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中医学发展概况 1
二、中医学的学科性质 4
三、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5
四、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结构 7
上篇 基础理论 9
第一章 阴阳、五行、精气学说 9
第一节 阴阳学说 9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9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0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1
第二节 五行学说 13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13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4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6
第三节 精气学说 18
一、精气的基本概念 18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19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9
第四节 阴阳、五行、精气三学说的相互关系 21
第二章 藏象 23
第一节 脏腑 23
一、五脏 23
二、六腑 32
三、奇恒之府 33
四、脏腑之间的关系 34
第二节 精、气、血、津液、神 38
一、精 38
二、气 38
三、血 40
四、津液 40
五、神 41
六、精、气、血、津液、神的相互关系 42
第三章 经络 44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和组成 44
一、经络的概念 44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44
第二节 十二经脉 45
一、十二经脉的命名 45
二、十二正经的走向、交接及分布规律 46
三、十二经脉的表里络属关系及流注次序 47
第三节 奇经八脉 48
一、奇经八脉的含义 48
二、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的区别与联系 48
三、奇经八脉的功能 48
第四节 经络的功能与作用 49
一、经络的功能与作用 49
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49
第四章 病因病机 51
第一节 病因 51
一、概述 51
二、六淫 51
三、内伤七情 54
四、其他因素 55
第二节 病机 57
一、病机的含义 57
二、常见病机 58
第五章 诊法 62
第一节 望诊 62
一、望全身情况 62
二、望局部情况 64
三、望舌 64
四、望排泄物 66
五、望小儿指纹 67
第二节 闻诊 67
一、闻声音 67
二、嗅气味 68
第三节 问诊 68
一、问一般情况 68
二、问既往病史和家族病史 68
三、问起病 69
四、问现在症状 69
第四节 切诊 71
一、脉诊 71
二、按诊 74
第六章 辨证 75
第一节 八纲辨证 75
一、表里 75
二、寒热 76
三、虚实 78
四、阴阳 79
五、八纲之间的相互关系 79
第二节 脏腑辨证 80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80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82
三、脾与胃病辨证 84
四、肝与胆病辨证 87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89
六、脏腑兼病辨证 91
第三节 气、血、痰、瘀辨证 94
一、气病辨证 94
二、血病辨证 95
三、气血同病辨证 96
四、痰饮辨证 96
五、瘀血辨证 97
第七章 预防与治则 99
第一节 预防 99
一、未病先防 99
二、既病防变 100
第二节 治则 100
一、治则的含义 100
二、治则的内容 100
第三节 治法 104
一、治法的含义 104
二、治疗八法 104
第八章 中药 106
第一节 中药的基本知识 106
一、中药的采集 106
二、中药的炮制 106
三、中药的性能 107
四、中药的用法 109
第二节 常用中药 110
一、解表药 110
二、清热药 114
三、泻下药 122
四、祛风湿药 123
五、芳香化湿药 125
六、利水渗湿药 127
七、温里药 129
八、理气药 130
九、化痰止咳平喘药 132
十、止血药 135
十一、活血化瘀药 137
十二、平肝熄风药 141
十三、安神药 143
十四、收涩药 144
十五、补益药 146
十六、开窍药 154
十七、消食药 154
十八、驱虫药 156
十九、催吐药 156
二十、外用药 156
第九章 方剂 157
第一节 方剂的基本知识 157
一、方剂的组成及其变化 157
二、方剂的剂型 158
三、方剂与治法 160
第二节 常用方剂 160
一、解表剂 160
二、治风剂 163
三、祛湿剂 165
四、清热剂 167
五、和解剂 170
六、泻下剂 171
七、消导剂 172
八、化痰止咳剂 173
九、温里剂 174
十、理气剂 175
十一、理血剂 175
十二、补益剂 177
十三、安神剂 180
十四、开窍剂 181
十五、固涩剂 183
十六、驱虫剂 185
十七、痈疡剂 186
第十章 针灸学 188
第一节 针灸的基本知识 188
一、针法 188
二、灸法 193
第二节 腧穴 195
一、取穴法 195
二、十四经穴 196
三、经外奇穴 210
第三节 其他针法 212
一、三棱针 213
二、皮肤针 213
三、皮内针 214
四、耳针 215
第四节 针灸治疗总则 224
一、治则 224
二、特定穴位的应用 224
下篇 临床各科 227
第十一章 内科病证 227
一、感冒 227
二、咳嗽 229
三、肺痈 231
四、哮证 232
五、喘证 234
六、血证 235
七、心悸 239
八、胸痹 241
九、不寐 243
十、郁证 245
十一、癫狂 246
十二、痫证 248
十三、胃痛 249
十四、呕吐 251
十五、泄泻 252
十六、痢疾 254
十七、腹痛 256
十八、便秘 257
十九、胁痛 259
二十、黄疸 260
二十一、积聚 262
二十二、臌胀 263
二十三、头痛 265
二十四、眩晕 268
二十五、中风 269
二十六、腰痛 272
二十七、水肿 273
二十八、淋证 275
二十九、消渴 277
三十、痹证 279
三十一、痿证 281
三十二、内伤发热 282
第十二章 外科病证 285
一、痈 286
二、疖 287
三、疔 288
四、乳痈 288
五、乳癖 290
六、瘰疬 291
七、缠腰火丹 292
八、湿疮 293
九、白疕 294
十、瘾疹 295
十一、粉刺 296
十二、油风 297
十三、精癃 298
十四、精浊 299
十五、臁疮 300
十六、脱疽 301
第十三章 妇科病证 304
一、月经先期 304
二、月经后期 306
三、月经先后无定期 307
四、月经过多 308
五、月经过少 308
六、痛经 309
七、闭经 311
八、崩漏 312
九、带下病 313
十、妊娠恶阻 314
十一、妊娠腹痛 315
十二、胎漏、胎动不安 316
十三、堕胎、小产、滑胎 317
十四、妊娠肿胀 318
十五、难产 319
十六、产后恶露不绝 319
十七、产后发热 320
十八、产后身痛 321
十九、缺乳 322
二十、不孕症 323
二十一、阴痒 324
第十四章 儿科病证 325
一、肺炎喘嗽 326
二、厌食 328
三、惊风 329
四、水痘 331
五、痄腮 332
六、紫癜 334
七、遗尿 335
八、夜啼(夜惊) 337
九、疳证 339
方剂汇编 341
主要参考书目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