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德人办学德国模式(1907—1917) 1
第一节 医学堂的创办 1
第二节 工学堂的创办 7
第三节 医工学堂的发展 9
第二章 华人接办继承发展(1917—1927) 13
第一节 遭遇劫难,复校吴淞 13
第二节 从“专门学校”到“大学” 17
第三节 广大学生投身革命洪流 21
第三章 跻身国立不断壮大(1927—1937) 26
第一节 国立后的变革与困难 26
第二节 转机与兴盛 31
第四章 六次迁校五年李庄(1937—1946) 36
第一节 连连迁校,艰难办学 36
第二节 迁校李庄,得以发展 41
第五章 回迁上海初为综合(1946—1949) 50
第一节 落实校舍,力谋发展 50
第二节 投身“第二战线”,迎接上海解放 56
第六章 院系调整单科大学(1949—1956) 64
第一节 改革教育,改造思想 64
第二节 抓住时机,推进教学科研工作 75
第七章 经受挫折 走向多科(1957—1966) 81
第一节 “整风反右”,遭受冲击 81
第二节 在“大跃进”中求发展 85
第三节 “阶级教育”的干扰 97
第八章 十年“文革” 重灾之校(1966—1976) 102
第一节 “造反派”主宰学校 102
第二节 “工军革”继行极“左” 108
第九章 改革开放“两个转变”(1976—1991) 117
第一节 拨乱反正,解放思想 117
第二节 推行“两个转变” 123
第三节 推行《改革与设想》 133
第十章 深化改革 加快步伐(1992—2000) 144
第一节 力争进入“211工程” 144
第二节 开展并校改革,加强学科建设 153
第十一章 抓住机遇 全面发展(2000—2006) 171
第一节 探索办学新路 171
第二节 推出新一轮改革措施 176
第三节 新世纪的发展与成果 181
附录1 同济大学本科专业 204
附录2 同济大学研究生学科、专业 208
附录3 同济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类别 217
附录4 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类别 217
后记 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