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文化新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汪洋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03534613
  • 页数:365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作者经过多年的研究、整理写成的,有研究有探索有新意。全书分十个部分,对党内文化的概念、提法和相关内容进行了比较严谨的阐述和论证:文化中国的内核-文化生产力、文化生产力的内核-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核-党内文化、党内文化的丰富内涵、党内文化的广阔外延、党内文化的基本功能、党内文化的拓展平台、党内文化的生命力-与时俱进、党内文化的重要职责-确保中华文化安全、党内文化的崇高使命-引领中华文化复兴等,涉及党建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一系列问题。

论建设先进的党内文化(代序)&李忠杰 1

导论 1

上篇 36

第一章 文化中国的内核:社会主义文化 36

第一节 文化中国界说 36

一、文化诠释 36

二、中华文化基本精神 41

三、文化中国基本范畴 45

四、中华民族内涵文化解析 49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51

一、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 51

二、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地位 51

第二章 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核:党内文化 53

第一节 党内文化与政治文化 53

一、党内文化的概念 53

二、党内文化是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 57

第二节 政党与文化的关系 59

一、先进政党选择先进文化 60

二、先进文化支撑先进政党 61

第三节 “五四”运动奠基了党内文化 63

一、辛亥革命后的“文化复辟”现象 63

二、新文化运动催生了中国共产党 64

第四节 延安整风升华了党内文化 67

一、整风运动涤荡党内不良文化 67

二、《反对党八股》具有现实意义 68

第五节 “文化大革命”禁锢了党内先进文化 70

一、“文化大革命”造成了文化的空泛性 70

二、“文化大革命”语言丧失了文化属性 72

三、“文化大革命”对当前党内文化建设的启示 74

第六节 改革开放激活了党内先进文化 77

一、“两个凡是”对党内先进文化的压制 77

二、真理标准大讨论激发了党内先进文化 78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内先进文化得以彰显 79

第七节 苏东亡党始于党内文化溃散 82

一、党内先进文化内化为政党统一的向心力 83

二、党内文化的溃散是苏共解体的重要原因 84

三、苏共思想文化模式特点及对我们的反思 87

第三章 党内文化的内核:马克思主义 89

第一节 党内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89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文化理论 89

二、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论文化 94

三、十六大以来文化建设的新成就 99

第二节 党内文化建设关键在党 101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党内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101

二、“三大法宝”是新时期加强党内文化建设务必牢记的法宝 102

三、“三大作风”是在新时期永葆党内文化先进性的内在要求 103

四、“三大历史任务”的实现是新时期党内文化肩负的神圣使命 104

第四章 加强党内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106

第一节 文化的本质属性要求加强党内文化建设 106

一、文化形态是社会进步的先导性因素 106

二、先进文化是社会进程中的较优程序 108

第二节 党内文化让民众产生同质的政治认同 112

一、政治稳定的前提是民众的政治价值趋同 112

二、政治价值趋同须有共同信仰的同质文化 114

第三节 党内文化是党在各个阶段的思想源泉 116

一、党的一切活动均遵循和体现着党内文化 116

二、中国共产党建党至今党内文化客观存在 118

第四节 建设党内文化重构“文化大革命”摧垮的政治信仰 120

一、“文化大革命”摧垮塌陷了国民的政治道德信仰 120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须重构国民政治信仰 122

