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理论概说 1
第一节 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探源 1
第二节 社会运行的两条轨道 6
第三节 两种经济观 9
第四节 两种经济观与两条轨道的相关性 16
第二章 经济系统与行政系统 21
第一节 经济系统 22
第二节 行政系统 29
第三节 行政系统的经济职能 32
第三章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 37
第一节 两种经济体制的实质 37
第二节 从商品经济到市场经济 39
第三节 计划经济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改革 43
第四章 计划经济先盛后衰 51
第一节 20世纪技术与生产力的发展 52
第二节 百年政治风云 54
第三节 计划经济兴盛之根源 57
第四节 计划经济何以陷入困境 61
第五章 市场经济败而后兴 65
第一节 市场经济的一次大失败 65
第二节 败在体制僵化 66
第三节 危机对策与凯恩斯主义 69
第四节 市场经济的改革 74
第六章 两种体制比较 81
第一节 两种体制各自的优势与弱点 81
第二节 市场经济的基础地位 84
第三节 市场经济的局限性及其弊端 86
第四节 两种体制的变革 88
第五节 两种体制的未来命运 92
第七章 政府宏观调控的总体构思 95
第一节 宏观调控的对象和原则 95
第二节 宏观调控手段 98
第三节 转变政府职能 103
第四节 改革政府机构 106
第八章 宏观调控与科教兴国战略 109
第一节 百年巨变之源泉动力 110
第二节 从时代特征与国情出发 112
第三节 加强宏观调控,克服短期行为 116
第四节 贯彻分类指导方针 118
第五节 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121
第六节 面向实际,务求实效 123
第九章 宏观调控与有效配置资源 127
第一节 资源的再配置 127
第二节 生产力布局与经济区划 129
第三节 运用产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 133
第四节 保护和有效利用稀缺资源——土地 138
第十章 宏观调控与农业的基础地位 141
第一节 始终高度重视农业 142
第二节 引导农民走农业致富之路 143
第三节 全社会支持农业 148
第四节 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150
第十一章 宏观调控如何顺应城市化潮流 157
第一节 中国快速城市化带来的挑战 157
第二节 从经营城市上升到经略城市 160
第三节 统筹城乡发展 163
第四节 建设和谐城市 168
第十二章 宏观调控的总阀门——金融财税 173
第一节 金融体制 173
第二节 货币政策 178
第三节 财政政策 182
第四节 加大财税宏观调控力度 185
第十三章 宏观调控的新重点——再就业 191
第一节 对就业问题的反思 191
第二节 当前我国就业状况 193
第三节 宏观调控的新目标:控制失业 195
第十四章 宏观调控的一大难关 203
第一节 国有企业的主导地位及其难点 203
第二节 国有企业改革的途径 206
第三节 发挥政府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领导作用 215
第十五章 宏观调控的核心内容——扩大内需 223
第一节 从“短缺经济”到“过剩经济”的转变 223
第二节 消费率提升问题 225
第三节 扩大内需的政策选择 227
第十六章 宏观调控的总目标——实现共同富裕 233
第一节 社会冲突的总根源——贫富悬殊 233
第二节 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 235
第三节 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 237
第十七章 宏观调控要高度重视国土开发整治与环境保护 245
第一节 国土开发整治问题的历史和现状 246
第二节 国土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249
第三节 我国环境问题的特点 250
第四节 国土治理与保护环境的措施 252
第十八章 宏观调控的社会环境 261
第一节 政治环境 261
第二节 经济环境 265
第三节 文化环境 268
第四节 科学环境 270
第十九章 政府宏观调控的外部条件——对外贸易 273
第一节 发展与开放的国际潮流 274
第二节 对外贸易战略的选择 276
第三节 适应新形势,改革外贸体制 279
第四节 迎接知识经济对外贸易的挑战 284
第二十章 宏观调控的指导原则:科学发展观 287
第一节 发展观的演变与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287
第二节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 292
第三节 调控分配制度,构建和谐社会 296
第四节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发展 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