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岩微相 分析、解释及应用》PDF下载

  • 购买积分:2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马永生主译
  • 出 版 社:北京:地质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11605006X
  • 页数:882 页
图书介绍:本书包括碳酸盐岩微相分析、解译、应用三方面内容。

1 碳酸盐岩微相研究新进展与展望 1

1.1 碳酸盐岩微相的概念 1

1.2 碳酸盐岩微相研究与应用的新进展 1

2 碳酸盐岩沉积环境 7

2.1 引言 7

2.1.1 碳酸盐岩主要为内源而非外源沉积物 7

2.1.2 “Sorby原理”:石灰岩主要由生物沉积物组成 7

2.1.3 现代碳酸盐岩必读材料 7

2.2 海陆碳酸盐岩沉积 8

2.3 海洋沉积环境分区 8

2.3.1 海洋环境划分界线 9

2.3.2 海洋环境垂向和横向分区 9

2.3.2.1 垂向分区 9

2.3.2.2 横向分区 9

2.4 现代碳酸盐岩沉积环境综述 10

2.4.1 非海相碳酸盐岩形成环境 10

2.4.1.1 土壤碳酸盐岩、古土壤、钙质壳/钙积层 11

2.4.1.2 沼泽碳酸盐岩 12

2.4.1.3 洞穴碳酸盐岩、洞穴沉淀物和喀斯特 12

2.4.1.4 风成碳酸盐岩 13

2.4.1.5 冰川碳酸盐岩 13

2.4.1.6 淡水碳酸盐岩石灰华和钙质泉华 13

2.4.1.7 湖泊碳酸盐岩 15

2.4.1.8 河流碳酸盐岩 19

2.4.2 滨岸和潮缘海陆过渡环境 22

2.4.2.1 海滩(前滨)、障壁岛和滨岸潟湖 22

2.4.2.2 潮缘环境 22

2.4.3 浅海“浅水”和“深水”沉积环境 23

2.4.3.1 陆缘海和陆表浅海 23

2.4.3.2 碳酸盐岩陆架、缓坡和台地碳酸盐岩 24

2.4.3.3 陆架边缘带 26

2.4.3.4 礁 27

2.4.4 热带和非热带地区碳酸盐岩组成、控制因素及其意义的差别 28

2.4.4.1 热带和非热带碳酸盐岩纬度分带及识别标志 28

2.4.4.2 热带和亚热带浅海碳酸盐岩 33

2.4.4.3 非热带陆架碳酸盐岩和礁 36

2.4.5 深海碳酸盐岩 42

2.4.5.1 深海环境 42

2.4.5.2 沉积作用过程 42

2.4.5.3 深海沉积物 43

2.4.5.4 深海再沉积物(“异地碳酸盐岩”) 43

2.4.5.5 碳酸盐岩浮游生物和碳酸盐岩软泥 44

2.4.5.6 碳酸盐岩保存和溶解深度界线 44

2.4.5.7 碳酸盐岩陆坡、台地周围碳酸盐岩和碳酸盐岩裙 44

2.4.6 冷泉口和热泉口碳酸盐岩 46

微相分析 49

3 研究方法 49

3.1 野外工作及采样 49

3.1.1 野外观察 49

3.1.1.1 岩性、岩石构造和颜色 49

3.1.1.2 层理和层、沉积构造和成岩特征 51

3.1.1.3 化石和生物构造 54

3.1.2 采样 57

3.1.2.1 样品研究和统计 57

3.1.2.2 采多少样? 58

3.1.2.3 微相采样实用方案 58

3.2 实验技术 60

3.2.1 切片、揭片和薄片 60

3.2.2 铸体、刻蚀和染色 61

3.2.3 显微镜技术 61

3.2.3.1 岩石学显微镜 61

3.2.3.2 立体扫描电子显微镜 61

3.2.3.3 荧光、阴极发光和流体包裹体显微镜 62

3.2.4 矿物学和地球化学 64

3.2.5 痕量元素和稳定同位素分析 65

4 微相资料:基质和颗粒 69

4.1 细粒的碳酸盐基质:泥晶(隐晶、灰泥)、微亮晶、粉砂屑 69

4.1.1 泥晶 70

4.1.2 泥晶和其他类型细粒基质的形成模式 72

4.1.3 微亮晶 86

4.1.4 粉屑灰岩 88

4.1.5 描述和解释细粒灰岩的实用指南 88

4.1.6 细粒碳酸盐岩的重要意义 88

4.2 碳酸盐岩颗粒 92

4.2.1 生物碎屑(骨粒) 92

4.2.2 似球粒:仅仅是被忽视的术语? 102

4.2.3 包(皮)粒——具有泥晶套的碳酸盐岩颗粒 108

4.2.4 核形石和红藻石 111

4.2.4.1 核形石 114