第五节 全球化进程中社会稳定亟须彰显党内文化 125

一、经济全球化必然催生文化法律政治全球化 125

二、确保政治安全必须彰显党内文化主导地位 128

中篇 134

第五章 党内文化的内涵 134

第一节 群众文化是基础 135

一、群众文化是党内文化的基础 135

二、党内文化应该引领群众文化 137

第二节 民族文化是源泉 139

一、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化 139

二、中华民族文化的内在特性 142

三、党内文化应弘扬民族文化 145

第三节 法治文化是保障 148

一、法治文化是法治社会的根 148

二、中国缺少法治的文化根源 151

三、建设法治文化的基本途径 153

第四节 廉政文化是要求 155

一、廉政文化的内涵 155

二、廉政文化的作用 158

第五节 和谐文化是目标 160

一、和谐社会理念的演进历程 161

二、和谐社会理念的哲学基础 163

三、和谐社会应有的文化诉求 165

第六章 党内文化的功能 167

第一节 形象与载体功能 167

一、形象功能 167

二、载体功能 169

第二节 整合与导向功能 171

一、整合功能 171

二、导向功能 174

第三节 辐射与传承功能 176

一、辐射功能 176

二、传承功能 178

第四节 凝聚与激励功能 180

一、凝聚功能 180

二、激励功能 182

第五节 兼容与调适功能 184

一、兼容功能 184

二、调适功能 185

第六节 约束与教化功能 188

一、约束功能 188

二、教化功能 190

第七节 党内文化功能的实现 193

一、激发党内先进文化的功能 194

二、抑制党内不良文化的功能 196

第七章 党内文化的拓展平台 199

第一节 播扬先进文化的平台 199

一、拓宽先进文化传播平台 199

二、加强社会主流文化传播 201

第二节 宣传方针政策的平台 203

一、拓宽宣传方针政策平台 203

二、扩大党执政的文化基础 205

第三节 丰富党员活动的平台 207

一、夯实党内文化的细胞工程 207

二、拓宽党员组织活动新平台 208

第四节 发扬党内民主的平台 210

一、健全党组织新陈代谢机能 210

二、拓宽党内发扬民主的平台 212

第五节 凝聚社会各界的平台 214

一、增强党内文化对社会各界的凝聚力 214

二、增强党内文化对社会各界的覆盖力 216

第八章 党内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219

第一节 党内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 219

一、党内文化建设必须应对于文化霸权主义的挑战和抛开封建文化的拖赘 220

二、党内文化建设必须注重吸取战后以来外国各政党发展变化的经验教训 223

三、党内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国情党情并满足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文化需求 225

四、党内文化建设必须深刻反思“文化大革命”将文化政治化的文化专制主义 227

五、党内文化建设必须大力培育社会自我组织系统的文化控制及调适功能 229

六、党内文化建设期盼文化自觉 231

第二节 党内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233

一、党内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233

二、党内文化建设的重点工作 234

三、党内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238

四、党内文化建设的动力机制 240

五、把握党内文化建设着力点 241

下篇 246

第九章 党内文化的新飞跃:和谐理论 246

第一节 和谐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246

一、和谐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246

二、党内和谐孕育升华着党内先进文化 249

第二节 党内文化建设是党内和谐的必然要求 252

一、政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关键 252

二、党内先进文化促进党内和谐 254

第三节 构建和谐世界是“中国威胁论”的文化应对 256

一、和谐世界反映国际关系的本质及国际社会的愿望 256

二、用和谐世界新理念指导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59

第十章 党内文化的生命力:与时俱进 262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与党内文化 262

一、科学发展观体现党内先进文化 262

二、党内先进文化引领科学发展观 264

第二节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党内文化建设 266

一、党内先进文化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266

二、文化基础在共产党执政中的意义 268

第三节 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党内文化建设 270

一、党内文化建设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应有之义 270

二、党的先进性必须以党内先进文化作思想支撑 272

第四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党内文化建设 273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以党内文化为指导 274

二、现阶段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分析 275

三、先进文化惠及广大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 277

第五节 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党内文化建设 279

一、创新型国家为党内文化注入了活力 279

二、青年应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生力军 284

三、企业应成为创新型国家的推动力量 289

第六节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党内文化建设 292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先进文化的重要体现 292

二、党员干部应带头争做“八荣八耻”的模范 294

第十一章 党内文化的重要职责:确保中华文化安全 297

第一节 文化安全与国家安全 297

一、文化安全的含义及特征 297

二、包藏着祸心的西方媒体 300

三、“文化帝国主义”的对外扩张 303

第二节 晚清文化危机是民族危机的前奏 306

一、清末文化危机是民族危机的前奏 306

二、晚清以来对中华文化危机的拯救 308

第三节 时代进步对中华文化的挑战 309

一、时代进步反对文化保守主义 309

二、时代进步反对文化虚无主义 312

三、国际关系中的文化虚无主义透视 315

第四节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安全的应对 318

一、传承中扬弃 319

二、冲突中融合 320

三、学习中创新 321

第十二章 党内文化的崇高使命:引领中华文化复兴 324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华文化资源 324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分析 324

二、文化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327

三、中华文化资源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330

四、和谐文化在当前外交中的巧妙应用 334

第二节 统一是中华文化的历史规律 338

一、大一统是中华历史规律 338

二、“一国两制”与中华文化 340

第三节 文化复兴助推民族复兴 345

一、文化复兴是民族复兴的灵魂 345

二、民族复兴强烈期盼文化复兴 347

三、文化复兴要求重塑文化地位 348

第四节 文化力是中华复兴的内驱力 350

一、文化力对文化复兴发挥着内驱作用 350

二、壮大文化力是中华复兴的必由之路 352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复兴 353

一、民族复兴需要马克思主义赋予中华文化新的活力 353

二、民族复兴需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进行新结合 355

三、构建“双和模式”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前奏 357

主要参考书目 359

后记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