主张 70
中不偏 庸不易 73
寻找永恒的快乐 73
自修齐 至治平 76
曾参与《大学》 77
六经者 统儒术 79
伦理学著作《孝经》 80
有周易 三易详 82
说说《周易》 82
号四诗 当讽诵 85
最早和最完善的公文《书经》 86
述圣言 礼法备 88
《周礼》《仪礼》《礼记》 89
寓褒贬 别善恶 91
《春秋》三传 92
尔雅者 善辨言 94
儒家经典“十三经” 95
合群经 数十五 98
左丘明与《左传》 99
取五种 修文质 101
老子的哲学思想 102
考世系 知终始 104
塞翁失马 焉知祸福 104
号唐虞 为二帝 106
尧舜禅让 107
四百载 迁夏社 109
嫦娥奔月的故事 110
汤伐夏 国号商 113
商汤和伊尹 113
周武王 始诛纣 116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117
五霸强 七雄出 119
齐桓公与“座右铭”的由来 120
高祖兴 汉业建 122
楚汉之争 123
号三国 迄两晋 125
赤壁之战 126
北元魏 分东西 129
孝文帝移风易俗 130
唐高祖 起义师 134
隋炀帝杨坚 135
称五代 皆有由 137
唐太宗李世民 138
元灭金 绝宋世 141
“心学”始祖陆九渊 142
太祖兴 称大明 144
自然科学家徐光启 145
自成入 神器毁 147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148
清太祖 兴辽东 150
清太祖传奇故事 151
凡正史 廿四部 154
漫谈《三国志》 155
史虽繁 读有次 157
司马迁的《史记》 158
历代事 全在兹 160
明朝地理学家徐霞客 160
皆经师 能述圣 163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165
屈原赋 本风人 168
爱国诗人屈原 169
凡学者 宜兼通 171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171
古圣贤 尚勤学 175
孔子韦编三绝 176
彼无书 且知勉 178
编蒲抄书勤学习 178
彼不教 自勤苦 180
悬梁刺股的故事 180
家虽贫 学不辍 182
囊萤映雪 182
身虽劳 犹苦卓 185
负薪勤读书 185
尔小生 宜早思 188
苏洵焚稿奋发有为 188
尔小生 宜立志 191
好学不倦的荀子 191
尔幼学 当效之 194
祖莹与李泌 195
尔男子 当自警 197
绝代才女谢道韫 197
尔幼学 免而致 200
聪明过人的刘晏 201
人不学 不如物 203
“锦囊”和“诗袋” 203
幼习业 壮致身 206
书铺站读的王充 206
我教子 惟一经 209
韦贤“教子一经” 209
勤有功 戏无益 212
“百字练”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