4.2.4.2 红藻石和巨粒核形石 126

4.2.5 鲕粒 130

4.2.6 豆粒和渗流豆——简单的“大鲕粒”或独立的碳酸盐岩颗粒? 140

4.2.7 集合颗粒:葡萄石,团块和其他复合颗粒 149

4.2.8 再沉积物:内源的、外源的和岩石碎屑——内部的和外来的 151

4.2.8.1 内碎屑:成因和相——成岩类型 152

4.2.8.2 外碎屑:奇怪的外来者 156

4.3 碳酸盐颗粒的形态学 159

4.3.1 目的和方法 160

4.3.2 碳酸盐颗粒形态学数据的重要性 161

5 微相资料:组构 164

5.1 沉积和成岩组构 164

5.1.1 示顶底组构 164

5.1.2 生物组构和晶粒定向 168

5.1.3 层理与纹理组构 169

5.1.4 生物潜穴和生物扰动组构 172

5.1.5 鸟眼、窗格组构和平底晶洞 176

5.1.5.1 鸟眼构造 176

5.1.5.2 窗格组构 177

5.1.5.3 平底晶洞 178

5.1.5.4 鸟眼、窗格组构和平底晶洞的意义 183

5.1.6 结核状组构 184

5.2 不连续面:从微相到层序地层学 189

5.2.1 不连续性面的分类 189

5.2.2 不连续面的主要标志 190

5.2.3 暴露面的微相标准和意义 191

5.2.4 凝缩面和硬底的微相标准及意义 192

5.2.4.1 硬底 192

5.2.4.2 凝缩作用面和凝缩段 197

5.2.5 不连续面和层序地层学 201

5.3 同沉积期和沉积期后特征:裂隙、脉和角砾 202

5.3.1 沉积物充填的裂隙:神秘的岩墙和裂隙的充填 202

5.3.1.1 沉积裂隙的成因、发育和充填作用 203

5.3.1.2 神秘岩墙的微相分析 204

5.3.1.3 碳酸盐中神秘岩墙的研究实例 207

5.3.1.4 充填沉积物的裂隙的重要意义 208

5.3.2 微裂缝和脉(方解石矿脉) 209

5.3.2.1 方解石脉的成因和分类 209

5.3.2.2 方解石充填的微裂缝的描述标志 210

5.3.2.3 碳酸盐岩中微裂缝的意义 211

5.3.3 碳酸盐角砾岩和砾岩 212

5.3.3.1 术语 212

5.3.3.2 怎样描述碳酸盐角砾岩 214

5.3.3.3 碳酸盐角砾岩的类型:成因、分类和标志 218

5.3.3.4 碳酸盐岩砾岩 224

5.3.3.5 碳酸盐岩角砾岩和砾岩的重要性 224

6 定量微相分析 228

6.1 粒度分析 228

6.1.1 粒度分析:方法和目的 229

6.1.1.1 粒度的测量和粒度分布的描述 229

6.1.1.2 对粒度分析资料进行环境解释的方法 231

6.1.1.3 薄片中的粒度分析 232

6.1.2 现代和古代碳酸盐岩的粒度研究 232

6.1.2.1 现代碳酸盐岩沉积物的粒度研究 232

6.1.2.2 碳酸盐岩粒度分布的应用 235

6.1.2.3 碳酸盐岩粒度研究的意义 238

6.2 微相数据的频率分析 238

6.2.1 频率分析的方法 239

6.2.1.1 计数 239

6.2.1.2 估计 241

6.2.1.3 图像分析 242

6.2.1.4 组分排列、多样性和成熟度 243

6.2.1.5 礁碳酸盐岩的综合频率研究 244

6.2.2 实用性的建议 244

6.3 综合微相研究 246

6.3.1 方法:成分间和样品间的变化 246

6.3.2 综合研究的意义:组分分析是环境条件和沉积背景的一个线索 249

7 成岩作用、孔隙度和白云石化作用 251

7.1 碳酸盐岩矿物学和成岩过程 251

7.1.1 现代碳酸盐矿物的沉积与古代碳酸盐岩 251

7.1.2 常见的碳酸盐矿物 252

7.1.3 成岩作用和控制因素 255

7.1.4 从沉积物到岩石 255

7.1.5 显生宙碳酸盐岩矿物的周期性脉动变化趋向 256

7.1.5.1 长期的变化 256

7.1.5.2 在古代低镁方解石灰岩中如何识别早期存在的文石和镁方解石矿物 256

7.2 主要的成岩环境 258

7.2.1 大气淡水、海底和埋藏成岩环境 258

7.2.1.1 大气(淡)水成岩环境 258

7.2.1.2 混合带和海水渗流环境 260

7.2.1.3 海底成岩作用 260

7.2.1.4 埋藏成岩作用 260

7.2.2 早期成岩作用和晚期成岩作用 261

