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P2P技术概述 1
1.1 什么是P2P 1
1.2 P2P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演进 3
1.3 P2P的主要应用领域 5
1.4 P2P的研究现状 15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5
1.4.2 国外的P2P研究现状 25
1.5 主流软件的特点 26
1.6 P2P技术与流媒体技术 27
第2章 P2P网络拓扑结构模型 30
2.1 P2P网络模型 30
2.1.1 集中目录式结构 30
2.1.2 纯P2P网络模型 30
2.1.3 混合式网络模型 32
2.1.4 结构化网络模型 33
2.2 复杂P2P网络拓扑模型 36
2.2.1 因特网拓扑模型 36
2.2.2 Small World网络 38
2.3 非结构化P2P搜索算法 39
2.3.1 盲目搜索法 39
2.3.2 智能搜索法 39
2.4 P2P需要IPv6 40
2.5 P2P带来的信息安全问题 41
2.5.1 知识产权保护 41
2.5.2 防止网络病毒传播 42
第3章 P2P技术是电信运营商的机遇 43
3.1 因特网技术的新突破 43
3.2 P2P显露头角的背景 44
3.3 P2P技术挑战以ADSL为主的宽带接入网 45
3.4 P2P技术推动电信运营商进军视频媒体领域 45
3.4.1 媒体和通信的异同点及融合的趋势 46
3.4.2 网络视频直播是正在兴起的电信新业务 52
3.4.3 视频是网络时代的新宠 54
3.4.4 电信行业正在逐步向超级媒体演进 58
3.5 P2P改变了宽带接入网的流量分布模型 59
3.5.1 对P2P流量的测试 59
3.5.2 应用流量分析 67
3.5.3 流量流向分析 67
3.5.4 应用流量流向分析 71
3.5.5 P2P上行和下行流量比较 72
3.5.6 工作日和非工作日的上下行流量比较 75
3.6 P2P是未来通信中的主流模式 79
3.6.1 语音通信两种发展模式 79
3.6.2 以软交换为核心的网络出现的背景 79
3.6.3 软交换核心模式不是IP网络通信的最佳选择 80
3.6.4 未来通信的主流方式 81
3.6.5 计费的问题 83
3.6.6 世界电信业的规则正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84
3.6.7 ATM的失败意味着什么 85
3.7 电信运营商应用P2P技术的切入点 87
第4章 P2P环境中的宽带城域网的优化策略 91
4.1 策略一:用上下行对称的产品取代ADSL 91
4.2 策略二:采用FTTH和宽带无线接入 92
4.2.1 上FTTH的风险小于上3G 92
4.2.2 FTTH的成本会远低于基于铜缆的解决方案 92
4.2.3 浙江电信的“千纤工程” 93
4.2.4 日本光纤宽带用户突破700万仅次于ADSL用户 93
4.2.5 实现FTTH的几类技术 93
4.2.6 无线宽带接入的广阔前景 96
4.3 策略三:改造接入层 98
4.4 策略四:改造汇聚层 98
4.4.1 城域网的现网架构问题分析 98
4.4.2 城域网优化思路 100
4.5 策略五:采用DHCP 105
4.6 策略六:借助家庭网关的普及发展P2P网络 107
第5章 P2P技术与CDN技术 108
5.1 P2P对电信业务的影响 108
5.1.1 网络带宽资源消耗大、运营成本上升、扩容压力增大 108
5.1.2 P2P应用已开始出现分流传统话音通信业务的趋势 109
5.1.3 P2P将为再造电信运营企业因特网产业链提供良机 109
5.2 目前P2P软件中存在的问题 110
5.2.1 P2P网络的信息安全问题 110
5.2.2 P2P网络的带宽浪费及效率问题 111
5.2.3 P2P网络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111
5.3 主要P2P软件比较 113
5.4 CDN现有网络分析 115
5.4.1 一个省级平台网络分析 115
5.4.2 CDN网络目前存在的问题 117
5.5 独立流媒体CDN系统与P2P流媒体系统 117
5.5.1 基于CDN的流媒体系统 117
5.5.2 基于P2P的流媒体系统 118
5.6 结合CDN与P2P技术的混合流媒体系统 119
5.6.1 系统架构原理 119
5.6.2 代理服务器的选择 120
5.6.3 客户节点的内容缓存及替换算法 121
5.6.4 失效服务节点的替换查找策略 121
5.7 系统实现功能 122
5.8 解决方案的优势 123
5.9 P2P业务的测试分析 123
5.9.1 P2P网络直播内测 123
5.9.2 稳定环境下的性能 123
5.9.3 动态环境下的性能 125
5.9.4 WEG测试结果 126
5.10 IP地址域选择控制算法测试 128
5.11 P2P的应用模式 130
5.11.1 P2P与CDN结合的业务运作模式 130
5.11.2 P2P模式下的SP业务运作模式 132
5.11.3 P2P运营模式建议 134
