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墨子、《墨子》、墨家 1
1.墨子 1
(1)墨子的里籍 3
(2)墨子的生卒年 10
(3)墨子的先世 13
(4)墨子的史事 14
2.《墨子》 20
(1)《墨子》的古本 20
(2)《墨子》的篇目 21
(3)《墨子》与墨子 23
3.墨家 31
(1)当世“显学” 31
(2)墨家弟子 33
(3)墨家三派 36
(4)诸子对墨家的批评 41
(5)由“显学”到“绝学” 44
(6)“显学”与“绝学”的原因 46
(7)“绝学”未绝 51
(8)历史上的墨子、《墨子》和墨家研究 56
二 《墨子》的主要思想内容 71
1.政治思想——兼爱、非攻、尚贤、尚同 71
(1)兼爱——无差别的爱 72
(2)非攻——反对不义战争 79
(3)尚贤——贤人政治 88
(4)尚同——统一于上 96
2.经济思想——节用、节葬 104
(1)节用——去其无用之费 105
(2)节葬——反对厚葬久丧 112
3.宗教思想——天志、明鬼、非命 118
(1)天志——天有意志 118
(2)明鬼——有鬼论 124
(3)非命——否定命定论 130
4.战争中的积极防御思想——城守诸篇 136
(1)备城门——城门备战 137
(2)备高临——如何对付“积土为山以临吾城”的攻城战术 139
(3)备梯——如何对付云梯攻城 140
(4)备水——如何对付水攻 140
(5)备突——用烟熏法反击攻入突门之敌 141
(6)备穴——以地道战对付地道战 142
(7)备蛾傅——如何对付敌人蚂蚁般密集进攻 143
(8)号令——积极备战,严明军纪,赢得城池保卫战的胜利 145
三 墨经 148
1.墨经的性质和特点 148
2.政治、伦理关系的抽象界定 153
(1)仁与义 154
(2)忠与孝 156
(3)功与罪 158
(4)利与害 160
(5)信与廉 161
(6)任与勇 164
(7)誉与诽 165
3.哲学思想 167
(1)名与实 167
(2)时间与空间 169
(3)有限与无限,有穷与无穷 170
(4)时、空关系 172
4.墨家逻辑 173
(1)三表法 174
(2)关于“类” 176
(3)关于“故” 177
(4)关于“辩” 180
(5)关于“名” 182
(6)关于“说” 182
(7)不同的“说” 185
5.自然科学知识 188
(1)知识论 188
(2)数学 191
(3)力学 193
(4)光学 195
四 先秦墨子思想的发展与影响 198
1.先秦墨子思想产生的根源 198
2.先秦墨学自身的发展 201
3.墨学对儒家的影响 206
(1)孟子对墨子思想的吸收与改造 206
(2)荀子对墨学的吸取 214
4.墨学与道家 223
5.韩非思想中的墨学因子 231
6.墨学对名家和宋钘的影响 237
7.综论 240
五 正统儒学中墨学的隐性传承 243
1.《吕氏春秋》对墨学的继承、改造与驳难 244
2.董仲舒对墨学的吸取与改造 253
3.《礼记》中的墨家思想 261
4.宋明理学中的墨家思想 264
六 墨学对非正统文化的影响 272
1.《淮南子》对墨学的兼容 273
(1)节用利民 274
(2)道家“无为”与墨家“尚力自强”的结合 276
(3)“等贵贱”凸现了墨子“尚贤”蕴含的平等观 278
2.王充对墨学的继承和发展 279
3.社会批判思潮和改革派的墨学特质 283
(1)封建社会中的平民处境 283
(2)汉末社会批判思潮中的平民关怀 285
(3)宋明改革家的墨学特质 289
4.明清启蒙思潮对墨学的弘扬 295
(1)重商倾向中体现的墨学特质 295
(2)平民的自觉 297
(3)“公天下” 301
(4)功利与力行 304
5.墨家精神的传承 307
(1)墨侠精神的传承 308
(2)科学精神的传承 314
七 近现代《墨子》研究 317
1.近代《墨子》研究 317
(1)近代《墨子》研究勃兴的基础和前奏 317
(2)高扬墨家精神,救国救民 319
(3)扬墨抑儒,融通西学 323
(4)近代墨学复兴的原因 327
(5)近代《墨子》研究的意义 333
2.现代《墨子》研究 338
(1)20世纪30~70年代《墨子》研究概述 338
(2)20世纪末《墨子》研究的新高潮 343
(3)20世纪90年代《墨子》研究的特点 347
八 《墨子》的文化精义及其价值 351
1.《墨子》在古代历史中的文化精义和积极影响 352
2.《墨子》的近代价值 360
3.《墨子》中具有现代价值的文化精义 361
4.结语 370
附录一 《墨子》选译 374
尚贤上 374
尚同上 378
兼爱上 381
非攻中 384
节用上 389
节葬下 391
天志上 402
明鬼下 408
非命上 421
附录二 主要参考书目 428
后记 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