7.3 碳酸盐岩的孔隙度 262

7.3.1 孔隙分类、孔隙几何特征和孔隙的渗透率 262

7.3.1.1 基本定义 262

7.3.1.2 孔隙的几何特征和渗透率 263

7.3.1.3 薄片中的孔隙度测量和孔隙类型 263

7.3.2 孔隙的术语和分类 266

7.3.3 石灰岩和白云岩中的孔隙 270

7.4 孔隙充填过程:胶结作用 271

7.4.1 碳酸盐岩胶结物的控制因素 272

7.4.2 胶结物类型的形态和组构 273

7.4.2.1 胶结物类型 273

7.4.2.2 胶结物组构 284

7.4.3 胶结物类型和成岩环境 284

7.4.4 微相控制的成岩作用 287

7.4.4.1 碳酸盐岩台地和缓坡 287

7.4.4.2 礁 288

7.4.4.3 温水和冷水成岩作用的对比 288

7.4.5 成岩作用的路线及模式 290

7.5 成岩结构 291

7.5.1 机械压实作用: 291

7.5.2 化学压实作用:压溶和缝合作用 296

7.5.3 压实和压溶作用的意义 302

7.6 新生变形作用:矿物转化和重结晶作用 302

7.6.1 重结晶碳酸盐岩 302

7.6.2 重结晶碳酸盐岩的分类 303

7.7 亮晶:重结晶成因的或碳酸盐岩胶结物? 303

7.8 白云石化和去白云石化作用 304

7.8.1 白云岩组构特征及其描述性术语 305

7.8.1.1 白云岩薄片特征及其分类命名 305

7.8.1.2 白云石胶结物 305

7.8.1.3 白云岩结构的意义 306

7.8.2 几个重要的白云化作用模式 306

7.8.2.1 与蒸发作用有关的白云岩 309

7.8.2.2 混合水和海水白云化作用模式 310

7.8.2.3 埋藏白云化模式 312

7.8.3 去白云化作用 314

7.8.3.1 去白云化标志 314

7.8.3.2 去白云化方解石的成因 315

7.8.3.3 去白云化作用的意义 315

7.9 变质碳酸盐岩和大理岩 315

8 碳酸盐岩分类——样品命名 319

8.1 基本概念 319

8.1.1 非结构分类与结构分类 319

8.1.1.1 非结构分类 319

8.1.1.2 结构分类 320

8.1.2 描述性的分类与成因性的分类 322

8.1.3 沉积作用、生物作用和成岩作用 322

8.1.4 原地原生碳酸盐岩和异地异化碳酸盐岩 322

8.2 礁灰岩和微生物碳酸盐岩(原地碳酸盐岩) 322

8.3 基于沉积结构的分类方法 326

8.3.1 基本原则(基本要求) 326

8.3.2 邓哈姆的分类方案 326

8.3.2.1 概念 328

8.3.2.2 讨论 328

8.3.3 福克的分类方案及补充 334

8.3.3.1 概念 334

8.3.3.2 讨论 340

8.4 特殊分类 340

8.4.1 沉积结构的成岩变化 340

8.4.2 一些非海相的碳酸盐岩需要非常特殊的名称 342

8.5 硅质碎屑-碳酸盐混合沉积的岩石分类 344

8.6 命名实例:一些实用的建议 346

9 石灰岩是生物沉积物 350

9.1 微生物碳酸盐岩和风暴岩 350

9.1.1 细菌对碳酸盐岩沉积的作用 350

9.1.2 怎样识别微生物碳酸盐岩 351

9.1.3 描述和划分深海微生物碳酸盐岩 352

9.1.3.1 术语和描述标准 352

9.1.3.2 深海微生物碳酸盐岩的分类 353

9.1.4 叠层石是成层的微生物岩 355

9.1.5 微生物岩和叠层石的形成和意义 358

9.1.5.1 随时间形成 358

9.1.5.2 微生物碳酸盐岩的古环境意义 359

9.1.5.3 叠层石的经济意义 359

9.2 生物成因结壳 359

9.2.1 结壳生物的特征和环境条件 361

9.2.2 显生宙结壳生物 362

9.2.3 生物结壳方式在识别沉积环境和环境控制因素方面的意义 362

9.3 生物侵蚀、钻孔和食草生物 364

9.3.1 现代和古代微型钻孔生物 367

9.3.2 现代和古代大型钻孔生物 368

9.3.3 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小型和大型钻孔生物 369

9.3.3.1 微型和大型钻孔生物群的定性变化 371

