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论 1
1.1 电路理论发展简史 2
1.1.1 早期的理论发现 2
1.1.2 重要发明及其应用 4
1.2 电路、信号与系统 9
1.2.1 电路 9
1.2.2 信号 10
1.2.3 系统 11
1.3 电路分析课程的任务 12
第2章 基本概念 13
2.1 电路及其物理量 14
2.1.1 电路模型 14
2.1.2 电流与电压 15
2.1.3 功率与能量 17
2.2 基尔霍夫定律 19
2.2.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19
2.2.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20
2.3 电阻元件 21
2.3.1 电阻元件与欧姆定律 21
2.3.2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23
2.4 电源元件 28
2.4.1 电压源与电流源 28
2.4.2 实际电源的模型及等效 30
2.4.3 受控源 33
2.5 储能元件 36
2.5.1 电容元件 36
2.5.2 电感元件 40
2.5.3 电容与电感的等效 44
2.6 等效变换 47
2.6.1 从事实到结论 47
2.6.2 Y-△等效变换 51
2.7 应用 55
2.7.1 电梯接近开关 55
2.7.2 直流电桥与热敏电阻应用 56
小结 57
习题 59
第3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65
3.1 电路的拓扑图 66
3.2 支路电流法 71
3.2.1 KCL和KVL方程的独立性 71
3.2.2 支路电流法 72
3.3 网孔分析法 73
3.4 节点分析法 78
3.5 含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分析 81
3.6 应用:电阻应变器检测电路 85
小结 86
习题 87
第4章 电路定理与应用 91
4.1 叠加定理 92
4.2 替代定理 96
4.3 等效电源定理 99
4.3.1 戴维宁定理 99
4.3.2 诺顿定理 102
4.4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104
4.5 特勒根定理 106
4.6 互易定理 108
4.7 应用:D/A转换电路 110
小结 112
习题 113
第5章 正弦交流电路 117
5.1 正弦信号与相量 118
5.1.1 正弦信号 118
5.1.2 相量 121
5.2 电路的相量模型 125
5.2.1 KCL和KVL的相量表示 125
5.2.2 基本元件的相量模型 125
5.3 阻抗与导纳 130
5.3.1 阻抗 130
5.3.2 导纳 134
5.4 相量分析的一般方法 140
5.4.1 网孔分析法 140
5.4.2 节点分析法 141
5.4.3 戴维宁等效法 143
5.5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145
5.5.1 平均功率 145
5.5.2 复功率 148
5.5.3 共轭匹配 151
5.6 耦合电感电路 154
5.6.1 耦合电感的端口方程 154
5.6.2 耦合电感的等效 157
5.7 变压器电路 162
5.7.1 全耦合变压器 162
5.7.2 理想变压器 164
5.8 三相电路 167
5.8.1 三相电源 168
5.8.2 三相电路的连接与计算 169
5.8.3 Y形与△形负载的等效变换 173
5.9 应用 175
5.9.1 移相电路的应用 175
5.9.2 日光灯电路分析 176
5.9.3 双电容振荡器 177
小结 178
习题 180
第6章 选频电路与谐振 187
6.1 网络函数 188
6.1.1 网络函数与频率特性 188
6.1.2 波特图的概念 193
6.1.3 滤波器的概念 194
6.2 典型网络的频率特性 197
6.2.1 低通频率特性 197
6.2.2 高通频率特性 200
6.2.3 带通频率特性 201
6.2.4 带阻频率特性 204
6.3 多频信号的电路响应 206
6.3.1 周期性非正弦信号 206
6.3.2 多频信号的稳态响应 211
6.4 串联谐振电路 212
6.4.1 串联谐振 213
6.4.2 频率特性 216
6.5 并联谐振电路 219
6.5.1 并联谐振 219
6.5.2 频率特性 223
6.5.3 双电感和双电容并联谐振 224
6.6 应用 229
6.6.1 电子音乐信号的合成与选择 229
6.6.2 双音多频电话音调合成 229
6.6.3 低音音调控制电路 230
小结 232
习题 234
第7章 双口网络分析 237
7.1 双口网络的参数方程 238
7.1.1 Y参数方程 239
7.1.2 Z参数方程 241
7.1.3 H参数方程 243
7.1.4 A参数方程 245
7.2 网络函数与特性阻抗 249
7.2.1 策动点函数 249
7.2.2 转移函数 250
7.2.3 特性阻抗 253
7.3 双口网络的等效与组合 256
7.3.1 双口等效 256
7.3.2 双口网络的组合 259
7.4 应用 265
7.4.1 П形衰减器的设计 265
7.4.2 同轴电缆的应用 267
小结 268
习题 269
第8章 动态电路的瞬态分析 273
8.1 一阶电路:零输入响应 274
8.1.1 一阶电路与换路定律 274
8.1.2 零输入响应与时间常数 276
8.2 一阶电路:零状态响应 280
8.2.1 零状态响应的概念 280
8.2.2 阶跃函数与阶跃响应 284
8.2.3 线性与时不变性 286
8.3 一阶电路:三要素法 289
8.4 冲激函数与冲激响应 299
8.4.1 单位冲激函数 299
8.4.2 冲激响应 302
8.5 二阶电路与零输入响应 304
8.5.1 二阶电路方程 304
8.5.2 零输入响应 306
8.6 二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310
8.6.1 阶跃响应与冲激响应 310
8.6.2 算子方法 313
8.7 状态方程 318
8.8 应用 323
8.8.1 不失真分压器设计 323
8.8.2 定时器电路分析 327
8.8.3 汽车自动点火电路分析 328
小结 330
习题 331
第9章 非线性电路分析 338
9.1 非线性电阻元件 339
9.1.1 非线性电阻特性 339
9.1.2 非线性电阻串联 341
9.1.3 非线性电阻并联 342
9.2 直流分析与应用 343
9.2.1 直流工作点 343
9.2.2 数值方法 348
9.3 小信号分析 349
9.4 非线性动态电路 351
9.4.1 非线性电容与电感 351
9.4.2 非线性状态方程 354
9.5 电路中的浑沌现象 359
9.6 应用 362
9.6.1 简单的数字逻辑电路 362
9.6.2 非线性电路在自动生产线中的应用 363
9.6.3 全波整流滤波电路 363
小结 366
习题 366
第10章 网络矩阵方程 370
10.1 网络矩阵 371
10.1.1 基本关联矩阵 371
10.1.2 基本割集矩阵 373
10.1.3 基本回路矩阵 375
10.2 特勒根定理的矩阵形式 377
10.3 矩阵分析法 380
10.3.1 矩阵节点方程 380
10.3.2 矩阵回路方程 383
小结 385
习题 386
全书回顾 389
附录 392
附录A 部分国际单位制(SI)单位和(SI)词头 392
附录B 实际电阻器和电容器的应用知识 393
部分习题答案 403
索引 411
参考文献 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