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土地利用重大问题研究综合报告第一章 形势背景与发展态势 2
一、形势背景 2
二、未来15年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态势 3
第二章 上轮规划实施情况 6
一、取得成效 6
二、存在问题 8
第三章 建设用地与耕地保护用地安排 13
第四章 统筹区域用地 17
第五章 土地利用发展战略 19
第六章 对策措施 21
湖南省土地利用战略研究 31
第一章 未来15年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分析 31
一、2006—2020年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分析 31
二、湖南省“十一五”基本发展框架分析 36
三、湖南省土地利用环境分析 38
第二章 湖南省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 41
一、土地资源状况分析 41
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42
三、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利用相关分析 45
四、湖南省土地利用分析 50
第三章 规划期间湖南省土地供求总体态势分析 54
一、基本农田保护分析 54
二、工业化推进与土地合理利用 55
三、城市化推进与土地合理利用 55
四、土地整理与耕地占补平衡 56
五、需要重视的问题 57
第四章 湖南省土地利用战略框架体系 59
一、湖南土地利用基本框架 59
二、湖南省分地区土地利用战略研究 61
第五章 湖南省土地利用战略实施对策建议 64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土地利用方式,节约用地和集约用地 64
二、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严格执法,提高土地利用法制化水平 65
三、强化规划管理,严格保护耕地,切实提高土地行政管理效率 66
四、完善利益协调机制,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67
五、加强宏观调控,促进土地合理利用和基本农田保护 69
第六章 研究的主要结论 71
一、土地供求态势——矛盾空前尖锐 71
二、土地利用管理现状——问题相当严重 72
三、土地利用战略与对策——科学发展观是统领,可持续利用是根本,节约集约是重点,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是关键 75
湖南省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研究 81
第一章 形势背景分析 81
一、耕地保护形势背景分析 81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83
第二章 湖南省耕地现状分析 85
一、耕地资源条件分析 85
二、耕地利用现状分析 86
三、耕地潜力分析 94
第三章 湖南省耕地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99
一、耕地的动态变化分析 99
二、耕地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104
第四章 湖南省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109
一、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地矛盾比较突出 109
二、耕地利用比较效益低下,耕地保护缺乏内在动力 110
三、耕地用养不够合理,总体质量呈下降趋势 110
四、后备耕地资源不足,耕地占补平衡难度大 111
五、耕地保护空间布局不尽合理,耕地规划调整频繁 111
六、耕地保护意识不够,耕地保护力度需要加强 112
第五章 湖南省耕地供需关系研究 113
一、湖南省粮食安全分析 113
二、未来人口规模分析 115
三、耕地需求量分析 116
四、耕地供给量分析 120
五、耕地供需平衡分析 126
第六章 湖南省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确定 132
一、耕地保护目标 132
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 135
三、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分区 141
第七章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对策和措施 145
一、建立完善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控制建设占用耕地规模 145
二、保护和建设基本农田,促进耕地的集约利用 145
三、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和复垦,适度开发土地后备资源 145
四、实施耕地生态管护制度,切实加强耕地的生态建设 146
五、发挥市场配置基础作用,推进财税制度改革,利用经济杠杆保护耕地 146
六、完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度,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组织保障 147
七、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提升我省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水平 147
第八章 结论 148
湖南省区域发展与土地利用协调研究第一章 新时期土地利用的背景条件 151
一、新一轮经济长波上升期的到来,将为湖南土地利用规模扩张和效益提高创造有利条件 151
二、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和市场体系的完善,将进一步显化土地在利用过程中的资本功能 151
三、以产业结构升级为基础的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将对建设用地的供应和耕地保护造成巨大压力 152
四、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力度加大,将为湖南土地利用生态保护提供良好契机 152
第二章 土地利用现状与土地覆盖变化 153
一、土地资源状况及区域差异 153
二、土地利用现状 155
三、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分析 158
第三章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利用的需求分析 161
一、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关联分析 161
二、主要用地类型的需求预测 168
第四章 土地利用区域划分 171
一、影响土地利用地域分异的因素 171
二、土地利用分区的依据和方法 173
三、土地利用分区方案 173
第五章 区域发展中的土地利用问题 179
一、区域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与土地供给能力的矛盾日益尖锐 179
二、土地资源丰度的地域差异和土地类型组合的地域结构与区域发展空间结构的不一致成为制约区域发展的瓶颈 179