9.3.3.2 珊瑚礁中大型造礁孔密度的定量变化 371

9.3.4 微型钻孔生物是古水深的标度 371

9.4 实际建议:如何描述Microbialities和叠层石、Biogenic Encrustations和生物钻孔? 373

10 薄片中生物化石 379

10.1 薄片中化石的特性 379

10.1.1 如何确定薄片中的化石 379

10.1.2 哪些化石出现在哪个时间间隔 381

10.1.3 实际的建议 383

10.2 薄片中化石的鉴定标准 384

10.2.1 蓝藻细菌和钙质藻 385

10.2.1.1 蓝藻细菌和钙质微生物 389

10.2.1.2 珊瑚藻和耳壳藻红藻 391

10.2.1.3 管孔藻科(Solenoporacean)红藻 398

10.2.1.4 古红藻和存在问题的红藻 402

10.2.1.5 钙扇藻绿藻和裸松藻 402

10.2.1.6 叶枝藻 407

10.2.1.7 粗枝藻绿藻 408

10.2.1.8 轮藻植物:淡水和半咸水藻 422

10.2.1.9 钙球与藻胞囊 427

10.2.2 有孔虫与其他原生动物门生物 430

10.2.2.1 有孔虫 430

10.2.2.2 放射虫类 459

10.2.2.3 Calpionellids 462

10.2.3 海底固着生物 465

10.2.3.1 海绵 465

10.2.3.2 水螅虫 482

10.2.3.3 珊瑚 484

10.2.3.4 苔藓动物 485

10.2.4 有壳动物 492

10.2.4.1 腕足动物 493

10.2.4.2 双壳类 496

10.2.4.3 腹足类 502

10.2.4.4 头足动物 506

10.2.4.5 竹节石类和其他圆锥形壳类(Cricoconarida;Hyolithida) 508

10.2.4.6 龙介虫属动物和其他蠕虫管 514

10.2.4.7 甲壳类节肢动物 515

10.2.4.8 三叶虫(Trilobites) 520

10.2.4.9 棘皮动物 520

10.2.5 少见的薄片化石 528

10.2.6 可疑化石 528

10.2.6.1 可疑化石的详细目录 530

10.2.6.2 关于部分可疑化石的讨论 534

10.3 台地生物带的薄片化石 541

10.4 化石及微相类型的薄片出处 543

微相解释 548

11 微相标志概述:微相类型 548

11.1 沉积微相类型的概念 548

11.2 如何区分有意义的微相类型 549

11.3 微相类型分析 556

12 古环境条件的识别 560

12.1 环境重建(恢复)的约束条件 560

12.1.1 水动力控制作用 561

12.1.1.1 水动力能量的级别 561

12.1.1.2 低能和高能环境的分类 563

12.1.1.3 古水流资料 565

12.1.2 风暴 566

12.1.2.1 在陆棚、缓坡和台地上的风暴沉积(风暴岩) 566

12.1.2.2 热带风暴对生物礁的影响 572

12.1.2.3 碳酸盐岩风暴沉积物的重要性 577

12.1.3 海相碳酸盐岩底质 577

12.1.3.1 碳酸盐岩底质类型和生物-沉积物的相互作用 578

12.1.3.2 识别底质类型 580

12.1.4 光 582

12.1.4.1 光线条件和分带性 583

12.1.4.2 透光带和无光带的识别 583

12.1.5 氧 584

12.1.5.1 术语和分类 585

12.1.5.2 辨别古氧合作用 585

12.1.5.3 研究实例:碳酸盐岩台地上发育黑色页岩 586

12.1.6 海水温度 587

12.1.6.1 海水温度:生物标志 588

12.1.6.2 海水温度的地球化学标志 588

12.1.7 盐度 589

12.1.7.1 古盐度的生物标志和微相标志 590

12.1.7.2 古盐度的地球化学标志 591

12.1.7.3 超盐度和蒸发环境的微相标志 591

12.1.8 产量和营养物质 594

12.1.8.1 营养物质 595

12.1.8.2 分析古营养物质的级别 595

12.1.8.3 礁灰岩和台地灰岩营养物质过量的影响 596

12.2 古气候条件评价:粒度组合分析 597

12.2.1 概念 597

12.2.2 操作建议,范例和当前的信息状况 598

12.2.2.1 区分颗粒组合类型 598

