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节 中西古典小说的比较研究及论题的缘起 1
第二节 传统文化心理与中西古典小说的思考 11
第三节 中西古典小说概念之变迁与可比性 16
第一章 “人心自悟”与“灵魂拯救”的界说 25
第一节 “人心自悟”辨义 25
1.1.1 汉语语境下的“人心” 25
1.1.2 “人心”不朽 34
1.1.3 “人心自悟” 39
第二节 “灵魂拯救”的内涵与意义 48
1.2.1 “灵魂”之说 48
1.2.2 灵魂不朽 50
1.2.3 灵魂的解脱与救赎 57
第二章 文化心理的差异和创作思维的相异取向 73
第一节 文化心理的差异 73
2.1.1 以儒家文化为轴心的中国文化心理特征 73
2.1.2 以基督教文化为核心的西方文化心理特征 76
第二节 “人心自悟”与中国文学批评传统之史脉 79
2.2.1 文学益于世道人心 79
2.2.2 文学自觉亦在人心超然 86
第三节 “灵魂拯救”与西方文学传统的承继 91
2.3.1 注重哲学思辨的文学传统 91
2.3.2 关注个体灵魂的创作思维 95
第三章 中国古典小说与“人心自悟”文化心理的论析 99
第一节 中国古典小说“人心”观的衍变 99
3.1.1 “小道”之说、“大道”之理与世道人心 99
3.1.2 志怪志人小说的扬善与超然 102
3.1.3 唐人有意而为传奇小说的自然真性 104
3.1.4 宋元话本的娱心与劝善 106
第二节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社会人格与自然人格的理想融合 110
3.2.1 理想的社会人格 110
3.2.2 率性的自然人格 117
3.2.3 理想人格的张扬与“人心”的强化 120
第三节 《西游记》:人心之蒙昧与启悟的形象阐释 125
3.3.1 本然之人心的适意与蒙昧之人心的躁动 126
3.3.2 摄心住性,人心自悟 131
3.3.3 天与人、个人与群体的和谐追求 134
第四节 “三言”“二拍”、《聊斋志异》与《儒林外史》:劝善惩恶的延续与世道人心之纯化 136
3.4.1 “警世”“醒世”以干预世道人心 137
3.4.2 花妖鬼魅寄寓“人心”的启悟 139
3.4.3 功名心与人心的扭曲和超越 142
第五节 《红楼梦》:“人心”之立与失的和谐与悲悯 144
3.5.1 人与天合的预设 144
3.5.2 儿女真情的人心情结 147
3.5.3 人心失落的悲悯与自悟 151
第四章 西方古典小说与“灵魂拯救”文化心理的审视 157
第一节 “灵魂拯救”文化心理的表现形态及变化 157
4.1.1 “灵魂拯救”文化心理的表现形态 157
4.1.2 “灵魂拯救”文化心理在西方小说中的历史衍变 160
第二节 《悲惨世界》《双城记》及《简·爱》:灵魂拯救与“爱”和信仰的启示(一) 169
4.2.1 仁爱光环下的忏悔与救赎 170
4.2.2 “爱”与灵魂的升华 173
4.2.3 人性之爱与神性之爱的对抗与融合 174
第三节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及《复活》:灵魂拯救与“爱”和信仰的启示(二) 176
4.3.1 幸福灵魂的追求与“爱” 176
4.3.2 “爱”的启示与灵魂的忏悔 180
第四节 《罪与罚》和《卡拉马佐夫兄弟》:灵魂拯救与灵魂的思辨和追问 184
4.4.1 有罪与无罪的思辨 185
4.4.2 对上帝存在与灵魂不朽的否定的否定 191
第五章 中西小说“人心自悟”与“灵魂拯救”意识的文学性认知 197
第一节 中西小说“人心自悟”与“灵魂拯救”意识的审美价值 197
5.1.1 “灵魂拯救”——超验自省、充满神爱的终极关怀 197
5.1.2 “人心自悟”——尚实劝善、充满仁爱的群体关怀 200
第二节 “人心自悟”与“灵魂拯救”的同一性与差异性 204
5.2.1 中西古典小说对于心灵净化的共识 204
5.2.2 群体本位与个体本位的差异性 207
5.2.3 “善”与“恶”、自救与他救的差异性 211
5.2.4 形而下的道德教化与形而上的心灵拷问 213
第三节 “人心自悟”与“灵魂拯救”局限性的反思 216
5.3.1 小说文学艺术性与功用性的价值思考 216
5.3.2 小说人文关怀指向的差异性及其欠缺的认知 218
结语 221
主要参考书目 223
参考论著 225
后记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