三、土地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土地利用效益地区差别大 180
第六章 区域发展与土地利用协调战略和重点 182
一、区域发展与土地利用保障的总体战略 182
二、产业布局的重点 182
三、基础设施布局的重点 183
四、城镇建设布局的重点 184
五、生态建设布局的重点 184
第七章 协调区域发展与土地利用的保障措施 186
一、科学制定产业和区域发展政策,保障重点产业和重点区域用地需求 186
二、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 186
三、充分发挥财政、金融、土地宏观调控的联动作用,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合理布局 186
四、提高人口素质,注重区域发展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187
第八章 结论 188
湖南省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及布局优化专题研究第一章 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及布局的国内外经验借鉴 191
一、国外经验借鉴 191
二、国内经验借鉴 194
第二章 湖南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的背景分析 197
一、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与和谐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197
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与“3+5”城市群的建设 197
三、富民强省目标的树立与新型工业化的推进 197
四、经济格局的变化与产业结构的转型 198
五、国土空间的管制与主体功能区的划分 198
六、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198
七、国家土地新政体系的初步形成 199
第三章 1997—2005年湖南省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及布局的动态变化分析 200
一、城乡建设用地总量变化 200
二、城乡建设用地类型结构变化 202
三、城乡建设用地空间结构变化 204
第四章 湖南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及布局的现状分析 210
一、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结构特征分析 210
二、城乡建设用地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212
三、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及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213
第五章 湖南省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及布局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216
一、主要驱动因素的影响分析 216
二、主要驱动因素的驱动力模型分析 222
第六章 湖南省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优化分析 227
一、主要社会经济指标预测 228
二、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预测 238
三、城镇工矿用地规模预测 241
四、乡村建设用地规模预测 244
五、城乡建设用地存量与增量规模统筹分析 245
第七章 湖南省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布局优化分析 247
一、城镇建设用地重点拓展区域及城镇的确定 247
二、农村居民点用地重点整理区域确定 250
三、全省14个市州的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优化建议 256
四、规划期主要城市的中心城区规模控制 261
五、规划期全省园区用地空间布局优化分析 263
第八章 湖南省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措施及政策建议 266
一、正确把握城乡建设用地供需形势,满足城乡建设用地的合理需求 266
二、以“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为指导,促进城乡建设用地的集约与节约利用 266
三、以非均衡增长理论为指导,优先保证重点区域城乡建设用地的需要 267
四、优化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结构,引导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和村镇体系 268
五、协调布局生态用地、基本农田及城乡建设用地,促进各类用地的和谐组合 268
六、搞好相关规划的协调与衔接,加强对城乡建设用地布局的空间引导 269
七、按照都市圈模式,落实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居民点用地减少相挂钩的政策 269
八、其他政策措施 270
第九章 结论 272
湖南省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 275
第一章 研究背景和形势 275
一、研究背景 275
二、研究形势 276
第二章 建设用地现状及节约集约利用趋势判断 278
一、建设用地现状 278
二、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纵横向分析及趋势判断 281
第三章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286
一、建设用地集约水平与中部省份对比 286
二、分市(州)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综合评价 287
第四章 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292
一、城镇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292
二、农村居民点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93
三、工矿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95
四、园区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96
第五章 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控制指标 298
一、控制指标的作用 298
二、指标设计 298
三、控制指标确定方法及修正办法 299
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控制指标 299
第六章 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潜力分析及控制分区 303
一、建设用地潜力分类 303
二、各类建设用地集约利用限制因素分析 303