12.2.2.2 研究实例 598

12.2.2.3 艺术发展状况 599

12.3 估定(确定)水体深度 604

12.3.1 古水深线索 606

12.3.2 实例研究:碳酸盐岩斜坡水深的估计 608

12.4 地震事件的寻找 609

13 沉积微相综合分析 612

13.1 非碳酸盐组分 612

13.1.1 酸不溶残余物(IR):粘土矿物和碎屑石英 612

13.1.2 自生矿物 614

13.1.2.1 碳酸盐岩的硅化、自生长石和海绿石 614

13.1.2.2 硫化物:黄铁矿 615

13.1.2.3 硫酸盐:蒸发矿物 616

13.1.2.4 磷酸盐 619

13.2 地球化学标志 621

13.2.1 微量元素 621

13.2.2 锶和锰—相研究的利器 621

13.2.3 微量元素在碳酸盐岩相研究中的意义 622

13.2.4 稳定同位素 624

13.3 碳酸盐岩内的有机物 626

14 沉积模式、相带和标准微相 628

14.1 沉积相模式 628

14.1.1 概念性的、动力学的和定量的相模式 628

14.1.1.1 概念模式 628

14.1.1.2 动力学模式 629

14.1.1.3 计算机数字化模式 629

14.1.2 碳酸盐岩相模式的基本组成 630

14.1.2.1 普通相带 630

14.1.2.2 常见的沉积格架模式 630

14.1.2.3 不同的沉积环境需要不同的相模式 631

14.1.3 镶边碳酸盐岩台地的相带:威尔逊模式 631

14.1.3.1 标准相带及经修正的Wilson模式 631

14.1.3.2 讨论以及标准相带的应用 635

14.1.4 碳酸盐岩缓坡模式 635

14.1.5 无镶边陆棚和台地 638

14.1.6 孤立台地和环礁 639

14.1.7 陆表海台地模式 639

14.1.8 陆表海缓坡模式 640

14.2 生物区域类型 643

14.2.1 概念和方法 643

14.2.2 实例研究:晚三叠纪礁和台地中的有孔虫分布状况 645

14.3 标准微相类型(SMF) 652

14.3.1 修订后的标准微相类型 653

14.3.2 标准微相类型之讨论 653

14.3.3 地层微相类型 688

14.3.4 碳酸盐岩缓坡的常见微相类型 688

14.3.4.1 碳酸盐岩缓坡的微相标志 688

14.3.4.2 碳酸盐岩缓坡的微相类型 689

14.3.5 用微相类型追踪相带 691

14.3.6 如何确定标准微相类型:一个实用的指导 692

14.4 动力微相类型和环境变化 695

15 盆地分析:沉积环境识别 697

15.1 成壤碳酸盐岩 697

15.1.1 古钙结壳的微相标志 698

15.1.2 古钙结壳和古土壤的意义 700

15.2 古喀斯特和古老的洞穴堆积物 702

15.2.1 鉴别古喀斯特和古洞穴堆积物构造的标志 702

15.2.2 古喀斯特和洞穴碳酸盐岩的意义 706

15.3 钙华、钙质石灰华和钙质泉华 707

15.4 湖相和湖壤化碳酸盐岩 709

15.4.1 湖相碳酸盐岩微相分析 709

15.4.1.1 微相判别标志 709

15.4.1.2 湖相灰岩的微相类型 710

15.4.1.3 湖泊灰岩微相的分布 712

15.4.2 湖壤化碳酸盐岩 712

15.5 潮缘碳酸盐岩 714

15.5.1 潮缘灰岩的识别标志 716

15.5.1.1 定义 716

15.5.1.2 潮缘碳酸盐岩的主要相标志 718

15.5.1.3 鉴别标志概要 720

15.5.2 实例研究:波兰中泥盆世潮缘碳酸盐岩 721

15.6 碳酸盐岩台地及缓坡 724

15.6.1 台地和缓坡的生态控制因素 725

15.6.2 碳酸盐岩台地对水侵的响应 727

15.6.2.1 淹没史的微相信息 728

15.6.2.2 研究实例:微相反映台地水侵 728

15.6.3 研究实例:台地与缓坡碳酸盐岩 738

15.6.3.1 钙质的阿尔卑斯山脉北部晚侏罗“巴哈马型”碳酸盐岩台地 738

15.6.3.2 奥地利南部Graz中泥盆世碳酸盐岩缓坡台地 738

15.6.3.3 德国巴伐利亚南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水下碳酸盐岩缓坡台地 738

