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5
三、中西医学的差异 7
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9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1
第一节 精气学说 11
一、精气的概念 11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12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 15
第二节 阴阳学说 16
一、阴阳的概念 16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8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 23
第三节 五行学说 28
一、五行的概念 28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31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 34
第二章 藏象 39
第一节 概述 39
一、藏象的概念 39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40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 41
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42
第二节 五脏 43
一、心 43
二、肺 47
三、脾 51
四、肝 54
五、肾 58
第三节 六腑 62
一、胆 63
二、胃 63
三、小肠 65
四、大肠 65
五、膀胱 66
六、三焦 66
第四节 奇恒之腑 68
一、脑 68
二、女子胞 69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70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71
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75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76
四、五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关系 77
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 80
第一节 精 80
一、精的概念 80
二、精的生成 80
三、精的功能 81
第二节 气 82
一、气的概念 82
二、气的生成 82
三、气的运动 82
四、气的功能 83
五、气的分类 84
第三节 血 87
一、血的概念 87
二、血的生成 87
三、血的运行 87
四、血的功能 88
第四节 津液 89
一、津液的概念 89
二、津液的代谢 89
三、津液的功能 91
第五节 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91
一、精与气的关系 92
二、精与血的关系 92
三、气与血的关系 92
四、气与津液的关系 94
五、血与津液的关系 94
第四章 经络 96
第一节 概述 96
一、经络的概念 96
二、经络学说的形成 97
三、经络系统的组成 97
第二节 十二经脉 99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 99
二、十二经脉的循行规律 100
三、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 103
第三节 奇经八脉 112
一、奇经八脉的基本功能 112
二、奇经八脉的循行和功能特点 113
第四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应用 118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118
二、经络学说的应用 119
第五章 体质 121
第一节 概述 121
一、体质的概念 121
二、体质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121
三、中医体质学的基本原理 122
第二节 体质的形成与生理基础 123
一、影响体质的因素 123
二、体质的生理特点 125
三、体质的生理基础 126
第三节 体质的分类 127
一、平和质 127
二、偏颇质 127
第四节 体质学说的运用 129
一、体质与发病 129
二、体质与病机 130
三、体质与诊断 130
四、体质与治疗 130
五、体质与养生 131
第六章 病因 132
第一节 外感病因 132
一、六淫 132
二、疠气 137
第二节 内伤病因 138
一、七情内伤 139
二、饮食失宜 140
三、劳逸失度 142
第三节 病理产物 143
一、痰饮 143
二、瘀血 145
三、结石 147
第四节 其他病因 148
一、外伤 148
二、寄生虫 148
三、药邪 148
四、医过 148
五、禀赋之邪 148
第七章 发病 150
第一节 发病原理 150
一、邪正斗争与发病 150
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151
第二节 发病类型 152
一、感邪即发 153
二、徐发 153
三、伏发 153
四、继发 153
五、合病与并病 153
六、复发 154
第八章 病机 156
第一节 基本病机 156
一、邪正盛衰 156
二、阴阳失调 158
三、气血失常 161
四、津液代谢失常 163
五、内生五邪 165
第二节 疾病传变 167
一、病位传变 168
二、病性转化 169
三、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170
第九章 防治原则 171
第一节 预防原则 171
一、未病先防 171
二、既病防变 172
三、病后防复 173
第二节 治疗原则 173
一、治病求本 173
二、扶正祛邪 175
三、调整阴阳 177
四、调和气血 178
五、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