三、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潜力测算 304
四、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控制分区 310
第七章 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新模式构想 315
一、城镇建设用地用地模式构想 315
二、农村居民点用地新模式构想 316
三、工矿用地新模式构想 317
四、园区用地新模式构想 318
第八章 促进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措施与建议 319
第九章 主要研究结论 322
湖南省合理利用丘岗山地优化建设用地布局研究第一章 合理利用丘岗山地优化建设用地布局的背景和经验借鉴 331
一、合理利用丘岗山地优化建设用地布局的形势背景 331
二、合理利用丘岗山地优化建设用地布局的经验借鉴 332
第二章 湖南省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现状及动态变化分析 335
一、湖南省建设用地现状分析 335
二、湖南省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动态变化分析 336
三、建设用地利用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 341
第三章 湖南省建设用地增长与土地资源的供求态势 345
一、湖南省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 345
二、湖南省可用于建设用地的土地资源潜力分析 347
三、湖南省建设用地供求平衡分析 351
四、利用丘岗山地作为建设用地的效益分析 352
第四章 合理利用丘岗山地优化建设用地布局的方向性建议 353
一、分区依据与原则 353
二、分区及建议 353
第五章 合理开发利用丘岗山地优化建设用地布局的对策与措施 359
一、行政制度措施 359
二、经济技术措施 360
三、机制措施 361
第六章 主要研究结论 364
一、分析了研究背景和形势 364
二、对全省建设用地及结构和布局现状及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 364
三、对全省建设用地增长与土地资源的供求态势进行了分析判断 364
四、提出了合理利用丘岗山地优化建设用地布局的方向性建议 365
五、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丘岗山地优化建设用地布局的对策与措施 365
湖南省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战略研究第一章 湖南省土地生态系统环境现状 367
一、土地资源 367
二、水资源 368
三、矿产资源 370
四、旅游资源 370
五、森林生物资源 374
第二章 湖南省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环境影响 376
一、湖南省土地利用对土地资源环境的影响 376
二、湖南省土地利用对水资源(环境)的影响 381
三、湖南省土地利用的地质环境现状及其影响 388
四、土地利用对风景名胜旅游资源环境的影响 396
五、湖南省土地利用对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401
六、湖南省土地利用环境影响综合性评价 404
第三章 湖南省土地生态建设战略研究 411
一、土地生态建设及综合承载力 411
二、土地生态建设综合承载力分区及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建议 419
三、环境友好型建设用地适宜量内涵及其作用 425
第四章 湖南省土地生态建设战略目标及总体布局 432
一、土地利用现状结构 432
二、湖南省城乡建设用地 432
三、湖南省农业用地 434
四、湖南省基础建设 436
五、湖南省土地生态建设战略目标及总体布局 436
第五章 保障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的措施建议 440
一、建立土地生态建设的组织协调和管理体系 440
二、加强土地生态建设管理与监督,加大执法力度 440
三、树立土地生态经济思想,促进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 440
四、搞好土地生态建设工程的科学规划 441
五、广泛宣传,开创全社会参与土地生态建设的新局面 441
六、增加资金和技术投入 441
七、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442
八、加快退耕还林步伐,坚持坡耕地的综合治理 442
第六章 研究结论 443
一、湖南省环境友好型建设用地适宜量的确定 444
二、湖南省土地生态建设战略目标及总体布局 444
湖南省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研究第一章 上一轮规划主要措施实施成效与问题 448
一、上一轮规划实施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448
二、上一轮规划提出了但未实施的措施 451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52
第二章 国内外规划实施措施的经验借鉴 457
一、发达国家和地区土地利用规划实施措施的经验借鉴 457
二、我国部分省份土地利用规划实施措施的经验借鉴 458
三、我国城市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的经验借鉴 459
第三章 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对规划实施管理的影响 461
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关键时期 461
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不断加强 461
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 461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461
五、政府职能加快转变 462
六、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 462
七、信息化管理手段的运用日益广泛 462
八、国家土地督察制度开始实施 463
第四章 改进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的思路 464
一、协调处理土地利用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464
二、充分借鉴国内外规划实施的基本经验 464
三、进一步完善规划实施体制机制 464
四、加强规划实施管理能力建设 465
五、创新规划实施方法 465
第五章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466
一、加强规划法制建设 466
二、强化规划实施管理 467
三、加强规划实施经济调控 473
四、扩大规划实施的民主决策和公众参与 478
五、提高规划实施科技水平 483
六、加强规划教育宣传 487
第六章 保障措施实施的基础条件建设 489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规划措施实施管理的领导 489
二、增加财政投入,保证规划措施实施的资金来源 489
三、加强规划管理队伍建设,保障规划措施的顺利实施 489
第七章 结论 490