15.7 台地-斜坡-盆地相碳酸盐岩 739

15.7.1 碳酸盐岩斜坡类型及微相 739

15.7.2 斜坡和盆地相异地沉积物识别标志 741

15.7.2.1 水下岩崩落石 741

15.7.2.2 角砾岩和巨砾岩 741

15.7.2.3 碎屑流沉积物 742

15.7.2.4 颗粒流沉积物 743

15.7.2.5 浊积岩 743

15.7.2.6 滑动和滑塌 749

15.7.3 斜坡碳酸盐岩微相研究实例 749

15.7.3.1 西西里岛二叠系大型岩块和斜坡脚碳酸盐岩 749

15.7.3.2 阿尔卑斯山脉南部三叠纪斜坡环境异地碳酸盐岩 750

15.7.3.3 摩洛哥侏罗系台地-斜坡-盆地相碳酸盐岩 750

15.7.3.4 阿尔卑斯山脉北部晚侏罗世碳酸盐浊积岩来源及沉积方式 752

15.7.4 根据微相和岩石组构特征判断碳酸盐岩台地斜坡稳定性 755

15.7.5 根据颗粒组成曲线识别台地-盆地过渡带地层 755

15.7.5.1 概念与方法 755

15.7.5.2 研究实例:奥地利Gosaukamm地区上三叠统灰岩 757

15.8 远洋深海碳酸盐岩 761

15.8.1 深海碳酸盐岩沉积背景、控制因素及其内生物群化石 762

15.8.2 深海碳酸盐岩研究实例 763

15.8.2.1 古生界盆地相碳酸盐岩微相 763

15.8.2.2 中生界盆地相碳酸盐岩微相 764

15.8.3 等深岩 768

16 沉积作用因素及沉积作用过程的研究 771

16.1 旋回性碳酸盐岩的微相与层序地层学 771

16.1.1 旋回性碳酸盐岩 771

16.1.1.1 旋回性碳酸盐岩的基本特征 771

16.1.1.2 微相与旋回性碳酸盐岩 773

16.1.1.3 实例研究:Lofer旋回和Latemar旋回(阿尔卑斯三叠系) 776

16.1.2 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 782

16.1.2.1 层序分析的基本要点 783

16.1.2.2 用于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微相数据 785

16.1.2.3 实例研究:由微相记载的海平面波动和体系域 789

16.2 礁碳酸盐岩 796

16.2.1 什么是礁? 797

16.2.2 礁的种类 797

16.2.3 礁中的化石 798

16.2.3.1 礁生物群:其组成分子在地质时期中的变化 798

16.2.3.2 礁生态集:生态学单位 798

16.2.4 如何给礁碳酸盐岩分类? 799

16.2.5 礁研究的微相方法 800

16.2.5.1 礁和丘碳酸盐岩的基本组分 801

16.2.5.2 描述礁碳酸盐岩:一个实用的指导 801

16.2.6 一些古代礁的实例研究 801

16.2.6.1 灰泥丘:摩洛哥南部安替亚特拉斯(Anti-Atlas)的早泥盆世“Kess Kess”丘 806

16.2.6.2 Waulsortian灰泥丘:美国新墨西哥Sacramento山脉早石炭世(下密西西比统)Muleshoe丘 807

16.2.6.3 礁:美国得克萨斯和新墨西哥州瓜达鲁普(Guadalupe)山脉二叠纪礁组合Capitan礁 807

16.3 消失了的台地的“指纹”识别 813

16.3.1 研究方法 813

16.3.2 实例研究 814

16.3.2.1 实例研究:从早石炭世砾岩的微相推断出台地相格局(西班牙南部) 814

16.3.2.2 实例研究:根据微相资料数据恢复古悬崖 814

16.4 辨认古代的冷水碳酸盐岩 816

