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三国圣地 明良千古——武侯祠1780年历史文化回首 1
第一节 发端——惠陵与汉昭烈庙的修建 3
1.营建惠陵 3
2.入葬陵寝 5
3.汉昭烈庙 7
4.有关讨论 9
第二节 武侯祠的迁入与发展——两晋南北朝时期 11
1.成都武侯祠之始 11
2.恢复原庙 12
第三节 盛唐胜景 14
1.唐帝敬诸葛 14
2.诗人拜谒 16
3.名宦唱对 18
4.神乎传说 20
第四节 儒学促正统——宋明时期 22
1.宋祖崇蜀汉 22
2.神圣同臻 24
3.诗人遗墨 26
4.景区调整 28
5.维修纪事 30
第五节 柳暗花明又一村——清代的恢复与发展 33
1.清廷倡忠义 34
2.维修、调整、命名 35
3.道、僧先后入主武侯祠 39
4.植柏 43
5.《昭烈忠武陵庙志》的纂修 44
6.道光年间对塑像的调整 46
7.“攻心”联的问世 47
8.“游喜神方”活动 49
第六节 民国时期的武侯祠 53
1.维修 53
2.驻军 54
3.祭祀与“游喜神方”习俗 56
结语 61
第二章 先主君臣 一堂上下共千秋 67
第一节 仁义之君刘备 69
1.颠沛险难 折而不挠 69
2.知人待士 高祖遗风 71
3.仁义之君 以人为本 74
第二节 千古忠义说关张 76
1.“义薄云天”推关羽 76
2.“诚贯金石”猛张飞 80
第三节 两廊塑像 81
1.武侯祠塑像的历史沿革 81
2.两廊塑像人物简介 85
第三章 诸葛亮及其子孙 111
第一节 待时而动 初出茅庐 113
1.结师交友 待时而动 113
2.初出茅庐 不辱使命 114
3.夺取益州 巩固后方 115
第二节 鞠躬尽瘁 效忠蜀汉 117
1.不拘一格 选拔人才 117
2.厉行法治 政治清明 118
3.发展经济 与民休息 120
4.五月渡泸 安抚南中 121
5.六出祁山 北伐曹魏 124
第三节 人臣的楷模 智慧的化身 126
1.儒家为本 崇尚正统 127
2.长于巧思 军事奇才 128
3.高风亮节 彪炳后世 130
第四节 大好儿孙 战死沙场 131
第四章 三义庙 园林区 锦里 135
第一节 三义庙 137
1.三义庙 结义楼 137
2.孔明苑 听鹂苑 139
3.桃园 绛雪园 映红园 141
4.荷池 桂荷楼 船舫 145
5.园林区 146
第二节 锦里 149
1.历史渊源 149
2.文化表象 152
3.好吃又好耍 158
附录:锦里碑刻 159
锦里序 159
锦里文粹 160
锦里撷英 162
诸葛井记 163
第五章 匾联 165
第一节 惠陵 167
第二节 汉昭烈庙 170
第三节 武侯祠 178
第四节 三义庙 192
第五节 其他 196
第六节 锦里 198
附录:成都武侯祠匾联辑佚 202
第六章 碑刻 209
第一节 唐碑导读 211
第二节 唐碑刻建的历史背景 218
第三节 唐碑赏析 221
第四节 武侯祠碑刻文献价值和艺术赏析 224
[明]诸葛武侯祠堂碑记 224
[清]重建汉丞相诸葛忠武侯祠碑记 226
[清]重修忠武侯祠碑记 227
[清]汉昭烈帝惠陵庙碑记 229
[清]监修汉昭烈皇帝陵庙碑记 230
[清]种柏记 230
[清]汉昭烈庙从祀功臣记 231
[民国]重修诸葛忠武侯祠记 232
[唐]祠祭毕题临淮公旧碑诗(五言排律) 234
[唐]和前题咏(五言排律) 235
[明]武侯祠(七律) 236
[清]汉丞相武乡侯祠记 237
[南宋]传为岳飞所书之前后《出师表》碑 238
第七章 三国文化陈列及馆藏精品赏析 241
第一节 三国文化陈列 243
第一部分:战争风云 243
第二部分:农桑一瞥 247
第三部分:民俗采风 250
第四部分:艺林撷英 253
第五部分:流风遗韵 256
外环境 259
第二节 馆藏精品赏析 261
第八章 建筑、园林与文化 267
第一节 古建园林概貌 269
第二节 武侯祠建筑中的儒家文化 273
第三节 武侯祠建筑中的文化符号 274
1.祠内龙子形象 274
2.昭烈殿前的“四灵” 276
3.静远堂屋顶雕塑 278
第四节 武侯祠的园林 279
1.古柏森森 280
2.茂林修竹 283
3.桂荷秋色 284
4.海棠闹春 286
后记 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