5.12 P2P结合CDN网的前景 139
5.13 P2P的未来发展趋势 141
5.13.1 发现算法中度数和直径折中关系的研究 141
5.13.2 Small world理论对P2P发现技术的影响 142
5.13.3 语义查询和DHT的矛盾 143
5.14 P2P业务发展趋势 143
5.14.1 基于P2P的IPTV 143
5.14.2 结合P2P的VoIP业务 144
5.14.3 电子商务应用 145
5.14.4 深度搜索引擎 145
5.15 P2P与CDN比较 146
第6章 P2P技术在信息市场中的应用 148
6.1 网络视频直播 148
6.1.1 网络视频直播技术的背景介绍 148
6.1.2 直播的核心技术分析 149
6.1.3 DONet直播系统的设计和优化 150
6.1.4 DONetP2P重叠网的有效半径分析 155
6.1.5 浙江电信视频直播试验 157
6.1.6 用于视频直播的新P2P技术 159
6.1.7 P2P直播应用需要解决的问题 161
6.1.8 浙江电信开展的视频直播业务 162
6.1.9 直播典型案例 175
6.1.10 对商场网上视频直播业务需求的初步调查 183
6.1.11 浙江电信P2P视频直播平台 184
6.1.12 实现网络视频直播的技术方案 186
6.1.13 视频编辑——添加logo 190
6.1.14 频道管理系统操作说明 192
6.2 P2P技术在IPTV等业务中的应用 193
6.2.1 IPTV在国外发展概况 193
6.2.2 IPTV在国内发展概况 194
6.2.3 上海电信IPTV试商用情况及推广目标 195
6.2.4 CDN用于IPTV所面临的问题 197
6.2.5 P2P技术在IPTV中的应用 197
6.2.6 机顶盒内嵌P2P软件 200
6.2.7 能提供多业务的统一P2P平台 201
6.2.8 星空伴侣——IPTV的有力竞争者 205
6.2.9 其他产品及其市场定位 212
6.2.10 和星空伴侣类似的产品 214
6.2.11 实际使用的体会 215
6.3 P2P技术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 216
6.3.1 移动通信网发展的趋势 216
6.3.2 在移动蜂窝环境下的技术特点 218
6.3.3 S-P2P解决方案 220
6.3.4 P2P技术和Adhoc网络 221
第7章 P2P的典型应用——即时通信 224
7.1 国内外即时通信系统的发展情况 225
7.1.1 国际即时通信市场发展状况 225
7.1.2 国内即时通信市场发展状况 226
7.2 即时通信未来发展趋势 231
7.2.1 行业现状 231
7.2.2 国内服务商特点 232
7.2.3 服务商发展的3个阶段 234
7.2.4 行业发展趋势 235
7.2.5 即时通信提供商发展的三阶段 236
7.3 P2P通信的优秀之作——Skype 237
7.3.1 Skype的技术优势 238
7.3.2 Skype的业务类型 238
7.3.3 Skype的盈利模式 239
7.3.4 Skype对电信运营商的影响 239
7.4 P2P及个人通信对运营商的影响分析 240
7.4.1 P2P软件中存在的问题 240
7.4.2 对运营商的影响(包括技术面和政策面) 241
7.4.3 P2P网络监管建议探讨 243
7.5 即时通信关键技术及实现模式 244
7.5.1 VoIP技术 244
7.5.2 VoIP架构 246
7.5.3 VoIP关键技术 247
7.6 电信引入个人通信系统的建设思路 256
7.6.1 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256
7.6.2 系统技术架构 257
7.6.3 即时通信系统服务拓扑模型 258
7.7 P2P技术的应用 268
7.8 大容量问题解决方案 270
7.9 风险及技术难点 271
7.10 与其他系统互联的技术解决方案 272
7.11 SIP技术在P2P环境中的应用 273
7.11.1 SIP服务现状 274
7.11.2 P2P-SIP网络的结构 274
7.11.3 P2P-SIP网络的实现 275
7.11.4 用户注册过程 277
7.11.5 SIP协议介绍 279
7.12 用Vista和WCF中P2P通信功能开发软件 280
7.12.1 P2P基本原理——网格网络 280
7.12.2 对等名称解析协议 282
7.13 电信运营模式探讨 287
7.14 浙江电信自主开发的即时通信软件ECP 288
7.15 展望 292
第8章 P2P技术与电信行业监管 296
8.1 P2P类应用的监管问题 296
8.2 电信监管中的因特网的地位问题 296
8.3 目前可考虑的监管手段 297
8.3.1 流量采集 297
8.3.2 流量分析 302
8.3.3 流量控制 305
8.4 P2P监管系统的实现方案探讨 307
8.4.1 流量监控系统 307
8.4.2 串接与并接方式 307
8.4.3 硬件与软件方式 307
8.4.4 单机与多机方式 308
8.4.5 串接方式 308
参考文献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