16.4.1 非热带的冷水陆棚和礁石灰岩的微相特征 816

16.4.2 实例研究:早第三纪冷水珊瑚礁 819

16.5 古代深海烟囱和冷泉碳酸盐岩的存在证据 822

16.5.1 古代冷泉和海底烟囱碳酸盐岩的判断准则 822

16.5.2 实例研究 824

16.5.2.1 美国华盛顿州的晚始新世“Whiskey Creek”冷泉碳酸盐岩 825

16.5.2.2 加拿大极区早白垩世冷泉碳酸盐岩 825

16.6 混合的碳酸盐岩-硅质碎屑岩沉积环境和石灰岩/泥灰岩层序 826

16.6.1 碳酸盐岩-硅质碎屑岩沉积环境 826

16.6.1.1 现代的碳酸盐岩-硅质碎屑岩沉积环境 827

16.6.1.2 古代混合的碳酸盐-硅质碎屑环境 828

16.6.1.3 碳酸盐-硅质碎屑沉积物的描述:实用的建议 830

16.6.2 石灰岩-泥灰岩层序:是原生成因,还是成岩成因,还是二者兼有? 830

16.7 碳酸盐沉积物型式长期变化和微相特征的短期变化 834

16.7.1 主要的碳酸盐岩沉积环境随时间的变化 834

16.7.1.1 显生宙碳酸盐岩台地 834

16.7.1.2 显生宙的礁模式 836

16.7.1.3 远洋碳酸盐岩 837

16.7.2 显生宙类底栖碳酸盐加工厂的差异 838

16.7.3 非骨骼和骨骼组分的矿物成分随时间的变化 840

16.7.4 微相标志的丰度和作用随时间而改变 840

微相应用 843

17 储层及储层岩系 843

17.1 碳酸盐岩油气储层 843

17.1.1 碳酸盐岩储层的地质年代分布 844

17.1.2 碳酸盐岩储层的沉积背景和环境控制 845

17.1.2.1 沉积背景 845

17.1.2.2 环境控制 847

17.1.3 碳酸盐岩储层的成岩控制 847

17.1.3.1 储层性质 847

17.1.3.2 储层性质的成岩控制 848

17.1.4 方法 849

17.1.4.1 地震解释 849

17.1.4.2 测井响应 849

17.1.4.3 岩心和岩屑 850

17.1.4.4 与储层相关的露头剖面研究 851

17.1.5 微相、岩相和储集岩类型 851

17.1.5.1 储层的非均质性 852

17.1.5.2 相关的微相数据资料 854

17.1.5.3 储集岩类型和相特征 855

17.2 以碳酸盐岩为宿主岩系的矿床沉积 858

17.2.1 矿床沉积与碳酸盐岩背景 858

17.2.2 微相与矿床 859

18 碳酸盐岩资源、微相、风化作用与保护 861

18.1 碳酸盐岩的工业用途 861

18.2 碳酸盐岩的勘探和利用 861

18.3 沉积相与碳酸盐岩的物理化学性质 862

18.4 碳酸盐岩的风化、腐蚀与保护 863

18.4.1 碳酸盐岩的风化 863

18.4.2 保护 865

19 碳酸盐岩微相分析与考古(学) 869

19.1 问题与方法 869

19.2 建筑石料 869

19.2.1 建筑石料:研究方法 870

19.2.2 建筑石料:实例 870

19.3 马赛克材料 870

19.3.1 马赛克材料:微相分析方法 871

19.3.2 马赛克材料:实例 872

19.4 工艺品 873

19.4.1 工艺品:方法 874

19.4.2 工艺品:实例 874

19.5 陶瓷制品 876

19.5.1 陶瓷制品:方法 876

19.5.2 陶瓷制品:实例 877

19.6 大理石研究 879

19.7 安东尼和克利奥帕特拉爱情故事探秘 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